陳國治專訪 - 減、減、減
每年的3、4月份,都是加國各級政府出台預算的時候。陳國治說,安省保守黨自從福特政府上台以來,陸續出台了新的舉措和策略,很多隨意而行,推出了不少保守派恆久理念的政策。
陳國治指出,省政府有兩個服務範圍是最重要的,佔全省開支約百分之七十。一是教育,一是醫療護理。教育是將來的事情,醫療是現在的事情。原因是每個人對治病或接受長期護理,感覺是立即和切身的問題,身體有病就需要去看醫生,重病不治是要死人的,因此對醫療服務的一舉一動,人人都會立刻關注。而教育所產生的效果則是比較長遠,學生今天不讀書,明天也不會發生什麼,直到十年、三十年之後,才會發覺自己因為當年沒有好好讀書,自己好像什麼都缺乏,未能掌握某種需要的技能和知識,生計難,找工也難,更不要說什麼創新大計……。
三減政綱
保守黨福特政府上台後,奉行保守派的三減政策:減稅、減醫療、減敎育。
陳國治表示,保守黨的思維,總是在宣揚減稅。這麼多年,無論是哪一屆、哪一級的保守黨人士,無論犧牲什麼,減稅是他們永恆不變的思維。對於普通市民來說,聽到減稅總是好聲音,一年一百元也好,幾百元更好,這是保守派競選時的重要口號.
自從保守黨政府上台,省府不停地縮減了教育方面的服務。比如砍掉了擬議中的新建大學校園的計劃,包括約克大學在萬錦開辦分校、以及法語區開法語大學;削減了中小學校舍維修和翻新的經費;削減對中低收入家庭大學生的助學金計劃OSAP等等。近來又要擴大班級人數,將中學的平均每班人數從22擴大到28。這樣的結果,學生得到教師的支持減少,敎育的設施和質數減少。陳國治說,保守黨給賽馬業更多的補貼,但削減對教育的服務,這一點根本就不出奇,因為保守黨的理念就是如此。不是只有省長福特才削減敎育服務,上一次保守黨當政的時候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削減教育,關閉學校、削減教師,教育質數受到重創。
保守黨為何要拿教育開刀?因為削減教育的負面效果不會立即顯現出來,而是要在二、三十年之後才會發生的。保守黨認為把削減敎育的錢用來減稅,省民一年少付三幾百元稅,一定歡喜。「過了海之後就是神仙」,三十年之後的事情,三十年後才處理吧。因此保守黨上台之後,就削減教育,這是他們的政黨思維。以前如此,現在也如此。但是,削減教育將造成一代勞動力的技能缺失,讓整個安省社會的競爭力減少,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經濟時代,有長遠眼光的國家都在投資教育和科技創新,教育關係到一個地區經濟的長遠發展。
醫療服務,佔全省約45%的開支,是省政府最大的投放。上屆夏里斯政府辭退成千上萬個護士,關閉28家醫院。保守黨為了達到減稅的目的,也需要向醫療服務開刀。亦立即引起社會的反彈——比如拿自閉症的兒童護理開刀,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們群起而反對之;又比如士嘉堡醫院管理層決定,關閉服務北區的婦產科和兒科病房,立即引起士嘉堡附近民眾的反彈,因為這些地區的孕婦和病童將不能像以前那樣得到適當的護理。這些負面的事情,即刻發生,但是保守派為了圍護它的減稅策略,用種種途徑,削減醫療護理方面的投放,是人們想像到的。
保守派為何要這樣做?因為他們最鍾意向市民宣傳,說自己減稅,以此希望吸引市民認同。陳國治指出,其實減來減去,這邊減,那邊也同樣會減。減了稅,就會向教育和其它領域開刀。羊毛出在羊身上!
陳國治表示,政府運作實際上很「簡單」,匯聚眾人的稅而提供關鍵的服務。而一個政府的政策走向,體現在重點的取捨,看你投放在何處。有的黨派認為教育和醫療重要,會增進經濟的長遠增長、加強國際競爭力,長期以來可以讓更多的人有工作、有糧出(廣東話,有工資收入),人民有健康,有幸福,良性循環;而保守派則重在減稅,結果是減教育、削醫療,這是政府的選擇,無所謂正或否。保守派的三減政策,留給省民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