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左肇專欄 之《阿多奈斯》的輓歌
「祖先給我的呼吸,我將這力氣用進詩裡,
我靈魂的船駛走,
遠離海岸,遠離震顫的人群
⋯⋯⋯⋯⋯⋯
我忍受黑暗、恐懼與隔膜。」
在眾多武俠小說中,較為喜歡原名熊耀華 - 古龍的小說,可惜,這位大俠在48歲的英年就離開了他所熟悉的讀者,這位一生也很執著的大俠,這位在你身邊的朋友就是你的敵人的大俠,死時連一個朋友都不在身邊。
當樹葉未打算落下
當風還在吹
誰會想起你在風中走過
而我 立橋旁
看溪裡魚兒雙雙
看天空飛鳥徊翔
在一個葉未落而秋未䦨珊的季節
那一季
你還不是自遙遙的北方寄來
點點幽情 點點
哀偒得使星也孤寂地哭泣
那一季
你寄來千言萬語的愁思
而我
祇寄回那句普通的問話:
「你好嗎?」
是誰先淡忘也好
如要回憶
就讓他自我尋回昔日的歲月
而昔日的坎坷
昔日的失落
又可有發自心底的關懷
鐵路建成後,其中一些華裔加拿大工人定居加拿大。 由於政府的限制和巨額的手續費,大多數人無法攜帶其他家人,包括直系親屬。 他們在城市的不良地段建立了唐人街和社團,例如溫哥華的杜邦街(現為東彭德街),這裡一直是早期城市紅燈區的焦點,直到1890 年代起中國商人佔領該地區。
非裔美國人報紙《匹茲堡信使》在1942 年的社論中呼籲“雙勝利”或“雙 V 運動”,敦促美國黑人為戰勝國外的法西斯主義和國內的種族主義而努力。 雖然「雙勝利」的口號最初是針對美國黑人的,但後來也被亞裔群體所採用。 同樣的「雙勝利」口號也受到了加拿大華人的歡迎。 儘管不被允許投票或擔任公職,但仍有約 600 名加拿大華人作為「活躍」成員入伍到海外作戰(直到 1944 年末,所有在海外服役的加拿大人都是志願者)。 總理威廉·里昂·麥肯齊·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不希望華裔加拿大人參軍,因為他知道退伍軍人會要求投票權,就像華裔加拿大退伍軍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所做的那樣,但來自英國特種部隊的強大壓力行政部門需要亞裔加拿大人作為可以在日本佔領的亞洲進行臥底的特工,迫使他採取
多倫多電視發展
在50年代,多倫多的華人是沒有華語電視,到60年代後期,僑領
電台發展
多倫多的電台風雲不絕,可以寫成一本連載小說,昔日的AM530
多倫多華裔媒體簡單而言可分作兩大類,電子傳媒與印刷傳媒,電子傳媒可分為電視、電台及網上媒體三類,而印刷傳媒則有日報、週報、月刊及不期的刊物,其中亦分為收費及免費刊物。
多倫多華裔媒體的發展與多倫多華人社區的發展互連,息息相關。多倫多唐人街的發展史,要由1858年7月8日,卑斯省的弗雷澤
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自認為華裔的加拿大人約佔加拿大人口的5.1%,約177萬人。雖然其他亞裔群體在該國迅速增長,但在2021 年加拿大人口普查中,加拿大華人社區略有下降至 171 萬,佔加拿大人口的 4.63%。
2024年5月25日隨著原來的「釣魚台國宴」結業後約半年,「大龍蝦」正式從士嘉堡轉戰烈治文山市,成為華人餐館的新地標。多倫多華人餐館的歷史,根據文獻資料,最早期在多倫多的華人餐館,有可能是於1901 年,由Sing Tom 在多倫多開設的第一家中式餐館。
如果要細說多倫多的戲院或劇院歷史說來詳編,基本上多倫多華人戲院歷史,只是約由1970年開始。不過,多倫多的戲院或劇院歷史,根據記載,多倫多第一家劇院於 1839 年開業。隨著時間的推移,市政廳、皇家學院和共濟會大廳相繼建成。這些都是簡陋的場館,幾乎沒有我們所期望的劇院的屬性,但它們對多倫多市民來說很重要。這個早期時期唯一倖存的建築是聖勞倫斯廳,它多年來一直是國家芭蕾舞團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