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5 桃花影落醉紅塵 之 筆下煙霞驚王侯 葉左肇

第五回:筆下煙霞驚王侯,胸中風骨拒高閣

畫中山水筆中魂,濁世風塵亦閒人。

龍章鳳姿誰不識?偏將丹墨寫乾坤。

話說唐伯虎自柳如是別後,愈加潛心於畫,時或倚窗長嘯,時或對月低吟,其筆如游龍,情入畫中。所繪人物愈見神情逼真,仕女尤見意態橫生,一時名動吳中。

某日,故人文徵明來訪,見唐子畫《踏花尋香圖》,女郎衣薄如煙,顧盼生姿,背景桃花十里,風中飄舞,忍不住歎曰:「子之筆,今已超趙伯駒而逼唐解元,非復俗手矣!」

唐伯虎笑道:「畫中真境,不在筆,而在心耳。吾今筆不畫金玉,而畫情;不寫宮闕,而寫人心。」

時逢江南富賈權貴紛紛以金帛求畫,或重金求仕女圖作陪廳,或欲畫樓臺樓閣炫富。唐伯虎雖貧,然屢拒,唯有一金陵富戶王尚書,其家女病重,聞唐子能畫驚魂動魄之仙人像,親下帖邀之赴京。

唐伯虎初不應,文徵明勸曰:「何不一行金陵,既可遊山觀水,又或得一知己,未可知也。」伯虎遂應之,攜卷赴金陵。

王尚書設宴於「金粟堂」,堂中賓客雲集,皆衣冠楚楚。唐伯虎入時,一襲布衣,眾人皆訝。不料其於席間提筆畫堂前紫藤老樹,不半時成稿,藤如真,葉似動,花垂如雨。尚書之女病後初愈,偶見此畫,凝視良久,忽而低聲曰:「藤生萬結,枝亦連心,若能如此,病當可癒。」

王尚書感動,厚贈黃金十兩,唐伯虎笑辭不受,只取一卷空絹,命書童提筆,寫下五言絕句:

一藤生百結,枝葉抱春風。

人心能自解,何處不相通?

 宴後,眾士子嘖嘖稱奇,欲拜唐子為師。伯虎只曰:「畫若求工,筆可教;若求魂,心難授。」

不數日,唐伯虎辭金陵,舟行秦淮,夜泊桃葉渡,憑欄自語:「浮世百年如夢,若畫能留我心,我心不負人。」

筆驚王侯眼,情醉水雲天。

人間何處是桃源?畫裡江南眠。

唐寅之畫,尤以人物仕女著名,其筆柔婉通神,兼有文人之氣,不媚俗、不為金權所惑。據傳他雖時作畫售之謀生,然畫若無心,則斷不下筆。此回寓「不仕不媚」之骨,形「筆畫心語」之神。欲知唐伯虎如何遭奸人設局,陷入江南一場風波,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