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南宗慧影 之 堂前立偈

 

第五章 堂前立偈

東山寺中,弟子眾多,皆尊五祖弘忍為師,日夜聽法,誦經參禪。慧能仍在後院舂米,身形日漸消瘦,卻未曾間斷靜坐修心。

一天,五祖召集眾僧,緩緩開口道:「汝等皆學我法,當知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汝等各作一偈,若有一人能於言下見性,我即傳衣與法,令其為第六代祖,護持此法。」

話音傳遍寺內,眾僧心中皆動,然而多數人心懷顧慮,不敢輕易作偈。有人低聲議論:「此等機會,唯有神秀師兄可當。」

神秀是眾僧首座,德行高,眾人推崇。他卻知此事關重大,數日夜不能寐。終於,一夜無聲,他悄立於南廊牆邊,提筆寫下: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翌日,寺內僧眾見偈,無不讚歎,認為此乃見性之語。五祖觀之,淡然點頭:「此偈依修功德,善護其心,得大福報。依此修行,免墮惡道。」卻未言「見性」。

慧能在廚房舂米,聽人誦此偈,微微一笑,自言:「此偈尚未到見性之地。」

傍晚,他請人代筆於廊壁之旁,寫下另一首:

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眾僧見之,嘩然議論,有人斥為狂妄,有人暗生敬畏。

五祖夜裡持燈觀此偈,心中大喜,卻恐群僧妒害慧能,便以手抹去,對外只言:「此偈尚不可悟,作者尚須歷練。」

然而,他已在心裡決定——衣缽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