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多倫多華人洗衣業專題探討 之二 多倫多華人洗衣業的歷史、興衰及今昔

華人移民在加拿大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紀中葉。隨着太平洋鐵路建成,大批華工失去工作,在排華法案與社會歧視的限制下,他們被排除於主流勞動市場之外。為了謀生,許多華人轉向低門檻的小型服務業,其中尤以洗衣業最為典型。洗衣業不需高額資本,也不依賴流利的語言能力,只需辛勤勞作即可經營,因而成為早期華人最常見的職業之一。

在多倫多,華人洗衣店幾乎遍佈各個社區,成為城市生活中熟悉的存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每條主要街道上幾乎都能見到華人經營的洗衣店,它們不僅是謀生的工具,更是華人社群在異鄉立足的重要見證。

然而,隨着家庭洗衣機的普及、自助洗衣店與乾洗店的興起,以及新移民結構的變化,傳統華人洗衣業自1970年代起逐漸式微。今日多倫多僅存零星由老一輩經營的乾洗店,洗衣業從社會日常消失,轉而成為歷史記憶與文化符號。

專題探討研究目的:

  1. 探討多倫多華人洗衣業的興起背景與發展過程。
  2. 分析其繁盛與衰落的社會、經濟及技術因素。
  3. 說明洗衣業對華人社區及後代社會流動的影響。
  4. 從今昔對照中思考洗衣業在族群記憶與多元文化中的地位。

專題探討將圍繞以下核心問題展開:

  1. 為什麼早期華人會選擇洗衣業作為主要謀生方式?
  2. 洗衣業如何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成為多倫多華人經濟的支柱?
  3. 哪些因素導致洗衣業的式微與消失?
  4. 洗衣業對華人家庭與後代的社會流動有何影響?
  5. 當代社會如何記憶和再現華人洗衣業的歷史?

 

專題探討的目的與意義:

專題探討不僅是對一個行業的歷史追溯,更具有以下意義:

 

  1. 補充加拿大華人史:洗衣業見證華人如何在排斥與困境中求生,對理解族群歷史至關重要。
  2. 揭示社會流動的機制:洗衣業雖勞苦低賤,但為許多華人家庭提供了子女教育與向上流動的基礎。
  3. 保存文化記憶:隨着洗衣業逐漸消失,研究能保留這段社群歷史,為後人留下集體記憶。
  4. 多元文化反思:透過洗衣業的歷程,反思今日加拿大社會如何理解並承認移民的勞動貢獻。

專題探討文獻:

  1. 歷史文獻研究
    • 查閱多倫多城市檔案館、圖書館、歷史協會資料
    • 研究有關華人移民、排華政策及族群勞動史的學術論文
  2. 檔案資料
    • Toronto City Archives(多倫多城市檔案館)
    • Ontario Jewish Archives(亦保存部分族群移民史資料)
    • 李志綱,《加拿大華工史》Peter S. Li, The Chinese in Canada
    • Jean Lumb Foundation, Chinese Canadian Historical Society of Ontario (CCHSO) 出版物
    • 有關唐人街歷史的專題研究與紀錄片(如 Chinese Laundry

o    網路資源:多倫多圖書館華人移民史專題

    • University of TorontoYork University 相關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