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影落醉紅塵》之 江南煙雨畫中游
桃
《桃花影落醉紅塵》是敘述唐寅唐伯虎的故事。明代江南,才子唐寅生於詩書之家,自幼聰穎絕倫,畫藝超群,與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一場科場舞弊,斷送功名,流落江湖,嘗盡人情冷暖。然他以筆墨為劍,詩畫為酒,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此書以詩意筆法鋪陳其起伏一生,寫才子多情,也寫天才的孤獨與清狂。
唐伯虎(1470年-1524年),本名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江蘇蘇州人,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詩人,與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合稱「吳中四才子」。他才情橫溢,生平跌宕,文采與畫藝齊名,後世將其奉為「風流才子」的代表人物。
一、唐伯虎的生平簡介:
唐寅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聰穎,博覽群書,尤擅詩文、書畫。他早年應試順利,於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應天府解元,原本仕途看好。不料次年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被革除功名,終生不得再考,從此人生轉向。
他流落江南,靠賣畫維生,行跡遍及南京、杭州、金陵等地。生活雖貧,但才氣不減。因為性格孤傲、才名遠播,加之與青樓交往甚密,傳說甚多,後被民間神化為風流不羈、狡黠聰慧的才子形象,尤其「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廣為流傳。
二、唐伯虎的文學與書畫成就:
詩文:
唐伯虎的詩風清新俊逸、富含情致,多以抒發身世之感與對理想生活的追求。代表作如:
桃花庵歌: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
若將世人比我妍,還道我是風流顛。
此詩語帶自嘲,風趣灑脫,表現他脫俗的人格與放達的性情。
書法:
書法多學唐人,尤善行草。字體灑脫遒勁、法度自然,與祝枝山相映成趣。
繪畫:
唐寅繪畫成就極高,山水、人物、花鳥皆有造詣,尤以仕女畫最為傳神。他人物畫風流瀟灑,線條秀麗,被譽為「江南第一風流畫手」。其山水畫承董源、巨然一脈,風格柔美飄逸,畫風兼具宋人筆意與文人氣質。
代表作如:
- 《王蜀宮妓圖》:展現仕女之美,筆法細膩,神情動人;
- 《事茗圖》:典型的文人生活意趣畫;
- 《落霞孤鶩圖》:寫江南晚景,清逸靜謐;
- 《陶穀贈詞圖》:富含歷史寓意與人文趣味。
三、唐伯虎對後世的影響:
1、民間形象與文學傳說
唐伯虎在民間被形塑成「才子佳人」戲劇的標準角色。清代至近現代,《唐伯虎點秋香》戲曲、話本與電影層出不窮(如周星馳主演版本),形象機智幽默、風流倜儻,廣受喜愛。
2、詩書畫三絕的典範
作為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的文人藝術家,唐伯虎對後代文人畫風的形成影響深遠。他的作品常被作為「文人風骨」的象徵,特別是他的仕女畫開創出一種風雅不俗的審美,啟發了清代至民國的畫家。
3、文化商品與審美傳承
唐伯虎的形象與風格長期被文創商品所借用,從繪畫臨摹到「桃花庵」意象的商品設計,乃至酒樓茶館的命名。他的作品不僅被視為藝術,亦是一種文化符號。
唐伯虎的一生,是詩意與悲涼交織的傳奇。他的文藝成就使他在中國文化史中佔有一席之地;而他遭遇的命運轉折,又讓他成為才子懷才不遇的典型象徵。唐伯虎以詩畫寫人生,以風流存骨氣,雖終身未仕,卻青史留名,真正應了那句話:「人間才子唐伯虎,筆落風雲萬古存。」
少年才俊世難俦,筆下風華水自流。
春夢一場桃李色,江南煙雨畫中游。
--- 葉左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