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多倫多華人社區大事回顧:魚翅 - 只供食用不能買賣? 之一 禁止買賣魚翅原因

 

2019 年,加拿大正式立法禁止進口與出口魚翅,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面禁售魚翅的G7 國家。

法案名稱:《野生動物保護法》(Wild Animal and Plant Protection and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provincial Trade Act)該法案也獲得眾多環保團體與公眾支持。

加拿大禁止魚翅貿易,主要是出於保育瀕危鯊魚物種與反對殘忍捕鯊手法的考量。以下是主要原因:

一、保育理由

過度捕撈鯊魚造成生態危機

  • 全球每年有超過7,000 萬條鯊魚被捕,只為取其魚翅。
  • 很多鯊魚物種(如長鰭真鯊、大白鯊)因此面臨滅絕風險。
  • 鯊魚是海洋食物鏈頂層掠食者,牠們的消失會嚴重擾亂生態平衡。

二、人道與道德問題

魚翅來源通常來自殘忍的「割鰭棄身」

  • 鯊魚被捕後割掉魚鰭,其餘身體丟回海中,任其死亡。
  • 這種行為被普遍譴責為不人道、浪費且殘酷。

三、公共支持與法律行動

加拿大政府與民意趨勢一致

  • 2019 年,加拿大正式立法禁止進口與出口魚翅,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面禁售魚翅的G7 國家。
  • 法案名稱:《野生動物保護法》(Wild Animal and Plant Protection and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provincial Trade Act)
  • 該法案也獲得眾多環保團體與公眾支持。

四、文化與消費轉變

年輕一代華人逐漸反對魚翅文化

  • 傳統華人婚宴常有魚翅湯,但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選擇不用魚翅。
  • 也有華人社區領袖發起「無翅婚宴」等公益運動,提升意識。

加拿大禁售魚翅是基於保護海洋生態、人道精神與環保政策的結果。這一政策也反映了全球對於動物保育與可持續發展日益重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