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每日資訊 – 10月24日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跟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防護中心2021年10月24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共222個,確診人數約243180089宗,死亡病例約4940112人,過去14天新增確診個案數目約5725922宗,以下是新冠疫情相關資訊:
加拿大
10月24日,是日週日,加拿大衛生部門沒有更新疫情資料。
中國
10月24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10月2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9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4例(天津1例,上海1例,山東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35例(內蒙古19例,其中阿拉善盟18例、錫林郭勒盟1例;貴州4例,均在遵義市;甘肅4例,其中蘭州市3例、嘉峪關市1例;北京2例,其中丰台區1例、海淀區1例;河北2例,均在邢台市;湖南2例,均在長沙市;陝西2例,均在西安市),含5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河北2例,湖南2例,貴州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內蒙古)。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0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687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7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383例(無重症病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確診病例9507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9124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0月24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573例(其中重症病例2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91588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6797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1230300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0747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3例,其中境外輸入10例,本土3例(北京1例,在丰台區;四川1例,在自貢市;雲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當日轉為確診病例5例(無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8例(境外輸入7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380例(境外輸入348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28768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2323例(出院12019例,死亡213例),澳門特別行政區77例(出院66例),台灣地區16368例(出院13742例,死亡846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10月24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十月二十四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四宗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2 324宗(包括12 323宗確診個案和一宗疑似個案)。
新增個案均為輸入個案,當中三宗涉及變異病毒株的感染,其餘一宗的變異病毒株檢測結果待定。個案涉及兩男兩女,年齡介乎37至51歲,三人由A組指明地區(高風險)抵港,另外一人由B組指明地區(中風險)抵港。兩人在指定檢疫設施(竹篙灣檢疫中心)檢疫期間確診,另外兩人在抵港時在香港國際機場臨時樣本採集中心「檢測待行」的檢測結果呈陽性。
過去十四天(十月十日至二十三日)累計報告58宗個案,全屬輸入個案。
因應涉及變異病毒株確診本地個案的檢測及檢疫安排,中心提醒與相關個案於同一大廈居住或於相關個案居住大廈內工作的人士,須於衞生署公布有關確診個案後的第三、七、12及19日進行強制檢測。他們須自我監察直至21日屆滿。相關指明地方涉及的強制檢測限期載列於政府網頁www.coronavirus.gov.hk/pdf/CTN_Specified_premises_and_Dates_of_Testing.pdf。
中心亦提醒與下列指明地方相關的指明人士,須於明日(十月二十五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進行檢測:
· 大埔天賦海灣3期-海鑽10座
衞生防護中心正繼續跟進確診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的工作。就個案詳情及接觸者追蹤資料,請參閱附件或「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上的「過去14天內曾有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的大廈名單」和「2019冠狀病毒病的本地最新情況」。衞生署亦一直密切監察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變異株的情況,就值得關切的變異病毒株和值得關注的變異病毒株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的相關數據,已上載於衞生防護中心網頁(www.chp.gov.hk/tc/statistics/data/10/641/100135/6973.html),並會定期更新。
中心發言人強調:「全球疫情仍然非常嚴峻,涉及傳染性更高的變異病毒株個案不斷上升,並有一些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受感染的報告。中心強烈呼籲市民應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遊計劃,尤其是《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第599H章)下的高風險指明地區。」
發言人提醒,市民若必須外遊,中心強烈建議他們於出發前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亦應避免在外地參與非必要的大型聚會或活動,並於外遊期間繼續佩戴口罩,時刻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家長亦應盡量避免攜帶未能接種疫苗的年幼子女外遊。
政府已展開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並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市民可於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獲取更多詳情。一般而言,接種新冠疫苗能預防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已接種疫苗的人士即使染病,病重和死亡風險會降低。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注意身體狀況,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立即求醫,即時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市民亦應時刻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預防個人受感染和防止病毒在社區擴散。有關更多健康指引,可參閱網頁www.coronavirus.gov.hk/chi/health-advice.html。
10月24日,截至今日(十月二十四日)上午九時,過去24小時共有三名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個案編號:12286、12292、12316)出院,至今共有12 019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康復出院。
目前公立醫院已啟用581間負壓病房,合共1 065張負壓病床,現時共有52名確診病人分別於11間公立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留醫,全部情況穩定。
醫院管理局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監察最新的發展,並適時向公眾及醫護人員提供最新資訊。
澳門特別行政區
10月24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佈,因應疫情防控需要,衛生局根據第2/2004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第10條和14條的規定,自2021年10月25日零時起,所有擬由中國內地乘搭前來澳門特別行政區民用飛機的人士,須持有採樣日後48小時內作出的符合衛生當局要求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未能出示符合要求證明的非澳門居民可被拒絕入境。而在截至2021年10月27日23時59分的寛限期內,持有48小時至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者,可在澳門國際機場即時接受一次免費檢測採樣代替該要求。
台灣地區
10月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為1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案16475)、菲律賓(案16476)、美國(案16477)及英國(案16478)入境,入境日介於今(2021)年10月10日至10月23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852,64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3,835,095例排除),其中16,368例確診,分別為1,727例境外移入,14,58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4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臺北市319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