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省歷史與旅遊黃頁 之 多倫多警察的歷史
昔日常聽長輩說:「好仔唔當差」,但是在現今的社會,好仔便要去做警察,這是一份受人尊重又有意義的職業,而首位華裔警察,也許是名為 Constable Lee Johnson 的人,於 1906 年 12 月 28 日加入滿地可警隊,至於多倫多最高職級的華裔警察,則是 Peter Yuen源植勉,他於 2017 年起擔任 Toronto Police Service 的 Deputy Chief(副局長),負責「Community Safety Command(社群安全指揮部)」直到 2022 年退休。
先說說加拿大首位華裔警員Lee Johnson ,他可以說是加拿大華人警察歷史上的「破冰者」,他在滿地可警局的出現,對當時華人社群和警方都有相當特殊的影響。
背景
- 時代環境:1906 年,華人仍受到《人頭稅》(Head Tax)等歧視政策壓迫,在社會中屬於邊緣群體。當時的華埠往往與賭博、鴉片館、秘密會黨等印象連結。
- 身份特點:Lee Johnson精通中、英、法三語,這在滿地可多語環境中非常罕見,讓他成為警方與華人之間的重要橋樑。
對警方的影響
- 唐人街巡務:他被指派到唐人街執勤,特別針對賭博與鴉片館。因為能直接與華人交涉,他減少了警方因語言不通、誤解而採取過度武力的情況。
- 作為華人背景的警員,他能提供內部情報,使警方更有效控制唐人街的治安,這也讓當局更願意接受華人作為警務力量的一部分。
- 他的任職本身,顯示出加拿大警方開始承認少數族裔在維護治安上的價值。
對華人社群的影響
- 部分華人社群對他態度複雜。一方面,他是突破族裔規範從事警務工作的象徵;另一方面,他執行的往往是針對華人社群的法律(如查禁賭館、鴉片),難免被視為「幫政府壓制自己人」。
- 在白人主流社會眼中,華人往往與「苦力」「非法」畫上等號;Lee Johnson 的出現讓主流社會第一次看到華人能成為執法者,而不只是被管制的對象。
- 儘管當時的華人社群規模有限,他仍被後來的一些族裔警察(包括華人與其他移民後裔)視為先行者。
歷史意義
- 加拿大第一位華裔警員:1906 年入職,距離第一批華工抵達加國僅約 25 年,可見其「先鋒性」。
- 跨文化橋樑:既屬於警隊體系,又屬於華人社群,他的存在代表了兩個世界之間最初的「對話」。
- 開啟後續發展:雖然之後數十年華裔在警界仍屬極少數,但 Lee Johnson 的先例,
至於多倫多警察的歷史概述,則起源於1834年:
- 多倫多的警察部門可追溯至 1834 年,當時城市正式設立後,建立了由 5 名正式警員與 14 名預備特別警員組成的警力團隊 。
- High Constable(高級警員) 是早期最高軍階,首位於 1834 年由 William Higgins 擔任 。
- Chief Constable(警察局長) 這一稱號從 1859 年起開始使用,首任是 William Stratton Prince,此後歷經多位局長直到 1998 年以上的 Toronto Police Service 現今架構 。
- 1957 年,多倫多市與鄰近地區警隊整合,成立 Metropolitan Toronto Police;1998 年更名為 Toronto Police Service。
多倫多警察中華裔最高職位者
- Peter Yuen(源植勉) 是多倫多警察局中 華裔官員中晉升至最高職位的人。他於 2017 年起擔任 Toronto Police Service 的 Deputy Chief(副局長),負責「Community Safety Command(社群安全指揮部)」,直到 2022 年退休 。
- 源植勉曾在 2016 年獲晉升為 Staff Superintendent,成為該警隊「華裔最高軍階官員」 。
- 更早之前 源植勉曾是首位華裔 Superintendent(警督) ;經過多年努力,他一路升至高層領導的地位。
- 目前多倫多警察局的局長(Chief of Police) 是 Myron Demkiw(邁倫·德姆奇夫),他並非華裔,而是烏克蘭裔加拿大人 。
至於女警方面,多倫多警察部門(Toronto Police Service,有前身為 Metropolitan Toronto Police)中女性警員的歷史概述,依時間順序整理重點里程碑:
女性在多倫多警隊的早期歷史
- 1887 年,多倫多聘用了 Mrs. Whiddon 擔任首位警察女警(police matron),主要負責搜查被逮捕的女性並在等待審訊期間照看她們 。
- 1913 年 6 月 2 日,Mary M. Minty 和 Maria J. Levitt 成為多倫多警察局中首次以女性身份任職的警員 。
- 1918 年,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在多倫多試行招募女性志願巡邏員,但該計畫短期執行後即被終止 。
- 1933 年,女性成為多倫多警察品行(morality)調查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參與臥底調查行動 。
- 1974 年,正式開始將女性警員安排與男性一同巡邏,標誌女性警務角色進入日常保安職責中 。
二戰後到近代:女性在警隊中的進展
- 1966 年,Marlene Watson 所屬的警察學院班級中包含了 4 位女性(全班 80 人),當時女性仍面臨無法攜槍、禁止戀愛或結婚、以及育兒限制等政策,但她堅持服役超過 40 年,成為歷史上服務最長的女性警官之一 。
- 1960 年,Gloria Isadora Bartley 成為多倫多第一位黑人女性警員,入職後服務 7 年,直到 1967 年因生育被迫退休。她的加入在當時引發轟動,並激勵後續族裔與女性警員加入 。
現代女性警員的代表與挑戰
- 直到 2023 年,多倫多警察局的整體女性比例仍僅約 19%。儘管這代表逐步改善,但相較於蒙特利爾警隊約 35% 的女性比例,仍顯不足 。
- Staff Superintendent Pauline Gray 是1980年代入職的女性代表之一。她在2010年代擔任偵查作業的副總監,於 2023 年即將退休時提及:「Representation matters – if you see it, you can be it」強調榜樣的重要性 。
多倫多警察部門(Toronto Police Service,有前身為 Metropolitan Toronto Police)中女性警員的歷史概述,依時間順序整理重點里程碑:
警階 基本年薪(CAD)
學員訓練中 Cadet in Training 72,307 元
初入職四級警員 4th Class Constable 83,952 元
三級警員 3rd Class Constable $95,958
二級警員 2nd Class Constable 107,950 美元
一級警員 1st Class Constable $119,937
根據多倫多警察服務委員會的政策規範,薪資所涵蓋的警階(由高至低)如下:
- Chief of Police(警務處長)
- Deputy Chief of Police(副處長)
- Staff Superintendent
- Superintendent
- Staff Inspector
- Inspector
- Staff Sergeant / Detective Sergeant
- Sergeant / Detective
- Constable(警員,包括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Class) 。
多倫多警察局目前的警員人數約為 5,100 名制服警員。此外,加上文職和支援人員,整體服務人員規模在 7,000 至 7,600 人之間。警員基本薪酬結構從 Cadet ($72,300/year) 逐步上升至 1st Class Constable ($119,900/year)。高層軍階(如 Inspector 及以上)薪資則未於公開資料中具體說明,但應高於 First Class Constable。
目前(2025年)多倫多警察服務(Toronto Police Service, TPS)對 男、女性警員入職要求 的整理。你會看到其實入職標準並不因性別而有差異,所有候選人皆需符合相同的嚴格要求。
入職基本資格要求(適用於所有候選人,不區分性別)
- 必須是加拿大公民或具有永久居民資格 。
- 年滿 18 歲 。
- 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歷(至少完成四年中學教育) 。
- 品行良好、有道德誠信 。
- 身心健康,能勝任警務工作(考量個人安全與公共安全) 。
證照、證明與資格要求
- 必備:OACP Certificate(安省警察協會證明),包括筆試、體能、自我報告等科目,且需通過視力與聽力標準 。
- 有效的安大略省駕駛執照 。
- 必備:標準急救(First Aid)與 CPR Level C 證書 。
體能與心理測試
- 需通過體能測試(Shuttle Run):警員為第 7 級,特別警員(Special Constable)為第 6 級 。
- 需通過心理測評(例如:MMPI-2) 。
背景和安全篩選
- 接受詳盡的背景調查與審查(包括信用、參考人、犯罪記錄等) 。
- 不得有未解決的刑事指控 。
以申請「Constable(警員)」為例,流程如下(對男女一視同仁):
- 取得 OACP 證書,符合體能與健康標準。
- 線上提交申請,包括履歷與基本資料。
- 參加甄試:體能測試、面試(包括 Local Focus Interview)、心理測評。
- 通過背景調查後收到條件錄用通知。
- 完成醫療與最終體能評估。
- 經安大略警察學院(OPC)與多倫多警校訓練,並宣誓任職 。
多倫多警隊的性別一視同仁的政策與環境
- TPS 強調多元包容,積極鼓勵女性與不同族群的申請者加入,並致力提升女性在警隊中的代表性 。
- TPS 職業選拔並無任何性別歧視,所有性別均按照相同標準評估。
多倫多警隊的面試題型、心理測驗內容,這部分確實是在多倫多警察招聘流程裡比較關鍵也讓人緊張的環節。
面試題型
多倫多警察常用的面試模式是 Local Focus Interview (LFI) 與 Essential Competency Interview (ECI)。
Local Focus Interview (LFI)
主要看你對多倫多社區、警察角色 的理解,以及你個人的價值觀。常見題型:
- 你為什麼想加入多倫多警隊?
- 你認為警察在社區中的角色是什麼?
- 你對多倫多目前面臨的公共安全挑戰有什麼看法?
- 你在過去有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的經驗?
Essential Competency Interview (ECI)
行為式問題(Behavioural Interview),考察你是否具備警察核心能力(壓力管理、溝通、團隊合作、判斷力)。
會用 STAR 法(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 要你舉例:
- 描述一次你在壓力情況下做決定的經驗。
- 談談你曾經面對衝突並如何解決。
- 有沒有一個例子能說明你如何展現誠信?
- 你怎樣處理過一個失敗或錯誤?
這部分不是考知識,而是考察「人格特質」和「過去經驗」是否符合警務工作。
心理測驗內容通常分兩部分:
- 筆試心理測評
- 常見的是 MMPI-2(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 或同類測驗。
- 題目非常多(幾百道),主要測試:
- 是否誠實作答(答題一致性)
- 是否有衝動控制問題
- 是否有反社會傾向
- 壓力承受能力、焦慮指數
- 臨床心理面談
- 由註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進行。
- 會根據筆試結果詢問你的生活習慣、情緒管理、工作壓力反應。
- 目的不是「刁難」,而是確認你沒有可能影響執勤安全的精神狀況。
- 小貼士
- 面試準備:多用 STAR 框架練習,把過往經歷轉化為能顯示「領導、誠信、溝通」的故事。
- 心理測試:誠實最重要,刻意「演」反而會在一致性指標上被抓出來。
- 文化意識:TPS 特別重視多元包容,能舉例說明你如何理解、尊重多元文化會加分。
此外,根據《多倫多警察服務行為準則》與過往紀錄,宣誓中亦包括承諾:
- “faithfully, impartially and according to law” 盡忠職守、公正無私、依法行事 。
宣誓後,警員需承擔以下主要職責,皆源自《Police Services Act》第 42 條及相關政策:
- 犯罪預防(Crime prevention)
- 執行法律(Law enforcement)
- 協助犯罪受害者(Assistance to victims of crime)
- 維護公共秩序(Public order maintenance)
- 應對緊急事件(Emergency response)
此外,警員需履行由警察總長(Chief of Police)授權或指派的所有合法職責 。
多倫多警察制服與裝備的演變歷程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傳統軍裝風格
早期多倫多警察制服(1900 年代)沿襲了軍事風格,採用深藍色呢料外套(tunics),立領與金屬鈕扣設計,搭配同色長褲與重皮帶與棍套——這類設計注重儀式感與嚴肅性質 。
20 世紀中葉:實用風格的提升
1950 年代推出「大都會制服(Metropolitan uniform)」,標誌性的是淺灰外套與配套長褲、軍帽,外套具備可拆式雨罩功能以適應多變天氣。警察開始攜帶無線電,配備亦逐漸納入功能工具帶 。
晚期 20 世紀:特務與社區偏向
- 1980 年代:交通單位制服包含白襯衫、藍背心與黑色褲子,專業而醒目。
- 1990 年代:推行「社區關係制服(Community Relations)」— 較輕便的淺藍襯衫與黑褲設計,有助於縮小警察與居民的心理距離 。
現代:功能與安全為重心
現行的制服為深海軍藍襯衫與搭配紅條的工裝褲(cargo pants),並隨任務需求搭配:
- 冬季:深藍 Eisenhower 風格外套(配肩章與金扣)。
- 戶外/交通單位:反光「POLICE」字樣的黃色風衣,強調識別性。
- 全體配備深藍夾式領帶(long-sleeve) 。
此外,輔助警員(Auxiliary officers)穿著淺藍襯衫,肩章標示其身分;帽型從傳統軍帽延伸至棒球帽與冬季皮草帽(Yukon style)或為摩托車單位設計的白色頭盔 。
特殊儀式性裝備
- 套裝帽飾:曾因應 1967 年加拿大百年慶祝,騎警部門穿上鮮紅滾邊制服與白色草帽,但僅為「一次性」造型 。
- 儀式用途:古式安全帽(custodian helmet) 曾為標配,1945 年以後逐漸被便帽取代,現僅用於警隊長儀式隊伍 。
有興趣從事警隊工作的朋友,可以向就近警察局查詢入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