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傑出青年網絡CYC主辦2024年傑出亞裔獎由利德蕙博士出任大會主席
加拿大傑出青年網絡(CYC)將在亞洲傳統月期間舉辦「2024年傑出亞裔獎」2024 ASIAN CHAMPIONS AWARD CEREMONY活動,以表彰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個人,目的在於透過向傑出領導人學習,來激勵年輕人並支持繁榮的加拿大以及整個世界,大會主席是利德蕙博士 Honorable Dr. Vivienne Poy。
加拿大傑出青年網絡Canadian Youth Champions (CYC) 創辦人張麗君Linda Zhang表示,第一屆傑出亞裔獎Asian Champions Award 頒獎典禮於5月18日在萬錦市會議廳舉行,萬錦市市長薛家平亦有出席,得獎者包括:伍鳳儀部長、李治平、Winnie Chan、Rebecca Pang及伍雋雄Justin Poy六位人士及10位進入最後評選的學生,其中3位學生將獲得資助到英國劍橋大學研習。
得獎者Justin Poy
得獎者 Winnie Chan
得獎者李治平
得獎者Rebecca Pang
獲得進入最後評審的10位學生與利德蕙博士(左六)及張麗君(左五)合照
張麗君表示,這個活動得以順利舉行,實得助於加拿大前參議員利德蕙博士的積極推動。利德蕙博士在出任參議員期間,向加國政府提出個人法案,將每年的5月份,定名為「亞裔文化月」(Asian Heritage Month),並獲上議院通過成為法案,而加拿大自2002年起把五月份定為「亞裔文化月」,以多元文化聞名世界的加拿大,其亞裔國民在國家歷史上有著重要位置,這也是對於亞裔社區的尊重和感謝亞裔社區,對加國所作出貢獻的肯定與認同。提名工作已於4月20日截止,經過評審委員會的相議後,以他們在所屬範疇中的貢獻和努力與付出,值得年青一輩學習並予以表揚。
在大會開始時安排利德蕙博士提受兩位司儀Hayley Chai與Matthew Wu的對話,並且接受與會者的提問。對於在亞裔文化月最值得紀念的事情是什麼?利得蕙這樣說,當然是年青人談話,與他們分享亞裔文化的事宜,並為青年人上了堂精彩的一課。
利德蕙博士表示,最重要的是讓青年人為傳統而感到自豪,無論你來自哪裡,家庭背景如何,你都必須為自己而感到自豪,這一點非常重要,能夠在生活中不斷前進,學習和吸收新知識,就如本人一樣,每天都在學習,不斷求進步。
至於國歌的用詞方面,利德蕙博士認為,目前加拿大的女性人口超過百分之五十,相關歌詞中的"in all thy sons command."在2018年修改為”in all of us command.”這是配合目前加國情況與適應民間聲音的處理得宜的做法。然而,要取得巨大的成就便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三個不同的政黨才能改變國歌,耐心和毅力都很重要。
張麗君說,以安省多倫多為基地的加拿大傑出青年網絡,一直鼓勵年青人攜手齊心共創美好未來,並向熱心貢獻社會的傑出領袖學習。藉著2024年的「亞裔文化月」,推舉了各個界別有成就具影響力富愛心的「傑出亞裔獎」作為本地年青人的榜樣。CYC希望在2024年「亞裔文化月」裏,除了向這些跨越加國的領袖致敬致謝外,還想加深不同族裔的年青人對亞裔加拿大人為國家以至世界所作建樹的瞭解。
加拿大傑出青年網路由大多倫多地區的100,000名青年和家庭組成,該網絡歷年舉辦的各項活動力求通過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醫學數學(STEAM)及企業家﹐社區服務和公共服務,讓年青人明白和體會如何建設加拿大社會,共同推動全球向前發展,同時身體力行服務社區,與各個族裔和諧共處並一起進步。
五位得獎者的簡介如下 (排名不分先後):
The Honourable Mary Ng伍鳳儀部長被公認為加拿大表現最好的公共部門領導者之一. 她與家人從香港移民到加拿大,在成長過程中了解許多新移民的掙扎和最終的成功。她在安大略省公共服務部門工作,後來擔任總理賈斯汀·特魯多的任命部長,從而作為青年人積極及努力的榜樣。
李治平先生是熱愛藝術的人的榜樣,86歲的他繼續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音樂。身為北美最大的華人藝術家專業組織-多倫多華人藝術家中心的創辦人,李先生熱衷於音樂和公益事業,為弘揚中華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Winnie Chan是穩定和成功的模範,從多倫多大學畢業後,她將整個職業生涯奉獻給了同一組織。 她目前擔任 Tridal 的副總裁,負責管理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涵蓋 6,500 套住宅。 Winnie Chan是那些尋求穩定的生活和職業道路的人的榜樣。
Rebecca Pang 從美國 T-Mobile、北京中國網通和香港麥肯錫公司,往史丹佛大學攻讀 MBA, 展現了她的韌性和決心。移民到加拿大後,她在找到工作之前發出了五百份履歷。她現在擔任加拿大皇家銀行副總裁, 她是新移民和熱愛挑戰的年輕人的榜樣。
伍雋雄Justin Poy是開拓自己命運的年輕人的榜樣。他面臨健康挑戰,出生於名門望族的他相信,無論我們的背景如何,我們都會遇到類似的挑戰。走哪條路是我們的選擇,Justin 選擇為為多間醫院及慈善機構籌款,社區做出貢獻,成為年輕人的榜樣。
另一方面,CYC 的使命是幫助年輕人充分發揮潛力,大會亦設有兩個前往英國劍橋研修的學額,此暑期計畫由劍橋國際學院贊助,由劍橋大學教師授課。學生們在克萊爾學院Clare College生活和飲食,就像劍橋大學的學生一樣。今年最後評審階段的有10位同學,包括:Elsa Sarwar、Kiana Wu、Adam Gharibnavaz、Lily Nguyen、Peter Kawnik、Madison Stewart、Raaghav Chawla、Parnika Sirigiri、Divnoor Mashiana、Charlotte Chan,以鼓勵青少年參與加國以外的學術機構多接觸和擴闊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