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問天 之七下西洋,真為通番? 葉左肇
第十章 七下西洋,真為通番?
南京,內廷深宮,夜靜如水。
太監馬三寶立於文淵閣外,手中捧著一卷密冊。他的身影與窗棂交錯,映在黃牆上,像一張拉緊的弓。良久,閣門悄然開啟,一名身著便服的中年文士探身而出,正是黃子澄。
「都準備好了?」黃子澄接過密冊,低聲問。
「回大人,第三艘寶船已完工,駐守龍灣的水師已秘密編入西番遠航名義。」馬三寶壓低聲音,「只待令下,便可啟航。」
黃子澄點頭,翻閱密冊,內中所列,並非尋常船隊人員、路線、貿易清冊,而是一份密令:
「命正使鄭和,以通番為名,出使諸國;實則尋建文帝遺蹤,倘若發現異地安置之疑,速回報,不得妄動。」
馬三寶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鄭公公可知此意?」
「他知道一半。」黃子澄闔上冊卷,「他以為是替陛下開疆拓土,彰顯天朝之威。其餘的……由你我掌握。」
「若真尋得……」馬三寶低聲問,「皇上……是欲迎回?」
黃子澄搖頭,語聲如針:「若真尋得,則當封口於萬里之外。建文帝,這個名字,只能存在過去——不能出現在將來。」
馬三寶面色一震,垂首稱「諾」。
那一夜的風,吹亂了秦淮河邊的燈影,也吹散了明初政權最隱晦的秘密之一。誰也沒想到,浩蕩七下西洋,其背後,不僅是貿易與威儀的展演,更是一場尋人——尋那個可能未死的「天子」。
北平,朱棣軍營。
張玉獻上一道急報:「王爺,南京船廠近月來調動頻繁,有數艘巨艦南下龍灣,外傳乃備通番貿易所用。」
朱棣眼中一閃:「通番?此時不守內政,反欲遠涉重洋?除非——」
他猛地起身,看向姚廣孝:「他是想……把人送走?」
姚廣孝神色凝重:「恐非無據。臣以為……他或正密遣鄭和,另尋避位之所——或試圖找回某位天命之人,作為未來之備。」
朱棣冷笑:「果然還不死心。傳令,監視所有出海路線,聯絡泉州、福州舊部,不許任何不明人員潛出境外。若有動靜——寧殺錯,勿放過。」
姚廣孝拱手:「臣遵命。」
朱棣眯眼看向遠方海圖,海風未至,殺機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