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問天 之海上浮影人誰在 葉左肇
第十二章 海上浮影人誰在
雲帆萬里,波心驚夢
永樂三年,正月初七,寶船自龍灣啟航,艦隊浩浩蕩蕩,旗幟遮日。數十艘海船披甲列陣,所經之處,漁舟避讓,商舶側目。
鄭和立於主船「寶和號」甲板之上,身著內廷繡袍,腰佩象牙令牌。他眼中雖無懼色,心中卻滿是波瀾。寶船載著絲綢、瓷器與茶磚,也載著那道密旨——尋人。
航行經福州補給後,船隊繼續南下,途經占城(今越南中部)時,遇大風濤,偏離航線數十里。偏巧避入一小島泊岸修整,名曰「珊瑚嶼」。當地居民簡陋,語言夾雜閩南與波斯腔調,有中原遺民寄居。
是夜,鄭和與幾名隨行官員設宴於岸邊草舍,島民長老進獻魚乾與棕酒,席間一名叫「林老三」的漁民忽低聲問道:
「官爺……可是來尋那位‘南人王’的?」
鄭和心頭一震,面不改色,問:「你說誰?」
林老三見他神色微異,旋即縮頸低聲:「我也只聽老人說過,十多年前,有一艘船從中原來,載著一位病弱公子,自稱‘天家流人’,在島上避了三月,又忽然不見了。」
「那人可有姓名?」
「姓朱……名,名也說不清,只是總自稱‘孤’。」林老三眼中閃過一絲敬畏,「住在島西的破寺裡,那地方,現在還留著他種的藥草。」
鄭和命人次日隨林老三前往。果然在島西一處荒廟中,發現幾排仍在生長的甘草與紫蘇,旁有一石碑,滿是風蝕,唯餘兩行隱約可辨:「雲沉海上天涯路,孤影無聲問九州。」
鄭和久久伫立。那字跡,分明與太祖家法有七分相似。他心中一沉,知道此事絕非虛言。
是夜,他獨自返回寶船,取出那道密旨,展於燈下。
他喃喃低語:「你……真的還在人世嗎?」
密令中並未指示「若尋得,當如何行事」,只是「不得妄動」。但鄭和明白,若將此事回報南京,等來的,不會是迎回,而是滅口。
他手指輕抹那張聖旨,沉聲喃喃:「我若不報,便是欺君;我若照報,便送他一命……」
他閉目良久,終將密旨折起,封入內櫃,命副使:「島上所見,不得外傳,告知全隊:風濤迷航,無異狀。繼續啟程,西向滿剌加。」
那夜過後,寶船再未靠近珊瑚嶼。林老三再未見過那位溫和沉默的高官。
而鄭和,第一次在漫長海程中,覺得自己所尋之人,或許——不該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