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May2025
8 汨羅江畔 之 無字碑 葉左肇
第八章:無字碑
山中春盡,蘭花凋落,江水靜靜地流淌如過往之夢。
屈原已許久未在人前現身。村人以為他已乘火化形,不復存於世間。直到一日清晨,有牧童入山放牛,驚見那道早年曾為他背誦《離騷》的蒼影,正在林間緩緩雕石。
那是一塊江邊大石,風雨淋蝕百年,斑駁如骨。他以一枝蘭筆蘸水書寫,筆畫無墨無痕,唯有他自己能見。他寫了整整一日,又磨平石面,不留一字。
牧童悄悄問:「先生為何不題名字?」
他答道:「若須記我,記詩足矣。若須忘我,連石也當沉江。」
碑立東向,迎著初升朝日。他坐於碑前飲一壺清酒,眼望遠方天際,淡然道:「昔人言,功過留於史,詩魂留於風。那我便將此身付與風去。」
那一夜風極大,江邊蘭草盡伏,雲卷月沉。次日人至碑前,屈原早已不見,唯見碑後有一道被風吹開的石痕,如有人緩步而入江,無聲無跡。
無字碑下,日久成苔,後人傳言此處是「大夫終隱之地」。後世文人遠遊江南,常來此碑下焚香吟詩,並不刻字,只以風聲為答。
傳說中,每當有人誦《離騷》,碑石會微微發熱,彷彿古魂仍在,靜靜聆聽,默默回望那三百年的長夢與無數未竟的詩句⋯⋯
- 本故事完-
- 本故事純屬虛構,並與史實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