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每日資訊 – 7月2日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跟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防護中心2021年7月2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共222個,確診人數約182401915宗,死亡病例約3954845人,過去14天新增確診個案數目約5411786宗,以下是新冠疫情相關資訊:
加拿大
7月1日,國慶假期,加拿大衛生部門沒有提供疫情資料。
中國
7月2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7月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8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廣東8例,福建5例,上海3例,遼寧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0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722人,重症病例與前一日持平。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388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確診病例6618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6230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7月1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436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86738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1810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1060523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1703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2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轉為確診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9例(均為境外輸入);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474例(境外輸入467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26834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1927例(出院11631例,死亡211例),澳門特別行政區54例(出院51例),台灣地區14853例(出院10306例,死亡661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7月2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七月二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十一宗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1 939宗(包括11 938宗確診個案和一宗疑似個案)。
新增的個案中十宗為輸入個案,一宗為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
過去十四天(六月十八日至七月一日)累計報告46宗個案,包括44宗輸入個案和兩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的個案。
另外,因應衞生防護中心早前宣布更新涉及變異病毒株確診本地個案的檢疫安排,中心提醒與相關個案於同一大廈居住或於相關個案居住大廈內工作的人士,須於衞生署公布有關確診個案後的第三、七、12及19日進行強制檢測,政府已於五月七日發出強制檢測公告(www.gld.gov.hk/egazette/pdf/202125151e/cgn202125151354.pdf)。他們需自我監察直至21日屆滿。
中心亦提醒與下列指明地方相關的指明人士,須於明日(七月三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進行檢測:
- 大埔大埔中心10座。
市民可瀏覽政府網頁(www.coronavirus.gov.hk/pdf/CTN_Specified_premises_and_Dates_of_Testing.pdf)以獲悉上述強制檢測公告內指明地方涉及的檢測限期。
衞生防護中心正繼續跟進確診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的工作。就個案詳情及接觸者追蹤資料,請參閱附件或「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上的「過去14天內曾有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的大廈名單」和「2019冠狀病毒病的本地最新情況」。
同時,中心提醒曾到訪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第599J章)(《規例》)下指明場所的人士,必須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該《規例》亦要求所有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的同住成員,須按刊憲的強制檢測公告於指定限期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中心亦呼籲市民如有病徵,應立即求醫,即時檢測。
政府已展開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並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市民可於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獲取更多詳情。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盡量減少外出、社交接觸及外出用膳,如需外出應佩戴外科口罩及時刻注意手部衞生。中心強烈呼籲長者應盡量留在家中,避免外出,並考慮透過親友協助處理購物等日常生活所需。
7月2日,截至今日(七月二日)上午九時,過去24小時共有兩名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個案編號:11889、11894)出院,至今共有11 633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康復出院。
目前公立醫院已啟用619間負壓病房,合共1 113張負壓病床,現時共有50名確診病人分別於11間公立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留醫,其中一人(個案編號:6794)情況危殆,一人(個案編號:9907)情況嚴重,其餘48人情況穩定。
醫院管理局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監察最新的發展,並適時向公眾及醫護人員提供最新資訊。
澳門特別行政區
7月2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截至今(2)日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354,557劑,已接種人數共有242,025人,其中僅接種第1劑的有128,068人,已接種第2劑的有113,957人。另外,在過去24小時,衛生局接獲40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0宗嚴重不良事件,40宗輕微不良事件(25例為國藥滅活疫苗,15例為BNT mRNA 疫苗);由開始接種疫苗至今,累計1,532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5宗嚴重不良事件,1,527宗輕微不良事件。
應變協調中心呼籲,市民應在現階段有序地預約接種疫苗,可保障自己,保護家人,並形成免疫屏障,守護澳門。
台灣地區
7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2)日上午與各縣市政府召開的「全國防疫會議」,決議如下:
一、鑒於國內仍有職場、機構、醫院、社區等場域群聚事件發生,請相關地方政府持續落實疫調及接觸者匡列、社區篩檢及監測,以利早期發現病例,早期介入;另近期人流有上升趨勢,請各地方政府加強宣導落實三級警戒注意事項。
1.雙北部分:臺北市近期發生市場、機構及工地等群聚,須留意防範擴散至社區,並加強疫調及跨縣市疫情通報;另建議持續考量民眾就醫可近性,設置社區篩檢站。
2.屏東縣部分:Delta變異株進入枋山社區,目前當地疫情雖已控制,仍請屏東縣政府擴大社區篩檢及居民健康監測,提升當地民眾及醫療院所防疫警覺。
二、針對第七類「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及高風險接種人員等專案」對象疫苗配撥及接種作業,已請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第86次大會(6月29日)中,就接種計畫進行報告,也請各部會與地方政府業務隸屬之局處聯繫,務必向縣市首長報告專案實施內容,讓縣市首長充分瞭解。
三、有關地方政府建議擴大疫苗施打對象部分,指揮中心均會就疫情狀況、疫苗可分配數量、接種情形等持續綜合評估,滾動規劃後續納入施打之開放類別目標族群,請各地方政府配合指揮中心規劃,確實將撥配疫苗施打於優先開放之類別目標族群。
四、有關地方政府關切Moderna疫苗後續撥發規劃部分,評估疫苗保存、解涷及配發至地方等作業所需時間,目前第二批撥配日期為7月5日。
7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因應臺北市環南市場疫情,將於今日針對6月8日起,曾於相關時間及地點出入之民眾,發送疫情警示簡訊,內容如下:
[疫情警示]如您曾至環南市場,且6月8日之後曾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請就醫評估或可至社區篩檢站採檢。
指揮中心說明,收到簡訊者若有不適,務必正確佩戴外科口罩儘速就醫,不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療人員相關暴露及接觸史。指定社區採檢院所醫院清單可至疾病管制署網站查詢:http://at.cdc.tw/5y262t。
備註:本次簡訊發送範圍:
北至:萬板大橋
東至:西藏路
南至:華翠大橋
西至:環河快速道路
7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5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7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57例本土病例(其中22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25例男性、3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6月22日至7月1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29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5例、新竹縣4例、桃園市及基隆市各3例、臺中市2例、新竹市1例;其中28例為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23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5例死亡個案,為8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5日至6月21日,確診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28日,死亡日介於6月3日至6月30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6月30日累計公布13,605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0,347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76.1%。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中(案14975),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6月28日自匈牙利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7月1日申請外出奔喪,由衛生單位安排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11,57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395,446例排除),其中14,911例確診,分別為1,176例境外移入,13,68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3例移除為空號。自2020年起累計67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66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43例、臺北市256例、基隆市21例、桃園市20例、彰化縣11例、新竹縣5例、臺中市4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苗栗縣、臺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世衛
7月1日,世衛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表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除非進展速度翻兩番,否則到2030年,全世界數十億人將無法享有得到安全管理的家庭飲用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服務。
由世衛組織和兒基會“聯合監測規劃”(Joint Monitoring Programme)撰寫的題為《2000-2020年家庭飲用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方面進展狀況》的報告載有過去五年的估計數據,並評估了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6方面取得的進展,即“到2030年確保為所有人提供水和環境衛生並對其進行可持續管理”。
報告指出,2020年,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家中沒有得到安全管理的飲用水,近一半的世界人口缺乏得到安全管理的環境衛生設施。新冠大流行凸顯出確保每個人都能採取良好手部衛生措施的迫切需要。報告表示,大流行疫情開始時,全世界十分之三的人不能在家中用肥皂和水洗手。
“聯合監測規劃在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對家庭、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中的水衛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估計。
報告指出,全球在普及基本供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服務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2016年至2020年期間,能在家中使用得到安全管理的飲用水服務的人口從70%增加到了74%;能使用得到安全管理的環境衛生服務的人口從47%增加到了54%;能使用提供肥皂和水的洗手設施的人口從67%增加到了71%。
報告明確指出,雖然取得了進展,但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數十億兒童和家庭將得不到挽救生命的關鍵水衛項目服務,並指出,到2030年:將只有81%的世界人口能夠在家裡獲得安全飲用水,仍有16億人無法獲得;將只有67%的人享有安全的環境衛生服務,仍有28億人不能享有;將只有78%的人擁有基本的洗手設施,仍有19億人沒有此類設施。
報告還指出,世界各地存在著巨大的不平等,且弱勢兒童和家庭所受影響最大。為了到2030年實現普及安全管理的飲用水服務的目標,最不發達國家目前的進展速度需要提高十倍。在脆弱環境中,人們缺乏安全飲用水的可能性會加倍,因此需要將速度提高23倍。
在沒有基本供水服務的人中,十分之八生活在農村地區。與此同時,得到安全管理的環衛服務覆蓋了世界62%的城市人口,但只覆蓋了44%的農村人口。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進展速度最慢的地區。只有54%的人能享用安全飲用水,而在脆弱環境中這一比例只有25%。數據表明,在許多國家,很大一部分婦女和少女無法滿足經期衛生需要,而窮人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中的差距尤其巨大。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