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倫多餐飲文化專題報導 之七 近10年來多倫多中餐價格變化
根據數據和觀察整理出的近 10 年來多倫多中餐以及整體餐飲業價格變化概況:
數據顯示整體餐飲價格同步上揚,我們可以從「餐廳購買食物消費者物價指數(Restaurant CPI)」看整體餐飲趨勢:
- 2015年指數約為 138.9;到 2023年底約為 189.3,2025年6月已升至 202.5 。
- 對比 2015 年數值,2025 年已漲逾 45%。
加拿大整體餐飲指數走勢:
- 2015 年約為 138.9,2024 年則升至 194.1 ,約增 40%。
MOBI Index 統計
根據 MOBI 大數據(超過 7000 家餐飲業者與 4300 萬筆交易):
- 自 2019 年起,餐飲價格累積上漲約 32–34% 。
- 價格年漲幅在 2024 年仍為 4.3%,高於整體 CPI 的 2.5% 水準 。
市民交流觀察(Reddit 分享)
「過去幾年 DT(市中心)的點心價格飛漲。」
「許多地方的點心價已經翻倍。」
「小點心約 $5 起,茶資每人約 $1.50–$2;一些地方早鳥價仍保留。」
「Chinese BBQ pork on rice with soup $5(稅已含),燒鴨 $56 一隻,這價格已經是極限了。」
「許多中式外賣店也漲了 $2–$3。」
物價上升與多重壓力下餐價必然攀升:
- 通膨與成本壓力:勞動力、食材、能源、保險等成本上揚,餐廳被迫調價 。
- 服務業 CPI 高企:近期餐飲業年度漲幅曾達 5.1%,快餐類更高達 6.4% 。
- 疫情衝擊:封城、營業限制導致經營壓力爆增,進一步推動價格上調 。
以下是「近 10 年多倫多食物成本變化」的概覽,結合安大略省(包括多倫多)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全國趨勢:
食品(零售/商店)價格指數(Ontario: Food Purchased From Stores CPI)
• 2015 年指數約 143.2,至 2023 年升至 186.3,顯示過去 8 年上漲約 30%。
• 2025 年 6 月最新數據顯示指數為 195.7,比 2023 年末高出約 5%,仍處上升態勢。
• 整體而言,從 2015 到 2025(含延伸資料),食品價格累計上漲約 37%–40%。
餐廳(餐飲服務)價格指數(Ontario: Food Purchased From Restaurants CPI)
• 2015 年指數約 136.6,至 2023 年末升至 186.1,累計上漲約 36%。
• 2025 年 6 月進一步攀至 202.5,較兩年前上漲約 9%,顯示外食成本也顯著上升。
全國食品 CPI(Canada: Food CPI)
• 2015 年全國食品 CPI 指數約 140.5,至 2024 年為 189.3,累計上漲約 35%。
• 2025 年 6 月進一步增至 195.2,顯示整體加拿大食品價格持續上漲。
年度通貨膨脹與整體趨勢(全國視野)
• 從統計局數據來看,全國零售食物價格在 2022 年大幅上漲近 10%,為 1981 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
• 隨後兩年漲幅放緩:2023 年約 7.8%,2024 年進一步放緩至 2.2%。
早茶、午餐、晚餐的食物成本比例,可以從餐飲業成本結構和多倫多中餐館的經營實況 作出分析:
1. 早茶(點心/飲茶)
• 特色:以點心小籠蒸作(蝦餃、燒賣)、油炸類(春捲)、粉麵腸粉為主,搭配茶水。
• 成本結構:
o 原料多為豬肉、蝦仁、麵粉、米漿、蔬菜,單位成本較低。
o 茶水幾乎零成本(顧客按人頭收茶位費)。
o 人工成本 高於食材成本,因為蒸點、分盤需要大量廚房與樓面人手。
• 比例(食材成本 / 總餐飲收入):
o 約 20%–25%。
o 較低,因為餐廳通常靠「以量取勝」,翻台率高,利潤空間比午晚餐好。
2. 午餐
• 特點:常見有速食式炒粉麵飯、燒臘飯、商務套餐。
• 成本結構:
o 食材以米飯、蔬菜、豬雞牛肉為主,部分帶飲料。
o 午餐客單價低,競爭激烈,餐廳常以「划算」吸引客人。
• 比例:
o 食材成本通常佔 30%–35%,
o 若計算「套餐優惠」或「外賣快餐」,有時甚至壓低到 25% 左右,但人工和租金壓力大。
3. 晚餐
• 特色:以大菜色(海鮮、火鍋、宴席)為主,客單價最高。
• 成本結構:
o 海鮮、牛羊、特色食材(燕窩、花膠、龍蝦、蟹)成本極高。
o 需要大廚與更多後廚配合,人力成本也高。
o 酒水雖然高利潤,但不算食材成本部分。
• 比例:
o 食材成本可達 35%–45%,
o 遇上海鮮市場波動,可能更高。
o 晚餐利潤多依賴「高消費客單」與酒水(毛利率高達 200% 以上)。
4. 多倫多中餐館的早茶與晚餐價格對比:
1. 早茶
- 茶位費:$2.5/人
- 點心(按份計價):
- 小份(S):$5.99
- 中份(M):$6.99
- 大份(L):$7.99
- 加量超大(XL):$8.99
- 特殊加量(SP):$12.99
兩位客人若各點中份($6.99 × 4)加茶位($2.5 × 2)加稅與小費合共約25%,總消費為 $41.20,人均消費約$20元。
2. 晚餐
- 西蘭花雞柳:$24
- 磨菇牛肉:$32
兩人共享一份牛肉主菜($32)及雞柳($24),再加一份湯(約$15),加稅與小費合共約25%,總消費為 $88.75,人均消費約$45元。
價格對比分析:
- 價格差距明顯:晚餐的人均消費通常為早茶的 2至3 倍。
- 消費設定不同:
- 早茶適合多人分食、翻台率高、單品便宜,重在體驗與社交;
- 晚餐單人消費高,偏向重口味主菜與完整菜單搭配。
- 商業定位不同:
- 早茶模式以流量為主,靠點心單價與茶位低毛利但高翻台;
- 晚餐以高單價、菜式講究盈利,且更多依賴主菜/海鮮的高毛利。
其實,無論飲早茶或是食晚飯,都是豐儉由人,如果是家爺仔乸聚餐,吃什麼也沒有所謂,假如是請客飲宴應酬,亦要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