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視獨家專訪陳茂波: 國際投資者通过香港投資境內的興趣越來越大。
(鳳凰衛視提供)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日前在香港政府總部接受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專訪,針對香港金融系統如何保持非凡的韌力與穩定性、香港資本市場在內外監管收緊效應之下如何持續承接中概股轉場的紅利,以及未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又會如何深度發力等問題,做出詳細回答。
“黑暴”衝擊時,已做金融風險防禦,做得很細,現在還在持續。
吳小莉:2019年下半年有很多人虎視眈眈,想要看著香港金融市場的變化,甚至想從中獲利,那個時候發生了什麼?我們又怎麼應對它?
陳茂波:那個時候香港正經歷“黑暴”,街頭的暴力以外,在金融市場裡面也虎視眈眈,有一些對沖基金也唱衰香港,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希望動搖香港的金融穩定,以此來動搖老百姓的信心。
我們就做一些防禦工作。一方面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同幾個金融監管機構及時溝通、建立機制,監控市場情況,一方面在股票市場,另一方面在貨幣市場,它不單純是現貨市場,更厲害的是通過衍生工具這塊。我們每一天都盯得很緊,現貨市場裡面交投怎麼樣,有沒有沽空,有沒有一致行動,同時也要求他們申報場外交易選擇工具市場的情況……同時證監會、金融管理局等也派人到券商、銀行實地檢查,看申報準不準確,有沒有地方出錯。
再一方面那時有很多謠言,我們也在媒體、尤其是在社交媒體,及時出來澄清問題。比如有對沖基金唱衰的時候,我們除了自己發表一些資料外,也找一些對香港情況比較瞭解的外國基金經理、經濟師,發文章反駁;同時,也跟中央部委很密切地溝通。從金融穩定這一塊,要從國家大局裡面部署,得到他們的支持,畢竟國家是我們最大的後盾。在這個過程裡,邊商量邊做好預案。作為前線第一責任人,這些預案做得很細。後來2020年美國所謂要制裁我們這邊官員的時候,我們拿方案出來應對,都可以比較有序、穩定地化解這些風險和危機。
吳小莉:這個風險機制到現在還在持續嗎?
陳茂波:現在還在持續,我們不敢掉以輕心!因為美國對我們國家的打壓,尤其是他也動員他的朋友進行不同的打擊。香港是國家很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同時金融穩定對於老百姓都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一直都非常小心、高度警惕!
吳小莉:你也提到,2019年有一些對沖基金在媒體上放話,可能會來衝擊港元。你們在每一天的監測過程中,有沒有發現過比較危險的時候?採取了什麼樣的應對措施?
陳茂波:那個時候“黑暴”事件真的太離譜了!一個方面去打垮銀行,尤其是去中資銀行的分行裡面打亂,在社交媒體裡面呼籲集體聯合。有一段時間,有一些人說一起去中資銀行提款機提款,把它都提完,製造恐慌,大家是不是會擔心這個銀行就會發生擠提。我們那個時候也緊張,做了預案,準備好資金,也準備好運送一些錢。後來在網上另外有消息說,你們千萬不要去提款,提款以後就曉得是誰去提款,往後就可以查出來是誰在搞事,結果那天去提款的人比平常還要少。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揮很特殊的作用,前景很亮麗。
吳小莉:這幾年很多人在想,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會不會不保或者資金會流出,事實上看是反過來的,資金不斷地在流入。最近也看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穩定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2021年的上半年,IPO引進的資金可能是歷史的最高?原因是什麼?
陳茂波:我是2017年初接任財政司司長,那個時候就推進上市規則的改革,一方面允許創新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權可以上市;第二,商務科技公司因為發展從概念到實現現金流利潤的時間比較長,即便還沒有收入,允許它上市;第三就是中資企業在境外上市的規模很大,準備他回來香港第二次上市。2018年4月份改革開始生效,到現在回來的企業55家,籌資超過5000億港元,加起來佔現在香港股票市場市值的1/4,並且它也激活了香港的股票市場,2019年每天股票市場平均交易額不到900億港元,2020年上升到1290多億港元,到現在上半年是1600多億港元。
同時我們也看見了國際資金用於我們這邊的越來越多。以滬港通、深港通為例,2020年北向的增長很厲害,有部分超過80%,表示國際投資者利用香港這個平臺投資境內的興趣越來越大,往後這個大潮會非常興旺。
吳小莉:但也有人覺得,有些中型的企業可能還是在美國上市,因為門檻比香港還要再低,而香港要面對很多散戶,怎麼平衡繼續放開門檻,能夠讓很多有潛質的企業上市,但是又不讓香港股民受損害?我們未來還會有改革的措施嗎?
陳茂波:這中間要有一個平衡。香港市場跟美國市場的監管確實不一樣,上市企業面對的風險也不一樣。比方到美國上市,中國企業需要面對集體訴訟這方面的風險,而且還有美國對我們國家政策變動的風險,而且這些風險也不是企業自己可以掌握的。來香港上市的話,從政策、政治方面來說,是沒有這個風險的。香港一方面是鼓勵、方便上市,同時保護小投資者的利益,這個我們是謹記的。我們現在在研究英語叫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就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美國去年跟今年頭幾個月做得不錯,我們覺得可以有一個香港版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準備在9月份諮詢市場,目的是讓不同的企業選對他比較合適的方案去上市。
CBDC央行數字貨幣這一塊,這是大潮流。
吳小莉:2021年6月3日我們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院,您也希望香港能夠試行跨境貿易支付來試用CBDC,我們也很好奇,未來什麼時候香港會出現數字港幣?
陳茂波:CBDC央行數字貨幣這一塊,我們之前有研究過,這是大潮流。那個時候覺得在零售層面可能場景還沒成熟,畢竟當時在香港用信用卡、八達通都很方便,當時的研究認為零售層面可能用不上,在跨境支付方面就很有空間。所以我們現在跟內地、跟泰國、跟阿联酋,有一個項目,用央行數字貨幣做跨境貿易融資,嘗試不錯,下一步我們會總結經驗再推進。在零售層面,最近也看到了變化。我們在做兩部分工作,一個是數字人民幣到香港的應用,在跟人民銀行溝通,在技術各方面做好準備,隨時配套人民幣跨境使用;同時香港的零售層面我們也在研究,大概一年以內,就會拿一個方案出來。
不管媒體怎麼講,國際投資者用錢表達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信心
吳小莉:面對包括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步履加快、國際國內金融格局正深刻變化中的紛繁形勢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如何向遠而行?
陳茂波:香港跟上海,一個是離岸的國際金融中心,一個是在岸的國際金融中心,我們互相配套都有很重要的角色,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我覺得有幾個方面可以貢獻給國家,自身也可以有很好的發展。
一個方面是作為內地企業,國際籌資融資的一個中心。
第二個是人民幣國際化,是大勢所趨,在現在美國對我們國家打壓的環境下顯得更重要。人民幣國際化過去一直以來一方面是一個試驗田,也建了一個防火牆,這方面的功能我們要繼續用,同時要豐富人民幣產品在這方面的供應,比方國家現在買石油用人民幣,往後“一帶一路”裡不同的項目,用人民幣越來越多,境外人民幣資金越來越多的時候,他就要找投資,我們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果能把握好這方面,提供不同的投資產品、風險管理工具都有了作用,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的力度和速度。
第三個是“一帶一路”的功能平臺。在金融管理局下邊有一個自建融資投融資辦公室,把在這方面有興趣的,不管是投資者,還是專業機構,拼在一起,有項目一起做。過去兩年,我們也開始收購基礎建設項目,現在大概收購了5個多億美元,其中1/3是“一帶一路”原先國家的項目,有一些是新能源,有一些是天然氣,還有其他的我們也在陸續收。這些項目,收到一定的體量以後,可以證券化放到市場裡,讓其他有興趣的投資者,買這些證券化的基礎建設貸款以後,銀行就可以資金回攏,多做其他的“一帶一路”的基建項目。除了籌融資以外,“一帶一路”功能平臺還有兩個很重要的方面,一是保險業,二是專業風險管理。
第四個功能是粵港澳大灣區理財通以外,整個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大灣區8000萬人口,而且是我們國家相對比較富裕的地方。貿易發展局做了一個調研,內地中產階級老百姓投資到財務產品跟買保險,大概用他收入的27%左右,這個體量就很大。所以我們覺得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大有幹頭,而且通過粵港澳大灣區進去只是一個開始,整個國家的發展這麼快,空間很大,在資產管理、財富管理這兩塊業務,過往很多都是外資、金融機構做得比較多,做得比較大,我們完全有機會發展自己一流的資產管理公司、財富管理公司,這是要努力的方向。
第五個方面是綠色金融。習主席已經提了我們國家達到碳中和是在2060年,也提到2030年我們碳排放到峰頂。在國際這麼複雜的環境裡,難得一個議題,綠色發展,全世界目標一致,在這方面國家的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我們在1月初發了一批第二期的香港特區政府綠色債券,特意發一些30年期的,反應非常踴躍,尤其是歐洲、美國的投資者。這個也反映,其實國際投資者對我們這邊,不管媒體怎麼講,從我們金融的前景、對地區發展的前景,他就用錢告訴你,他是有信心的。
吳小莉:用資金投票。
陳茂波:用資金投票!所以在預算案裡,我們說未來5年我們會發1750多億港元,這個是小數,其實我們通過這樣發的話,我們30年期的綠色債券是亞洲區裡唯一一個政府發這麼長、而且利率很低的綠色金融產品,我們希望以這種案子推動大灣區裡的一些綠色項目、綠色企業,用我們這個平臺,也可以輻射到其他地方,這樣的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就能更好地體現。
-----------------------------------------------------------------------------------------------------------
完整內容,敬請關注鳳凰衛視中文台《問答神州》,週五晚19:20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