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聯邦選舉在即,三個主要政黨黨魁簡介

 

截至2025年3月24日,加拿大正處於聯邦大選的競選階段,選舉定於4月28日舉行。新任總理馬克·卡尼於3月23日請求總督瑪麗·西蒙解散國會,正式啟動了這次提前選舉。

這次選舉的背景是加拿大與美國之間日益緊張的貿易關係。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對加拿大商品加徵關稅,並提出將加拿大併入美國的言論,嚴重威脅加拿大的主權和經濟穩定。 卡尼總理在競選啟動時,呼籲全國團結一致,抵禦外部威脅,捍衛國家主權。

 

在競選期間,加拿大政府將遵循慣例,限制在看守政府期間做出重大政策決策的能力,這可能影響其應對美國新關稅威脅的能力。儘管如此,外交部長梅拉妮·喬利表示,政府可以實施已宣布的反制措施,但任何新的措施或與川普的直接互動可能被反對黨視為在競選期間的不正當優勢。

 

目前的民調顯示,自由黨和保守黨之間的支持率非常接近。卡尼領導的自由黨支持率約為37.5%,而皮埃爾·博勵治領導的保守黨支持率約為37.1%。這意味著選舉結果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任何一方都有可能獲勝。

 

整體而言,加拿大即將迎來一場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選舉,選民將決定未來政府如何應對外部壓力,並維護國家利益。在大選之前,先簡介三個主要政黨,自由黨、保守黨及新民主黨的黨魁,讓選民在投票前有更多了解。

 

自由黨

馬克·卡尼(Mark Carney)是加拿大現任總理兼自由黨黨魁。他於2025年3月9日當選自由黨黨魁,並於3月14日正式宣誓就任加拿大第24任總理。

 

卡尼出生於1965年,擁有豐富的金融和經濟領域經驗。他曾擔任加拿大央行總裁和英格蘭銀行行長,是首位非英國籍的英格蘭銀行行長。此外,他也曾擔任聯合國氣候行動與金融特使。

 

卡尼總理上任後,宣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為中產階級減稅等,以爭取選民支持。他表示,需要強而有力的授權來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帶來的威脅。作為一名在國際金融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領導人,卡尼總理的政策和決策將對加拿大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保守黨

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是加拿大聯邦保守黨的現任黨魁。他於2022年9月10日當選黨魁,並自此擔任官方反對黨領袖。

 

博勵治出生於1979年,於2004年首次當選為國會議員,代表卡爾頓選區。在擔任議員期間,他曾在哈珀政府中擔任民主改革部長等職位。

 

作為保守黨領袖,博勵治在多個議題上表達了明確立場。例如,他反對政府擴展醫療輔助死亡(安樂死)計劃,特別是針對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他主張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多心理健康支持,而非鼓勵他們選擇結束生命。

在領導保守黨期間,博勵治的政策和觀點對加拿大政治產生了顯著影響。他的領導風格和政策立場使保守黨在民意調查中獲得了較高的支持率,並在多次補選中取得勝利。

 

新民主黨

駔勉誠(Jagmeet Singh)是加拿大聯邦新民主黨(NDP)的現任黨魁。他於2017年當選黨魁,成為首位領導加拿大主要聯邦政黨的錫克教徒。在他的領導下,新民主黨在聯邦政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22年3月,新民主黨與執政的自由黨達成了《信任與供應協議》,以支持少數派政府的施政。然而,2024年9月5日,駔勉誠宣布退出該協議,指責總理杜魯多及自由黨未能有效捍衛人民利益,並表示新民主黨將在下次大選中競逐總理職位。

隨後,2024年12月,駔勉誠進一步表示,新民主黨將在2025年1月27日國會復會後提出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試圖提前結束自由黨政府並推動舉行大選。

駔勉誠的領導使新民主黨在加拿大政治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特別是在少數派政府的情境下,他的決策對聯邦政治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4月28日是聯邦大選日,無論各位選民的決擇如何,就算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黨魁或政黨都好,都希望能夠盡選民的權利與義務,都要踴躍出來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