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至第十八任總理
第十一任、第十三任及第十五任總理是威廉•萊昂•麥堅時•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分別於1921年12月29日至1926年6月28日出任第十一任總理、1926年9月25日至1930年8月6日出任第十三任總理,及於1935年10月23日至1948年11月15日出任第十五任總理。(麥堅時的肖像被印在加幣50元紙鈔上。)
麥堅時•金於1874年12月17日於安大略省柏林市Berlin(後改名為基秦拿市Kitchener)出生,1950年7月22日逝世,享年76歲。麥堅時父親是一位律師,母親則是加拿大革命先鋒威廉•萊昂•麥堅時的女兒。他在1895年和1897年先後獲得多倫多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從芝加哥大學學習後,他進入哈佛大學,於1898年取得經濟學碩士和1909年取得哲學博士榮銜。
1908年麥堅時應第八任總理是威爾弗裡德•勞雷爾之邀擔任了內閣中的勞工部長一職,1911年自由黨競選失敗後,麥堅時暫時離開政界,研究勞資關係。1919年勞雷爾去世後,麥堅時出任自由黨領袖職務。他在1921年至1926年、1926年至1930年、1935年至1948年三度擔任加拿大總理,在位時間長達21年,是大英國協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總理。1999年麥堅時•金被歷史學家評選為最偉大的加拿大總理,他的肖像現被印在加幣50元紙鈔上。
第十四任總理是理察•貝德福德•貝內特,第一世貝內特子爵Richard Bedford Bennett,1st Viscount Bennett,1870年7月3日於紐賓士域省一個小村莊的窮人家庭,1947年6月26日逝世享年77歲,是加拿大第14任總理。
出生於小村莊窮人家庭的貝內特,儘管他在法律界和商業界一帆風順而終於致富,但在其政治生涯的初期卻仕途坎坷,時運不濟。直到1925年才當選為下院議員,保守黨領袖米恩在1926年選舉失敗後引咎辭職。1927年保守黨在溫尼伯集會推舉理察•貝德福德•貝內特為新保守黨領袖。在1930年大選中以138席的明顯優勢和以經濟國家主義解決失業問題的承諾上台執政。
第十六任加拿大總理是路易斯•史蒂芬•聖勞倫特Louis Stephen St. Laurent,1948年11月15日至1957年6月21日擔任加拿大第十六任總理,聖勞倫特於 1882年2月1日在魁北克省康普頓出生,1973年7月25日逝世,享年91歲。聖勞倫特屬加拿大自由黨,信仰天主教。
1941年11月魁北克省省督立普Ernest Lapointe病逝,當是的總理麥堅時為穩定魁北克省政局,於是委任在魁省出生的聖勞倫特為省督,及後更召聖勞倫特入閣,出任司法部長一職。到了1945年更委任聖勞倫特為外交部長,進一步加強加拿大在國際的關係。及至1948年麥堅時宣布退休,在得到眾多資深自由黨骨幹份子支持下,聖勞倫特接任黨魁一職,並在大選中獲勝,出任第十六任加國總理。
第十七任總理是約翰•迪芬貝克John George Diefenbaker,於1957年6月21日至1963年4月22日出任加國第十七任總理。迪芬貝克於1895年10月18日在安大略省紐斯塔鎮出生,1979年8月16日逝世,享年83歲,迪芬貝克屬加拿大進步保守黨,原是一名專業律師,信仰浸信會基督教。
約翰•喬治•迪芬貝克於1957年在75歲的前任總理,自由黨領袖路易斯•聖勞倫特主動辭職下,在大選中,領導加拿大進步保守黨擁有下議院265個席次中的109席次,成為議院中的最大黨及成為執政黨,迪芬貝克於1967年7月6日獲頒加拿大勲章。
第十八任加拿大總理是萊斯特•皮爾遜Lester Bowles Pearson (見圖),多倫多的國際機場就是以皮爾遜的名字命名。皮爾遜於1963年4月22日至1968年4月20日出任加拿大第十八任總理,皮爾遜於1897年4月23日在安大略省紐頓布魯克鎮Newtonbrook出生,1972年12月27日逝世,享年75歲,屬加拿大自由黨,原為專業外交官,信仰衛理公會。
皮爾遜於1913年在安省咸美頓學院畢業,當時祇有16歲,及後在多倫多大學院完成大學,並獲得奬學金到牛津大學進修,在牛津求學期間,皮爾遜熱衷於體育運動,無論是藍球或冰球都是出色的運動員,並於1923年領導牛津大學冰球隊獲得Spengler Cup。皮爾遜出任加國總理期間的政績,包括確定加拿大國旗、醫療保險計劃、學生貸款計劃、退休金計劃及加拿大勲章等。皮爾遜更於1957年獲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