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與旅遊黃頁 之 早期人口增長與移居的歐洲人
公元前四千多年,香港已有居民,估計是中國南方百越族出海的駐腳地。香港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代中期遺址12處,一些考古亦發現,顯露了華北龍山文化的特徵,證明香港很早就與中原文化相通,華人遠古祖先的足跡,早已踏上了香港島。
秦始皇統一中原後,香港屬番禺縣管轄。秦朝從中原移民50萬到嶺南,使先進的中原文化傳播海隅。以後歷代王朝,都管轄香港地區。香港至今有多處“天后廟”,就是「媽祖廟」。媽祖,是中國漁民的航海保護神,因而也是廣大海外華人共同信奉的神靈,媽祖原籍在中國福建,唐宋年間,福建沿海的船民,常遷居香港,捕魚撈蝦。陸地的北方移民,海路的南方移民,在香港和睦相處,香港逐漸熱鬧起來。
新界五大姓
比起香港島來,新界的居民更多。英國人佔據香港時,新界已有村落423所,居民36000人。五大姓更是歷史綿長。至今,新界錦田有一處圍牆高聳的“吉慶圍”,就是鄧家老屋。「吉慶圍」的大鐵門,鑄造堅固,雕刻精美,已有300多年歷史。北宋徽宗年間,江西吉水人鄧符協考中進士,奉調到廣東陽春任縣令,看上了新界屯門這塊寶地,卸任後,就舉家遷到這裡定居,逐步發展為新界大姓。
北宋年間,香港已有書院20多所。明朝初年,香港已有大小村莊60多個。明政府在此設置官府巡檢司,駐有官兵數十。錦田鄧族、新田文族、上水廖族、河上鄉侯族、粉嶺彭族,組成了新界歷史悠久的五大姓。還有大嶼山白沙澳的翁氏、長洲的東黃氏、元朗屯子圍的陶氏、沙田大圍的韋氏等舊族大姓。香港的土著居民,大多在新界,新界舊族,又都是有據可考的移民後裔。
禁海令
香港位居珠江入海處,在古代已是南中國海的交通要道。避風港青山灣古稱屯門灣,是外來船隻等候進廣州的駐泊地。南朝劉宋年間,印度高僧盃渡來中國傳經,回國途中留居此地。相傳,有人見他乘一木杯橫渡大海。因此,屯門山亦名杯渡山,只因這裡屯兵護衛海門,方改名屯門。唐代,在屯門灣旁的屯門山設置屯門鎮,建立海防要塞,唐朝韓愈因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後,寫了「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峽山逢颶風,雷電助撞摔。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發。兩岸雖雲牢,木石瓦飛發。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浪沒。」
五代十國的南漢,在屯門設立海關,收取外國商船的關稅。明代,這裡更成為軍事重鎮。屯門,真是香港的出入境要地。 《新唐書》已有這個地名,成為香港地區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地名。
清代順治年間,為了防止沿海民眾支持台灣的鄭成功,政府頒布“禁海令”,將沿海居民內遷80裡,香港,就成了無人區。當地百姓強烈反對,兩廣總督周有德和廣東巡撫王來任上書皇帝請求復界,才得康熙帝準許。人口內遷20多年,房屋倒塌,土地荒蕪。政府採取鼓勵政策,內地客家人紛紛遷居。香港又有了127個村落。為了紀念這次大遷移,新界錦田建有「周王二公書院」。到了嘉慶年間,香港已有村落270個,成為近似內地農村的地區了。香港,可以說,自古以來就是移民地區,出入境要地。
近代大移民
文字記載最準確、最豐富的香港移民,還是1841年開埠之後。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後,進行人口普查。當時香港島的人口為5650人。1851年,香港人口就達到32983人,是上次統計的5.84倍。不過10年,人口成長如此迅速,最高的出生率也達不到。這是因為,香港成了鴉片貿易的轉口港,大批外國商人湧入,又吸收了更多的中國勞工。
1861年佔領九龍,擴展了香港人口。五十、六十年代,中國發生太平天國運動,先是官員、商民逃港,後來失敗的起義軍民避難香港或透過香港移民海外。這個階段,香港人口快速成長。
1881年,香港人口160,402人,是30年前的4.86倍。從1911年起,香港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1911 年,香港人口456,739人,是30年前的2.85倍,包括1898年英國展拓新界得到的近10萬人。
1921年,香港人口625,166人,是10年前的1.37倍。1931年,香港人口878,947人,是10年前的1.40倍。1941年,香港人口1,640,000人,是10年前的1.82倍。這段期間
日本侵華,香港吸收了大陸避難人口75萬。1945年8月,由於日軍的迫害,香港人口急劇下降,只有60萬人了,戰後恢復不過兩年,1947年,香港人口已超過1941年,達到180萬人。1950年,香港人口突破200萬大關。1951 年,香港人口220萬人,是10年前的1.34倍。每10年翻倍還多,真是少有的人口成長速度。
列強入侵,軍閥混戰,災荒連連,革命不斷,中國近代政治動盪、戰爭頻繁,使香港這個避難吸收了龐大的內地人口。經過近代百年,香港從一個人煙稀少的小漁村變成人口繁茂之地。
歐人社會
同其它列強殖民地一樣,英國人在香港建立了充滿了英國人與歐美白種人特權的「歐人社會」。歐美白人,在香港有自己的居住區,華人不得入住。歐人住在“半山區”,華人住在低窪之地。1901年,華人人口成長迅速,開始滲入半山區,歐人就退居「山頂區」。還藉口公共衛生,由立法局通過《山頂區保護條例》,將山頂區劃為清一色歐人住宅區,華人不得入住。九龍半島本是華人活動區域,1906年,當局藉口預防瘧疾,劃出兩萬英畝歐人居住區。那時,山頂沒有公路,每天,歐人官員、大班坐著華人抬的轎子上下山。後來,還專為山頂歐人興建山頂纜車。有個美國人還投書英文《南華早報》,提議在電車和公園上劃出歐人專用座位,不許華人混入!
到處劃分的“中西界限”,激起全港華人憤怒。華商李惠霖等投書《南華早報》批駁。英國人辦的學校,不准華人兒童入學。1902 年,華商何東在九龍尖沙嘴建造一座小學,聲明招生不分種族。香港當局卻強迫將該校址讓給英國小學,另劃一處地方建中國小學。
早期的港英當局處處維護歐人利益,只重視香港經濟和歐人生活,對全港的社會福利毫無概念。香港被人為地劃分為兩個區域,各有不同的種族、不同的生活方式。落後、混亂的街道以內地地名命名。中環、上環的心臟地帶,以英國著名人士命名。香港有以女皇命名的維多利亞港,有以英國王子干諾命名的街道,從第一屆港督甸乍到第二十港督羅富國,都有至少一條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街道。
坐轎子、乘坐纜車,歐人高高在上。到跑馬地打獵、郊遊、賽馬。在亞洲過歐式生活。海濱大道有長廊建築,使這個遠東港口充滿了歐人習慣的地中海氣息。可是,華人居住區卻毫無規劃和管理。臨時建築挨挨擠擠,到處是垃圾,鼠疾等傳染病流行。幫會、堂口橫行,多次發生大規模械鬥。即使是個流浪漢,只要是歐人,在香港就可以拿高薪、用僕役。而逐漸富起來的華商,卻不能享有相應的醫療、教育條件。
百年生根
早期來香港的人,不管是歐人還是華人,都沒有打算在這裡生根。他們的想法,不過是在這個生財之地賺一筆錢,然後回到自己的祖國置產。所以,他們還是認同自己祖國,誰也不認為自己是香港人。但是,香港的魅力,使一些人無法拔足離去。
英籍的施懷雅家族,1816年在英國創建貿易公司,經營美國棉花轉口。 1861年,美國的南北戰爭斷了他們生意,他們就到遠東發展,成立了「太古洋行」。太古洋行1866年在中國上海開業,1869年在香港設立分行。1872年開辦輪船公司,1894年在香港建立糖廠,從古巴等地進口赤糖,加工成砂糖後運銷中國及海外。香港的生意太好,太古洋行的大班就留下來不走了。這裡的英籍僱員,薪水比英國本土還高。在香港政府的支持下,太古又取得國泰太平洋航空公司的控制權,壟斷了香港航空運輸。終於成為稱雄香港的三個大英資財團之一。
猶太人嘉道理家族,1880年就到中國定居。以區區500元在香港投資股票,很快就取得香港唯一的電力公司的控股權。 1899年,羅蘭士嘉道理誕生在香港。可以說,他的香港資格,比許多香港華人都老。老羅蘭士嘉道理1981年被英國女皇封為終身貴族,成為貴族院議員,但是,他始終以香港人自居。他說:「除了香港,我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沒有家,從我父親開始,我們四代在香港居住。 」這樣的外國移民,已經在香港落地生根。
一切中西界限,都不能隔斷各國人們的友誼,特別是愛情與婚姻。英國人何仕文,與中國寶安婦女施氏生了五子三女。外貌七分洋人,語言、習慣卻與華人無異的混血兒何東誕生了。混血兒精通中英語言,正好作外商與華人之間的代理人「買辦」。1906年,何東成為第一個獲準進入半山區居住的「華人」。
香港,繁榮的香港,吸引越來越多的移民,而富裕起來的移民也開始以香港為家。另一個現象更出乎大英帝國的意料。英國人以香港為進軍中國及東南亞的橋頭堡,中國人也以香港為出發地遠遊東南亞。英國以軍艦和資金佔領東南亞,但是,華人卻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儘管這個時代英國大班「招募」華工充滿了血腥,但華工畢竟還是得以流下南洋。南洋的華商,也開始在香港、上海建立自己的祖國基地。
歐洲人打開南洋市場,華人迅速跟進,在沙撈越、蘇門答臘、婆羅洲、緬甸、印度支那,都有這種現象。華人出洋移民,與列強的殖民沒有共同點。但是,在中國政府失去了香港之後,普普通通的華人,卻贏得了東南亞各國的歡迎,無論是大英帝國還是中國的清朝皇帝,都沒有料到香港的這種歷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