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級”颶風:敲響氣候變化警鐘 - 匯澤
近期以來,颶風可謂在北美和中美洲接二連三,一風未平,又起另一風:“哈維Harvey”肆掠美國德克薩斯州,還未結束,另一個更強的颶風“愛爾瑪Irma”又襲擊加勒比海和美國福羅里達州。不要忘了,在愛爾瑪後面,還有幾個氣旋已經形成:“何塞Jose”以及襲擊墨西哥灣的“卡提亞Katia”、“麗Lee”、“瑪利亞Maria”……,從字母A排到M,一連串的颶風好像排好了隊,相繼來襲,有的未必登陸美國,而只是對中美洲加勒比區域造成巨大破壞。
不僅是超強颶風相繼來襲的數量,更為令人擔憂的是今年颶風的強度,已有一些創下歷史記錄。有數據顯示,颶風“哈維”是德克薩斯州56年以來遭遇的最強風暴,在德州南部傾瀉下了1250毫米的強降雨,此前的這一紀錄為約1219毫米,創下單一熱帶氣旋在美國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48個州所造成的最大降水紀錄。而“愛爾瑪”是五級颶風,威力更為強大,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官員8日表示,至昨日為止“愛爾瑪”維持在五級以上的天數,已經突破1966年以來的記錄。而其中的最大風速已經達到185英里/小時(約295公里),已經維持37個小時,強度已經超過曾經肆虐菲律賓海岸的颶風“海燕”(160英里/小時),創下颶風風速最強的世界記錄。
在“談核色變”的今年,颶風“愛爾瑪”被稱為了“核爆級”的颶風。有消息稱將帶來2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也可能是颶風災害史上的天價了。而如果人們繼續為了“省錢”而拒絕承認氣候變化的真實性,這樣的極端天氣現像給人類帶來災害,只有可能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很多保險行業都深刻意識到,氣候變化對財產損失帶來的數字。
鬼使神差20英里之差,邁阿密躲過一劫
一個微小的變化,讓人口密集的邁阿密躲過一劫。在大西洋上空的“百慕大高壓區”起到了關鍵作用。按照原先的計算預測,颶風“愛爾瑪”的中心將經過邁阿密。然而鬼使神差,“百慕大高壓區”讓這一超強颶風稍微向西偏離了20英里,一家保險公司的高管Jeff Masters表示,“我們非常幸運!”,如果沒有這個偏差,“損失將會是天文數字”。從2000億美元降至大約500美元。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說:“氣候科學已反复表明,全球變暖正在增加極端降雨和風暴潮引起洪水的概率。拒絕承認這一點,會損害我們為應對未來極端天氣做準備的能力,危及美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由於人類的活動,導致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在大氣環境中,這些排放物不僅造成霧霾,也像慢火煮青蛙一樣提升了大氣的溫度。氣象專家指出:“我們不能說氣候變化'導致'颶風'哈維',但這場風暴的嚴重程度及相關破壞由於人類活動而加劇,尤其是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人類活動,這導致海洋及其上空大氣變暖,從而給這場風暴注入更多濕度,促使強降雨進一步加強”。
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氣溫的升高,大氣中含有更多的水汽,這些水汽就會促進極端天氣現象的加劇,造成更大的強降雨,同時也會造成更嚴重的干旱、龍捲風、更強的颶風。
政治人物把氣候變化說成是“騙局”,甚至是“中國人為了削弱美國企業競爭力而編造出來的騙局”,拒絕承認氣候變化的真實性和嚴重性,也拒絕承認世界各國共同協調行動的巴黎協議。如果認為這樣做能省錢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颶風“哈維”所帶來的損失,大約在850億美元,加上“愛爾瑪”,今年的損失達到1350億。如果人類不能共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未來因為自然災害而造成的世界各國的經濟損失,將會相當於更多的“核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