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治專訪 - 送友人
9月14日,國會議員陳家諾逝世 的噩耗傳來,令本地社區震驚。陳國治與陳家諾共事多年,是否有很多感觸?陳國治表示,大家都姓陳,五千年前是一家人。
聽到陳家諾去世的消息,頓時激動難抑,當天上午在省議會,所有到場的三黨議員和旁聽者皆起立默哀。陳國治後來在議會上打算發言哀悼陳家諾,但他的心情大過激動,悲從中來,想講幾句話都講不出,特別是談到陳家諾曾經在幾個星期前告訴他,醫生已經對他的病情「無藥可用」,剩下來的是他的身體和癌世茵的搏鬥,陳國治更是悲情難忍,難以言語。
陳國治感嘆道:陳家諾太年輕﹐英年早逝﹐「天道不平」。聽到陳家諾去世的消息,一時間,短信、微信的致哀信息滿天飛。很多認識陳家諾的人都非常關注,不論是何黨派,無論普通百姓或知名人士,無論是他在政治圈、商界、學界還是其他領域的朋友,都紛紛表示哀悼。可見陳家諾的朋友圈非常廣,多年來建立了很多真實的友誼,是眾多人的朋友。
聽說您和陳家諾是多年的朋友,有什麼可以介紹一下?陳國治說,Arnold 是他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在當選省議員之前就相識,他是十年前陳國治出來從政的好幫手,陳家諾幫助他競選,競選獲勝之後,又被委任為他的第一任幕僚長,在這個幕僚長位置上做得非常出色。
陳國治回憶說,陳家諾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從多倫多大學和UBC獲得共五個學位,學識淵博,對很多事務都非常熟悉,善於分析,不簡單。正因如此,他對很多事情的立場也非常堅定、鮮明,不易動搖。這也使陳家諾具備交朋友的一個獨特的特質,「摯友」更贏得很多朋友的珍惜和尊重。因此陳家諾的逝世,也令很多人感到痛心。
陳家諾做事的時候,有什麼特別與眾不同的?陳國治表示,陳家諾有一樣「好巴閉」(廣東話:好厲害)的本領,就是「講話」。可以滔滔不絕地不停講,「因為他好聰明,可以不停講嘢」。如果你要是和陳家諾爭論,你一定輸的!因為陳家諾可以不停講講講,一直講到對方無以辯駁,放棄和他拗,連問題也不想問,乾脆直接投降。這是他的長處,必勝之道。
另外,陳家諾來者不拒,「好似黃大仙,有求必應」,勤力認真。他承諾做到的事,一定會做到,不需要你擔心。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而陳家諾願意不取分文而甘做勇夫,是個好好先生,樂於幫助別人,是個我為人人的「善友」、[慈友]。
陳家諾對政治議題也有真知灼見,他在議會上針對當前議會的一些現象,發言倡導新型的議會關係,提升議會辯論水準,提倡尊重和傾聽對方的觀點,引起各黨議員的矚目和尊重。又表示做人處事其實很簡單,「運用腦袋,同時要遵循良心」。是加國民主體制的「忠友」,忠實的守護者。陳家諾也是個堅韌頑強、樂觀陽光的人,多次與病魔搏鬥的同時,還竭盡所能堅持為民眾服務,難能可貴。
陳家諾愛他的事業,愛他的家庭,在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是個好丈夫、好父親、好兒子、好兄弟。他的逝世,白髮人送黑髪人,對他的妻子、三個兒子、父母和兄弟等家人都是沉重的打擊,陳國治希望他們能夠度過這個困難的時候,面對未來的生活。陳家諾的逝世,也是華人社區沉痛的損失。陳國治指出,縱觀省政府和聯邦政府,有一樣比較明顯的現象,就是華人在政府中工作或從政的人數,與其他族裔相比非常之少,比例很低。而陳家諾在政府裡邊做了很長時間,又成功當選為國會議員,這樣一個非常資深、出類拔萃的華裔政界人士離世,是社區非常大的損失。人數比例本來就低,走了一個又是如此優秀,真是買小見小。陳國治表示,希望看到更多的華裔人士到政府工作和參與公共事務,或從政,代表廣大社區出聲。
古時送友人,送的是遊子出征,我們的送友人,是斯人已逝,「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祝愿陳家諾一路走好,我們永遠懷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