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用來做生意的,不應用來做避稅天堂 - 匯澤
加拿大聯邦政府就公司稅制展開公共諮詢,試圖堵塞漏洞,讓高收入的老闆和拿工資的打工者在繳納收入稅方面能夠站在更加相當的平台之上。然而這個行動剛剛開始,反對和爭議聲音就異常強烈,反對黨和一些團體紛紛表示反對。值得注意的是,醫生協會表示反對,而護士協會則表示支持,隨後有部分醫生也公開表示支持。
對稅改的設想出現如此大的反彈,應該是可以預料的,因為畢竟這將觸動一部分人士的利益。
此間爭論的一個重大議題,是認為此項稅改行動將嚴重影響小企業業主的積極性,令企業遷出加國,令律師不願意在加國繼續打官司,令醫生不願意在加國開診所行醫,準備搬到其他國家去。甚至有消息稱,已經有大老闆決定把數十億元的資金轉移到國外,不准備在加國繼續做生意了……。
反對者表示,做老闆其實很不容易的。不論是專業人士還是創業者,他們需要投資教育使自己獲得相關資格認證,需要對自己的生意付出投資,需要承擔風險,從帶動經濟發展,創造就業,促進社會繁榮;在私營企業對工廠、機器、設備的投資依然低迷的時候,「加拿大需要做任何可能的事情歡迎和鼓勵這些人士」;然而現在經濟剛剛有些起色,政府竟然用稅改來減少這些做老闆的收入,「打擊經濟增長」… …。
然而事實是,如果一個企業的業主將營業獲得的收益按照上面所說的那樣,轉為企業的再投資,用於發展經營規模,購買新的設備,或者僱傭新的人手,把公司的盈利再度放回經濟循環,他們的公司利潤將按照低於15%的稅率繳稅。但是如果企業業主不是把這一收益轉作再投資,而是轉為個人的收入消費,則按道理這個業主應該和其他打工者、或者是該企業其他員工一樣,按照30%或以上的稅率繳稅。
另一方面,年收入在15萬以下的小企業業主,都不會受到這一改動的衝擊。這也正是大部分小企業和中產階層的範圍。
對於高收入的部分,按照15%的稅率繳稅,還是和打工者一樣按照30%以上的稅率繳稅?這正是做老闆註冊公司以後,有可能獲得比打工者優越的便利條件,這樣的機制使得老闆繳稅和打工者繳稅站在不同的平台上。這也正是不公平的地方。
反對者聲稱這一稅改將打擊家族小生意,這也是有所誤導。如果家庭成員本來就在公司裡邊打工,做出貢獻,他們像其他打工者一樣照拿工資,這並不受影響。但是如果家庭成員並沒有對公司運作做出貢獻,卻可以被申報拿工資,而抵消老闆的高收入,這對其他打工者就是一種不公平。
Paul Lefebvre是位國會議員,也是一位小型企業業主,更重要的他是一名稅法律師,對幫助高收入者避稅的渠道非常清楚。他評論說:「加拿大之所以有企業,並且公司稅率低,就是為了方便這些企業把他們的利潤再投資,或者投資設備、或者併購其他公司、或者聘請更多的員工。」「對於部分沒有促進經濟、沒有增長經濟的企業,我們不應該讓他們享受和那些確實增長經濟的企業同樣的稅務優惠。」
註冊一間公司,應該是用來做生意、做事業的,如果 投資用於發展規模、創造就業,自然可以享受加國非常低的企業稅率。加拿大的企業稅率,是西方國家中最低的,這正是為了鼓勵創業者做生意,積極發展。但是如果將企業盈利轉成個人收入而消費,就應該和打工者一樣地繳稅。就像離岸公司不應成為高收入人士的逃稅天堂一樣,註冊公司,也並不應該成為高收入人士的合法避稅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