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治專訪 - 貿易大戰,山雨欲來風滿樓
近期以來,美國的保護主義似乎動作頻頻,一邊是有美國的州實施政府採購「只買美國貨Buy American」的措施,把合作多年的加拿大排斥在外;另一邊是宣布對鋼材和鋁材徵收高額關稅,引起世界各國紛紛反對。而美國總統還發推特表示:「貿易戰是好事,而且很容易打贏」。川普總統豪言震四方。美國為何突然熱衷開始貿易戰?怎麼辦?
陳國治表示,「只買美國貨」這樣的口號,其實都不是新的事,很多年以前就有,沒有幾個州真正採納。但是,自從美國新總統上台之後,似乎給這股情緒增加了大量的一級肥料,保護主義情緒快速增長,比拔苗助長還要快!力圖讓更多的美國人相信:美國的很多問題,皆因美國在與幾乎所有國家貿易中都吃虧,損失以成千上萬億美元計算。美方的動作,打破了全世界的貿易格局。
在總統的推動下,紐約州和德克薩斯州已經立法,開始要求政府的基建項目招標過程中,只買美國貨。其實美加之間的經濟相互依存度相當高,一輛汽車在走出生產線之前,平均要往返美加邊境七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買美國貨」的新規將阻止加國企業參與美國基建項目的競標和供貨,同時割裂雙邊的緊密經濟往來。目前其他有些美國的州也在考慮。
陳國治指出,自從川總上台之後,在人們不知不覺之間,以經濟掛帥,發動了兩個「競爭」,還把兩者捆綁在一起:一是平衡進出口,貿易之戰,一個是軍事上的競爭,地緣政治的博弈。貿易的對手是中國,軍事上的對手當然是俄羅斯。
二戰之後,美國和俄羅斯(前蘇聯)超級大國之間有過冷戰。而二戰之後最長的戰爭,不是韓戰,也不是越戰,而是中東不停的戰。中東地區的武力衝突持續不斷,時常是沒有宣戰就開啟戰爭,時友時敵,你打我、我打你,為民族之戰,為宗教而戰,為領土而戰。中東戰事記不起何日開始,人們知道的是沒有停過,無人知道的是今後如何收科。其實,戰來戰去,背後還是美、俄之間的戰略博弈。美國的影響力近年來看似有所減弱,而俄羅斯在這個地區的影響力有所增強。
而美、俄之間的博弈,一方面是影響力的競爭,另一方面也是推動各自的軍備輸出的競爭,兩國的軍火工業都是各自經濟的重要產業,為本國創造大量的就業。例如,俄羅斯近期與北約成員土耳其敲定防空導彈的協議;而自從川普上台之後,也到各國簽了很多大單,沙特、卡塔爾、日本、韓國,美國軍火生意明顯火爆了很多。這也是經濟為主軸,相得益彰。
在經濟方面,中國經過改革開放,在四十年的時間裡,從一個相對貧瘠的地方,轉變成為一個富足小康的國家。經濟一日萬里,總量躍升世界第二,產生了數量龐大的中產階層,帶動全球的消費。而美國當局似乎要想辦法應對中國的崛起,保持美國優先的地位。要在貿易方面試圖實現「再平衡」。
美國的政策變化,令保護主義凸顯出來。這方面的最新動作,就是近期宣布對鋼、鋁材徵收高額關稅,宣布之後一個星期後就執行。
陳國治指出,在鋼鋁材糾紛,美國曾多次點名中國,但實際上在美國進口鋼材排行榜中,中國祇是第11位。加拿大才是美國第一大鋼材進口來源,其次是巴西、韓國、墨西哥、土耳其等。美國出口加拿大的鋼材更多,有20億元的順差。
由此可知,美國貿易保護主義言論,和真實數據有很大出入。美國要想平衡貿易,對像不應該找加拿大。因為加美貿易基本平衡,一年你多,一年我多,近年來美國還是順差。而相比之下,美國和墨西哥、中國、韓國、日本等國的貿易逆差多之又多。因此,此次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貿易糾紛,是無厘頭地被川普總統拖落水。陳國治表示,不論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還是「只買美國貨」,希望美國能夠了解真實的統計數據,以Common Sense應對貿易問題,採取更多的理性。
他表示,加拿大與美國,長期以來是互利互惠的關係。把加拿大拖落水中進行貿易戰,只能是兩敗俱傷,這是很可惜的。但這也給加拿大一個非常大的教訓:就像所有的財產不能放在同一保險箱裡,加國經濟不能過於依賴任何一個單一市場,依賴單一個產業,以至於造成這麼大的問題,應該注意分散投資、分散市場,在全球構建更多的貿易和經濟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