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RT Logo

  • Home
  • York Region News
  • 即時新聞
  • 專題報導
  • 中港澳台新聞
  • 社區消息
  • 旅遊黃頁
  • 葉左肇專欄

YRT

17 Jun2018

第三屆加中佛教文化交流周雕版書畫展將於20日開幕

 

第三屆加中佛教文化交流周(6月18-23日)即將拉開帷幕。這屆加中文化交流周最引人注目的亮點珍貴的雕版佛經佛像書畫展,將於20日12時30分與廣大觀眾和信眾見面。這個展覽由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和中國江蘇省佛教協會共同主辦。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題款紀年的雕版印刷品,是一部佛經。這就是唐咸通九年(西元868年,距今1150年)刻《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該經最早出自敦煌藏經洞,現存英國國家圖書館(大英圖書館),是1900年被英國人斯坦因從敦煌所騙購,是中國最引人注目的海外中國流失文物之一。

唐咸通九年刻《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長496.1厘米,高26.8厘米。共8紙。扉畫長28.5厘米,左上角榜書「祗樹給孤獨園」,主題為釋迦牟尼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向四眾弟子宣說《金剛經》。有單線邊框。扉畫中央釋迦牟尼身著通肩袈裟,正結跏趺坐在蓮花筌蹄上說法。上有天蓋,配以翠葉,或為「祗樹」之意。左右有護法金剛。前有一桌,蓋布垂地,中鋪長條花氈,桌上放置香爐等供養物。地鋪方格七葉圖案地毯。桌前一比丘脫鞋胡跪於尼師壇,正雙手合十問法,旁作榜書「長老須菩提」。釋迦牟尼兩側有四眾弟子16人,分別為國王、大臣、女眾、僧人、菩薩,除僧人身著袈裟,其餘均著華裝。諸人合十恭立,肅默聽法。上有兩天女散花,盤旋於上;下有雙獅子聽經,躺臥於下。構圖繁簡得當,人物表情生動,刀法純熟細膩,線條圓潤流暢。無疑屬於版刻藝術成熟期的作品。
            為法寶重光,讓廣大觀眾和信眾一睹古籍善本風采,弘化社邀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義時先生雕制,採用本社特定高檔玄宗朱砂液、墨汁、仿古檀皮宣紙,由正信三寶弟子手工完成刷印後裝裱而成,再現了唐代雕版印刷藝術風貌。
            此次展覽展出的另一個珍寶是《思溪藏·法華經》,為現存最完整、最早,且自問世後從未再度面世的一部藏經內容,共七卷,總計約六萬九千餘字。

《思溪藏》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私刻大藏經。欲研究瞭解大藏經的早期形態,這是最好的實物。現存宋版書早已被視為稀世之珍,何況卷帙如此浩繁的一部大書,其所蘊含的資訊量如同是一座寶山,等待後人長期的挖掘和清理。從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等方面而言,都具有「原創」和「第一」的價值,這是由它的身份——「現存最早」決定的。

弘化社本著對文物保護事業、對祖國文化的發展,對歷史文獻保護利用的高度重視。對《思溪藏·妙法蓮華經》採用古版影印線裝給予流通,讓古代善本再現世人面前。

另外,本期展出還有雕版印刷的水月觀音、楊枝觀音、阿彌陀佛接引圖、釋迦牟尼佛像、孔子行教像等珍貴畫像。還有宣紙印刷的蓮宗十三祖師像等,有歷代名家書金剛經(唐代柳公權、宋代黃庭堅、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近代溥儒等書)、印光大師遺墨、林則徐楷書寫經集經典書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國學經典誦讀書系》,值得海外華人家庭收藏。書系採用繁體、大字、注音。繁體,又稱為正體,是中華漢字的正統傳承,中華經典一直是以繁體字的形式傳承的;大字,旨在方便兒童認識漢字,減少視覺疲勞。注音採用的是中文拼音,旨在保證初學者讀音之準確。在經典篇目的選取上,以儒家典籍為主,以更有利於廣大讀者閱讀。儒家選取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德育啟蒙》《孝經》《朱子治家格言》《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增廣賢文》等童蒙養正經典和《四書五經》中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周易》《尚書》《詩經》《春秋左傳選》《禮記選》,此外,還收入了古代女子讀物《女四書·女孝經》,詩歌選本《唐詩三百首》以及《了凡四訓》。道家典籍則收入了《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道德經》和《莊子選》四種。佛家典籍暫未選取。經文和注音均參考歷代注疏和諸家版本,嚴加考證,以求最善。

令湛山四眾弟子興奮的是,倓虛大師的回憶錄《影塵回憶錄》也有珍貴版本展出,供大家購買收藏。《影塵回憶錄》,全書共分二十三章,三十萬字。書出版後讀者無數,影響深遠,至今仍為人傳誦,是現代最著名的高僧自傳之一。
      弘化社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的價值意義,不僅僅在於它刻印流通了大量佛經佛書、淨土宗典籍,而且更重要的還在於它是印光法師親自指導主持下的一個真正的佛教經籍出版流通機構。一九三○年由印光法師發起,王一亭、關絅之、黃涵之等居士的協助,明道法師主持,在上海常德路覺苑內籌備成立佛經流通部——弘化社,制定流通辦法為全送、半價、照本三種,旨在弘法利生。

  • Prev
  • Next

中港澳台

Phoenix TV and Hong Kong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Treasury Bureau Jointly Launch Hong Kong Financial New Frontiers Cooperation Initiative

 

Phoenix TV announces the official launch of the Hong Kong Financial New Frontiers cooperation initiative with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Treasury Bureau (FSTB)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KSAR) Government on April 22. This collaboration aims to leverage Phoenix TV’s expertise in financial content production and its global broadcasting network to comprehensively showcase Hong Kong’s innovative dynamism and core strengths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hub, further enhancing its global influence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2024年第十九屆《亞洲品牌500強》榜單揭曉 鳳凰衛視連續19年登榜 蟬聯亞洲電視品牌四強

 

9月25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主辦的「亞洲品牌大會」在香港舉行。今年的“亞洲品牌大會”主題是“可持續領導力:亞洲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崛起”,會上揭曉了2024年(第十九屆)《亞洲品牌500強》年度報告,共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級品牌入選。

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找新機遇和新活力?這場論壇給出答案

 

9月3日,由鳳凰衛視、鳳凰網主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聯合主辦的「新機遇•新活力——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4」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隆重開幕。本屆論壇由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指導支持,貴州習酒為聯席戰略合作夥伴,風行星海為戰略出行合作夥伴。

社區消息

孟嘗慶賀60載回饌社區 中秋愛心福米送關懷

 

孟嘗會自1964年創立至今,60年來有賴社區大眾鼎力支持,讓孟嘗會茁壯成長。為慶祝邁進60載新里程,孟嘗會將於9月份從不同渠道將6,000包兩磅庄愛心福米送贈予長者及社區有需要人士,當中包括食物銀行、孟嘗閣長者大廈住客及於9月17日公開派贈予60歲或以上長者。此外,更預留400包福米透過本地兩間中文電台– 加拿大中文電台及星島A1中文電台的節目送贈社會大眾,以回饋社區支持,並藉著中秋傳統佳節送上溫暖。

Read more ...

2024 年 花卉及花藝展覽9月15日在多倫多日本文化會館進行

 

由多倫多日式國際花道恊會(Ikebana International Toronto Chapter) 主辦的“2024年度花卉及花藝展覽”,將於9月15日在多倫多日本文化會館進行。

Read more ...

多倫多佛光山邀請大衆參觀《多元媒體水墨展 – 沉浸式藝術》暨藝術講座

 

多倫多佛光山誠摯邀請大衆蒞臨,參觀「橫竪空間,智慧去煩惱」沉浸式藝術展暨藝術講座。此次展覽由藝術家何家強老師以當代藝術手法演繹佛教概念與藝術,讓參觀者在作品中得到心靈啟發。展覽內容豐富多樣,包括空間裝置、幻燈投影、現代書法、水墨藝術、抽象與具象藝術等。參觀者還可參與互動作品,透過多重感官體驗享受充滿正向能量的藝術氛圍。

日期:2024年8月25日(星期日)

時間:1:30 pm – 3:00 pm (包括作者導覽)

地點:多倫多佛光山

6525 Millcreek Dr. Mississauga ON L5N 7K6

藝術講座 ( 1:30pm – 2:15pm )

講座內容: 1.佛教藝術欣賞   2.佛教藝術與生活修行

( 講座由藝術家何家強老師以粵語主講 )

  • 約克時報簡介
  • 聯絡我們
  • •

Latest Articles

  • 5 汨羅江畔 之 漢廷騷夢 葉左肇
  • 4 汨羅江畔 之 汨羅已暮 葉左肇
  • 3 汨羅江畔 之 九章江祭 葉左肇
  • 2 汨羅江畔 之 天問幽行 葉左肇
  • A Plan to Protect Ontario
  • Home
  • York Region News
  • 即時新聞
  • 專題報導
  • 中港澳台新聞
  • 社區消息
  • 旅遊黃頁
  • 葉左肇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