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治專訪 - 熒屏背後
省選落幕,本月29日新的省府即將上台。陳國治對安省的未來政治的改變有何期許?陳國治表示,任何一個政府都應該以服務民眾作為最根本的目標,在此基礎上,他期待新政府對未來安省的政治架構和程序上有所革新。
首先一個是施政效率問題,陳國治表示,經常有人說,政府總在做事上比私營企業行動緩慢,沒有私營企業那樣步伐迅速、進取。人們對政府和私營大企業在效率上的比較,是多年來「永恆」的話題。陳國治說,政府確實在很多時候比私營大企業慢,但是也有其中的原因:企業是做生意,以追逐利益為終極目標,而政府在做事時不是僅僅以利益作為唯一準則,政府是負責人民的事情,在多方面都需要加倍小心,不論在推出的政策上,還是政策形成或實施的過程、諮詢、檢討、準備等方面,都需要考慮對各個階層的影響,因此時間需要用多一點。即便如此,政府也應該做出檢討,雖然不是把自己變成私營企業,但需要有效地、不停地評估如何提高效率。效率提高了,就是節省金錢,對整體施政一定會做得更好。
需要檢討的還有安省的議會程序,陳國治介紹說,加拿大建國150年以來,很多政治程序沒有變化,議會上的很多程序也一如往常,沒有變,但是世界在變化,全球化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當效率低,很多時間花費在程序上,我們自己的經濟體系在競爭方面就會輸人一籌。
議會的風氣也有檢討的必要,陳國治繼續舉例說,在省議會上每天上午有一個「問答時段- Question Period」,反對黨就當天的熱點問題向政府提出質詢,由政府相關負責官員回答。人們經常可以從電視中看到火爆激烈的提問和回答。問的人顯得非常氣憤,情緒激動,慷慨激昂;而回答的人也言辭激烈,指手畫腳,像是兩個非常衝動的人在對薄公堂.......。陳國治說,這是省民在電視上看到的情形,但實際上,在省議會裡面,還能看到很多其他情況。比如說,當提問的人(站著)發表憤怒的質問之後,坐下來之後就立刻改變了憤怒的面孔,即刻心花怒放,左望右看,漠不關心;有的時候當對方開始回答的時候,提問者自己已經在看手機,根本不在乎對方回答的內容。給人感覺就是在提問時非常做作,只專注表情,而真實上提問者未必如此憤怒和激動,此人所談的主題也未必像電視上所見的那樣激化。而回答(站著)的人也是一樣,回答發言的時候顯得非常衝動,富有激情,針鋒相對,坐下來之後立刻改頭換面,好像剛才一秒鐘前的情緒根本沒有發生過。
為何是這樣的情況?原來是因為電視的圖像。因為在問者或是回答者在議會發言時,都有現場電視在實況錄像;他們知道,當他們問或答之後坐下來時,電視攝像機已經轉向了其他地方。換言之在省議會站立起來發言時,他們很多時候像是在表演,他們是否真正在關心所講的問題,大家不知道。他們是在向電視觀眾表演。這樣的情形讓現場服務的年輕學生看了似乎很困惑:發言人一秒鐘前很激動,而一秒鐘之後卻迅速恢復笑容,他們是精神狀態變化迅速,還是在情緒上造假?這樣做是否必要,值得檢討。如果發言者是真的憤怒,那就應該憤怒;但是如果不是真的憤怒,也沒有必要在電視上故意整到自己怒髮衝冠。
陳國治認為,省議會是嚴肅討論公共事務的地方,不是兒童遊樂場!也不是一個表演的戲院。大家都應該以嚴肅謹慎的態度來處理事情,而不應該在省議會那裡玩遊戲,假戲假做,愚弄了電視機旁的觀眾,迷茫了在現埸上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