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治專訪 - 教育也排華
據傳媒報導,全球有些學校近來對華裔留學生前來攻讀大學的思路, 令人嚴重關注。先是試圖不歡迎留學生到那裡學習科學領域,隨後有關的討論越來越多,有報導稱個別學校正在考慮全面不歡迎所有領域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真沒有搞錯?
陳國治認為此舉是近來排華思潮的又一個表現。歷史上,排華最出名的是美國和加拿大曾經以人頭稅的方式,針對單一族裔(華裔)進行排斥。之後層層加碼,不斷提高人頭稅的數額,不斷加大限制華裔入境的力度;最後乾脆推出排華法案,全面禁止華裔進入。在當時的社會上營造出一個對華裔生活極不平等的環境。
陳表示,除了排華, 排斥其他某個少數族裔的行為,亦有發生。在加國歷史上的排外,有政治、經濟和人文的原因。離譜而著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排日。針對本國的日裔加拿大人,加拿大發動全面的排斥,無論他們是否曾經踏足過日本領土,實行了加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遷移行動,把日裔加拿大人都關押到集中營,把他們視為廉價勞動力,並沒收了他們的財產。這是因為政治原因而排斥其它族裔的例子。
說到經濟原因,華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 不停引領敎育和創新發展,在5G 科技上站著高位,據報導,華為的技術在新一代通信產業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而能夠立在這塊高地, 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就是擁有高等科技敎育的扶持。作為它不停向研發創新領域上邁進。然而,有多種跡象顯示, 在全球戰略和科技激烈競爭下,卻引發了惡性搏弈。
最近有些高等敎育學府,突然考慮不歡迎華裔國際留學生,這些怪異行動,有可能它們的思維是不希望學者們接受到高等的敎育,學校們這種做法,專門針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就是「敎育也排華」。
敎育互動和互補
當今國際留學生,來自很多國家, 加拿大過去幾年, 也積極鼓勵學者走出國門, 和世界其它國家的敎育互動和互補。全世界的留學生,以中國最多。中國留學生遍布在全球每一角落, 受到很多國家的歡迎,有很多國際知名的大學紛紛前往中國,在中國展開宣傳和招生活動,吸引優秀的人才到這些大學來學習。
那些個別學府, 排斥其它族裔, 那麼新興國家是否沒有機會發展上來?陳國治認為一定不會。教育排斥無法阻止別人的發展。因為很多新興的發展中國家自己的教育已有一定的根基, 可以把自己的科研創新能力, 深化自己的敎育而繼續提升上去,並抓住重點領域實現逐步進取。這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要有長远战略眼光和智慧,注重發展教育和科研。例如, 中國一年產生差不多千萬中學畢業生、6萬多博士畢業生,如果這6萬多的博士能夠有10%的學者「獨步武林」, 已經有6千位有「識」之士。一個錢學森式的人物,已經能夠造出一個原子彈!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的領先。
陳國治表示,個別學府用教育排華,這是一個狹窄、愚昧的想法,也不可能阻攔別人的發展,反而是限制了自己。新的國際秩序和環境下,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都是基礎和技能的教育,教育應該是讓大家分享。讓各國的留學生得以受到基礎的教育、科研技能的發展。教育促進人文交流,受到教育之後,應該大家一起合作,共同做出創新來,共同讓「敎育」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