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鳳儀專文 - 醫療及生物科技企業,面臨成長壯大新機會
萬錦-康山Markham-Thornhill區有很多高科技企業,從創造「加拿大長臂Canadarm」的企業,到在清潔技術上領先的公司,加拿大人總是處於科學發現的前沿。
2015年,在經歷了十年的停滯之後,我們提出要投資加拿大人民的創意概念,我們因政綱而受命組成政府。我們投資於民,以充分利用並發揮壓抑在脆弱經濟底下民眾的創業精神。我們政府的首要工作,就是以創新和創造就業為工作重點。
今天,加拿大進一步充實它的科技創新,而全國已經新增了一百萬個就業,失業率創歷史最低水平。
一些有特色的加拿大公司,如Hopper、Lightspeed、Broadband TV和Shopify等等逐漸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字。 2018年,科技就業市場增長最快的地區當屬渥太華,但很多跨國公司如IBM、GE能源和東芝等企業選擇安家落戶的地方,就是我們萬錦-康山區,這裡是加拿大的高科技之都。
但是,正如總理所說:凡事總是可以做得更好,我們為加拿大人民所做的工作,才剛剛開始。為了不斷開拓,找出新的合作方式,並尋求幫助加拿大公司擴大規模的推動因素,作為小型企業和出口促進部長,我任命了Sheldon Levy作為我在幫助小企業壯大規模方面的特別顧問Sheldon與數十家成功成長的加拿大公司和一些資深的創新專家展開諮詢合作,經過幾個月的調研,向我們建議了多項加快政府科技創新和技能計劃進展的機會。
我為其中一項建議感到異常興奮,這一舉措符合我們政府的目標:到2025年將醫療和生物科學產業的規模擴大一倍。
加拿大在醫療創新方面一直有著良好的記錄,從發現胰島素到發明起搏器。而另一方面,醫療保健是加拿大人最優先考慮的事項之一,政府每年的開支也反映了這一點。2018年,加拿大的醫療護理開支達到2530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而醫療技術的國際市場估計每年就達5000億元。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
在技術迅速變化和全球互聯的時代,我們有機會利用我們的醫療護理體系,並讓我們在醫療和生命科學方面的進步發揮更大的影響,從而支持更可持續性的醫療體系,同時促進加拿大的繁榮。
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加拿大公共和私營業界創新的潛力,幫助公司擴大規模,成為全球領導者。
加拿大健康網絡CAN Health Network
正因為這些原因,就在上週,我宣布我們政府創立「加拿大健康網絡CAN Health Network」的平台,這是一個整合的市場,提供機會讓有發展前景的企業與醫療護理機構直接合作,通過這一平台了解醫療機構的需求,並將醫療科技的成果商業化以滿足這些需求,並就此壯大他們的公司規模。
我們政府將支持這個2000萬元的項目提案,幫助醫療及生物科學領域的公司壯大規模,其中700萬元將用於投資創立這個健康網絡。按照初期投資計劃,這個加拿大健康網絡的第一批地點將坐落於加拿大西部和安大略省兩地,未來將在魁北克、大西洋省份以及北部地區陸續擴建。
通過充分鼓勵一些處於科技前沿的中小型企業衍生經濟機會,我們政府力圖在醫療及生物科技領域打造加拿大的領先地位,讓他們以加拿大為基地,發展成全球性的跨國公司,在約克區以致全加拿大創造數千個中產就業機會。
作為一個創新型的國家,我們需要大膽行動,繼續將我們的創新經濟推進向前。我們需要像2015年剛開始那樣,以同樣的獨創性和積極性,推動創新科技的進步。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我們在已有的成功基礎上打造更大的成功。因為這就是我們加拿大,保護我們的經濟進一步增強,推動經濟和民生的進步,讓中小型公司在這裡成長。
自從2015年來,我們已經走過一段經濟振興及民生改善之路,而工作才剛剛開始。
現在,是時候讓加拿大也成為一個創業成長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