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每日資訊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多倫多市政衛生廳:https://www.toronto.ca/community-people/health-wellness-care/diseases-medications-vaccines/coronavirus/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2021年5月11日, 新冠疫情資訊:
加拿大
5月10日,根據加拿大衛生部門資料,截至2021年5月10日下午7時,加拿大累積確診人數共有1294186宗,新增病例7520宗,比前日增加825宗,其中安省增加2716宗,卑斯省增加1759宗,魁省增加662宗,阿省增加1597宗,沙省增加147宗,緬省增加498宗,紐芬蘭省增加3宗,新省增加119宗,紐賓仕域省增加11宗,愛德華王子島增加1宗,育康地區沒有增加,西北地區沒有增加,努納地區增7宗。至於死亡個案方面,累計合共24682名患者死亡,其中安省增加19名,合共8327名,卑斯省增加20名,合共1622名, 魁省增加6名,合共10993名,阿省增加7名,合共2117名, 沙省沒有增加,合共502名,緬省增加4名,合共997名,新省沒有增加,合共71名, 紐芬蘭省沒有增加,合共6名,紐賓士域省沒有增加,合共41名,育康地區沒有增加,合共2名,努納地區沒有增加,合共4名。治癒人數全國合共1189678名。
中國
5月11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5月1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4例,四川4例,福建2例,湖南1例,廣東1例,重慶1例,陝西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內蒙古)。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0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642人,重症病例與前一日持平。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279例(無重症病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確診病例5785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5506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5月1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02例(無重症病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85845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0783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1012557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848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5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轉為確診病例4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22例(均為境外輸入);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318例(境外輸入312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3059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1811例(出院11496例,死亡210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9例(出院49例),台灣地區1199例(出院1089例,死亡12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5月11日,截至今日(五月十一日)上午九時,過去24小時共有七名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出院,至今共有11 503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康復出院。
目前公立醫院已啟用616間負壓病房,合共1 155張負壓病床,現時共有68名確診病人分別於14間公立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留醫,其中兩人情況危殆,兩人情況嚴重,其餘64人情況穩定。
醫院管理局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監察最新的發展,並適時向公眾及醫護人員提供最新資訊。
出院、危殆及嚴重病人的個案編號如下:
出院 |
11731、11743、11797、11801、11805、11807、11808 |
危殆 |
6794、9907 |
嚴重 |
10358、11764 |
5月11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五月十一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一宗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1 813宗(包括11 812宗確診個案和一宗疑似個案)。
新增個案為輸入個案。
另外,中心就個案11672的進一步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該病人其中一名密切接觸者(曾於四月十三日和十八日分別出席位於柴灣興華(二)邨豐興樓和深水埗福榮街37號的家庭聚會)其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測試結果為陽性,顯示該名密切接觸者曾於近期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因應衞生防護中心早前宣布更新涉及N501Y變異病毒株確診本地個案的檢疫安排,中心提醒與相關個案於同一大廈居住或於相關個案居住大廈內工作,並已獲安排離開檢疫中心的人士,須於確診病人離開大廈計起第三、七、12及19日進行強制檢測,政府已於五月七日發出強制檢測公告(www.gld.gov.hk/egazette/pdf/202125124e/cgn202125124278.pdf)。他們需自我監察直至21日屆滿。
中心亦提醒與下列指明地方相關的指明人士,須於明日(五月十二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進行檢測:
- 半山堅尼地道8號Kennedy Terrace。
市民可瀏覽衞生防護中心網頁(www.coronavirus.gov.hk/pdf/CTN_Specified_premises_and_Dates_of_Testing.pdf)以獲悉上述強制檢測公告內指明地方涉及的檢測限期。
過去十四天(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十日)累計報告71宗個案,包括11宗本地個案,其中一宗源頭不明。
衞生防護中心正繼續跟進確診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的工作。就個案詳情及接觸者追蹤資料,請參閱附件或「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上的「過去14天內曾有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的大廈名單」和「2019冠狀病毒病的本地最新情況」。
同時,中心提醒曾到訪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第599J章)(《規例》)下指明場所的人士,必須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該《規例》亦要求所有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的同住成員,須按刊憲的強制檢測公告於指定限期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中心亦呼籲市民如有病徵,應立即求醫,即時檢測。
政府已展開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並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市民可於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獲取更多詳情。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盡量減少外出、社交接觸及外出用膳,如需外出應佩戴外科口罩及時刻注意手部衞生。中心強烈呼籲長者應盡量留在家中,避免外出,並考慮透過親友協助處理購物等日常生活所需。
澳門特別行政區
5月11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截至今(11)日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122,288劑,已接種人數共有79,526人,其中已接種1劑有36,597人,已完成接種2劑有42,929人。另外,在過去24小時,衛生局接獲10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0宗嚴重不良事件,10宗輕微不良事件;由開始接種疫苗至今,累計558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2宗嚴重不良事件,556宗輕微不良事件。
應變協調中心呼籲,市民應在現階段有序地預約接種疫苗,可保障自己,保護家人,並形成免疫屏障,守護澳門。
台灣地區
5月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因應國內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致社區感染風險增加,為防範發生持續社區傳播,自即日起至6 月8 日共4週,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並對於個人及外出、集會活動、營業場域、大眾運輸實施相關限制措施如下:
- 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民眾須依規定全程佩戴口罩,未遵守規定且勸導不聽者將嚴格開罰。
- 所有集會活動需落實確保民眾維持社交距離或全程佩戴口罩/使用隔板,並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消毒、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措施,否則應暫緩辦理。
- 原則上停辦室外500 人以上,室內100 人以上之集會活動,但上述集會活動若能採固定座位且為梅花座、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得提報防疫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實施。
-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應確保民眾維持社交距離或全程佩戴口罩/使用隔板,並建立實聯制,執行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環境清消、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防疫措施;無法落實前述措施之場所應暫停營業。必要時,將強制關閉休閒娛樂相關之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
- 餐飲業應落實「用餐實聯制」、環境定期清潔/消毒,從業人員佩戴口罩、勤洗手,並協助顧客量測體溫、手部消毒、公筷母匙等個人防護措施;非特定對象併桌共餐時,需維持適當區隔/使用隔板;無法落實前述措施之業者,建議民眾外帶用餐。
- 雙鐵(臺鐵、高鐵)、客運等大眾運輸禁止飲食;5月15日起,雙鐵城際列車禁站票。
指揮中心提醒,以上措施將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地方政府加強督導與稽查,請民眾務必配合,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5月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1例為案1187之接觸者(案1201),6例感染源待釐清(案1202、案1203,案1208至案1211),並包括1起遊藝場群聚事件。
指揮中心表示,案1201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為案1187同住家人,近期無出國史,亦無疑似症狀,因案1187檢驗確診,5月9日經衛生單位安排採檢後居家隔離,並於今日確診(Ct值22)。目前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3人,皆已匡列為案1187之接觸者,故不重複匡列。
指揮中心指出,案1202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於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之「銀河百家樂」遊藝場工作。個案5月9日出現發冷、全身無力、咳嗽、發燒等症狀,至醫院就醫及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20)。鑒於個案工作地為室內密閉擁擠場所,且顧客停留時間較長,傳播風險較高,衛生單位接獲通報後,隨即將個案同住家人、同事及常客等35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並進行採檢,截至目前4人核酸檢測陽性確診(案1208至案1211),17人陰性,10人檢驗中。衛生單位將持續針對近期出入該遊藝場之人員調查匡列。
指揮中心表示,案1208、案1209及案1211為案1202同事(案1208 Ct值11;案1209 Ct值20;案1211 Ct值25),皆為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其中2人無症狀,案1211於5月8日曾有不適情形;案1210為遊藝場常客(Ct值12),30多歲男性,5月9日曾有咳嗽、腹瀉症狀。
指揮中心指出,該5名遊藝場相關個案近期皆無出國,將持續調查活動史及接觸史,以釐清感染源。因應本起群聚事件,該遊藝場即日起暫停營業,全數員工居家隔離並採檢,衛生單位今日將進行環境消毒防治措施;另已請該遊藝場同棟之其他職場及業者,進行員工造冊與健康監測,如發現有COVID-19相關症狀者,務必通報衛生單位後,依指定方式就醫,不可自行就醫。
指揮中心表示,案1203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近期無出國史,5月7日出現疲倦、咳嗽、畏寒等情形,5月9日因發燒至醫院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18);感染源待釐清。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115人,列居家隔離,其他接觸者持續調查匡列中。
指揮中心提醒,今日新增個案於可傳染期間曾有公共場所活動史(如附件),請曾於附件所列時間及場所活動的民眾,進行14天自我健康監測,如有疑似症狀,儘速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活動接觸史。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7,04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214,507例排除),其中1,210例確診,分別為1,052例境外移入,10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3例調查中;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12人死亡、1,093人解除隔離、105人住院隔離中。
5月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204至案1207),均自印度入境。
指揮中心指出,案1204至案1206為50多歲男性、40多歲女性及20多歲男性,皆為本國籍,分別於2019年12月、今(2021)年3月及2月至印度工作。其中案1204無症狀;案1205於4月24日至4月26日陸續出現咳嗽、鼻塞、發燒及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案1206於5月3日出現咳嗽、胸悶及胸痛等症狀。
指揮中心表示,案1204至案1206於5月8日搭乘同一班機返臺,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案1204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並於5月9日接受採檢;案1205及案1206則於入境時主動通報曾有症狀,於機場採檢,3人皆於今日確診(案1204 Ct值29;案1205 Ct值30;案1206 Ct值29)。3人皆為昨(10)日公布案1192及案1193之同班機旅客,該班機截至目前共計5人確診,全機旅客71人皆已於昨日列為居家隔離對象。
指揮中心指出,案1207為印度籍20多歲女性,長期在臺工作,今年4月22日返回印度處理私事,並於5月9日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5月10日接受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0)。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掌握同班機接觸者1人,列居家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