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每日資訊 – 5月15日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 以下是2021年5月15日, 新冠疫情資訊: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多倫多市政衛生廳:https://www.toronto.ca/community-people/health-wellness-care/diseases-medications-vaccines/coronavirus/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加拿大
5月14日,根據加拿大衛生部門資料,截至2021年5月14日下午7時,加拿大累積確診人數共有1318399宗,新增病例5991宗,比前日減少647宗,其中安省增加2362宗,卑斯省增加494宗,魁省增加838宗,阿省增加1433宗,沙省增加233宗,緬省增加489宗,紐芬蘭省增加6宗,新省增加117宗,紐賓仕域省增加5宗,愛德華王子島增加2宗,育康地區沒有增加,西北地區沒有增加,努納地區增12宗。至於死亡個案方面,累計合共24869名患者死亡,其中安省增加26名,合共8431名,卑斯省增加2名,合共1634名, 魁省增加8名,合共11025名,阿省增加5名,合共2137名, 沙省增加2名,合共515名,緬省沒有增加,合共1002名,新省增加1名,合共72名, 紐芬蘭省沒有增加,合共6名,紐賓士域省沒有增加,合共41名,育康地區沒有增加,合共2名,努納地區沒有增加,合共4名。治癒人數全國合共1220110名。
中國
5月15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5月1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9例(上海3例,陝西2例,遼寧1例,山東1例,廣東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5例(安徽3例,遼寧2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0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51人,重症病例與前一日持平。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252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確診病例582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5572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5月14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279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85914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0829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1014401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613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5例,其中境外輸入15例,本土10例(安徽7例,遼寧3例);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2例(境外輸入11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341例(境外輸入326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3157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1818例(出院11516例,死亡210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9例(出院49例),台灣地區1290例(出院1107例,死亡12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5月15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五月十五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三宗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1 822宗(包括11 821宗確診個案和一宗疑似個案)。
新增的個案中兩宗為輸入個案,一宗為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過去十四天(五月一日至十四日)累計報告44宗個案,包括七宗本地個案,其中一宗源頭不明。
因應衞生防護中心早前宣布更新涉及N501Y變異病毒株確診本地個案的檢疫安排,中心提醒與相關個案於同一大廈居住或於相關個案居住大廈內工作,並已獲安排離開檢疫中心的人士,須於衞生署公布有關確診個案後的第三、七、12及19日進行強制檢測,政府已於五月七日發出強制檢測公告(www.gld.gov.hk/egazette/pdf/202125124e/cgn202125124278.pdf)。他們需自我監察直至21日屆滿。
中心亦提醒與下列指明地方相關的指明人士,須於明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進行檢測:
- 鰂魚涌康安街16號康怡花園N2座;及
- 薄扶林薄扶林道118號豪峰。
市民可瀏覽政府網頁(www.coronavirus.gov.hk/pdf/CTN_Specified_premises_and_Dates_of_Testing.pdf)以獲悉上述強制檢測公告內指明地方涉及的檢測限期。
因應安徽省及遼寧省部分地區疫情的最新發展,有關中國內地屬「中風險」或「高風險」地區的名單已經作出相應更新。由即日起,所有在入境前14天內曾到過安徽省的人士,並不符合「回港易」的相關指明條件,該些旅客須於抵港後接受14天強制檢疫及強制檢測的安排,亦不能因已完成接種疫苗而縮減強制檢疫期。另外,此安排於明日(五月十六日)起,亦適用於所有在入境前14天內曾到過遼寧省的人士。有關回港易計劃的詳情,市民可瀏覽政府網頁(www.coronavirus.gov.hk/chi/return2hk-scheme.html)。
因應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近日將變異病毒株B.1.617列入為第四種引起關注的變異株,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轄下的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和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聯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更新了「就2019冠狀病毒病本地確診個案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密切接觸者檢疫期要求的暫擬共識建議」,以「可標示可能為世衞界定為引起關注的變異株的關鍵基因突變」取代「N501Y變異病毒株」。
有關更新暫擬建議已上載中心網頁(只備英文版)(www.chp.gov.hk/tc/static/24005.html)。
衞生防護中心正繼續跟進確診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的工作。就個案詳情及接觸者追蹤資料,請參閱附件或「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上的「過去14天內曾有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的大廈名單」和「2019冠狀病毒病的本地最新情況」。
同時,中心提醒曾到訪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第599J章)(《規例》)下指明場所的人士,必須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該《規例》亦要求所有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的同住成員,須按刊憲的強制檢測公告於指定限期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中心亦呼籲市民如有病徵,應立即求醫,即時檢測。
政府已展開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並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市民可於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獲取更多詳情。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盡量減少外出、社交接觸及外出用膳,如需外出應佩戴外科口罩及時刻注意手部衞生。中心強烈呼籲長者應盡量留在家中,避免外出,並考慮透過親友協助處理購物等日常生活所需。
5月15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五月十五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三宗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1 822宗(包括11 821宗確診個案和一宗疑似個案)。
新增的個案中兩宗為輸入個案,一宗為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過去十四天(五月一日至十四日)累計報告44宗個案,包括七宗本地個案,其中一宗源頭不明。
因應衞生防護中心早前宣布更新涉及N501Y變異病毒株確診本地個案的檢疫安排,中心提醒與相關個案於同一大廈居住或於相關個案居住大廈內工作,並已獲安排離開檢疫中心的人士,須於衞生署公布有關確診個案後的第三、七、12及19日進行強制檢測,政府已於五月七日發出強制檢測公告(www.gld.gov.hk/egazette/pdf/202125124e/cgn202125124278.pdf)。他們需自我監察直至21日屆滿。
中心亦提醒與下列指明地方相關的指明人士,須於明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進行檢測:
- 鰂魚涌康安街16號康怡花園N2座;及
- 薄扶林薄扶林道118號豪峰。
市民可瀏覽政府網頁(www.coronavirus.gov.hk/pdf/CTN_Specified_premises_and_Dates_of_Testing.pdf)以獲悉上述強制檢測公告內指明地方涉及的檢測限期。
因應安徽省及遼寧省部分地區疫情的最新發展,有關中國內地屬「中風險」或「高風險」地區的名單已經作出相應更新。由即日起,所有在入境前14天內曾到過安徽省的人士,並不符合「回港易」的相關指明條件,該些旅客須於抵港後接受14天強制檢疫及強制檢測的安排,亦不能因已完成接種疫苗而縮減強制檢疫期。另外,此安排於明日(五月十六日)起,亦適用於所有在入境前14天內曾到過遼寧省的人士。有關回港易計劃的詳情,市民可瀏覽政府網頁(www.coronavirus.gov.hk/chi/return2hk-scheme.html)。
因應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近日將變異病毒株B.1.617列入為第四種引起關注的變異株,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轄下的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和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聯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更新了「就2019冠狀病毒病本地確診個案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密切接觸者檢疫期要求的暫擬共識建議」,以「可標示可能為世衞界定為引起關注的變異株的關鍵基因突變」取代「N501Y變異病毒株」。
有關更新暫擬建議已上載中心網頁(只備英文版)(www.chp.gov.hk/tc/static/24005.html)。
衞生防護中心正繼續跟進確診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的工作。就個案詳情及接觸者追蹤資料,請參閱附件或「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上的「過去14天內曾有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的大廈名單」和「2019冠狀病毒病的本地最新情況」。
同時,中心提醒曾到訪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第599J章)(《規例》)下指明場所的人士,必須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該《規例》亦要求所有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的同住成員,須按刊憲的強制檢測公告於指定限期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中心亦呼籲市民如有病徵,應立即求醫,即時檢測。
政府已展開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並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市民可於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獲取更多詳情。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盡量減少外出、社交接觸及外出用膳,如需外出應佩戴外科口罩及時刻注意手部衞生。中心強烈呼籲長者應盡量留在家中,避免外出,並考慮透過親友協助處理購物等日常生活所需。
澳門特別行政區
5月15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截至今(15)日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130,761劑,已接種人數共有83,766人,其中已接種1劑有36,573人,已完成接種2劑有47,193人。另外,在過去24小時,衛生局接獲5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0宗嚴重不良事件,5宗輕微不良事件;由開始接種疫苗至今,累計595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2宗嚴重不良事件,593宗輕微不良事件。
應變協調中心呼籲,市民應在現階段有序地預約接種疫苗,可保障自己,保護家人,並形成免疫屏障,守護澳門。
5月15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佈,因應台灣地區的疫情變化,衛生局根據第2/2004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第14條的規定,修改第54/A/SS/2021號公告,自2021年5月16日零時起,入境前21天內曾經到過台灣地區的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21天醫學觀察;因台灣地區旅居史而正在接受醫學觀察的人士須在14天醫學觀察結束後進行7天自我健康管理,期間健康碼會轉為黃色;有關措施不適用於因台灣旅居史而已完成醫學觀察的人士。
違反者除可能依法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外,尚可被採取強制隔離的措施。
應變協調中心強調,有關措施調整是因應台灣地區近期的疫情而作出的。應變協調中心將持續作出評估,如條件許可,將盡早恢復原有的措施。
台灣地區
5月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表示,因應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嚴峻,雙北地區(臺北市、新北市)陸續發生感染來源不明的病例及群聚事件,研判社區傳播已有擴大趨勢,自即日起至5月28日提升雙北地區疫情警戒至第三級,加嚴、加大限制措施,以防範發生大規模社區傳播,措施如下:
一、全國性措施:
- 關閉休閒娛樂場所,包括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指壓按摩場所、健身休閒中心(含提供指壓、三溫暖等設施之美容瘦身場所)、保齡球館、撞球場、健身中心(含國民運動中心)、室內螢幕式高爾夫練習場、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麻將休閒館及其他類似場所。
- 全國宗教祭祀場所活動部分,全面停止進香團與遶境相關活動,包括寺院、宮廟、教堂(教會)及其他類似場所之活動應落實實聯制與社交距離並加強清消。
- 全國中、小學校園停止對外開放。
- 全國社團停止交接活動。
二、第三級警戒區域(臺北市、新北市)措施(時間5月15日至5月28日):
- 除關閉休閒娛樂場所外,同時關閉觀展觀賽場所,包括展覽場、電影片映演場所(戲院、電影院)、集會堂、體育館、活動中心、展演場所(音樂廳、表演廳、博物館、美術館、陳列館、史蹟資料館、紀念館)、室內溜冰場、室內游泳池、遊樂園、專營兒童遊戲場及其他類似場所。以及教育學習場域,包括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訓練班、K書中心、社會教育機構(社會教育館、科學教育館、圖書館)及老人共餐活動中心等其他類似場所。
- 外出時全程佩戴口罩。
- 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
- 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之家庭聚會(同住者不計)和社交聚會。
- 自我健康監測,有症狀應就醫。
- 營業場所及洽公機關(構)應落實人流管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 職場及工作處所應遵守企業持續營運指引之防疫規定,落實個人及工作場所衛生管理,啟動企業持續營運因應措施,如異地或遠距辦公、彈性時間上班。
- 餐飲場所應遵守實聯制、社交距離、隔板等防疫措施,無法落實則採外帶。
- 婚、喪禮應落實實聯制與社交距離並加強清消。
- 公共場域、大眾運輸加強清消。
指揮中心表示,除上述措施外,也將加強第三級警戒區域之醫療體系應變,包括擴大開設專責病房、分艙分流、設置戶外篩檢站以採檢、擴大臺北市萬華地區篩檢量能、廣泛運用遠距醫療於門診病患、積極啟動專責應變醫院等。指揮中心同時呼籲,第二、三級警戒範圍人員應減少區域間的非必要移動。
5月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8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80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80例本土個案為68男112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今(2021)年4月23日至5月14日,居住縣市分別為臺北市89例、新北市75例、彰化縣6例、宜蘭縣及桃園市各4例、臺中市及基隆市各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之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男2女,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菲律賓、印度、美國及越南入境,入境日介於3月7日至5月12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發病日介於5月2日至13日。
指揮中心表示,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30,80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225,026例排除),其中1,475例確診,分別為1,078例境外移入,34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案1078、1079、1091、1092、1100、1101、1102、1105、1122、1153、1154、1183、1187、1222);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12人死亡、1,116例解除隔離、347人住院隔離中。
指揮中心提醒,請符合公費接種對象者踴躍接種COVID-19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接種COVID-19疫苗可以減少罹病、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並可形成社區群體免疫力,降低疫情傳播機會。符合目前公費疫苗接種對象者,無須等候接種通知,請於接種前先上網或電話預約,並攜帶健保卡至接種院所施打。如無法預約,得攜帶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如員工證)等至接種單位,由醫療院所確認後接種疫苗。
指揮中心籲請民眾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世衛組織
5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今天在日內表示,隨著新冠疫情在南亞、東南亞、美洲和非洲擴散,該組織估計這場大流行病在第二年將比第一年更加致命。
譚德塞向新聞界表示,印度的情況仍然令人擔憂,一些邦的病例、住院和死亡人數繼續居高不下。
世衛組織正在作出反應,並已運送了數千個制氧機,用於流動野戰醫院的帳篷,口罩和其他醫療用品。但是,不僅只是印度有緊急需求,尼泊爾、斯里蘭卡、越南、柬埔寨、泰國和埃及等許多國家也在處理病例和住院高峰。
美洲一些國家的病例仍然很多,作為一個地區,上周美洲佔所有新冠死亡病例的40%。非洲一些國家也出現了高峰。他說:“新冠病毒已經造成超過330萬人喪生,而且我們預計這場大流行病在第二年將比第一年更加致命。”
譚德塞表示,“去年9月,世衛組織在《經濟學人》雜誌上警告了疫苗民族主義的威脅,有人說我們是驚弓之鳥。今年1月,我談到了道德災難的潛在危險。不幸的是,我們現在正在目睹這變成了現實。”他指出,在少數購買了大部分疫苗供應的富裕國家中,現在正在對低風險人群進行疫苗接種。他說:“我理解為什麼有些國家希望為其兒童和青少年接種疫苗,但是現在我敦促他們重新考慮,改為向新冠疫苗獲取機制捐贈疫苗。
在中低收入國家,疫苗供應不足導致衛生保健和護理人員都難以獲得免疫,而醫院正因迫切需要救生醫療的人們大量湧入而不堪重負。譚德塞說:“他們所得到的涓滴而下的疫苗不是應對新冠這一致命呼吸道病毒的有效策略。”他強調,結合公共衛生措施和疫苗接種來挽救生命和生計是擺脫新冠大流行的唯一途徑。
譚德塞還表示,疫苗供應仍然是一個關鍵挑戰,但令人高興的是一些領導人和製造商正在努力解決其中的一些問題。首先,更多的國家表示將向旨在促進疫苗公平分配的新冠疫苗獲取機制分享疫苗,這是確保公平推出疫苗的最快方法。其次,宣布了一些新協議,涉及技術轉讓和國際製造商之間共享知識以擴大疫苗生產規模。此外,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在內的領導人呼籲盡快取消所有貿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