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Jul2021
加拿大宣布歷史性的第一個兒童早期教育及托兒協議
在最近的聯邦預算中,加拿大政府制定了一項變革性的計劃,要構築加拿大全國性的、以社區為基礎的優質早期教育和托兒服務體系。聯邦政府致力於與各省、地區和原住民夥伴攜手合作,共同建立一個體系。今天與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達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份協議,正在使這一計劃在加拿大成為現實。
在全加拿大範圍內建立一個兒童早期教育和托兒服務體系,現在正當其時。加拿大有太多家庭無法獲得可負擔、包容和高質量的托兒服務。全球 性的COVID-19 疫情大流行也清楚表明,如果無法獲得托兒服務,父母(尤其是女性)就無法充分參與經濟活動。通過建立全加拿大範圍內的兒童早期教育和托兒服務體系,加拿大聯邦政府將使加拿大民眾家庭的生活更加易於負擔,並增加女性在勞動力中的參與度,同時在我們從疫情大流行中復甦之時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並推動強勁的經濟增長。
賈斯廷·杜魯多 (Justin Trudeau) 總理和卑詩省賀謹 (John Horgan) 省長7月8日宣布達成一項協議,將顯著改善卑詩省兒童的早期教育和托兒服務。作為該協議的一部分,加拿大政府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 32 億加元,幫助改善卑詩省 6 歲以下兒童的受規管之早期教育和托兒服務。
![](/images/20210708-Canada-BC_Child_Care_-02.jpg)
根據這項協議,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卑詩省政府將攜手合作,共同改善民眾獲得優質、易於負擔、靈活且包容的兒童早期教育和托兒計劃和服務的機會。卑詩省和聯邦就每天10 加元托兒服務的目標達成一致,並將共同努力,在五年協議結束時,在所有接受行業監管的托兒所,為6 歲以下兒童實現每天10 加元的平均家長費用。到 2022 年底,卑詩省的 6 歲以下兒童在受監管托兒所的平均父母費用將減少 50%。
這項協議將促成在五年內為 6 歲以下兒童創建 30,000 個新的受監管早期教育和托兒位置,並在七年內創建 40,000 個位置。這些托兒位置將專注於由公共和非營利機構運營的長期社區投資。
該協議將為關鍵服務提供資金並支持幼兒教育工作者,包括開發製定一個工資等級表。
加拿大聯邦政府將繼續與全國各省、地區和原住民合作夥伴合作,建立一個覆蓋全加拿大的兒童早期教育和托兒服務體系,讓父母,尤其是母親,有機會重返工作崗位,並為加拿大的每一個孩子提供人生最好的起點。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為包容、接納所有兒童的托兒服務體系,並為他們提供平等的機會去成功和興旺成長。
引述
加拿大總理賈斯廷·杜魯多 (Justin Trudeau)閣下:
“在全國各地,有太多的父母都在努力尋找可負擔、高質量的托兒服務。與卑詩省達成的這項協議是在營造全加拿大的托兒服務方面向前邁出的重大一步,這將讓民眾家庭的生活更易於負擔,讓女性重返勞動力市場,並推動經濟增長,同時讓加拿大的每個孩子,無論他們住在哪裡,都有機會發揮他們的潛能。”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長約翰·賀謹(John Horgan)閣下:
“多年來,卑詩省的許多父母都在努力尋找托兒服務。當他們找到時,有時又因成本太高而無法承受。我們已取得很多進展,投放資金開設新的托兒位置,並為民眾家庭省錢,從而切實改變了民眾的生活。我們知道在卑詩省建立一個更易於獲得、更易於負擔的托兒服務需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因為這樣的服務正在實現。通過攜手合作,共同為民眾家庭努力,讓每天10元的托兒服務成為現實,我們正在幫助營造一個強勁的經濟復甦,造福所有人。”
副總理兼聯邦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閣下:
“確保所有加拿大人都能獲得高質量且易於負擔的兒童早期教育和托兒服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女權主義問題。我們聯邦政府正在與卑詩省政府合作,落實歷史性投資兒童早期教育和托兒服務的第一批項目,這樣的服務已經醞釀了50 多年。這是加拿大民眾現在就需要的一項國家經濟政策,它將幫助我們的國家充分發揮其潛力,為加拿大的每個孩子提供最好的人生起點,增加女性參與產業隊伍的程度,創造就業機會,讓年輕家庭的生活更易於負擔,並為所有加拿大人催生增長和繁榮。”
家庭、兒童及社會發展部長胡森(Ahmed Hussen)閣下:
“托兒服務不是一項奢侈品,而是必需品。疫情大流行已經非常清楚地表明,我們需要可負擔的、靈活的、包容的、以及高質量的托兒服務,我們現在就需要。通過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我們聯邦政府正在努力,確保卑詩省的所有兒童和家庭都具有平等機會獲得他們成功所需之優質的兒童早期教育和托兒服務。”
卑詩省兒童保育省務部長陳葦蓁(Katrina Chen)閣下:
“卑詩省在兒童保育方面的歷史性投資幫助我們為包容、全民的托兒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使我們成為加拿大托兒服務的領導者。我們很自豪能與加拿大聯邦政府一起,帶頭實現我們的共同願景,創建卑詩民眾家庭所需的可負擔、優質、包容的兒童保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