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於文社綫的不歸路
文學創作是一條長遠而又難走的路,很多人在這路上倒下去,也有些人依然拖著疲乏的身軀繼續向前,更有些為了找尋捷徑而迷失方向。所以,行走著文學創作的路是艱辛而孤獨的,在茫茫的路上,環顧四週,總希望有人為伴,如在異鄉的遊子一樣,無論怎樣,總也慶幸還有些朋友依然默默的搖著筆桿在這條路上耕耘。
想起以往的朋友總也引起一陣莫明的感慨。黃南翔兄從邵氏到《當代文藝》,數十年來還是努力地創作,他的《遊子情懷錄》、《當代中國大陸作家評介》、《生命的迴响》,以及近年的《徐速卷》、《晚晴心影》、《半畝方糖》及《懷舊老香港》等著作,也如他的性格一樣,踏實和誠懇。吳仲賢從「珠海事件」,「中文合法化運動」,到「保衛釣魚台」及「金禧事件」,也是站在前綫的人物,從自掏腰包與莫昭如合辦《70年代雙周刊》到為了500 元薪酬而辭職不幹,又在1980年因組織罷工而遭公司解雇的傳奇人物,總也是一條硬漢。之後,無論在《香港經濟日報》或是《星島晚報》都是主筆,還有《花花公子》中文版和《資本雜誌》都是走在前綫的文學人。可惜,人總敵不過病魔,因為癌症於1994年4月21日病逝於香港法國醫院。
至於那個來自當年的「新哲學」,而到美國新聞處,及後從事作曲和從商的梁寶耳,他的《唱歌學英文》,以及用程逸的筆名在「信報」寫「商思話」專欄,那份落莫的無奈,總令人對生活有所嘆息了。
曾於1971年在法國認識的岑建勳,曾任《號外》主編,及創辦《號外兒童周刊》,引拍電影和投資羅啟銳編劇,張婉婷導演的「歲月神偷」。而當年在法國的還有陳翹英,他以一套電視劇「上海灘」而平步青雲,後來去了北京發展。還有在無線電視同事的吳鍚興,霍澤基,韋家輝等,都不知道去向如何。
最近在社交媒體找回的老朋友葉關琦,不,應該是錢國輝。不,應該是沈西城。他從無線電視到《情報周刊》到搞成人雜誌《男子漢》,以及往後的小說等。這位日本通,可還記起當年每逢星期六下午,在堅道明愛談文學,講理想的日子?
堅道明愛做就了一班文學青年,如洪朝宗、陳翹英、包雲龍、黎廷瑤、龐繼民、吳鍚興、尹雅白神父、陳志強、高德潔及吳萱人等。提起吳萱人就憶起我走向文學創作的路,都是因他而起,亦是因「文社綫」而起。
1960年代後期,香港青年文社運動由高潮回落,有一群來自各文社的文藝青年,不甘心自此湮沒無聞,在熱心的吳萱人多番奔走之下,連繫了洪朝宗、周卓豪、黎廷瑤、陳翹英、吳錫興、葉左肇、龐繼民等人,組成了既是團體名稱,又是期刊的《文社綫》,正如吳萱人當年說的:《文社綫》是「文學與社會聯成一綫」的意思。
《文社綫》最初以雙週刊的形式,1968年9月開始,附於《中報週刊》內創刊,內容以 年10月《週刊》結束,共出五十四期。其後自費出版了六期半月刊,每期六頁八開的小報,至1971年4月的第六十期,改為十六開雜誌型,及7月的第六十一期出版後,終於停刊。
《文社綫》第六十期《保衛釣魚台專號》是最重要的一期。僅三十頁的雜誌,竟用了十四頁,囊括了1971年初,港台、內地及海外文人,為「保衛釣魚台」而寫的文章及報導二十三篇組成的專輯,應該是同類專輯的代表作。
那個說:「寫詩等於花錢,花完了就算」的詩人蔡炎培,眉目間常帶點失落的廖寞。他的作品在《人人文學》、《詩朵》、《香港時報》、《文藝新潮》等都曾刊載過。然而,在他鰂魚涌的「掛劍樓」中,可又是拿著馬經,又或是在豪飲?他昔日那種不收斂的豪情,也許祇會換回生活的迴响。
還有曾經提及過,理工機械工程出身的吳萱人,對於本人可以說是亦師亦友,這個忠厚的朋友,多年來一直站在身邊加以指引,具有很深的內涵,對於文社資料極為豐富,可以說是香港文社的活字典,在他不足一百呎的待旦工社中為文社的朋友默默播種。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瀟洒的戴天(余之雲),他創辦《盤古》,更於1969年與古蒼梧創辦《詩作坊》開創了喜歡文學的朋友走向詩作的不歸路,他的散文集《無名集》、《渡渡這種鳥》以及詩集《岣嶁山論辯》和《石頭的研究》等,都是喜歡創作者值得細讀的文章。
在多倫多電台工作時,認識及為王亭之做了個特輯節目。談錫永以王亭之筆名,在香港發表詩作、佛學及專欄作品,他亦是紫微斗數(中州派)、玄空風水及中國畫的專家,為藏傳佛教寧瑪派上師,致力於宣揚如來藏義理。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現居於烈治文山市。
原名胡秉文的胡菊人(1933年-),先後任《大學生活》社長及主編、《中國學生周報》社長。1968年開始擔任《明報月刊》的主編,1981年加入傅朝樞創立的《中報》,1981年6月1日創辦「百姓」半月刊,1996年移民加拿大溫哥華,亦是不能忘記的創作人。
葉維廉曾與崑南、王無邪辦《詩朵》詩刊,他的詩最早成形於香港,後去台灣,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與白先勇等人是同學,擔任《現代文學》的撰稿,1975年與侯健、楊牧、姚一葦等人創辦《文學評論》期刊,1980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首席客座教授,建立比較文學研究所。1980年代多次回到大陸,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講授比較文學。葉維廉早年曾名列「台灣十大傑出詩人」之一。後轉而從事比較文學、美學和文化哲學等的研究。著作有《龐德的國泰集》、《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飲之太和》、《比較詩學》、《歷史、傳釋與美學》、《解讀現代與後現代》、《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尋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學規律》、《中國詩學》等。
原名龐繼民的路雅,雁影,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們總叫他做「華仔」。他經營的特藝印務公司數十年,但是沒有生意人的特性,卻有文人的氣質,還記得曾於1997年回歸前返香港時,曾到過他的公司聚舊。在文學創作的路上,總比他依靠兩枝枴杖走得順暢,他不多言,就如他的《但雲是沈默的》,《內心獨白》,《風景習作》,《活》,《生之禁錮》等,還有和羈雲、王偉明、胡燕青、吳美筠、譚福基及溫明等在星島日報的《雜思瑣語》合寫專欄以及出版《七葉樹》詩集。他也曾創辦「潮聲現代文學社」,除了文社綫,他還在芷蘭文藝社,藍馬現代出版社,詩雙月刊,發表文章,多年的好朋友,至今不忘。
1973年加入多倫多明報,當時的總編是吳國基,他就是曾在香港以羅幽夢的筆名,在七十年代發表不少詩篇。此外,七十年代的香港文壇,如也斯、李國威、鍾玲、淮遠、黃國彬、禾迪、鍾玲玲、羊城、關夢南、何福仁、吳煦斌、李金鳳、李家昇、阿藍、秦天南、馬覺、李國強、馬若、納西、張景熊、黃楚喬、覃權、飲江、葉輝、鍾偉民、韓牧、羅少文、羅幽夢、柯秋亭(柯振中),江詩呂等,現在又身在何方?
當年曾在《現代青年人週報》以葉左肇專欄寫稿,負責人就是劉卓輝,後來他在填詞方面發展,如《說不出的未來》,《沒有終點的旅程》,《歲月無聲》,《歲月如歌》及《日出東方》等, 都備受好評。還有,帶點儒氣的黃俊東,隨和的翁靈文,還有莫昭如,李維陵,馬朗,譚聯輝,李英豪,舒巷城(秦西寧),西西,陳炳藻,許定銘,李國威,綠騎士,朱韻成,善農,藍凌(吳鍚興),崑南,古兆奉,蓬草等一大群文壇朋友,大半依然流連在創作的生涯中。
除了一大群值得懷念的朋友外,還有很多刊物未能遺忘,如《素葉》,《晨鐘》,《百姓》,《詩風》,《大姆指》,《新穗》,《破土》,《文社綫》,《時代青年》,《中國現代人周報》,《抖數》,《批評家》,《新綠》,《戰訊》,《海暉》,《草根》,《前綫》,《澎湃》,《新青》,《十月評論》,《秋螢》,《詩壞》及《風格詩頁》等。
至於出版社方面,當年的素葉出版社、詩風社、新穗詩社、當代文藝出版社、破土出版社、綠林出版社、文學研究社、藍馬出版社、華英出版社、萬里圖書公司、天地圖書公司、七十年代出版社、明窗出版社、純一出版社、海光文藝社、萬葉出版社、天聲出版社、高原出版社、縱橫出版社及友聯出版社等,不知培育了多少寫作人才。
記得詩人王靖獻(葉珊、楊牧)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說話:「我們這種嘗試以生命和文字藝術做畢生交換的活動,有時雖顯得悲壯,有時卻顯得寒酸!」該是令人心酸的肺腑之言,亦如徐志摩所說的:「化不開的濃墨。」到頭來,可不是又要把感情和濃墨也化開來了嗎?
一生七十古來稀,現在的科技,可能七十是人生的另一章開始,正如我在序中所言,七十臨矣,豈能一事無成,雖非泰山梁木,亦難賫志而歿。故拾舊稿,棄懷緬而留㾗,自吟自止,工拙所不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