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治專訪 - 興建高鐵,打造第二個多倫多
5月19日,安省省長韋恩在副省長馬修斯、交通部長鄧德華的陪同下,宣布安省在建設高鐵方面正式邁出第一步,開展從多倫多至溫莎的高速鐵路先期設計工作,全面進行環境評估。高鐵計劃終於出台,陳國治有什麼補充?
陳國治表示,他非常高興看到高鐵計劃正式啟動,安省成為全國第一個開展鐵路轉型的省份。其實在北美修建高鐵,討論了已經幾十年,以前曾經有評估,對南安省連接溫莎、大瀑布,東至渥太華、魁北克等地的方案都有探討。安省的高鐵夢已經有多年,近期經過委任前聯邦交通部長作為特別顧問,提出可行性報告,現今正式由省長提出沿著溫莎-多倫多走廊興建首條高鐵。
提倡興建高鐵
他說,他一直對興建高鐵相當關注。在前往中國的訪問中,他真實感受到高鐵對中國經濟的推動作用,對交通和人們出行習慣所帶來的巨大改變,對輸送人流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早在數年前,他就開始向省府提倡高鐵的作用,並陪同省長在中國訪問時親自體驗高鐵。此次聽到省府決定建高鐵,他認為隨著安省經濟的增長,興建高鐵是一個理所應當、適逢其時的事情。
特別顧問做出的可行性報告,為多倫多-溫莎的高速鐵路線路規劃提供了兩個方案。 A方案著重速度,以最高運行速度300公里/小時為設計基準,全線共6個車站,其中還有隧道,全長376.3公里。而B方案考慮盡可能利用現有的路線和設施、以及正在建設的GO RER(地區快速軌道計劃),最高速定在250公里/小時, 7個車站,沒有隧道,全長365.3公里。兩個方案在費用上有較大差別,但考慮到加速減速之後的總行車時間並沒有差太多,A方案全程114分鐘,B方案124分鐘(比現行的VIA火車節省130分鐘)。無論何種方案,高鐵全線都將採用電氣化驅動,並將配合多倫多皮爾遜機場的未來發展方向,即將機場打造為公共交通樞紐,旅客走下飛機,可以在機場直接轉乘高鐵轉往倫敦、滑鐵盧和溫莎等地。工程將分為兩期推進,一期工程從多倫多至倫敦,二期工程再從倫敦延伸至溫莎。報告提議的高鐵沿線是南安省的經濟帶,是安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既有全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又是重要的高科技和創新的知識基地,相互依存度非常強。
高鐵效應
陳國治指出,大多倫多地區一直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隨著經濟的穩定增長和多元化,一直是眾多移民來加定居的首選。然而這個中心的繁榮也有不利的另一方面,交通堵塞日趨嚴重,差不多是「四面楚歌」、四處堵塞的局面;也帶來房價升溫過快等問題。省府近年來投入史上最大筆的資金,一方面新建、擴建高速公路和橋樑,一方面大舉興建公共交通。如今又決心興建高鐵,全方位打造現代化的交通體系,希望對這個大都市的交通狀況有所緩解。
高鐵對安省交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在交通上,縮短了多倫多與周邊幾個重點城市的距離,讓人員往返更加便捷,以更短的時間抵達自己的目的地。其二是在經濟上,通過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改善民生,縮短人們花在交通上的時間,進一步提高生產率,吸引投資,保障貨暢其流、人盡其用,促進經濟發展。
第三是在城市佈局上,讓人口分佈更趨合理:高鐵將改變人們心目中城市間的距離,鼓勵人們到大多市的周邊城市居住,從而打造大多倫多以外的第二、第三中心。陳國治以前也曾經提到,安省每年有十幾萬新移民來到安省,十年就是一百多萬。如果高鐵建成之後,新移民的首選的城市就不一定是多倫多,而是可以分散到其他的第二中心。如果政府再特意開發第二、第三中心城市,在那裡製造新的就業機會,而其他大型企業也隨之跟進,就可以促進這個新城市的興起,令整個經濟帶的人口分佈更趨於合理。
多年來,省府對投資基建不遺餘力,計劃13年內投資1900億元。展望未來,陳國治相信美國、魁北克省也會有興趣建高鐵,因此安省的高鐵向南有望接通美國,向東連接渥太華、滿地可及魁北克城,高鐵線路越長,越能顯示出作用,為全省經濟和省民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