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治專訪 - 難民又來了
近期以來,大批庇護申請者湧現在美加邊境,社會上出現一些爭議,請問陳國治如何看待加國接收難民的問題。陳國治表示,難民來自各地都有,據統計,近日出現在加美邊境上的難民申請者,最初是受《禁穆令》影響的人士,近期大部分是來自海地,目前這個過境的數字已經減少。其實對於接收難民的事務,各地省政府和聯邦政府都有固定的程序,大家分工合作。聯邦政府負責甄別與審批,而省政府將配合服務和安置。
我們對難民三唔識七(廣東話:素不相識,毫不相干),為何要接收他們?陳國治表示,加拿大總體上需要一定數量的外來人口移民,以補充本國的勞動力,在此總指標之下,加國每年都確定接收一定規模的難民,這是加拿大人道主義的傳統。是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成功,這一成功為世界所認同,舉世矚目。不論是以難民或技術移民、商業移民、家庭團聚等渠道到安省安家的人士,安省都希望他們成功,成為對安省社會做出貢獻的一員,也希望他們的後代將來為安省做出貢獻。
美國有消息稱,加國開放邊界,來者不拒,是否是這樣?陳國治表示,本國也有些政治人物,將此事政治化,藉此機會大肆炒作,以試圖喚醒那些反移民的基本面的支持。據他所知,加國有接收難民的傳統,為逃避戰亂、恐怖以及走頭無路的人施與援手,提供人道主義的安全庇護,這不假。但並不等於加國沒有嚴格的難民審核制度,或來者不拒,申請者並不能獲得自動的庇護。非法入境者將受到拘捕,對於所有庇護申請者,不論他們是出現在機場、海關、港口或是國境線,國家都有一套完善的處理程序,給他們安排在臨時居所,對申請者進行逐一審查和甄別,對不符合條件、資格的申請人,對造假的申請人,將予以遣返。這一套程序現在如此,往屆政府也同樣如此。嚴格執行現有法律,與堅持加國的人道和接收移民的傳統不矛盾。聯邦政府目前所做的,正是堅持移民體系的完整嚴肅性,是具有人道傳統的加國應該做的事情,也是法治國家應該做的事情。
堅持人道傳統,堅持法治
有人抱怨,稱政府不該給尚未做貢獻的難民分配資源,陳國治表示,這個社會(不論政府還是熱心人士)給每個初來乍到的人士以適當的援助,給他們基本的生活必需,幫助他們在本地站穩腳跟,都是為了幫助他們克服當前的困境,以後能夠更好地貢獻社會,回饋社會。接收難民是加拿大的傳統國策,這已經實行了很多年,不論是哪一個政黨當政,都是如此。通常是每年接收大約2萬5千個,但對於特殊的國際形勢,加國有特別處理。
比如近期的敘利亞難民,再以前,1999年接收了7千多個來自前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的難民、而最為著名的,是1979年接收來自越南的6萬多船民。在此之前,還有1968年1萬多捷克難民、1957年3萬8千名匈牙利難民等等。歷史上,加拿大曾因國內和世界出現嚴重的反猶主義,拒絕了一船猶太人船民登陸,該船被迫返回歐洲後,很多人死在納粹德國的集中營。但在很多時候,加拿大對難民伸出援手,都不會退退縮縮。獲得全世界的認同。
陳國治表示,其實除了原住民之外,我們個個都是從移民變成公民,或難民變成移民,然後變成公民。加拿大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就堅持多元文化,接收移民,在接收難民方面做好自己的一份本份,重在看每個申請人的資格、能力或遇到的困難,而不是看申請人的種族、膚色和宗教。
他說,自由黨在這方面比較開放、均衡,一方面堅持加國人道主義的傳統和價值觀,堅決反對種族主義和任何歧視有色人種的思潮;另一方面堅持維護移民法律的嚴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