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治專訪 - 補選與大麻
過去一年,聯邦政壇有過三次補選,4月一次,各黨席次沒有變化。 10、12月的兩次,執政黨從保守黨手裡接連奪走兩個議席。保守黨新黨魁上任,卻接連失利。究竟怎麼回事?
陳國治說,恆久以來,補選時巿民通常投反對票,對反對黨十分有利,勝出機會很大。但保守黨卻在10和12月補選中失利。選後眾議紛紛,保守派說什麼雖敗猶榮、社區發光。自由黨話市民認同,保守派繼續衰落。新民主黨則少講少說,來一招無聲勝有聲。各個黨派,買花贊花香,是方程式,「理」所當然,唔講就笨!其實,選舉成敗,因素通常是多元化。在競選期間,保守黨刻意在少數族裔如華人聚居的選區主打「大麻」牌、估計選民是「懵查查」的政策,有可能弄巧成拙,被更多人識破,在全國連失兩席。保守黨在華人社區中給人一種印象,宣誓要將「反對大麻」作為主打政綱,一反到底,以爭取選票;黨魁親自到選區為候選人站台,似乎信心十足,志在必得。選舉結果,保守黨不僅沒有贏得士嘉堡選舉,反而在自己卑詩省的堡壘都輸掉,被自由黨奪走,成為這個區70年來第一次出現自由黨議員。
兩套劇本
陳指出,真實的情況是,保守黨在全國主流範圍不僅沒有把大麻作為他們的主要議題,甚至還在態度上模凌兩可。他舉例說,保守黨黨魁曾表示,「如果(大麻)合法了一段時間,我們再說『嘿,我們要再次把它定為非法』就非常困難了」(iPolitics,2017年4月16日)。
保守黨「影子內閣」的資深成員Maxime Bernier表示:「我支持大麻無罪化,我對法治化的辯論持開放態度」(Toronto Sun,2017年4月1日)。而保守黨的前內閣部長,在台上信誓旦旦反對大麻,做不成議員之後卻比任何人都跑得快,轉呔去做大麻生意。
保守黨在大麻議題上模棱兩可,在英文社區中講一套 — 如果、或者、可以!在華人社區中講另外一套 — 咬牙切齒,同你死死過!陳國治表示,保守黨之所以搞兩套劇本,因為他們知道明確的現實:保守黨在華人和其他少數族裔中兜售的劇本,在主流全社會根本拿不出來。主流社會對大麻法治化的支持率是相當之高(有測驗指68%)。為了在主流方面不顯得反對,這位黨魁採取了似是而非的態度。到少數族裔面前,又有意表示出強烈反對。最終表現出來的,不知道是幾面人,和安省保守黨彭黨領船板魚的形象,來一個大比賽!翻來覆去,今日反、明日覆,五時花、六時變。沒有原則、沒有立場,誠信哪裡尋?
愚民政策
陳指出,刻意的兩套劇本,五時花六時變的船板魚策略,這些都是保守黨習慣的動作。想不到聯邦保守黨領謝爾和安省的彭黨魁一樣,也是採用了船板魚伎倆,在同一問題上跳來跳去。彭黨魁在性教育問題上,也是如此:一時對少數族裔說要取消性教育課程,一時又承諾不取消。彭黨魁要大家相信他的承諾,但是他的承諾翻來覆去,取消性教育、不取消性教育;反對碳稅,主張碳稅……,到底應該相信他哪一個?
保守黨沒有誠心去做的事情,卻要在少數族裔社區表現得很積極,這實際上是他們的愚民政策。正如保守黨副黨魁Lisa Raitt「很誠實地」向自己人分享,如果保守黨在2019年將大麻非法化作為政綱,「我們將面臨與2015年一樣的結果」。但對少數族裔,他們假想個個人都是懵查查,睡在夢中,企圖把少數族裔包裝在另外一個非現實的、超越時空的世界裡,認為用這種方法有機可乘。但事實上,我們越來越多的少數族裔擦亮了眼睛。
為宣傳自己而來
陳國治舉出另一個例子,就是在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活動上。保守黨黨魁在活動開始前突然現身,接二連三對傳媒講話,好大陣仗。但臨到正式的紀念活動快開始時,卻找不到他的踪影。整個活動莊嚴肅穆,包括向南京大屠殺遇難者默哀,追思儀式等等,他都不曾出席。原來他早就離開了。令人質疑這到底是為了上鏡頭、做宣傳,還是來紀念南京大屠殺?他離開現埸不到半個小時,他的助手已在社交網絡大做文章,這位保守黨領䄂是有「備」而來,為宣傳自己而來。
講回大麻,保守黨當政十年,在大麻問題上也是只會上鏡頭,對現實採取鴕鳥政策。他們任內,大麻消費量大幅飆升了差不多50%。保守黨根本就是對大麻問題束手無策,而自由黨提出的法治化、嚴格規管的措施,可以切實有效地讓大麻遠離青少年,並大力推行公共教育。這釜底抽薪的策略,又捲起保守派船板魚的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