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治專訪 =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並非山窮水盡
2017年,加國經濟表現優異, 比美國和其它G7國家為好,但新的一年會面對一些不確定性,有消息稱美國白宮有可能會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請問陳國治有何評論?沒有NAFTA,是否會給加拿大造成經濟崩潰?
陳國治表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出現警訊,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今年一月即將在滿地可舉行的談判,已經是第六輪。自從美國大選之後,美國在對外貿易的不確定性就顯得非常之大,白宮高層官員一時釋放出一種信息,一時又出現反面的消息,現在又表示願意把自貿談判期限延續到三月以後。美國撤出NAFTA的可能性,是確實存在。但不論是即將舉行、還是以前的幾次談判,所有參與方的人員都非常努力和忙碌,希望能夠對NAFTA做出一個圓滿的修訂。
常言道:商場如戰場,做生意自然會有順境和逆境。營商荊棘滿途,外貿談判當然也是荊棘滿途,沒有免費的午餐(There is no free lunch),加美墨三方談判的道路崎嶇,是正常的。總體來說,NAFTA是一個合作共贏的經濟發展模式,23年的歷史證明對三國的經濟和就業都有十分正面的成果,但是歸根結底,NAFTA是延續或是取消,取決於三方對貿易和經濟發展理念上是否能跨越鴻溝,每個國家的國策不同,首腦、智囊團在方向選擇上各有不同。在貿易理念上,加拿大保持開放、包容性的經濟,認識到加美兩國經濟的相互作用和高度依存性,認識到全球化經濟的大趨勢。而新的美國當局則選擇關起門來發展經濟,採取閉關自守的方式,來對抗全球經濟一體化。這是全球兩大不同的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他指出,其實加拿大也有人士具有閉關自守的理念,保守派就是如此。當年,保守黨的哈珀在擔任總理之前,曾經主張沿著亞伯達省的周邊築起一道「火牆」,意圖與外界、與周邊的加拿大省份隔絕。和美國倡議在南邊建築的石屎牆(廣東話:水泥牆)有異曲同工之謬。保守黨當政十年,和世界接軌方面時時出問題,令加拿大喪失許多和外界發展的機會。現在,保守黨的新黨魁又蕭規曹隨,一上台就打關門牌子,想都不用想,已大聲反對與中國探索自由貿易,這裡不去、那裡不去,抱殘守舊。突顯出「倔頭路」(廣東話:死胡同)的貿易理念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否會取消?陳國治表示,我們希望它不是這個結果。聯邦和省級官員都在努力,聯邦外交部長還提出要用創新方式推動談判。加拿大力主延續三方的自由貿易,並將為此做出堅持不懈的努力,希望對其進行修訂。其實,修訂是件好事。在NAFTA實行的二十多年來,世界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電子商務、數字科技、人工智能、生產自動化等等風起雲湧的領域,這些都是在當年簽訂時沒有的事務,考慮到這些因素對經濟的影響,將使NAFTA對三國的經濟產生更加正面的作用。當然如果美國態度已決,他們要關門、「Bye Bye!」,加拿大不可能一味為了拯救協議,而令本國企業和打工者喪失正當和公平的利益。
天不會塌下來
陳國治進一步指,加國做最大努力,並做各種結果的打算。很多人認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掌控加國經濟命脈,其實,如果沒有NAFTA,天不會塌下來,一定不會「世界末日」!因為在加國對美的產品業和服務業中,不經過NAFTA協議的佔了47%,卽是說加拿大差不多一半的製造和服務業不受影響。數據顯示,如果NAFTA取消,兩國經貿回歸WTO規定,進出口關稅變動,五年內對加國GDP的影響,是0.2%,是一個可以管理和承擔的數字。
陳國治說,從根本上,當前的局勢給我們再次敲響警鐘,加拿大的經濟一定要走出去,向海外開發新的目標市場。十年前他主張敎育走出去,招收國際留學生,八年前他倡議農業走出去,分散市場。如果安省的其它領域再早幾年走出去,今天就不至於如此挑戰了。很多工業化國家,如韓國、德國、澳洲等等,都能走出去向世界發展,加國貿易的雞蛋不能永遠放在一個籃子裡。不論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結局如何,我們的企業都應該意識到走出去的重要性。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競爭環境,不單只取決於一條貿易恊議,也取決於工資、稅制、市場機會、產業隊伍的教育和技能、整體科技發展水平等多種因素。商埸如戰場,放眼未來,安省省民自強不息,居安思危,才是進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