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跟來自香港的音樂才子周啟生做訪問,問他未來的動向?會否移民加拿大?問他在云云的歌曲中,認為最滿意或最愛的一首是什麼?
「一切以女兒為優先,但以太太的意願為準,隨緣也隨遇而安。經過三年的疫情之後,感恩又可以開始工作了,暫時都是以香港和北美為主,例如三藩市、洛杉磯、多倫多和溫哥華等。至於那一首歌最愛,作為一個創作人,寫完了一首歌便是,繼而追求另一首更滿意的作品。故此,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周啟生說。
在多倫多的三天,周啟生給予人們的印象是沒有架子、親近、肯教、待人以誠的朋友。真的,說是朋友而不感覺是巨星。大家都感受到,有些來自香港的所謂「巨星」,總是以為自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莫要說請教他歌唱的技巧,絕對不可能,就算拍張照,也未必能夠「埋身」。然而,周啟生願意,也是發自內心的跟你說如何用鼻孔呼呼,如果用口呼吸又應該如何將個咪配合,什麼是三拍四,什麼是四拍三,如何用丹田去唱歌等。這三天,大家都上了寶貴的一課。
能夠聽到這位樂壇巨星,音樂才子的作品,當然要感謝主辦這次演唱會的美姿舍負責人May Yim嚴曉媚。
周啟生Dominic Chow 1961年6月1日在香港出生的音樂人,生自一個音樂與娛樂世家,父親是粵語片演員周吉,姐姐是和音歌手周小君,他更是著名作曲家顧嘉煇的徒弟,兼為藝人周永恆的叔父,妻子則為大提琴家司徒靄杰,育有兩子一女。
周啟生是香港1980年代的歌手及創作人,初期主要負責作曲和編曲,後來以創作歌手進軍樂壇,出道時以唱歌聲線酷似許冠傑而聞名。此外,「草生」的名字是周啟生與音樂監製葉廣權及其胞弟葉廣軍作曲時使用的筆名
周啟生小時候居住於蘇屋邨,1968年至1973年畢業於五邑工商總會學校,1974年畢業於蘇屋南官立小學,後於1977年畢業於佛教大雄中學中三年級。當年剛滿月便隨家人遷入當時新落成的蘇屋邨,是第一代的蘇屋邨居民,其已故父親周吉曾歷任居民協會主席,他表示這個屋邨見證著香港歷史及精神,盛載著很多人的回憶及人情味。 2017年,周啟生免費擔任王瑋在11月7日在麥花臣場館舉行一場《王瑋 Grace 等愛的女人見證音樂會》的顧問,不收分文作曲。周啟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待人以誠。
周啟生擅長電子迷幻音樂。他受1970年代德國電子音樂運動krautrock中的領軍樂隊Kraftwerk的影響很大,有幾首歌甚至直接翻唱,如《the model》,周啟生重新用中文填詞。他較有名作品主要有:《天長地久》、《長得很》、《喜歡嗎》、《淺草妖姬》以及李雅桑作曲周啟生編曲的《風的季節》、《午夜突破》、《化蝶》、《獨醉之後》、《離鄉別井》、《你在何方》、《隨便吧》、《不可思議》、《什夜天使》、《溫馨的刺針》、《時光配件》、《漫長路》、《捨不得你》等。
周啟生因受70年代德國電子音樂運動krautrock中的領軍樂隊Kraftwerk的影響而獨愛玩電子迷幻音樂。80年代初期周啟生主要負責作曲和編曲,後以創作歌手進軍香港樂壇。對於香港的音樂界,周啟生認為偶爾採用先進的科技無可厚非,但現今不少香港歌手錄製歌曲時都愛調音,還有些歌手逐粒音調。他認為有實力的歌手就喜歡一take過,所謂原汁原味。周啟生期望,若再能有好的作曲、填詞人,又能誕生實力派的歌手,香港樂壇自會再顯雄風。然而,努力並不是單靠一個人,是需要羣策羣力,希望新一代的歌手能夠努力共創佳蹟。
真期待,這位實力派的音樂天才,能夠再臨多倫多,最好能夠在此絳帳授徒,使多倫多的樂壇有另一番的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