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黃彩珍基金會慶祝第廿五年為青少年而設的林黃彩珍奬
來自安省列治文山的特殊奧運會速度滑冰運動員,來自亞省愛民頓的尖子,來自卑詩省高貴林的攝影和電影製作藝術家,以及來自安省萬錦市的社會公義倡導者。這是第廿五屆林黃彩珍獎的九名獲獎學生中的四位。特別為廿五週年而設的卓越獎,頒發給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醫生 Dr. Teresa Tam,以表彰她在維護國家在新冠疫情下對公共衛生及安全方面作出的貢獻。
今年為林黃彩珍基金會慶祝成立廿五週年,旨在表彰全國的優秀華裔中學生。自一九九八年基金會成立以來,已超過一百四十位年青少年獲奬,其中許多已成為業界的領導者。前林黃彩珍獎的獲獎者,很多現在已成為律師,醫生,企業家,工程師,平面設計師,教育工作者,會計師和牙醫,他們的服務遍佈世界各地,遠至加拿大北部Nunavut 地區,美國,中國和新加坡。
第廿五屆林黃彩珍獎將於十月廿二日(星期六),東岸時間上午十一時半至下午三時,假多倫多市林黃彩珍公立學校Jean Lumb Public School 舉行,地址在20 Brunel Court, Toronto。
林黃彩珍長女暨基金會主席陳林瑞玲Arlene Chan 表示:「每年,評審團從本國各地衆多優秀申請者中選出獲獎者是一大挑戰。這些年輕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學術,藝術,社會服務,運動,環保,人權,科創和未來領袖方面都是尖子。」
林黃彩珍基金會每年頒發以上的獎項,目的不但去表揚卓越成績的華裔青少年,鼓勵他們百尺竿頭,不斷精進。同時亦為了紀念早期華裔加人的拓展歷程,為這一代作出的犧牲。我們希望得獎者能體現林黃彩珍的理念和精神。林黃彩珍一生不倦不休地服務多倫多華人社區,為加國華人公益發聲,她亦是第一位華人婦女獲頒加拿大國家勲章。她的一生傳奇,永留千古。
二零二二年林黃彩珍獎獲獎名單如下:
莫亦非Michelle Mo 來自亞省愛民頓Old Scona Academic,贏得多倫多大學士加堡分校贊助的學術獎。
作為一名IB 國際文憑課程學生和社區領袖,莫亦非的亮麗成績是全級最高平均分99.24%。她領導學生會,數學隊和國際象棋會。她被挑選參加著名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女性科技計劃。在Dr. Barbara Hughes 指導下,與另一學員組合在有關於建議,設計,建模,及裝置以互動方式創作變形藝術Anamorphic Art。莫亦非致力於為年輕一代創造機會,例如:在疫情期間為被遺忘的女孩們,主持非營利性數學訓練營,以及校際虛擬國際象棋錦標賽。作為一名狂熱的作家,她的文章已在三本選集和四本雜誌上發表了,並贏得了無數榮譽,包括Susan B. Green Memorial Award 紀念獎和Starlight Award for Poetry 獎。莫亦菲參加各種學術比賽,如數學,國際象棋,化學,編碼,辯論和世界學人盃World Scholar ‘s Cup。她是2019年世界學人盃冠軍錦標賽的一千七百多名學者中排名第五十八位。她是國家優秀獎學金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和多倫多大學國家獎學金決賽入圍者。莫亦菲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朱詩淇Kelsey Gee 來自卑詩省烈治文R.A. McMath S.S. 贏得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贊助的入學獎。
雖然智力在我們的社會中受到高度重視,但朱詩淇認為社區參與也是同樣重要。社區服務改變了她的性格和觀點,讓她從舒適區域和一名內向的領導者走出去,從而學習新技能,並結識不同優秀的人。在整個高中期間,她參加了許多學校和社區團體。她最自豪的是她參與Richmond Hope For Hospitals (RHFH) 醫院的希望工程活動,旨在通過社區倡議提高當地醫院的認識和資金募捐。在2021年,疫情限制了人與人的接觸,迫使他們的團隊作出新的思考,並創建新的方法去支持社區。她建議並主持一本由學生製作的食譜作為籌款活動。經過六個月的辛勤工作,為RHFH製作了一本食譜,裡面印滿了精美的手繪食物,名為『從我們的廚房到您的廚房』,售出了一百四十多本烹飪書,為烈治文醫院基金會籌集了一千六百七十五加元。食譜項目的成果,證明了團隊合作和共同目標能把慨念實現。朱詩淇就讀於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的管理和國際商務的工作和學習課程。
林愷怡Abigail Lim 來自卑詩省高貴林Gleneagle S.S. 贏得由Chung-kotcheff 家族贊助的藝術獎
作為一名藝術家,林愷怡希望通過圖像捕捉不同的生活故事,從中喚起對社會公義,政治和人際關係的認識。她的藝術生涯始於中學,在那裡她學習了平面藝術,攝影和數碼電影製作。 她把所學的技巧都散發在義務工作上,海報設計,社交媒體帖子,活動舞臺,年鑒,學校話劇以及支援露宿者的社區項目。一月份,她主動為學校編製介紹母校的導賞視頻,幫助將來入讀的學生從影片中了解學校的建築和環境。她還製作了一部短片被提名参展卑詩省學生電影節,該片講述了一名高中生離開家園開始新旅程的故事。她已考獲皇家音樂學院的鋼琴演奏第九級,並在校隊中負責長笛。她也是教會崇拜團隊中擔任演奏者。五月底,她的攝影作品代表母校在Morguard-Coquitlam 中心獎學金展出。林愷怡就讀於卑詩理工學院的電視和視頻製作。
楊子怡Wendy Yang 來自安省多倫多Monarch Park C.I. 贏得為紀念Dorothy Lu 贊助的社區服務獎
楊子怡創立了一個數學輔導計劃,在那裡她將數十名學生與合作導師作配對,以數碼方式設計數學課程來輔導同學。她還是學校圖書館的指導委員會成員。她從十年級開始就參加指導委員會的義務工作。通過發起書評比賽為圖書館的未來作出貢獻。在萬聖節,她組織幽靈故事大賽的團隊以及評審委員會的成員。亞裔讀書會是一個由青年領導的非營利組織,其使命是幫助其他亞裔學生。作為一名亞裔活動份子,她為該組織的Instagram撰寫文章,並擁有一千三百多名追隨者。她所寫的主題與學術,世界問題和個人成長有關。作為導演,她管理著一個編劇團隊,進行招聘面試並參加導演會議。她通過其網上教育有關相關主題的文章,改變了許多亞裔學生的生活。她做了七百多個小時領導新生作義務工作,數學和科學導師,夏令營的輔導員,以及加入多倫多市府青年理事會成員有關幫助學校新生的開放日。楊子怡就讀於滑鐵盧大學和Wilfred Laurier大學聯合主辦的榮譽數學和工商管理學系。
劉宗民Ezekiel Lu 來自安省列治文山Bayview S.S. 榮獲Murphy & Chung特許會計師事務所贊助的運動獎
劉宗民患有自閉症是特殊奧運的速度滑冰,游泳和田徑選手。他八歲開始學習速度滑冰,並於2019年獲得參加在Sault Ste Marie舉行的安省特殊冬奧運動會的資格,並贏得了两枚金牌和两枚牌,成為最年輕的男子速度滑冰運動員晉級參加全國特奧運動會。他也是2020年二月在雷灣舉行的全國特殊冬奧運動會安省代表隊上唯一的華裔速度滑冰選手,更贏得金牌,銀牌和兩枚銅牌。在游泳和田徑方面,他參加區域特奧選拔賽,旨在這些比賽中獲得代表省級和國家級比賽的資格。他鼓勵其他殘疾人仕努力過健康的生活。去年,在他十六歲生日那天,他與安省自閉症組織和一些企業贊助商合作創建了Fitness Kids,並開設了一個YouTube頻道,展示人們如何以使用健身器材作訓練。去年秋天,他為CF24 CrossFit籌集了比目標多一倍的款項,以支持加拿大特殊奧運活動。他以各種身份代表特奧會,例如約克地區教育局的「約克區運動員」系列,CTV在全國冬季運動會進行期間的特別專題報道,以及安省特奧會的視頻專題。以己的努力作為榜樣,並證明殘疾者都能取得巨大成就,並激勵他人。劉宗民就讀於Bayview S.S.第十二班。
朱思穎Sophia Zhu 來自安省奧克維爾的White Oaks S.S. 贏得了紀念Choi King and John Mah贊助的創新獎。
朱思穎在直播平臺Twitch上為內容創作主播。這些每週活動是POG網路的一部分,POG網路是她共同創立的一家初創公司,旨在講述作為主播有關網上聯繫和發展。這個想法始於新冠病毒來襲時,在Twitch平台上,允許用戶通過與在線受眾建立聯繫來維持他們的社交生活。POG每周串流五十多個两小時半的互聯活動。首先從不同參與主播的特性作出配對。然後,他們會參加虛擬比賽或非競爭性社交活動,利用這段時間聊天並建立友誼,從中介紹自己給新的受眾。除了活動之外,POG還建立了一個由來自北美和南美,歐洲和亞洲的二百五十多名主播組成的在線社區。她創建了一個網站,並通過有關活動增加其社交媒體的影響力,每月獲得一百多個獨特的評價。她還每週在網站上主持以一對一方式指導兩位社交媒體主播。在兩週內將他們的Instagram追從者從六十三名增加到二百多名。POG已經發展了數十個頻道,收到了幾個原創的社交媒體的讚賞,並通過超過其他十家初創企業贏得了BETA Camp的“Closest to MVP”獎。朱思穎就讀於滑鐵盧大學聯同Wilfred Laurier 大學合辦的數學和商科的雙學位課程。
森美雪Miyuki Mori 來自安省萬錦市Unionville H.S. 贏得由Maximilian 家庭基金贊助的人權獎
自十一歲起,她為特殊教育班做義工,森美雪一直熱衷於有關殘疾人仕的公義,對智障者的欺凌和歧視。2018年,她自願擔任智障者的游泳教練,並於2019年獲得萬錦市志願者表彰獎。她在1UPToronto的2021年設計比賽中獲大獎,主題為多倫多Wychwood Barns 公園從新設計使該公園更適合給殘疾人仕使用。2021年五月,森美雪和LIGHT社區組織共同領導一個社會公義的虛擬會議,在那裡,她邀請了來自Variety村和Holland Bloorview康復醫院的榮譽演講者分享他們的經驗,並教育出席者如何公平地與殘疾青年合作。森美雪成立了一個由青年領導的組織Project 5K,以啟動 “Project Gifts for Good”項目,以分發溫暖包給多倫多的露宿者,以對他們的支持。她領導第二屆情人節回饋長者項目,她收集了及分發了二千五百多張手做的情人節咭送給主要醫護人員和長者。她希望繼續為被邊緣化社區的人爭取尊嚴,影響他們對生命的意義。森美雪就讀於卑詩大學的媒體研究學士學位和管理學碩士雙學位課程。
鄧永英Rachel Dong 來自卑詩省溫哥華市Eric Humber S.S.贏得由Fay and John Wong 贊助的環境保護獎。
作為溫哥華教育局的可持續發展會議主席,鄧永英希望人們能提高環境意識並增強氣候變化的宣導。她組建了一支由來自該第十八區內四十名高中學生組成的團隊,並主持了七次導師會議,其中兩次全天會議將一千多名學生與五十多名導師和社區組織聯繫起來。作為加拿大二十五歲以下的排名頭二十五位環保主義者,她計劃繼續培養學生領袖,啟發他們對社區產生積極影響。她於2019年創立了Kitchen-on-a-Mission,並與溫哥華各地的麵包店和露宿者收容所協調了一項廚餘計劃。她組織義工收集參與捐贈店鋪未售出的食品,併發起了一項招募活動,在一個月內將該會的成員從十五名擴大到一百名會員,發展成每週一天到每週五天派發。三年多來,該組織已將價值超過4萬加元的剩餘食物從浪費中轉移出來,支援了市中心東區的窮人。“鄧永英表示:「我對科學的熱情激勵我為截肢者設計一種以能量運作的輪椅,這項研究使我進身2020年溫哥華地區科學博覽會的決賽選手。從那時起,這股動力使我入讀卑詩大學環境科學,以引領創新研究去解決迫切的氣候問題。林黃彩珍奬獎學金讓我能投入更好資金在研究和對社區的參與,使我實現我的價值觀,以支援氣候行動和有意義的青年參與工作的包容和堅持」。鄧永英就讀於卑詩大學科學系。
盧焯恆Caleb Lo 來自安省萬錦市Millikan Mills H.S. 贏得紀念Pam Collett 的未來領袖獎。
盧焯恆的領導才能,從宣導,社區服務以及對指數科技的熱情,發揮了積極的影響。十五歲時,他與人共同創立了一個名為“Global Bound Education (GBE)的國際教育非營利組織,為落後社區不幸的學生創建和發送一套免費教育課程,同時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他已在全球內招募了一百多名高中生,以創建和發送一百多套學習課程,為迦納,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的四所學校的三百多名小學生提供這服務。他與具影響力的學習串流服務平台Study Stream,乃世界上最大的服務平臺合作,已超過六萬名追隨者。此外,他還擔任2020-2021年STEM無國界多倫多分會主席。他舉辦了小學生STEM之夜,與不同演講嘉賓齊主持,包括加拿大科技博物館,Engineering For Kids和STEM非營利組織,共有一百多名參與者。他是York Region Presidents’ Council (YRPC)的理事會成員。羅焯恆加入了一個名為TKS的human accelerator program 潛能發展計劃,在那裡他推動新的科技上的研究和創造,例如聚變能源和海水淡化之間的關係,成為國際矽谷黑客松Silicon Valley Hackathon的半決賽選手,以創建一個開發人員合作平臺。他獲得了全資贊助,參加了在邁阿密舉行的一次會議,並諮詢了以馬斯克Elon Musk支援的世界上最大的解決方案激勵者XPrize,以解決有效評估美國七十四萬多名警官的改革問題。盧焯恆就讀於Millikan Mills H.S. 第十二班。
歡迎媒體通過提前以視頻採訪或在當日即10月22日上午11:30分在Jean Lumb Public School林黃彩珍公立學校作實地採訪。
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致電(416)817-5237或發送電子郵件至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或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與Stephen Wong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