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Nov2022
拓展與印太地區國際合作,伍鳳儀部長出席東盟、G20及APEC峰會富有成效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加拿大國際貿易、出口促進、小企業和經濟發展部長伍鳳儀(Mary Ng)閣下圓滿結束又一次印太地區之行,她在此行期間陪同杜魯多總理出席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峰會、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經濟領導人會議。
在柬埔寨,伍鳳儀部長與總理一起出席了東盟-加拿大45周年紀念峰會。在此次會議上,加拿大和東盟承諾將加拿大的地位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凸顯本國與東盟進一步強化關係,也是東盟國家認同加拿大在該地區參與的有力證明。
總理還宣佈了幾項拓展加拿大在印太地區夥伴關係的關鍵舉措,包括2410萬元用於在東南亞建立“加拿大貿易門戶”,這是一個強化的貿易樞紐,將擴大加拿大在該地區的商業和投資網絡; 1310萬元用於東盟-加拿大行動計劃信託基金,以深化與東盟的接觸和夥伴關係,並支持東盟成員國參與加拿大-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以及2450萬元用於在該地區設立新的加拿大亞太基金會辦事處,以擴大與當地合作夥伴的關係。
與總理一同在印度尼西亞出席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伍鳳儀部長強調了總理宣佈撥款7.5億元用於加拿大發展融資署(FinDev Canada)的商業收益,此舉將推進加拿大發展融資署首次進入印太地區,拓展加拿大對發展中國家可持續、高質量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和援助。加拿大還通過加拿大商務局(Canadian Commercial Corporation)與印度尼西亞簽署了兩份備忘錄,讓加國企業開發印度尼西亞的機場基礎設施,並供應關鍵的農產品以維持糧食保障。
在出席泰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部長級會議上,伍鳳儀部長重申了加拿大對亞太經合組織的承諾。她與總理一起宣佈,加拿大將提供4500萬加元以啟動一系列前往印太地區的“加拿大團隊”貿易代表團;投資3180萬加元用於在印太地區建立一個專門的農業和農產食品辦公室;投資1350萬加元以擴大加拿大與印太地區合作夥伴在自然資源方面的聯繫;提供9250萬加元以擴大加拿大全球事務部在印太地區和國內的外交使團的能力,以加深與區域夥伴的聯繫。部長還核准了《加拿大-智利投資條約實踐聯合宣言》,以加強兩國的貿易和投資關係。
在整個行程中,伍部長會見了多位國家元首、相關部長和其他高級政府官員。她繼續倡導以規則為基準的國際貿易體系,並推廣加拿大是一個強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
引述
國際貿易、出口促進、小企業和經濟發展部長伍鳳儀(Mary Ng)閣下:
“印太地區對加拿大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經濟韌力至關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政府正在進行歷史性的投資,力圖增加加拿大在該地區的存在,這將為加拿大的公司創造新的商機,並創造高薪的加拿大就業機會。”
事實簡要
亞太經合組織APEC
加拿大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創始成員,該組織由21個成員經濟體組成。亞太經合組織成立於1989年,促進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繁榮。泰國是2022年APEC的東道國。
亞太經合組織的21個成員經濟體占全球經濟產出的62%,占世界貿易的48%,擁有世界人口的38%。
2021年,來自APEC經濟體在加拿大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6100億元。加拿大前五大貿易夥伴中有四個是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美國、中國、墨西哥和日本)。
東盟ASEAN
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是一個由10個成員國組成的區域性政府間組織。1967年由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創立,後來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加入。
東盟成員國加在一起,代表了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合計3萬億美元)。東盟擁有6.61億人口,是世界上第三大人口。
作為一個集團,東盟成員國經濟體代表加拿大的第四大商品貿易夥伴。2021年,加拿大-東盟商品貿易額為316億元。
加拿大自1977年以來一直是東盟的對話夥伴,並將尋求早日完成建立東盟-加拿大戰略夥伴關係(SP)的承諾。
2021年,加拿大啟動了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談判。東盟-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將成為一個更具戰略性的東盟-加拿大關係的基礎,推動太平洋兩岸的經濟增長、創新和創造就業機會。
二十國集團G20
二十國集團(G20)是一個討論全球經濟、金融和貿易政策問題的重要平臺。G20成員是世界上的主要經濟體,來自世界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占世界GDP的80%,全球貿易的75%,以及世界人口的60%。
加拿大上次主辦G20峰會是在2010年。印度尼西亞在2022年擔任主席國,印度將在2023年擔任主席國。
G20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德國、歐盟、法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意大利、日本、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韓國、土耳其、英國和美國。今年的G20會議,印度尼西亞邀請西班牙、新加坡、荷蘭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作為嘉賓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