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最早唐人街建匾牌,紀念華裔先驅林黃彩珍
在加拿大多倫多最早的唐人街舊址,日前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紀念牌匾揭幕儀式,安省文化遺產基金會(Ontario Heritage Trust)為華裔社區佼佼者林黃彩珍(Jean Lumb) (1919-2002)女士專設紀念牌匾,匾牌分為英文及中文,表彰及紀念第一位獲得加拿大國家勛章的華裔林黃彩珍對社區的積極參與及貢獻。
林黃彩珍在卑斯省出生,1935年來到多倫多。她積極參與社區義務工作,也成功地發展其水果及餐飲業務。在社區工作方面,她努力不懈地向聯邦政府游說取消歧視華裔的移民條例,最終獲得接納及通過。她在社運及文化的貢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給後人。
在1976年,她成為首位華人獲頒授加拿大國家勛章 (Order of Canada)。其它獲頒的榮譽,包括英女皇銀禧獎(1977),首位華人婦女及餐飲業人士獲頒發餐飲業傑出成就獎 Fran Deck Award (1982),多倫多市優秀獎 City of Toronto Award of Merit (1984),及英女皇金禧獎(2002)。
參加揭幕儀式的主禮嘉賓包括前參議員利德蕙、多倫多市長及前聯邦內閣部長龔比(David Crombie)、國會議員陳聖源(Shaun Chen)、省議員董唅鵬(Han Dong)、市議員黃慧文(Kristyn Wong-Tam)、林西何堂主席林立等。紀念牌匾揭幕儀式完成後,隨即從該處由南北醒獅帶領眾嘉賓步行到多倫多市政府。在市府圓形大廳舉行招待會及林黃彩珍女士一生珍貴圖片展覽。
前市長龔比表示,在他記憶中 “她為華人社區作出巨大貢獻,是多倫多其中一位大英雄,我常以朋友稱呼她而感到驕傲”。
省議員董唅鵬表示,“林黃彩珍的故事是個激勵人心的傳奇,像她那樣的先驅者開闢了平等權利的道路,造福後來的華裔加拿大人,包括我自己。多元文化不僅體現了她的理想,也傾注在她的行動之中。”
林黃彩珍紀念牌匾設立於多倫多市政府後面的花園內 Downtown Diversity Garden是最適當的。此處乃是六十年代華埠之所在,也是她領導 “保存華埠委員會” 成功保留部份土地作為現之中區華埠。其餘三分之二的土地被拆除,建成現今的市政府大樓及彌敦菲立廣場。
她一生的傳奇及精神,延續於每年舉辦的林黃彩珍網上 (www.jeanlumbfoundation.ca),以表揚五位在學術,運動,社區服務,藝術及創新方面出類拔萃的華裔高中學生。
陳林瑞玲是《1878年以來的多倫多華人:從圈外到圈內》一書的作者。該書為其社區的老幼人士記載了該社區的歷史。陳女士出生並成長於多倫多,從母親家族來計算的話,她是第三代加拿大移民。她父親十二歲時在支付了加拿大政府作為限制華人移民加拿大手段的五百加元“人頭稅”後移民來到加拿大。於多倫多定居之後,陳女士的父母首先開辦了一間雜貨店,然後又在唐人街開辦了一家餐館。這兩種生意,再加上洗衣店,為華人企業家中最常見的。陳女士的成長經歷是一個中西文化結晶的過程。她在唐人街的公立學校上學,五點到七點之間到特殊學校學習中文。週末時,她上舞蹈和鋼琴課、參加女童子軍(Girl Guides)並於星期日到中華基督教長老會(Chinese Presbyterian Church)做禮拜。
陳女士的父母大量參與多倫多華人社區的活動,包括擔當為華人移民提供貸款和支持的家族協會成員。他們還努力在華人社區周圍塑造更廣泛的加拿大文化。陳女士的父親決心更加地瞭解加拿大文化,說流利的英語,鼓勵並支持妻子林黃彩珍(Jean Lumb),使其後來成為第一個獲得加拿大勳章(Order of Canada)的加拿大華裔婦女。
林黃彩珍在變革加拿大移民法方面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變革終結了“單身漢社會(bachelor society)”現象。此現象部份歸因於1885年至1923年限制大多數華人移民加拿大所實施的人頭稅和1923年的《排華法案》,使得那些身在多倫多等城市的華人男士離鄉背井,單獨一人,與身在異鄉的家人遠隔千里。限制中國移民禁令的解除以1947年《排華法案》的廢除開啟,使得家庭得以團聚,增加了多倫多華人社區的規模並改善了他們的福祉。
這些經歷和其他的故事激勵了陳女士研究並撰寫她的多倫多華人社區專著。自從青少年時代起,她就喜好收集報紙剪報或者記錄多倫多加拿大華人的人生旅途。她在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見過社區中許多重要的人物,並且在加拿大華人身份經歷巨大變革的時期長大成人。基於她父母的社區活躍性,她接觸到的多元文化為其提供了思想覺悟和個人背景來理解華人在她的家鄉城市所經歷到的這段動盪不安的歷史。
從幫助修建橫跨加拿大鐵路到改善移民政策,華人替加拿大做出了許許多多的貢獻。陳女士的觀點是,華人社區對於多倫多市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例如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時,在因建設市政廳而損失了三分之二的唐人街後,華人社區組織了反對額外徵用唐人街的遊行示威。他們做出的努力,不僅成功地搶救了城市中地標性社區的殘餘部分,也對日後不徵求市民意見就進行土地徵用的做法表示了質疑。
除了政府政策和法律變化以外,陳女士認為,華人社區對於多倫多多元文化身份的演變也有深刻的影響。作為本市有著一百多年存在歷史且最顯著的非歐洲裔文化團體之一,華人在推動文化多元化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陳女士指出,在五十年代時,唐人街慢慢地演變成為一個吸引全市各地好奇遊客的觀光地。遊客僅需向聯合勸募協會捐獻三塊加元,就能觀看印刷機打印漢字、探索當地華人商店,並在當地最大的四家中餐館之一用餐來結束當天的行程。這些旅行有助於改變將唐人街看作“移民貧民窟”的主流認知,取而代之的則是,將此地區看作是一種充滿活力的社區和文化中心的意識。在此同時,被人認為自給自足且門戶緊閉的華人社區,則透過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來做出回應。在很短的時間內,唐人街上熙熙攘攘且繁榮昌盛的社區逐漸開始被視為多倫多市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普通華裔也給本市帶來了持久性的影響力。陳女士的故事講到她和丈夫在1976年搬到新家時,是街上唯一非歐洲裔的家庭。受過良好教育、英語流利、良好地適應主流文化,瑞玲及家人讓左鄰右舍充滿好奇和意外,他們在稱讚她流利英語的同時也表露出了自己在文化上先入為主的假設。陳女士認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只有透過個人互動才能真正被人接納並獲得別人的理解。她的家人努力不讓偏見擋住來路,不斷地向前進步。
陳女士對於多倫多華裔的記述,提供多倫多市民一個機會更深入瞭解這個城市過去的發展和變革。重要的是,本市所有文化群體都要有像瑞玲一樣的故事大王,因為過去的知識對於我們在家鄉城市的跨文化理解和未來福祉上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