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華人社區歷史之七 多倫多的華人戲院與香港戲院歷史 葉左肇
如果要細說多倫多的戲院或劇院歷史說來詳編,基本上多倫多華人戲院歷史,只是約由1970年開始。不過,多倫多的戲院或劇院歷史,根據記載,多倫多第一家劇院於 1839 年開業。隨著時間的推移,市政廳、皇家學院和共濟會大廳相繼建成。這些都是簡陋的場館,幾乎沒有我們所期望的劇院的屬性,但它們對多倫多市民來說很重要。這個早期時期唯一倖存的建築是聖勞倫斯廳,它多年來一直是國家芭蕾舞團的所在地。
嘉禾戲院Golden Harvest Theatre和多倫多西唐人街
嘉禾戲院位於士巴丹拿大道285 號,靠近多倫多唐人街西部中心的登打士街,與周圍的社區一起經歷了多次改造。1970 年代中期,在該地區人口結構變化的推動下,已不復存在的維多利亞劇院Victory Burlesque被嘉禾劇院取代,維多利亞劇院之前是以社區為導向的劇院(即斯特蘭德劇院和標準劇院Strand and Standard theatres)保持一致,嘉禾被認為是該地區少數民族社區的電影中心。
嘉禾針對的是唐人街的移民人口,主要由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抵達加拿大的香港僑民組成,嘉禾被認為非常適合該地區的東亞人口,為了提供其他電影院無法提供的體驗,嘉禾試圖展示東亞熟悉且流行的類型電影,並使加拿大觀眾接觸到獨特的東亞電影體驗。
唐人街電影院建模
嘉禾戲院作為代表香港嘉禾製片廠成立的劇院,該劇院與香港的聯繫從其所選名稱以及該劇院與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代表之間的通信。
嘉禾可以被認為是多民族商業發展的產物,符合當時唐人街更廣泛的發展趨勢,這一點在曼德爾·斯普拉赫曼(Mandel Sprachmann) 擔任劇院的首席建築師(多倫多市檔案館,檔案 1930)中可見一斑,他是該市許多劇目電影院的經驗豐富的建築師。事實上,多方力量共同打造了一個壽命短暫的電影院,這表明嘉禾劇院是加中鄰裡關係中的獨特實踐。
嘉禾影業以其功夫片、香港動作片和類型片滲透到西方和國內市場,在1970 年代初站穩腳,工作日放映時間通常為下午 6:00 至午夜,週末放映時間為下午 1:00 至午夜(安大略省檔案館。RG 7-33)。 電影院並不是其所在建築的唯一吸引力:該建築的幾層樓還在地下層設有一家名為“Sun Sun Restaurant”的餐廳,此外,底層還設有一家銀行和一些零售空間(多倫多市檔案館,檔案193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嘉禾劇院並不是附近唯一的亞洲劇院,邵氏劇院也在嘉禾西北學院街360 號作為“C 級”電影院運營,由邵逸夫擔任院長(安大略省檔案館。系列 RG 56-9)。 事實上,嘉禾劇院就在附近,而且它是一家「B 級」劇院,擁有規模更大、更有組織的工作人員,這表明嘉禾劇院對其核心競爭對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劇院的組織等級制度值得注意,因為它依賴具有多元化、甚至國際化地址範圍的個人。 員工的地址從安大略省的士嘉堡到威洛代爾再到溫哥華,甚至遠至香港九龍(安大略省檔案館。系列RG 56-9)。 因此,嘉禾創始人周浩然被列為劇院總監,其住址位於九龍,而興羅則被列為經理,其住址位於士嘉堡。
嘉禾影城在唐人街的地位突顯了中國電影的重要性以及整個70 年代和 80 年代亞洲類型電影的發展。 多倫多嘉禾電影院是東亞(尤其是香港)電影院的所在地,透過東南亞和西方觀眾之間的文化商品流動,揭示了類型電影的文化流動性。 這種文化產品的流動相當於實際人口的流動,反映了電影之外存在的從香港到多倫多的移民趨勢。
嘉禾劇院的名字很容易被目標觀眾識別,這家香港工作室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市場中不斷成長,透過一系列成功的、針對國內的作品而聞名。 多倫多唐人街自然成為嘉禾集團抓住產業擴張機會的目標的一部分。
透過電影的民族認同和社會聯繫
要理解嘉禾劇院的社會和文化價值,有必要看看唐人街西區如何鼓勵社會資本的發展、民族經濟的鞏固和移民流入多倫多。 理查德湯普森(Richard Thompson)對多倫多唐人街社區的概述強調瞭如何將嘉禾劇院理解為一個隱含的、構建的空間,它是建立在文化紐帶和共同價值觀的力量之上的。 嘉禾劇院以及唐人街西區的其他場所和機構的核心是一種特殊的集體鞏固文化,這種文化是由親屬關係驅動的。
通常不為社區外人所知的是,合併實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基礎,透過該基礎,唐人街西部的居民動員其多樣化的社會關係網絡以實現互惠互利。 這些網絡提供了適當的手段來繞過多倫多的組織和經濟的主導結構,並在平行的結構內運作,唐人街西社區內的向上流動取決於一個人利用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聯繫的能力。
嘉禾劇院在這段時間內的重要性在於它對中國工人階級的直接吸引力,包括在附近麻佈區工作的許多婦女,以及多倫多華人社區中那些英語語言困難的成員。嘉禾透過一種文化排他性的方式培養了自豪感,因為人們了解正在播放的電影的唯一方法通常是閱讀中國報紙或去劇院。
多倫多早期的戲院
沒有任何一種藝術或娛樂形式比現場表演更短暫。今天,我們掌握的所有技術都是如此,就像在遙遠的過去一樣。 當演出落下帷幕時,這一刻就永遠過去了。對於參與其中的藝術家,至少會在評論或海報上的帳單中順便提及,以提醒我們他們在歷史上的地位。
然而,對於那些在後台工作的人來說,幾乎沒有留下任何一句話來紀念他們的貢獻。 試圖重建IATSE Local 58 上個世紀的歷史就像追逐影子,這有什麼奇怪的嗎? 這個自豪的工會的形成歲月比人們的記憶還要古老,而且只有幾卷工會會議記錄向我們講述他們的故事,很難追溯。
根據記載,多倫多第一家劇院於1839 年開業。 隨著時間的推移,市政廳、皇家學院、和共濟會大廳相繼建成。 這些都是簡陋的場館,幾乎沒有我們所期望的劇院的屬性,但它們對多倫多市民來說很重要。 這個早期時期唯一倖存的建築是聖勞倫斯廳,它多年來一直是國家芭蕾舞團的所在地。 聖勞倫斯廳在加拿大百年誕辰時全面修復。大火和破壞球奪走了剩下的一切。 肯定有一些人在這些劇院工作,建造和佈置由當地業餘愛好者、流動藝術家劇團或約克堡英國陸軍駐軍軍官表演的節目。 毫無疑問,戲劇工作充其量只是臨時工作,而且很可能沒有報酬。 對許多人來說,也許只要免費觀看表演就夠了。
皇家蘭心劇院是這些早期舞台中最成功的。 這是一家股票公司,由一位名叫約翰·尼克森的演員經理經營,上演從莎士比亞作品到《湯姆叔叔的小屋》的戲劇。 蠟燭和燈籠照亮了皇家舞台這個簡單的高台。 交通的費用和困難使多倫多與紐約和倫敦的專業旅遊公司隔絕。 儘管如此,老馬迪約克仍有一群觀眾渴望了解只能在插畫雜誌上讀到的外在世界的文化活動。
到19 世紀下半葉,多倫多已成為一座擁有超過 20 萬人口的城市,並迅速擴張,並吞併了約克維爾和北多倫多等附近的社區。 隨著工業的蓬勃發展,人們離開農場來到城市尋找工作,人口穩定成長。 在新工業化的多倫多,人們對娛樂的需求不斷增加。
多倫多專業劇院發展的最大因素是1850 年代開始的鐵路建設熱潮。 到了 1870 年代,劇院巡迴演出得以建立,這使得企業家或劇院經理可以根據連接各個城市的鐵路線預訂長途旅行,從而獲利。 現在,旅遊公司可以在安大略省的腹地以及更大的城市中心進行演出。 同樣重要的是,軌道車的容量使得運輸大量佈景、服裝和財產成為可能,而不是迫使公司依賴每個劇院的「庫存」物品。 製作價值的增加意味著節目可以在紐約、費城或倫敦呈現。 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全省劇院建設空前繁榮。 很快,幾乎每個大小的城市或城鎮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歌劇院。
1874 年,大歌劇院和皇家歌劇院在多倫多開幕。 這些是當地第一座現代舞台拱門劇院,裝飾華麗,配有鍍金和華麗的織物。 有更衣室、包廂和陽台,可以提供更好的視線。 每個劇院都有一個超過 50 英尺寬的台口拱門、燃氣腳燈和邊界燈、一個完整的樂池,而大劇院則有一個 45 英尺的飛行閣樓。 格蘭德的房子燈是氣體噴射器,可以從提示器的盒子中產生電火花,而不是用桿子上的長蠟錐手動點燃。 地板上的凹槽可作為舞台上和舞台下風景移動的軌道。
儘管現在加拿大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但與大英帝國和維多利亞女王有著緊密的聯繫。 公共生活由宗教主導,「娛樂」的概念往好裡說是輕浮,往壞裡說是罪惡的頹廢。 儘管戲劇表演和獨奏會很受歡迎,但它們經常在講壇上受到譴責。 有一次,皇家歌劇院的經理因在周日晚上舉辦一場神聖音樂音樂會而受到《主日法》的指控。 但音樂廳和劇院繼續湧現,亨利歐文、艾倫特里和莎拉伯恩哈特等國際知名舞台明星很快就來到了多倫多。 加拿大的演藝事業開始了。 馬克斯兄弟(Marks Brothers) 旗下的一家公司擁有七家全職巡迴公司,自然許多多倫多舞台工作人員透過巡迴演出找到了工作。 然而,由於沒有工會的力量來代表他們,無良的發起人常常使這些人受害。
兩個劇院可容納約1500 名觀眾,並上演各種巡迴劇團表演的輕喜劇、喜劇音樂劇或鬧劇、戲劇、情節劇、業餘戲劇和吟遊詩人表演。 「歌劇院」一詞是一種帶有誤導性的嘗試,旨在暗示受人尊敬。 這些房子裡很少上演歌劇。 然而,從舞台工作人員的角度來看,這些是多倫多第一批真正專業的劇院,因為它們是全職運作的。
香港戲院史
講述了多倫多的戲院歷史,順道亦說說香港的戲院歷史資料。香港開埠初期,中環一帶已有街頭戲曲表演。隨著香港人口增加,經濟活動漸趨活躍,市民對消閒娛樂的需求亦越加殷切。在華人主要聚居的上環、西環區,娛樂事業更形興旺,戲曲演出不單在臨時搭建的戲棚進行,專門演出戲曲的戲院亦陸續在上環、西環一帶落成,這就形成了香港戲院業的發展。
1895年美國科學家「愛迪生」製成第一部電影機之後第二年,電影這門新興玩意已經傳入香港,可以稱得上是風氣之先,但是香港早期仍未有電影院,市民要看電影,只能光顧那些街邊臨時的電影棚,非但設備簡陋,而且放映的均是一些畫面不清而又無聲的短片。後來才有商人興建些設施較戲棚完善的戲院,遂成為華人重要的娛樂場所。
根據資料顯示,香港較早期的戲院要算是位於上環的同慶及昇平戲院,1860年代落成,專演舞台粵劇,位於上環普仁街的同慶戲園,1876年建成,後易名為重慶戲院,接著是位於上環普慶坊和卜公花園附近的普慶戲院,1890年建成,隨後便是位於西環皇后大道西與德輔道西之間的太平戲院,樓高三層,設有一千多個座位,是二十世紀初香港規模最大的戲院之一。
然而,上述的所謂戲園(當時不稱戲院而稱為戲園),主要是演出粵劇為主,香港能放映電影而稱為戲院的,則應該是1901年開業,位於中環荷李活道的喜來園戲院,才可以說是香港第一間電影院。早期的戲園除了部份坐位外,亦設有企位,而進入戲園時經過的閘門叫做「籠」,當人太多時,企位的人要靠近籠,甚至頂著,這就是一句俗語「頂籠」的由來。
香港早期的戲院
若數香港最早出現的戲院,當然就是1867年位於上環街市街(1909年改名為普慶坊) 與墳墓街(1869年改名為普仁街) 之間的「同慶戲園」,它是香港開埠的第一間戲院,不過當時的「同慶戲園」並不算是正式的電影院。
第二間戲院落成於1870年代,位於皇后大道西與甘雨街交界的「高陞戲園」,於1928年曾經重建,內設有一間「武昌酒樓」,1971年結業,期後改建為民居。1869年,一間「皇家戲院」設於第一代的大會堂內。
香港出現首間正式的戲院,是在1901年,位於中環荷里活道與依利近街(舊稱:泥街) 處,名為「喜來園」。當時電影放映密度及數量不像現在頻密,只在星期二、四、六晚各播放一場影片。
1903年,一間簡陋的「奄派亞影畫戲院」,開設於德輔道中與租卑利街之間,後來改建為「和平戲院」,1921年拆卸。於1927年改建為「消防局大廈」,現時為「恆生銀行」。
1904年,一間全港最大的「太平戲院」落成於皇后大道西與屈地街之間,一座名為「龜背」的小山崗上,1970年代結業改建為「華明中心」。
1907年,一間由俱樂部改裝的「比照戲院」落成於中環的雲咸街,以放映電影為業務,於1931年改建為第一代的「娛樂戲院」。
1911年,一間「域多利戲院」落成於德輔道中,現為「永安集團大廈」。另一間則為供華人消遺的「九如坊戲院」。稍後,還有一間「香港影畫戲院」( 即「皇后戲院」前身)。
1920年代落成的有石塘咀的「新新戲院」,水街的「西園」,德輔道中的「新世界戲院」,波斯富街的「利舞臺」、皇后大道東的「香港大舞臺」等。
香港開埠初期,九龍半島的發展較香港島慢。九龍區第一間戲院要到1919年才落成,位於油麻地廟街,名為「廣智戲院」。其後陸續開業的有旺角新填地街的「旺角戲院」、紅磡的「美方戲院」、油麻地公眾四方街的「第一戲院」、深水埗荔枝角道的「明聲戲院」,以及油麻地窩打老道的「油麻地戲院」。
香港早期戲院票價
四十年代前較早期戲院的票價不詳,能夠追溯的是五六十年代,當時一般工資月薪由20元至100元不等。那時坐電車要豆零(5仙),就可由西灣河坐到灣仔,3毫可以吃1碗細雲吞麵。但是看電影這類高消費娛樂,首輪西片戲院前座要1.50元至3.50元,首輪粵語片戲院要4毫至1.70元,二輪西片戲院要7毫至2.40元,首輪粵語片戲院公餘場要2毫至7毫。可以說,到首輪西片戲院看一場超等,可以足夠一家四口慳慳地食一餐飯。
在香港電影史中,較為人津津樂道的,要算是位於深水埗北河街的「皇宮戲院」,現為住宅大廈。於1953年2月13日開業,擁有804個座位。由已故藝人曹達華所創立。「皇宮戲院」以放映首輪粵語及特選西片為主,直到1965年戲院易手為止。
話說有「銀壇鐵漢」之稱的曹達華,於1964年在澳門拍《海角驚魂》期間,在玩廿一點連贏多局後,賭癮隨之而生,他一手創立的「友僑片場」、「文華片場」及「皇宮戲院」等,最後亦因豪賭而輸掉。戲院於1965年以五百萬元出售。當年三百萬可買一百個過千呎的大單位,在太子道的四層高洋樓當時亦只售七萬、八萬元一幢。如以1999年樓價計算,起碼逾三億,今時樓價較1999年高,更應逾此數。
香港戲院之最
利舞臺 - 首間又或者是唯一一間戲院,作為選美比賽場地。
皇后戲院 - 率先裝置那時最新式的流聲機,成為首間放映有聲彩色電影的戲院。
影藝戲院 - 首間採用多間戲院銀幕設計的戲院及上映一部電影最長映期的紀錄。
娛樂戲院 - 為香港第一所冷氣開放的戲院。
麗宮戲院 - 香港戲院史上最大的戲院。
京都戲院 - 第一間把戲院一開二,成為現今迷你戲院的始祖。
新華戲院(第二代) - 是全港第一家裝有自動扶手電梯的戲院。
碧麗宮戲院 - 最豪華及戲票最昂貴的戲院。
百老匯戲院 - 現時香港最大的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