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每日資訊 –2022年 3月9日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跟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防護中心2022年3月9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共222個,確診人數約448423685宗,死亡病例約6015770人,過去14天新增確診個案數目約21713570宗,以下是新冠疫情相關資訊:
加拿大
3月9日,根據加拿大衛生部門資料,截至2022年3月9日下午7時,加拿大累積確診人數共有3335678宗,新增病例4008宗,比前減少4324宗,其中安省增加1208宗,卑斯省增加200宗,魁省增加935宗,阿省增加467宗,沙省沒有增加,緬省增加141宗,紐芬蘭省沒有增加,新省沒有增加,紐賓仕域省增加242宗,愛德華王子島增加705宗,育康地區增加9宗,西北地區增加94宗,努納地區增加7宗。至於死亡個案方面,累計合共37094患者死亡,其中安省增加17名,合共12591名,卑斯省增加1名,合共2915名, 魁省增加29名,合共14120名,阿省增加7名,合共3979名, 沙省沒有增加,合共1135名,緬省沒有增加,合共1700名,新省沒有增加,合共212名, 紐芬蘭省沒有增加,合共68名,愛德華王子島沒有增加,合共16名,紐賓士域省增加1名,合共312名,育康地區沒有增加,合共22名,努納地區沒有增加,合共5名,西北地區沒有增加,合共19名。治癒人數全國合共3187780人。
中國
3月9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3月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528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26例(上海42例,廣東33例,北京14例,廣西12例,河南7例,四川4例,甘肅4例,黑龍江3例,浙江3例,雲南2例,江蘇1例,福建1例),含17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5例,北京4例,浙江3例,四川3例,河南2例);本土病例402例(吉林165例,其中吉林市134例、長春市23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7例、松原市1例;山東66例,其中青島市56例、威海市7例、淄博市2例、煙台市1例;甘肅66例,其中蘭州新區40例、蘭州市19例、白銀市7例;陝西21例,其中西安市13例、寶雞市7例、漢中市1例;天津19例,其中西青區14例、津南區2例、北辰區2例、武清區1例;廣東17例,其中深圳市15例、陽江市1例、東莞市1例;江蘇13例,均在連雲港市;河北10例,其中邢台市7例、廊坊市2例、滄州市1例;北京4例,其中朝陽區2例、海淀區2例;遼寧4例,均在瀋陽市;上海4例,其中靜安區1例、虹口區1例、閔行區1例、浦東新區1例;內蒙古3例,均在呼和浩特市;浙江3例,其中杭州市1例、溫州市1例、衢州市1例;雲南3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2例、保山市1例;山西2例,均在運城市;河南2例,均在濮陽市),含10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遼寧3例,山東3例,山西2例,吉林1例,雲南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0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26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8550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減少1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2451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現有疑似病例12例。累計確診病例15836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3385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3月9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4610例(其中重症病例7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3139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12385例,現有疑似病例12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1729080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12423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586例,其中境外輸入151例,本土435例(吉林179例,其中吉林市149例、長春市25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5例;山東112例,其中青島市91例、威海市14例、淄博市6例、煙台市1例;上海76例,其中閔行區23例、嘉定區16例、浦東新區9例、松江區9例、徐匯區6例、靜安區3例、黃浦區2例、楊浦區2例、寶山區2例、長寧區1例、普陀區1例、虹口區1例、奉賢區1例;雲南2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甘肅11例,其中白銀市5例、蘭州新區5例、蘭州市1例;黑龍江9例,均在牡丹江市;河北5例,其中滄州市2例、廊坊市1例、石家莊市1例、邢台市1例;江蘇5例,其中連雲港市3例、蘇州市1例、揚州市1例;廣東5例,均在東莞市;天津2例,其中河東區1例、西青區1例;遼寧2例,均在瀋陽市;安徽2例,均在宿州市;河南2例,均在濮陽市;北京1例,在海淀區;廣西1例,在防城港市;青海1例,在西寧市);當日轉為確診病例27例(境外輸入17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70例(境外輸入58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3238例(境外輸入1328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259738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238657例(出院24486例,死亡2869例),澳門特別行政區82例(出院79例),台灣地區20999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3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3月9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三月九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截至三月九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過去24小時新增25 991宗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6 988宗確診、3 316宗無症狀感染及15 687宗狀況待定個案)。此外,中心接獲32 76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9 405宗有病徵及13 361宗無症狀感染)呈報。至今本港累計核酸陽性檢測個案551 233宗及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4 784宗。
上述新增檢測陽性個案包括七宗輸入個案及25 984宗本地感染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以及32 766宗本地感染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中心正繼續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
此外,截至三月九日零時零分,於第五波疫情(由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期間共錄得2 656宗新型冠狀病毒病死亡個案,當中由醫院管理局及公眾殮房報告的個案分別為2 647宗及九宗。至今本港累計死亡個案共有2 869宗。
截至今日下午四時,過去十四天(二月二十三日至三月八日)累計報告454 596宗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陽性檢測個案,包括454 468宗本地感染個案和128宗輸入個案。於一同時段,累計報告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則有34 784宗。與個案相關的大廈名單可參閱「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
此外,就早前報告的核酸陽性檢測個案(包括狀況待定的個案),有部分轉為確診、無症狀感染或復陽個案。截至昨日(三月八日),本港累計確診個案231 669宗,由一月一日起計的無症狀感染個案、復陽個案及待定/未能分類的個案分別為111 086宗、10宗和182 477宗。
中心發言人強調,近日本地疫情非常嚴峻,涉及傳染性更高的變異病毒株個案不斷上升。因應Omicron變異病毒株傳染性和感染風險更高,中心強烈呼籲市民繼續遵守社交距離措施,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參加人多擠迫或不必要的活動或聚會(特別是跨家庭活動或聚會、宗教活動或聚會等),以減低患上新型冠狀病毒病的機會,並避免病毒在社區傳播。
發言人提醒,新冠疫苗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能為接種人士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盡快接種以保護自己,並減低一旦感染後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另外,同時患上2019冠狀病毒病與流感的患者有較大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和死亡,而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住院的可能性及留醫的時間。除個別有已知禁忌症人士外,所有年滿六個月或以上的人士都建議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有較高風險患上流感及其併發症的人士,包括長者及兒童,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疫苗接種計劃的詳情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網站(www.chp.gov.hk/tc/features/17980.html)。
3月9日,截至今日(三月九日)凌晨零時零分,共有8 883名確診或初步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分別於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傳染病中心、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及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有807名病人出院,195名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以及95宗早前離世未公布的個案。
醫管局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監察最新的發展,並適時向公眾及醫護人員提供最新資訊。
3月9日,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教授率領的內地專家團部分成員今日(三月九日)視察觀塘順天邨「圍封強檢」現場,了解政府的圍封及強制檢測工作。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和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兼房屋署署長王天予今早陪同部分專家團成員視察順天邨,並向梁萬年教授及專家團成員講解在公共屋邨執行「圍封強檢」的工作及措施,包括向受檢人士派發由中央人民政府捐贈的抗疫中成藥,以及快速抗原測試套裝,協助他們抗疫。完成強制檢測行動後,房屋署亦會協助安排運送確診者到社區隔離設施。專家團亦獲悉公共屋邨在抗疫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強消毒及清潔公共地方。
自今年一月開始,房屋署就政府在公共屋邨指明「受限區域」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已在逾40個公共屋邨近70座大廈協調各政府部門執行圍封行動,為超過117 000名居民安排強制檢測。
3月9日,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由衞生署成立,負責對香港使用的新冠疫苗與疫苗接種異常事件的潛在關聯進行獨立評估。專家委員會今日(三月九日)召開會議,評估有關接種新冠疫苗的嚴重異常事件。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疫苗接種異常事件是指免疫接種後發生的任何醫療事件,不一定與疫苗使用有因果關係。衞生署建立了新冠疫苗藥物安全監測系統,亦與香港大學合作透過「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安全監測計劃」主動監測新冠疫苗接種關注事件。藥物安全監測系統的主要目的是識別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的潛在信號。
截至二月二十八日,本港共錄得238 377宗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其中990人離世。另外,本港市民合共接種了約1 311萬劑新冠疫苗,已接種最少一劑疫苗的巿民約617萬名。同期,衞生署共接獲7 097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5%),當中包括72宗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的死亡個案(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006%)。
至今,專家委員會已評估該72宗死亡個案並總結53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3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餘下六宗仍有待全面解剖報告。專家委員會認為至今並未發現有不尋常的現象,會繼續密切監察有關情況並收集數據以作評估。
根據本地的死亡率數據,於二○二○年在30歲或以上的人口當中,有3 856人(即每十萬人有70.5宗)死於缺血性心臟病及有6 546人(即每十萬人有119.6宗)死於心臟病。此外,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二○二二年一月三十一日至二月二十七日期間,沒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339.4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16.2宗。根據上述數字,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風險。
專家委員會亦已檢視其他嚴重或非預期異常事件及關注事件的現有臨床數據和資料以進行因果關係評估。相關結果將在三月十一日在政府專題網頁發布的新冠疫苗安全監察報告(截至二月二十八日)公布。此外,新冠疫苗接種異常事件相關的資料及數據會於每周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監測更新」新聞公告,以及政府的專題網頁定期發放。
3月9日,截至三月六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共接獲42宗(註1)涉及曾經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當中並沒有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呈報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截至三月六日晚上八時,本港市民合共接種了約1 357萬劑新冠疫苗。已接種最少一劑疫苗的市民約631萬名,當中包括90.2%的12歲或以上人口。衞生署共接獲7 131宗(註1)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5%)。就涉及接種疫苗人士的死亡個案,包括77宗(註2)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006%),沒有死亡個案顯示與接種疫苗有關聯。
截至三月九日,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已總結53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3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其餘11宗個案仍待更多資料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認為至今並未發現不尋常的現象,會繼續密切監察有關情況並收集數據作評估。
根據醫管局資料,二月七日至三月六日期間,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512.2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25.6宗。當中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17.3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的同類死亡個案比率則為每十萬人有1.2宗。此外,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40.7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後流產的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9.2宗。根據上述數字的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有關參考數據將會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頁。
至今接獲的非死亡異常事件個案大部分為較輕微的個案,有關詳情可參考《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doc/Safety_Monitoring_of_COVID-19_Vaccines_in_Hong_Kong.pdf)。
政府發言人說:「當前疫情非常嚴峻,兒童和長者均錄得死亡和重症個案,他們是疫苗接種的重點保護對象。長者方面,現時本地80歲或以上長者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只有約52%,即該年齡層中有48%的長者正處於高風險狀態,這是相當危險的信號。復必泰和克爾來福疫苗對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能為接種人士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政府已擴大接種第三劑疫苗計劃至所有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一段時間的人士,當中已接種兩劑疫苗的六十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第三劑疫苗的時間已由原本接種第二劑疫苗後六個月縮短至三個月。我們呼籲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為自己健康着想盡早接種疫苗。符合接種第三劑疫苗資格的市民亦應盡早接種。接種克爾來福疫苗的最低年齡已降至三歲,接種復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齡則為五歲。我們呼籲各位家長盡早安排為子女接種疫苗,讓他們得到有效保護。」
註1:臨時統計數字。截至三月六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接獲一宗涉及三至15歲青少年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懷疑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報告,這宗個案涉及一名15歲男子,他在接種復必泰疫苗後兩日內出現胸痛,情況穩定。
註2:截至三月六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共接獲六宗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新冠疫苗的死亡報告,個案涉及兩男四女,年齡介乎45至93歲,沒有臨床證據顯示個案由疫苗引起。
3月9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三月九日)上午舉行抗疫記者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和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亦有出席。以下是各人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今早我聯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醫管局(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以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向大家交代抗疫的最新情況,並正式啓動一個加強版的新聞發布工作,由今日開始除了星期二因為要舉行行政會議之外,每日將會由我本人聯同一些相關局長向大家交代我們工作的進展,亦藉新聞發布會澄清坊間一些謠傳、誤會,提供一個更加權威的說法,當然亦都給我們一個機會可回應各位傳媒朋友針對防疫抗疫政策措施的提問。每一日四時三十分的記者會會繼續舉行,由衞生防護中心和醫管局代表交代疫情發展和病人入院情況的相關醫療事項。
我剛才正式啓動的高層新聞發布會將會一直持續至我們一起戰勝這一波疫情為止。在此,亦可預告明天新聞發布會,我將聯同發展局局長和保安局局長向社會交代由中央援建的社區隔離設施的興建、管理和使用事宜,我亦都歡迎各位傳媒朋友可向政府新聞處反映近日社會最關心的議題或大家想更加深入了解的事項,讓這些新聞發布會可作出適當安排。
今日重點交代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如何可加強對新冠病者的治療,特別是保護我們長者的措施。自從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陽性檢測個案已超過50萬宗,Omicron傳播力之強、傳播速度之快,可說是令人觸目驚心,但病情又相對比較輕微。事實上,從衞生防護中心公布的數字,剛才我所說的超過50萬宗陽性檢測個案中,起碼有超過10萬宗是沒有徵狀的感染個案,這亦是由於我們接種疫苗,在這段時間有效減低感染者(患)重症或死亡。但很不幸,死亡個案在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急速上升,截止昨天,即三月八日,在這一波累計的死亡數字是2 365人。這2 000多名人士去世,令我們十分傷痛,死者絕大部分是年邁的長者,年齡中位數超過80歲,大部分都有長期病患,超過半數居於安老院舍。我們一定會盡全力保障長者的生命安全,希望亦都能提升他們身體健康的狀況。
吸納了內地專家的意見,特別是已到來個多星期、馬不停蹄視察我們工作的梁萬年教授(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我們認為現階段的工作重點應該是減少死亡、減少重症、減少感染。通過快速擴大醫療機構,即醫院的治療能力,集中收治感染新冠病毒人士進入醫院,集中資源救治病人,避免這些病人的病情惡化而成為重症或危殆的個案,甚至不幸死亡。
就此,特區政府聯同醫院管理局採取以下幾項具體措施:第一,我們會把伊利沙伯醫院改為救治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現在爭取未來四天通過轉移一些現時在伊利沙伯醫院的非新冠病人往其他醫院。換句話說,伊利沙伯醫院從今日起就不會再收治非新冠的病人,消防處將全面配合轉移病人和轉移需要進入急症室人士的安排。
第二項措施,就是除早前醫院管理局已公布把天水圍醫院和北大嶼山醫院合共400多張病床改為接收新冠患者外,盡快將會在公立醫院內大約一半——整體一半——的普通病床,包括復康、急症病床,改為接收新冠病人的病床,這麼大的工作涉及接近9 000張病床。在此,當然我們亦希望得到私家醫院配合,可接收部分醫院管理局的病人。
第三項具體措施,是我已向中央提出了請求,請中央派出內地的醫療團隊來支援香港,提升我們現有一些設施能夠處理重症的能力。這兩個現有的設施分別是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亦是早前,即去年,由中央援建的一共有820張負氣壓病床的臨時醫院,第二個是亞洲國際博覽館。這兩個設施有更多醫療人手,可提升其救治重症病人的能力。
第四項措施,就是爭取由中央援建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應急醫院。這間應急醫院將由內地醫療團隊支援,我們爭取這設施在四月內可分階段投入服務。
上述措施將可以大大增加我們在公立醫院內可以處理新冠病人(的能力),從而令他們不會因沒有足夠(病床)或及時救治而變成重症。
當然,儘管我們做了上述措施涉及可能超過16 000張新冠病床,但若現時數字仍居高不下,我們都難以做到梁萬年教授所希望的「床等人」,換句話說,亦都須按新冠病人的病情進行一個分流和分層治療,特別是針對長者。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項:第一,是盡快設立更多長者隔離及暫託的社區設施,讓一些病情較輕或已穩定的長者病人(使用),但他們仍須有醫護監察下康復,否則可能病情會有點反覆;若無醫護監察,他們回到安老院或自己家中會有突然病情惡化的風險存在。這一類專為長者而設的社區隔離及暫託中心由社會福利署營運,目前已投入服務的包括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的1 000多張床位;兩個由室內體育館改裝而成的中心,分別位於彩榮路體育館和石峽尾(公園)體育館;我們即將啓用——只要有足夠人手經訓練後,會逐步分階段啓用——的是位於啟德遊輪碼頭總共有1 200張病床的隔離及暫託中心;接着我們還有七個室內體育館都可同樣改裝成這類隔離及暫託的社區設施。
但現時最欠缺的是每個暫託中心都需要有一定的醫護人手和照顧員才可以投入服務,所以我亦要求了私家醫院在這方面提供協助。在照顧員方面,現在是雙軌並進,一方面繼續盡最大努力提供一些誘因在本地招聘,同時從內地輸入照顧員。
第二項具體措施是加強支援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包括將會為部分院舍提供「閉環管理」,即我們會提供專用酒店和專車,讓正在照顧長者的工作人員可以在「閉環管理」的情況下上班,避免回家或進入社區被感染後把病毒帶回老人院。率先進行「閉環管理」的是我們要保護而現時仍未發生任何感染的院舍,雖然數字已經不多,但我們亦要優先對這些院舍裏的院友和員工進行「閉環管理」,加強對他們的保護;第二,為院舍提供足夠的個人防護物資和口罩;第三,我們爭取在兩周內,即三月十八日前——因為這個兩周的目標是數天前說的,所以爭取在三月十八日前——完成為香港所有一千多家院舍裏的院友接種第一劑疫苗。
第三方面的具體措施,是支援一些沒有病徵或只有輕微病徵的確診個案的長者在家居隔離。我們將會為這些長者派送一個更豐富的抗疫物資包,內有快速測試包、中成藥、溫度計、健康手冊等;第二,主動——即不需要這些長者致電給我們——會有醫護人員主動致電給這些在家居隔離的長者,查詢他們的身體情況,進行臨床評估或遙距診症,這可以說是為家居隔離的長者提供一條專用的醫療熱線;第三,如果我們在上述的接觸發現長者需要尋求醫生診治,他們亦可以優先獲得醫院管理局現時17間指定診所的診症名額,預約我們的專車接送他們到達這些診所。如果在指定診所,我們發現該名原本在家居隔離的長者情況有惡化跡象,便會即時安排他入院治療。
防治重症方面,藥物治療至為重要。我很高興在此公布,經過各方努力,醫院管理局已經成功購入相當足夠數量的兩款口服抗新冠藥物,其中一款現時已在使用,另一款將會在下星期抵港。我在此特別感謝兩間藥廠,即輝瑞和默沙東,在這件事上為香港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爭取這兩款口服抗新冠藥物早日來到香港。
我剛才說的每一環工作,譬如我們要把伊利沙伯醫院變為新冠定點醫院,都會對市民有一定影響,所以我在此再呼籲全港市民必須齊心協力,配合特區政府在各方面的措施,包括為了防感染,我們必須繼續維持社交距離措施;我們亦會建設更多社區隔離設施,感染人士會按我們的優先次序,獲安排進入社區隔離措施,從而減低感染其家人及在社區裏傳播的機會。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我相信必定可以打贏這場抗疫戰。我現在請高拔陞(行政)總裁向大家說明伊沙利伯醫院轉為定點醫院的詳細安排,稍後我跟兩位局長會回答大家的提問。請高醫生。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感謝行政長官,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接下來會向大家講解,就伊利沙伯醫院轉為定點接收新型冠狀病毒病病人的定點醫院的一些安排。伊利沙伯醫院由今日開始,我們會陸續把大部分合適而並非新型冠狀病毒病的病人,轉往其他醫院,以騰空一些病床,讓我們能夠接收多一些新冠病人,讓它能夠發揮到作為一個綜合的大型新冠病人定點醫院的功能。我們現在初步估算,我們大約需要安排380多位病人,一方面轉往其他醫院,另外亦會出院。該380名病人中,我們現在估算有250個病人需要轉往其他醫院,而大約130名病人,這數天會陸陸續續安排他們出院,因為這些病人我們已評估是在康復中。除了少量不能夠(安排),又或臨床方面不太適合的病人,其他病人我們都會遵從這方向。而在住院病人中,當然大部分我們會轉去九龍中聯網其他醫院,因為很多病人都在康復之中,但其實其他六個醫院聯網都會幫忙安排這些病人的接收;亦會有適當的病人由私家醫院同事幫忙接收他們。整個運作過程,病人的運輸會由醫院管理局的非緊急救護車隊負責,同時會有其他部門幫忙,包括醫療輔助隊、聖約翰救傷隊等。我們現在預計,如果由今天開始,整個病人運送時間,大約會在三至四日左右完成。除了要安排一些非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病人,由伊利沙伯醫院轉往其他醫院外,我們亦要開始停止接收其他病人,讓伊利沙伯醫院能發揮到它作為一個大型綜合新冠病人定點醫院的功能。所以就急症室服務,我們亦會有一個特別的安排,在今日我們會開始把一些除了生命有危險的緊急病人外,其餘病人如果透過救護服務,會被送到其他急症室,而急症室騰空能力主要照顧新型冠狀病毒病的病人。另外,一些如創傷方面,我們會有其他創傷中心支援,如威爾斯親王醫院、瑪麗醫院等。我們暫時計劃相信至三月十三日,即這個星期日早上,大致上已能完成上述我所說的病人轉送、急症室調配服務等安排。完成整個安排後,我們估算約會有1 500張病床可以接收新型冠狀病毒病的病人。我們希望能透過這安排,我們將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及集中救治,來提升我們臨床運作的效益,使我們能盡力減少重症個案及減少死亡個案。當然我們知道整個安排會讓很多病人受到影響,醫院亦會陸續透過不同途徑,與病人溝通、與家屬溝通,希望把影響減至最低。同時我亦理解可能會對部分病人帶來不便,所以請大家盡量諒解,以及與我們醫護人員合作。我們希望透過這安排,能提升我們救治特別是新型冠狀病毒病病人的能力,亦希望做到最終目標,亦即減少重症及死亡個案。
記者:特首,你好。面對當今香港在疫情之下如此嚴峻的形勢,中央要求特區政府負起主體責任,特區政府是否會調整工作思路、有何新措施正在醞釀和進行?第二,高級別專家組到港後與特區政府有何工作交流,在經驗分享和工作方向上有何指導?謝謝。
行政長官:多謝你的提問。自二○二○年一月香港開始抗擊新冠疫情,特區政府一直擔負起主體責任,於當日(二○二○年一月二十五日)已快速地把應變機制提升至三級系統中的最高級別。由當日開始,由本人即行政長官領導最高級別的督導委員會暨指揮中心,直至今天已召開121次高層督導會議,以分派工作和要求各政策局及部門跟進,出席高層督導會議的成員包括三位司長和13位局長。
在整個抗疫過程中,有時候香港的能力並不足夠。在第三及第四波疫情期間,即二○二○年下半年,通過中央的支援為我們「加力」,包括進行普及社區檢測,有500多位來自廣東、廣西和福建的檢測人員到港;為我們援建我剛才提及的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我們非常感謝中央。新一波疫情的嚴峻程度以百倍計,換句話說,超出特區應變能力的程度亦以百倍計,因此有見二月初農曆新年後疫情急速惡化,我們已向中央提出一系列的請求。至今過了一個月,我可以在此向全港市民說,我們向中央提出的請求,中央是有求必應、照單全收,有時給予我們的支援甚至遠多於我們所要求的,例如我們要求醫療物資供應,但我們當時沒有察覺在內地有非常有成效的中成藥可以幫助控制疫情。現時通過中央主動捐贈的三款中成藥非常受市民歡迎,現在改由我們直接採購,希望增加日後供應量。我剛才提及支援家居隔離人士,包括長者或非長者,我們日後派發的抗疫包將會包括這些中成藥,供市民使用。當然我們亦歡迎中醫師進行網上診症,看看他們的情況。
我們擔負主體責任和抗疫思路一直沒有變動。不過,大家會看見,由於疫情轉變,我們須不斷調校措施。例如在第五波疫情之前,我們堅持採用核酸檢測,即以鼻腔和咽喉拭子採樣,因其敏感度和靈敏度最高,我們內部稱之為「金標準」。但面對數以十萬計的市民需要檢測,若堅持每次檢測也要「金標準」,恐怕不能及時掌握香港的感染情況。加上在科技上,快速抗原檢測已受國際認同,所以我們派發和鼓勵市民使用快速抗原檢測,亦不須再覆檢,因為在海量的工作下再覆檢會趕不上步伐。我們在前天推出了衞生防護中心的平台,若市民快速抗原檢測結果呈陽性,可經該平台自我申報,完成所有程序後會被視為確診個案。
總的來說,主體責任屬於特區政府,抗疫思路一直以市民的最大福祉為依歸,以確保香港市民生命安全、身體健康,但政策措施是須調校的,有人說調校政策是朝令夕改,則見仁見智。在如此嚴峻的疫情中,我們一定要用好我們的資源,用好中央給予我們的支援,達致最佳效果。
內地專家訪港是我最早在二月初提出的五大要求中的重要一環。事實上,香港應對過「沙士」,亦曾應對豬流感、禽流感,但規模跟今次相差很遠。內地有如此豐富的經驗,曾抗擊武漢疫情,其後兩年亦有一些地方和城市出現爆發,所以當時我要求中央為我們提供專家指導。中央給我們的支援也遠超我們想像——先後有三批專家來港,很多仍在香港,他們本來留港三日,結果留港五日、七日,幫助我們、考察我們的工作。尤其是在二月二十八日來港、由梁萬年教授領導的幾位專家,大家都知道梁教授是在國家層面應對和處置這次新冠疫情的領導小組的專家組組長,這是國家力量。梁教授來港後便馬不停蹄,待會我請陳肇始教授說說,因她大部分時間陪同教授考察和開會。
我本人亦在三月四日與梁教授及其團隊進行兩個多小時的討論。我每次跟專家團隊見面都並非禮節性會面,而是坐下來很深入地聽取他們的觀察和提出的意見。我在此跟大家分享,梁教授在當日會面上提出幾個重點。第一,他強調主體責任屬於特區政府,他們按中央要求被派遣到港,協助我們討論和為我們的決策提供幫助。梁教授當日向我表示,他來港數日,考察了很多抗疫工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記得他可能有向傳媒提及——在三方面他有深刻印象:第一,特區政府和相關部門對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視,亦說明過去四波疫情,我們都能成功遏抑,但第五波實在來勢凶猛,雖然特區政府已採取諸多有效的舉措,減低疫情的影響,但疫情仍然遠超我們的應對能力。第二個他有深刻感受的方面,是各個部門、各條戰線的前線工作人員都很努力,各方專家亦很主動獻計、獻策,讓他感到全社會共同抗疫的氛圍很濃厚。第三,他也有很深印象的是他從車上往街上看,香港市民很積極配合抗疫工作,遵守相關要求,例如佩戴口罩、「限聚令」。他說這些觀察令他有信心,為香港建立了打贏這場戰爭的基礎,我們深受鼓舞。但梁教授亦觀察到我們的一些短板,包括未夠協同效應、未能集中治療和集中資源醫治重症。我今日公布的一系列措施充分吸納了內地專家給予我們的意見,我相信亦得到他的認同。我現在請陳肇始教授說說這一個星期以來她和梁萬年教授或其他專家的互動。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多謝行政長官,剛才行政長官說了有三批專家。第一批是流行病學專家和疾控中心的專家,主要來自廣東省,但他們都有參與國家整體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二批就是一些臨床救治的專家,臨床救治的專家主要和醫管局一直工作,而我剛才提到的第一批流行病學專家,除了我跟他們有互動外,他們亦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溝通。第三批是高級別和國家級的梁萬年教授及其團隊的專家,(他們)甫到港已經馬不停蹄,我們粗略估算先後至少有七、八次會議,有些(會議)除了他們之外,亦包括從內地來的第一批專家,即流行病學和疾控專家;有些(會議)較多討論醫管局的問題,則是與臨床救治的專家一起。梁萬年教授在與我們開會、互動及到訪不同設施參觀和考察期間,一直給予我們很多指導。一方面,他們會看我們不同的數據,例如整個信息系統、就死亡個案的更深入分析以及就香港整體第五波疫情作出的研判,在這方面,大家的互動很多。第二,梁教授在不同階段,雖然只是短短一星期,亦階段性地提出他們的建議,例如現時香港在有限的資源下,因為omicron的來勢洶洶,個案數目上升得這麼快,無論是不同的設施和醫管局整體能力都遠超負荷,在這情況下,如何可以用好有限的資源去排優次,這些都是他給我們的一些建議。剛才行政長官提到的「三個減少」:減少感染、減少重症以及減少死亡,是我們現時的重中之重。剛才大家聽到無論是高醫生,或是我們其他的一些措施,都圍繞在這「三個減少」去做工夫。在「三個減少」外,亦提出了「四個集中」。我們在他提出意見或指導時,已立刻開始跟進和展開工作。另外,就着長者優先方面,行政長官剛才也提到我們對於新冠病人,尤其是長者,有一系列的措施,若要預防輕症變成重症,不同情況的長者新冠病人,甚至是未受感染的長者,我們都要為他們提供更多支援,令防感染或防輕症變重症方面做得更好。我們接下來會繼續與梁萬年教授及其團隊溝通,我亦理解並參與了他的團隊與本地專家的多次會面,吸納和聽取他對於第五波新冠疫情的建議和數據分析,當中獲益良多。現時我們仍然與梁教授及各位專家繼續溝通,因應他們提出的指導,繼續溝通以及執行推進他們的建議。多謝。
記者:首先想問,現在有消息說全民檢測不是首要工作,想問清楚,其實全民檢測究竟現在會否進行?何時進行?有專家說可能要待疫情回落才進行,政府的取態如何?如果進行的話,是否可以清楚說明會否配合一定程度的「禁足令」?有沒有豁免情況?以免再出現資訊混亂,令市民又搶購。第二方面,想問內地專家,例如梁萬年組長,對全民檢測有何意見?其實和香港專家的各方面意見是否一致?有否分歧?現時內地專家和香港專家的角色是甚麼?最後,想問韓正副總理都曾批評一些私家醫院可能不接收新冠患者,其實現在政府會否要求私家醫院接收一些新冠患者,還是主要做好支援角色?是否顯示可能中央對於香港的抗疫或協調上有些不滿?會否影響林太你是否連任特首?還有,最後想問,這波疫情死亡率高,除了剛才談及的一些措施,其實有些情況是長者召喚救護車,但等了很久都未能入院,現時增加的一些設施,在這方面,其實能否改善這個問題?謝謝。
行政長官:多謝,四個問題。第一,「全民強制檢測」仍然是在規劃中的工作。何時啓動須考慮香港的疫情,以及何時啓動會達致最佳效果,但如果不細化方案和籌備,根本就沒有機會可以進行「全民強制檢測」,所以現在特區政府的立場是,我們一直在細化方案,籌備具體執行時的人手、地點、資源、物資是否能夠準時到位,但何時進行,當然視乎何時會達致最佳效果。有兩種說法,如要利用「全民強制檢測」來得知現在香港的感染情況,這或許不需要,因為現在已經大量使用快速抗原測試,我相信現時每日等閒也會進行一百數十萬次,我自己是每日做、局長是每日做、辦公室很大部分同事都是每日做。快速抗原檢測如此廣泛地使用,已讓我們可以不錯地掌握香港目前的情況,尤其是有了申報機制。另一個說法,一般認為因為「全民強制檢測」須「強制」和「全民」,便要清一次,做一次不夠便做兩次;兩次不夠便做三次,希望屆時能夠將仍然剩餘在社區的隱性傳播鏈或隱性感染者揪出來,將他們隔離便可以切斷傳播鏈,從而令香港結束或走出疫情。我記得我在二月第一次提出「全民強制檢測」,即二月二十二日,我當時也是這樣說的,第五波疫情雖然來得很猛,但希望它也會走得比較快一點。上一波疫情,即第四波疫情在二○二○年十一月底發生,直至二○二一年四月底才結束,歷時五個月,有些處所被要求關閉足足五個月。我們這次開始要求這些處所關閉是在一月七日,我希望能夠早過第四波結束這個疫情,讓香港的商業活動和市民日常生活早點回復正常。在這個目標下,「全民強制檢測」便可達致這種效果,因為已經清了一次,看看還有甚麼剩餘的感染個案,將之及早識別出來就可以隔離。所以,我們一定會掌握疫情情況,綜合考慮究竟何時進行這個工作。這個工作規模之大,沒有一段長時間的規劃是不可能進行的,即如果明天是一個很好的時機,無論達致甚麼結果都要進行,但如果特區政府沒有作足夠的細化和詳細規劃,甚至動員一些人力和物資,是沒有可能進行。我們單是在港九新界物色數百個用來進行採樣的地點也是一項很細緻的工作,因為要每個地方視察它是否適合。現時的情況是,規劃和籌備繼續進行,但不是優先要做,何時進行,須綜合考慮,亦會考慮專家的意見。
到真的要推行的時候,我亦說過,如果要做到剛才提及如此徹底的效能,當然要呼籲市民在完成檢測但未取得陰性結果時,便不要到處跑,這亦是我們進行「圍封強檢」時的手段。任何社會都要保持其必要運作,如果真的須某程度限制市民外出,從而再壓縮人流,我們都會保障香港城市必須的運作。我們曾經發布一篇新聞稿關於何謂必須的運作。第一,有些業務是必須的,特別是金融業,因為它24小時全球進行交易;亦包括很多必須的供應,譬如電力或公共交通,這些不能夠讓它停頓;亦包括大量執行抗疫工作的人員,這些人沒可能被「禁足」。第二項在該篇新聞公報提及的是市民的日常生活,如果不讓市民外出,但又沒有支援可以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亦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做法,外國的經驗,無論是新加坡、英國或澳洲墨爾本,都容許某一程度、某一時段或某一次數,市民可以離家購買日常必須品。其實我們說得很清楚,並沒有甚麼混亂,希望大家不要焦慮、驚慌、搶購物品,因為現在特區政府每天都會公布通過水路、陸路、空運,甚至鐵路進口的貨物和新鮮食品,以至市民日常所用,都是足夠的。
現時最短缺的是人手,因為如此大量的市民成為了確診者而須隔離,加上他們的緊密接觸者亦須檢疫,所以很多公司和機構都缺人手,我相信特區政府亦有一個百分比的人員不能上班。私家醫院昨天告訴我,他們亦欠缺很大量人手,所以這反而是我們的一個最大問題。
至於專家對於「全民強制檢測」的意見,如果大家記得,梁萬年教授說這肯定有效,因為內地都會時常用這個手段或工具,我們這兩年多以來都是通過檢測,大量檢測以達致「早發現」,從而「早隔離、早治療」,但問題是時間掌握方面要非常謹慎,使在動員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下,能夠得到預期效果。特區政府不會「為做而做」,或因行政長官說過,所以要交這條單而勉強去做,一定要對香港抗疫有利,亦令我們更早可以走出第五波疫情,我們才會進行這項相當艱巨的工作。
私家醫院一直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與醫院管理局多年來亦有公私營合作,以減輕公營醫院的壓力。香港的私家醫院有其定位,因為它們所佔份額不大,病床不多,只5 000多張,所以其一向定位是處理一些流量很快,即不會住院很久,而是一些入院做手術、流量很快、住幾天就可以出院的個案。一直以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與香港私家醫院聯會或個別私家醫院聯絡,都希望他們幫忙處理一些非新冠病人,從而令醫管局可以集中處理新冠病者,特別是重症病者。我昨天與他們舉行的視像會議,反應很積極、很有用,我提出了四方面要求,他們大致上都同意,不過他們都反映在實際上因為人手的問題和私家醫院特性的問題,未必可以百分百地做得到我們的要求。四個方面:第一,當然是希望他們向我們提供一些病床應用,陳教授早前定了一個指標,就是借一半病床給我們使用,但在會上他們都提出了有困難,因為第一他們沒有人手,病床都未能用;第二,他們亦有病人;第三,如果他們接收新冠病人便須改裝病房,加設一些空氣清新或轉換儀器等。他們不是拒絕,你們都知道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已經開始接收新冠病人。他們提出一個相當中肯的意見,就是他們協助政府提供一些服務,即不是提供病床,不是要提供多少張病床,而是協助診治多少病人,令病人在私家醫院的專業服務下能夠更快離開公立醫院或者回家康復。這方面我也要求陳教授和醫院管理局盡快與私家醫院聯繫,看怎樣可以讓私家醫院在今次抗疫工作中發揮得最好。
第二方面,就是要求他們協助我們營運一些——我剛才說過是很重要的——給長者在社區的隔離及暫託中心。這方面的反應很正面,你們昨日都聽到至少有兩間醫院說正在招募退休醫護人員,協助特區政府承包這些在室內體育館的中心,我對此非常感謝。
第三,外間有報道說私家醫院不看症,即是說如果看到病人可能是新冠患者或者有上呼吸道問題又或發燒,他們怕受到感染而不診治。他們即場澄清了沒有此事,仍會診治這些病人。但他們都同意,有時正如我們都在不斷地學習,做了的事情要告訴他人,所以他們說會發出新聞稿或接受傳媒訪問,講述一下他們仍然如常運作,正提供門診服務給市民。
最後一方面,就是我請他們多做網上或視頻診症,他們都答應會做。
所以整體來說,仍可通過大家互相合作、互相諒解來推進私家醫院參與抗疫工作的角色。
在這疫情中,因為個案實在太多,對消防處的救護服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消防處已經難以達致其定下的服務承諾,但救人仍然是其使命。在這方面最能夠幫助消防處,從而能夠幫助急症部門,就是全體市民。我們已多次呼籲:如果你的病情並不是太嚴重,即使你感染了新冠病毒,但輕微病徵的話不用去急症室,我們有很多健康資訊,亦有一些指定診所可以提供醫療、診症的服務。
如果減少了這些其實是不必要使用急救車輛或者急症室服務的個案,相信就會令你剛才所說的情況大大減少。所以我也是這句:「抗疫須全體市民共同努力。」每人多走一步,我相信情況應該可以通過成立定點醫院而得以改善。多謝。
記者:想追問其實中央對於抗疫工作有否不滿?以及早前政府說過可能三月會推行全民檢測,現在即是說三月究竟有還是沒有?多謝。
行政長官:我剛才已說過,一個這麼大規模的「全民強制檢測」一定要按着疫情的發展綜合考慮。我不會因為曾經說過一個日子或一句說話,而忽視現實。因為現實就是一定要抗疫,並不是履行或者符合行政長官曾說過的說話,所以一定視乎疫情發展。今日是三月九日,我今日亦不能說一定不會,但在會推行的時候,當有了詳細情形,有了時間,一定會盡早公布,讓市民可以積極參與,亦都知道在那段時間有甚麼會發生。今日在未有詳情、未有時間表下,我剛才已經花了很多時間說,大家無須擔心「全民強制檢測」會為他們帶來生活上很大的困擾,從而他們現在要做一些或者其實不應做或不需做的行動。
中央怎樣看我們的抗疫工作?中央一直全力支持特區政府的抗疫工作,中央對於這次疫情非常關切,亦盡最大努力支援香港。事實上,我們從前時常掛在口邊的就是內地有天災人禍,就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今日,其實是「香港有難」,我見到的不只來自中央,亦有很多省市很願意支援香港。這個來自中央的關懷和行動,將會為我們的抗疫工作注入很大動力。
記者:你好林太,想問有關全民檢測的問題。你在二月底公布時曾說過會在三月內進行,現時你的解釋是還在規劃中,其實這規劃是否預計在本月內就會完成?最終全民檢測會否有可能是備而不用,例如第五波疫情突然過去,疫情一下子回落,屆時就不會進行?可否簡介最佳時機的具體指標或標準是如何?特首選舉在五月八日舉行,四月三日至十六日是提名期,會否避開在此期間進行全民檢測,避免對參選人造成不公平的情況?還是屆時是(進行全民檢測的)最佳時機,選舉有機會須要再「讓路」?另外,想問你決定每日舉行記者會,為何你想每日都由你親自主持這個記者會?你覺得由你親自主持可以達致什麼效果?謝謝。
行政長官:多謝你的問題。第一,有關「全民強制檢測」的籌備工作和細化方案仍進行中,相信亦不會停下來,因為每一個階段的籌備工作到了適當時候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例如尋找適當的地點設置全民檢測的採樣站,這個工作要持續,我們要去視察這數百個場地;又例如我們要計算多少日完成一次檢測,每日的病毒採樣檢測量是多少;亦要計算運送樣本至實驗室的時間,從而考慮有關實驗室能否在24小時內得到結果,讓我們進行「早隔離」;「早隔離」亦涉及我們是否有一定足夠的社區隔離設施——若是像現時般,每日有30 000至50 000宗確診個案,就永遠不會足夠——我上次曾提及,希望爭取50 000多個社區隔離設施單位,應該是達標的,因為第二個由中央援建的社區隔離設施應該會在這一、兩天啓用,位於前新田購物城,隔離設施的籌備工作亦上了軌道。所有事情都會準備好,當時機一到,我們就會通知市民進行這項工作,但這個時機須綜合考慮和評估,也非我個人從政策上評估,亦要視乎專家看法及疫情發展。就算以今日來說,沒有人能說疫情是否已過了高峰期,因為還有很多變數,其中一個變數就是每日會有多少個通過快速抗原測試而自行申報的個案。情況就是如此。
接着是一個揣測性的問題,有關特首選舉押後了的選舉期和提名期。我無法回答這個揣測性的問題,不過我相信這麼重要的政府和特首換屆,中央一定會有重要的指示和看法。
就新聞發布會的目的,就是因為現在是打抗疫戰,打抗疫戰期間,我相信市民希望知道現在「戰情」如何,現在還有甚麼因素影響「戰況」的改變,還有抗疫策略上有沒有變化,而這些變化會否影響到他。例如今日把伊利沙伯醫院改成新冠定點醫院會影響到部分九龍中的居民,他日後撥打999召喚救護車時就不是送去伊利沙伯醫院,除非他是一名新冠病人,否則就會送去其他醫院,所以這種更加快速的資訊發放是有需要的。
事實上,在這一兩年抗疫中,我都在進行這個工作。自從踏入了第五波之後,特區政府——包括每日下午四時三十分舉行的記者會(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簡報會)——一共進行了約100場發布會,我本人應該做了約20場,各局長合共另外約20場,而下午四時三十分舉行的記者會就每天都進行。作為抗疫的主帥,我很願意亦責無旁貸地向社會交代疫情變化,尤其今日去到這麼嚴峻的局面。本人的解說能力會不斷去改善,希望可以更加準確回應到大家的提問。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下午四時三十分舉行的記者會是一個十分技術性的發布會。我都留意到兩位來自衞生防護中心和醫院管理局的同事也很努力回答各位的提問,但恐怕有些問題超越了他們的工作範圍,例如我留意到這數天記者常常詢問歐醫生(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醫生)關於「全民強制檢測」計劃,他真的不是直接參與,他亦不可以十分權威地代表特區政府回答這些問題,所以我認為有需要每天由我主持記者會。事實上,我這段時間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希望有一個更加定點、定時的場合,可以讓大家知道今日最新的疫情情況。除了每日可以收看下午四時三十分舉行的記者會,還可以收看上午十一時的記者會——我現在打算都是大概上午十一時舉行,不過星期二就不可以,因為行政會議要復會。過去大家好像少了一點機會看到我,因為行政會議休會兩、三個星期,所以沒有星期二會見傳媒的安排。我最近外出時都應該見過大家兩次,包括迎接梁萬年教授抵港,還有到羅湖迎接第一班載貨來港的火車專列,希望以後可以更加直接回應大家的提問。不過,我希望這個安排無需維持很久。大家留意,這種高層的每日新聞發布會,會一直維持到我們大家一同打贏這場疫戰,所以越早打贏,我們就越早取消這個新聞發布會。我相信大家都不想經常看到我,早一點看不見我,即是香港已經回復正常生活。
記者:林太,你好,兩個問題。第一,市面上有不少人已受感染,政府實際上的做法是否先「共存」、再「清零」?在具體策略措施方面,即疫苗接種方面,參考本地和海外研究,政府會否公開呼籲長者在下一輪,即未來數日盡可能接種復必泰疫苗?政府公布希望沒有受感染的長者在家居隔離,為何要家居隔離?會否加重照顧者或者他們在社區的感染風險?第二,今次疫情有不少人喪生,對於失去至親的市民,林太有甚麼想對他們說?
行政長官:第一,為長者接種疫苗是這段時間重中之重的工作,我早前已定下目標,在未來兩周——由公布當天起計的未來兩周——全動員到1 000多間院舍,包括殘疾人士院舍,為未接種但身體狀況適合的長者接種疫苗。目標在三月十八日之前完成,最新的評估應該可以做到,但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包括院舍的合作,讓我們的外展隊進入院舍為長者接種疫苗。當然,有很大量長者在家居,所以現時正在規劃,跟一些社福機構研究如何為那些在家居,特別是獨居的長者接種疫苗,這項工作會繼續進行。最後一點,待我剛才提及非常有效的口服藥物抵港後,我們在用藥方面亦可防治長者因不幸感染而演變成重症甚至死亡。這些多管齊下的措施都是為了保護香港的長者。
對於香港的長者因疫情去世,我們當然感到十分難過。在疫情中,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保護長者,而待疫情過後,有很多事值得我們重新檢視——日後在香港這個作為全球人口最長壽地區之一而令我們引以為傲的地方,如何讓年邁和已屆晚年的長者能在安全和健康的環境中生活,這值得全社會共同反思,以更好地照顧香港的長者。
記者:對不起,我的問題是不少人已受到感染,你會否呼籲長者盡可能接種復必泰疫苗?以及政府的政策會否無可避免是「先共存」、「再清零」?
行政長官:對於是否呼籲接種復必泰,我們是呼籲長者接種疫苗,我們會提供選擇,而外展隊有醫生和護士,亦會視乎環境決定,因為大家知道接種復必泰的環境要求較嚴格,所以並不是特首在此作政策指導規定接種哪種疫苗,而須視乎環境和醫生的研判。
我以為第一條問題是你的評論,我認為現階段爭拗「共存」或是「清零」已沒有意義,但我可以百分百肯定的告訴你們,特區政府一定不會採用坊間稱為「躺平」的態度處理疫情。換句話說,我們不會不做事,不會因為已有如此多人受感染便算了,一定不會,因為每一條人命都是寶貴的,我們亦會按習主席(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要求,確保香港市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是任何以人民至上的國家的要求,而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不可分離的地方,我們一定按着國家這個高指標來進行這場如此困難的抗疫戰。多謝大家。
3月9日,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下的「電影院資助計劃」自二月十八日起接受申請,所有電影院營運者均有提出申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已於今日(三月九日)向全部61間合資格電影院發放資助。
計劃旨在向持公共娛樂場所牌照並在二○二一年十二月份內有商業營運的現有電影院提供一筆過資助,資助款額為每所電影院每塊銀幕10萬元;每條院線最多可獲300萬元的資助。
台灣地區
3月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7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個案及74例境外移入(5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30多歲;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46例男性、2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越南(11例)、美國(4例)、印尼及印度(各3例)、泰國、新加坡及澳大利亞(各2例)、比利時、菲律賓、丹麥、帛琉、法國、柬埔寨、香港、波蘭及巴西(各1例)移入,另38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10日至3月8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493,51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6,471,794例排除),其中20,999例確診,分別為5,470例境外移入,15,47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4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大事紀要
3月9日,中新社北京綜合消息: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8日16時31分,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446511318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6004421例。
據世衛組織通報,在截至3月6日的一周,全球新增確診和死亡病例數與前一周相比分別下降5%和8%;世衛組織六個區域辦事處統計的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例,新增死亡超過5.2萬例。
世衛組織8日發表聲明說,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目前在全球迅速傳播並佔據主導地位。奧密克戎毒株有多個亞型變異毒株,包括BA.1、BA.2和BA.3。全球範圍內,BA.1一直是奧密克戎毒株的主要亞型,但最近幾周有關感染BA.2型的報告比例和BA.1相比一直在增加,並在幾個國家發展為主要傳播亞型。
另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9日8時20分,全球累計確診病例449122728例,累計死亡病例6013540例。
美洲:美國累計逾1270萬兒童確診新冠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北京時間9日8時20分發布的數據,美國累計確診79365746例,累計死亡961766例。
美國兒科學會和兒童醫院協會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在截至本月3日的一周內,美國新增兒童新冠確診病例近6.9萬例,這是自去年8月初以來,該數據首次降至10萬例以下。報告還顯示,自今年1月初以來,美國新增逾480萬例兒童新冠確診病例;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已有逾1270萬名兒童確診新冠,佔該國總確診病例的19%。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目前亟需收集更多各年齡段的疫情數據,以評估新冠變異病毒導致疾病的嚴重程度及對兒童健康的長期潛在影響。
歐洲:德國累計確診超1600萬例
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該國單日新增確診156799例,累計確診16026216例;新增死亡324例,累計死亡124450例;德國官方用於監測疫情嚴峻程度的新冠發病率指數(平均每十萬人七日累計新增確診數)當天升至1293.6,已連續6天上漲。此外,德國總人口中75.6%已完全接種疫苗、57.5%已接種加強針。
根據德國聯邦與各州政府的“三步”解封計劃,絕大多數新冠限制措施將在本月20日取消,與此相關的聯邦層面法律將於本月19日失效。不過,德國聯邦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認為,有必要在本月20日之後維持防疫措施,“我們必須考慮到夏季可能出現新一波疫情潮。”
據法國公共衛生署8日統計,法國單日新增確診93050例,累計確診23164872例;新增死亡173例,累計死亡140121例。
法國農業和食品部部長朱利安·德諾曼迪8日說,他在參加為期10天的2022年法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後,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據報導,博覽會吸引了約50萬名參觀者到場,但其中許多人都沒有戴口罩。
亞洲:韓國日增確診數超34萬 再破紀錄
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9日通報,韓國單日新增確診342446例,創歷史最高紀錄,累計確診5212118例;新增死亡158例,累計死亡9440例。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教育部8日通報,在本月2日新學期開學後的6天裡,韓國共有174603名中小學生確診新冠,平均每天有約29100名學生和2490名教職工確診新冠。2021年,韓國共有320232名學生確診新冠,今年開學僅6天,學生確診數就超過了去年一半的數據。
印尼官方8日下午通報,該國單日新增確診30148例,累計確診5800253例;新增死亡401例,累計死亡150831例。截至當天,該國已有近1.93億人接種新冠疫苗,其中近1.49億人完成了兩劑接種,超1284萬人接種了加強針。
印尼總統府網站當天刊發國家疫情防控工作組公佈的防疫新規,顯示已接種兩劑以上新冠疫苗的旅客,在該國境內經陸海空所有交通方式出行,均無須再提供核酸或抗原檢測陰性證明。不過,僅接種一劑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旅客仍須提供出行前72小時核酸或24小時快速抗原檢測陰性證明,未接種疫苗的旅客還須提供政府醫院出具的載明無法接種原因的醫生證明。
大洋洲:新西蘭日增2萬多例本土確診病例
據新西蘭衛生部官網9日發布的數據,該國24小時內新增22454例本土確診病例,此前一天,新西蘭新增23894例本土確診病例,創下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