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每日資訊 –2022年 4月20日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跟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防護中心2022年4月20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共222個,確診人數約505234865宗,死亡病例約6210527人,過去14天新增確診個案數目約12048736,以下是新冠疫情相關資訊:
加拿大
4月20日,根據加拿大衛生部門資料,截至2022年4月20日下午7時,加拿大累積確診人數共有3654335宗,新增病例17138宗,比前減少5609宗,其中安省增加1218宗,卑斯省沒有增加,魁省增加10910宗,阿省沒有增加,沙省沒有增加,緬省沒有增加,紐芬蘭省沒有增加,新省沒有增加,紐賓仕域省增加2956宗,愛德華王子島增加1928宗,育康地區增加45宗,西北地區增加81宗,努納地區沒有增加。至於死亡個案方面,累計合共38429患者死亡,其中安省增加1名,合共12633名,卑斯省沒有增加,合共3036名, 魁省增加96名,合共14714名,阿省沒有增加,合共4141名, 沙省沒有增加,合共1273名,緬省沒有增加,合共1759名,新省沒有增加,合共277名, 紐芬蘭省沒有增加,合共142名,愛德華王子島增加2名,合共23名,紐賓士域省增加10名,合共378名,育康地區沒有增加,合共24名,努納地區沒有增加,合共7名,西北地區增加1名,合共22名。治癒人數全國合共3403789人。
中國
4月20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4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84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1例(廣西5例,福建3例,上海1例,廣東1例,雲南1例),含2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福建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2830例*(上海2634例*,吉林95例,黑龍江42例,江西14例,江蘇8例,廣東8例,浙江6例,山西5例,四川4例,青海4例,湖南3例,北京1例,河北1例,內蒙古1例,福建1例,山東1例,河南1例,雲南1例),含500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上海459例*,吉林32例,浙江5例,廣東2例,福建1例,山東1例)。新增死亡病例8例,均為本土病例,在上海;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18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4例,本土病例2169例(上海1173例,吉林913例,山東14例,福建13例,浙江10例,四川10例,廣東8例,江蘇7例,海南4例,陝西3例,北京2例,河北2例,遼寧2例,黑龍江2例,廣西2例,山西1例,內蒙古1例,湖南1例,青海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71085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07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233例(無重症病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確診病例18061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7828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4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1421例(其中重症病例223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57869例*,累計死亡病例4663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93953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3021806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25756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6617例,其中境外輸入65例,本土16552例(上海15861例,吉林261例,江蘇111例,河北93例,浙江31例,江西31例,安徽30例,山西26例,河南25例,黑龍江23例,山東20例,青海9例,遼寧6例,廣西6例,雲南6例,廣東4例,四川4例,湖北3例,福建1例,兵團1例)。
當日解除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21143例,其中境外輸入68例,本土21075例(上海19124例,吉林1473例,廣西89例,山東71例,河北67例,遼寧65例,江蘇52例,福建44例,安徽23例,湖北15例,廣東12例,甘肅7例,海南6例,雲南6例,河南5例,青海4例,浙江3例,黑龍江2例,新疆2例,山西1例,江西1例,四川1例,貴州1例,陝西1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502例*(境外輸入2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261262例*(境外輸入745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350502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310234例(出院68755例,死亡9186例),澳門特別行政區82例(出院82例),台灣地區40186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6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4月20日,截至四月十七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共接獲45宗(註1)涉及曾經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當中並沒有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呈報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截至四月十七日晚上八時,本港市民合共接種了約1 566萬劑新冠疫苗。已接種最少一劑疫苗的市民約658萬名,當中包括92.7%的12歲或以上人口。衞生署共接獲7 371宗(註1)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5%)。就涉及接種疫苗人士的死亡個案,包括97宗(註2)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006%),沒有死亡個案顯示與接種疫苗有關聯。
截至四月十七日,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已總結61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1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其餘25宗個案仍待更多資料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認為至今並未發現不尋常的現象,會繼續密切監察有關情況並收集數據作評估。
根據醫管局資料,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十七日期間,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429.0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40.1宗。當中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11.3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的同類死亡個案比率則為每十萬人有1.8宗。此外,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70.4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後流產的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11.1宗。根據上述數字的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有關參考數據將會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頁。
至今接獲的非死亡異常事件個案大部分為較輕微的個案,有關詳情可參考《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doc/Safety_Monitoring_of_COVID-19_Vaccines_in_Hong_Kong.pdf)。
政府發言人說:「當前疫情仍然嚴峻,兒童和長者均錄得死亡和重症個案,他們是疫苗接種的重點保護對象。長者方面,現時本地80歲或以上長者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只有約61%,即該年齡層中有約39%的長者正處於高風險狀態,這是相當危險的信號。在第五波累計感染新冠病毒的八千多宗死亡個案中,近九成為70歲或以上長者,而當中近九成沒有接種疫苗或只接種一劑疫苗。復必泰和克爾來福疫苗對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能為接種人士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我們呼籲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為自己健康着想盡早接種疫苗。香港大學最新的研究數據亦顯示,接種三劑復必泰或克爾來福疫苗對於預防死亡和重症均高度有效,保護力逾九成,合資格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市民應盡早接種。此外,因應專家最新建議,我們已開始為已接種三劑科興或復必泰疫苗的60歲或以上人士,在接種最後一劑疫苗至少三個月後,接種第四劑疫苗。符合接種第四劑疫苗資格的市民應盡早接種,以加強保護。另一方面,接種克爾來福疫苗的最低年齡已降至三歲,接種復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齡則為五歲。我們呼籲各位家長盡早安排為子女接種疫苗,讓他們得到有效保護。」
註1:臨時統計數字。截至四月十七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沒有接獲涉及三至15歲青少年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懷疑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報告。
註2:截至四月十七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共接獲兩宗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新冠疫苗的死亡報告,個案涉及兩名分別60及96歲女子,沒有臨床證據顯示個案由疫苗引起。
4月20日,政府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規例》)(第599J章),就《規例》下的強制檢測公告刊憲,要求於指定期間曾身處40個指明地方的人士(下稱「受檢人士」)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檢測個案,有40個指明地方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強烈提醒市民必須嚴格遵守強制檢測要求,按時完成強制檢測。政府已在各區設立流動採樣站,便利他們根據強制檢測公告的要求接受強制檢測。即使是已經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人士,亦必須接受上述強制檢測。
三個月內曾經檢測呈陽性結果的人士(包括衞生署已記錄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以及已向衞生署申報的自行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無需接受強制檢測。至於須接受強制檢測的人士(除上述經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並已作出申報者),必須按相關強制檢測公告進行核酸檢測,而不能使用快速抗原測試,以符合公告要求。換言之,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不會獲視作為符合強制檢測要求。此外,除非持有醫生證明書證明因健康原因而未能以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進行檢測,否則須接受強制檢測的人士不能遞交深喉唾液樣本以符合強制檢測要求。
強制檢測公告詳情可經以下衞生防護中心網頁連結瀏覽:www.chp.gov.hk/files/pdf/ctn_20220420.pdf。
如任何人士在強制檢測呈陽性,將和其他透過核酸檢測或自行快速抗原測試而申報所發現的陽性個案以同樣方式處理,其隔離安排(以及其同住人士的檢疫安排)與其他陽性個案沒有分別。
因應強制檢測公告而須進行強制檢測的人士必須到流動採樣站、社區檢測中心或認可本地醫療檢測機構進行專業拭子採樣檢測,以符合強制檢測的要求,而幼童則可繼續以糞便樣本進行檢測。
復必泰和克爾來福疫苗對於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能為接種人士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併發重症甚至死亡。政府呼籲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盡快接種疫苗,並會積極爭取在四月底提高兒童、青少年和長者的疫苗接種率,以讓他們及早得到疫苗的保護。此外,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更新暫擬共識建議,建議已接種三劑疫苗的60歲或以上人士,在接種最後一劑疫苗至少三個月後,接種額外一劑(即第四劑)復必泰或克爾來福疫苗。符合接種第四劑疫苗資格的市民應盡早接種,以加強保護。
全港社區檢測中心為市民提供檢測服務,並設有預約及即場登記服務。市民只需在24小時預約系統(www.communitytest.gov.hk)提供簡單的個人資料,預約系統顯示各中心未來兩周的預約情況,便利市民計劃及選擇合適地點和時段進行檢測。中心會優先為已預約的市民提供服務。截至今日(四月二十日)下午六時,社區檢測中心於未來兩周尚餘約97%預約名額。市民亦可在前往社區檢測中心前,先致電檢測中心查詢是否尚有預約或即場登記名額。
政府明日(四月二十一日)將於洪水橋洪福邨籃球場增設流動採樣站,而位於葵涌石蔭東邨蔭興樓對出排球場的流動採樣站會延長服務日期至四月二十二日(星期五)。由明日起,位於維多利亞公園6號足球場(近港鐵天后站)的流動採樣站將改設於維多利亞公園音樂亭(近港鐵銅鑼灣站及告士打道出口),位於長沙灣遊樂場(近港鐵長沙灣站B出口)的流動採樣站將改設於麗閣社區會堂(近港鐵長沙灣站A1出口)。另外,多個檢測點設置了派籌機,已取籌的市民可在社區檢測中心網站(www.communitytest.gov.hk)查看實時籌號排隊狀況。部分大型流動採樣站亦已增設預約服務,市民可使用24小時預約系統(www.communitytest.gov.hk)預約合適時段進行檢測。
除了須接受強制檢測的人士外,所有市民都可於社區檢測中心/流動採樣站(如服務對象適用)接受免費檢測。流動採樣站的開放日期及服務時間載於附件。
受檢人士可選擇以下檢測途徑:
(a)必須使用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進行的檢測
(一)於流動採樣站接受檢測服務(名單及服務對象(如適用)見www.coronavirus.gov.hk/chi/early-testing.html);
(二)於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服務(名單見www.communitytest.gov.hk/zh-HK);
(三)自行安排接受由衞生署認可,並可就檢測結果發出電話短訊通知的私營化驗所提供的檢測(名單見www.coronavirus.gov.hk/pdf/List_of_recognised_laboratories_RTPCR.pdf),而有關樣本必須是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或
(四)使用衞生防護中心派發到相關指明地方的樣本瓶(如適用),並按有關指示交回已採糞便樣本的檢測樣本收集瓶。
(b)持有註冊醫生發出醫生證明書,證明其因健康原因而未能使用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進行檢測的人士
(一)於郵政局、設置在港鐵站的自動派發機或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指定普通科門診診所索取深喉唾液測試樣本收集包,並把樣本交回指定樣本收集點(派發點及時間,以及樣本收集點及時間見www.coronavirus.gov.hk/chi/early-testing.html);
(二)於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診所按照醫管局醫護人員的指示接受檢測;或
(三)自行安排接受由衞生署認可,並可就檢測結果發出電話短訊通知的私營化驗所提供的檢測。
食物及衞生局發言人提醒,於醫管局急症室接受的檢測,以及不可就檢測結果發出電話短訊通知的私營化驗所提供的檢測,均不符合上述強制檢測公告的規定。
「受檢人士如有病徵,應立即求醫,按照醫護人員的指示接受檢測,不應前往流動採樣站及社區檢測中心。」
受檢人士須保存載有檢測結果的電話短訊通知及有關醫生證明書(如適用),並在執法人員要求提供有關該人士進行指明檢測的資料時,提供相關電話短訊及醫生證明書供其查核。任何人士就強制檢測安排有疑問,可於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致電熱線6275 6901查詢。
政府會繼續全力追蹤曾到過有關地方並可能受感染人士,並嚴肅跟進相關人士有否遵從檢測公告。任何相關人士如未有遵從檢測公告即屬犯罪,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第四級罰款(2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而解除有關法例責任的定額罰款為10,000元。有關人士並可能會收到強制檢測令,要求該人士於指明期間內接受檢測,不遵從強制檢測令可處第五級罰款(50,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發言人表示:「政府呼籲所有對身體狀況有懷疑的人士,或有感染風險的人士(如曾到訪有疫情爆發的地方或曾接觸陽性檢測個案)盡快進行檢測,以有效地及早識別感染者。」
4月20日, 截至今日(四月二十日)凌晨零時零分,共有2 829名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分別於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傳染病中心、新冠治療中心(亞博館)及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有873名病人康復,當中包括232名病人出院,另外有10名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
由即日起,醫管局採用新的統計方法,由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當日起計28日後,病人會列為康復。
醫管局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監察最新的發展,並適時向公眾及醫護人員提供最新資訊。
4月20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四月二十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截至四月二十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過去24小時新增330宗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25宗確診、64宗無症狀感染及241宗狀況待定個案)。此外,中心接獲338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64宗有病徵及174宗無症狀感染)呈報。至今本港累計核酸陽性檢測個案756 200宗及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443 506宗。
上述新增檢測陽性個案包括13宗輸入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及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分別有10宗及三宗)。中心正繼續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更多資料可參閱「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
此外,截至四月二十日零時零分,於第五波疫情(由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期間共錄得8 973宗死亡個案曾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當中由醫院管理局及公眾殮房報告的個案分別為8 914宗及56宗,以及三宗由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報告的個案。至今本港累計死亡個案共有9 186宗。
另外,就早前報告的核酸陽性檢測個案(包括狀況待定的個案),有部分轉為確診、無症狀感染或復陽個案。截至昨日(四月十九日),本港累計確診個案310 209宗,由一月一日起計的無症狀感染個案、復陽個案及待定/未能分類的個案分別為186 894宗、10宗和258 757宗。
由於泰國航空營運於四月十九日由泰國曼谷飛抵香港的航班(TG600)有三名乘客經抵港檢測呈陽性,以及阿聯酋航空營運於同日由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和泰國曼谷飛抵香港的航班(EK384)有四名乘客經抵港檢測呈陽性,衞生署遂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第599H章)禁止泰國航空以及阿聯酋航空營運的客機在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期間分別從曼谷以及迪拜及曼谷着陸香港。
中心發言人強調,本地疫情仍然非常嚴峻,中心強烈呼籲市民繼續遵守社交距離措施,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參加人多擠迫或不必要的活動或聚會(特別是跨家庭活動或聚會、宗教活動或聚會等),以減低患上新型冠狀病毒病的機會,並避免病毒在社區傳播。
發言人提醒,新冠疫苗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能為接種人士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盡快接種以保護自己,並減低一旦感染後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另外,同時患上2019冠狀病毒病與流感的患者有較大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和死亡,而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住院的可能性及留醫的時間。除個別有已知禁忌症人士外,所有年滿六個月或以上的人士都建議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有較高風險患上流感及其併發症的人士,包括長者及兒童,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疫苗接種計劃的詳情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網站(www.chp.gov.hk/tc/features/17980.html)。
4月20日,醫院管理局今日(四月二十日)公布2019冠狀病毒病院內病人經入院篩查或檢測呈陽性以致有病人或職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及院內感染個案︰
以下為公立醫院病人經入院篩查或檢測呈陽性以致有病人或職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個案統計:
醫院/診所 |
檢測呈陽性 |
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病人數目 |
未有佩戴合適個人防護裝備而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職員數目 |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
1 |
1 |
- |
律敦治醫院 |
1 |
1 |
- |
瑪麗醫院 |
1 |
2 |
- |
廣華醫院 |
1 |
2 |
- |
瑪嘉烈醫院 |
1 |
1 |
- |
屯門醫院 |
1 |
2 |
- |
青山醫院 |
1 |
3 |
- |
以下為公立醫院院內感染組群個案的統計:
醫院/診所 |
檢測呈陽性病人數目 |
檢測呈陽性職員數目 |
東華醫院 |
1 |
- |
有關病房已進行徹底清潔消毒。醫院會繼續密切監察員工及病人的健康情況,並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溝通,跟進最新情況。
4月20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四月二十日)與到港支援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抗疫工作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闞飆及其率領的內地疫情防控專家會面,聽取他們經連日來考察特區各方面應對新冠疫情工作後的意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衞生署署長林文健醫生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等亦有出席。
林鄭月娥感謝闞飆率領內地專家團,自四月七日抵港後便馬不停蹄地於過去兩星期與特區政府相關政策局和部門、醫管局、大學等特區抗疫團隊成員會面,並實地考察特區「抗疫鏈」中不同場所,包括機場、污水檢測實驗室、社區檢測站、安老院舍和社區健康中心,以至人流較多的街市和商場等。
林鄭月娥說:「我謹代表特區衷心感謝中央自本港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先後派出五批內地專家到港,他們因應特區的實際情況和疫情發展,就流行病學、臨床救治和中醫等範疇提出中肯務實的意見,協助特區全面落實『三減三重一優先』的策略,即減少感染、減少重症、減少死亡,以及就重點人群、重點機構和重點區域採取更精準、有力及具針對性的措施,並把支援長者列為優先工作。」
「在中央全力支援、社會各界同心協力下,特區政府在『抗疫鏈』中不同環節大大提升了應對能力,本港第五波疫情自三月初達峰後持續呈下降趨勢,從而為本周二(四月十九日)起讓學校恢復面授課堂,以及明日(四月二十一日)起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創造必要條件。然而,特區政府絕不會掉以輕心,定當繼續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策略,在妥為管控風險的前提下,推動社會早日完全走出『疫』境,有序回復正常活動,重振經濟動力。」
4月20日,政府今日(四月二十日)表示,為應對嚴峻的新冠疫情,環境保護署與渠務署連同香港大學跨學科團隊近日已加強在各區採集污水樣本進行冠狀病毒檢測,並發現於多個地區檢測到污水呈陽性的結果,顯示該地區的處所可能有隱性患者存在。
快速測試
因應以下各區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的民政事務處將會陸續向以下地點的居民、在地工作清潔員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二十一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以輔助識別感染者:
· 離島區 — 逸東(一)邨及逸東(二)邨
· 葵青區 — 荔景邨、麗瑤邨、祖堯邨、浩景臺、悅麗苑、賢麗苑及翠瑤苑
公眾如就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有疑問,可瀏覽以下網頁連結(www.coronavirus.gov.hk/rat/chi/rat.html)。
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時,應留意和跟從製造商的指示,正確進行測試和讀取結果,並宜在讀取結果後立即拍照以作紀錄。進行測試前後須潔淨雙手,盡量減少在採集樣本區域內放置非必要用品。進行測試後,需要小心包裹和密封測試套件的所有組件,並妥善棄置。若家居環境在採集樣本的過程中受污染,應以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或70%酒精進行消毒。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www.chp.gov.hk/ratp/)。若市民使用網上平台有困難,可致電183 6119自動系統登記身分證明文件及電話號碼。衞生防護中心會於稍後聯絡有關人士,以完成申報程序。
澳門特別行政區
4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宣佈,因應內地的疫情變化,衛生局根據第2/2004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第10條和第14條的規定,自2022年4月21日凌晨1時起,所有曾經到過以下地點的入境及已入境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至離開當地後14天但最短不少於7天: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王崗鎮、躍進街道,道里區城鄉路街道匯智廣場B座(東方大街與規劃路交叉口),香坊區新香坊街道辦事處金源藍城小區11號樓、朝陽鎮平安村居民區;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龍鬚塘街道、石橋街道。
自2022年4月21日凌晨1時起,取消曾經到過以下地區的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或健康碼變為黃碼及須接受自我健康管理的措施: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理想家園小區、東湖城小區、陽光河畔小區、湯原鎮西鳳鳴村;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海珠區江海街新村西華八巷7號、西華九巷8號、西安大街31、34、36、38號;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威海市文登區張淑靜鞋料加工廠(文登區環山辦城西西街1-3號)。
自2022年4月21日凌晨1時起,取消所有離開以下地點不足14天的入境人士和已入境人士,應留意自身健康狀况,期間健康碼不變黃色,但應主動按第1、4、7天的時序接受核酸檢測的措施:山東省濱州市其他區域。
應變協調中心提醒,目前本澳有關以下地點的防疫措施包括:
- 離開相關地點21天內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出現任何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症狀人士須立即就醫及接受核酸檢測;
- 離開相關地點14天內的入境人士和已入境人士,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期間健康碼不變黃色,但應主動按第1、4、7天的時序接受核酸檢測;
- 曾經到過相關地點的入境人士,須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至離開當地後14天,但最短不少於7天;
- 曾經到過相關地點的已入境人士,亦須在澳門健康碼上如實作出相應申報及接受相應的防疫措施,要求如下:
- 健康碼將變為黃碼及須接受自我健康管理至離開當地14天為止,期間須按第1、2、4、7、12天的時序接受核酸檢測;
- 須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至離開當地後14天,但最短不少於7天(請立即透過諮詢求助平台https://www.ssm.gov.mo/covidq或致電:+853 28700800以便安排醫學觀察)。
注: 免費核酸檢測預約連結為:https://app.ssm.gov.mo/mandatoryrnatestbook。核酸檢測結果不會上載至澳門健康碼,亦不可作為出入境用途。如以自費方式接受核酸檢測,亦須在上述連結中作出登記才能按時解除黃碼鎖定。
澳門特區採取和中國內地特定區域有關的防疫措施表格,可進入以下連結查閱最新資訊:https://www.ssm.gov.mo/apps1/gcs/medobs/ch。
應變協調中心呼籲,市民前往外地應留意當地疫情發展,在抗疫常態下,仍須堅持戴口罩,嚴格做好和執行各項防疫措施,保持距離,避免人流聚集;與此同時,因疫苗可有效預防新冠病毒肺炎,有效減少自身感染、重症和死亡風險,築起免疫屏障,保護自己及家人,故現階段應有序地預約接種疫苗,而即使已接種疫苗,亦應避免前往高風險地區,如必須前往,應在完成初種系列及加強劑疫苗後14天,待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後才前往,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台灣地區
4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考量COVID-19本土疫情升溫,為確保民眾於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或確定病例於居家照護期間,若有相關醫療需求必須往返醫療機構時,可以及時前往,自即日起放寬有就醫或採檢需求之居家照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之交通運送方式,以保障病人就醫安全以及保全醫療運送量能。相關說明如下:
(一)緊急就醫:
1.以119救護車為原則;
2.輔助方式:依衛生局規劃或指示,得以防疫車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如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進行。
(二)非緊急就醫/採檢:
1.以防疫車隊為原則;
2.輔助方式:依衛生局規劃或指示,得以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如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進行。
(三)返家隔離(含就醫/採檢後返家):依衛生局規劃或指示,得以防疫車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返家(如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進行。
有關居家照護COVID-19確診個案及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之就醫運送/轉送交通方式請參見指揮中心公布文件,後續將視疫情變化滾動調整,以兼顧病人安全及醫療運送量能。
4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於今日下午召開,會中就6-11歲兒童COVID-19疫苗接種、青少年族群(12-17歲)追加劑接種、第2次追加劑接種等議題進行討論,經評估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及國內外疫情風險,參酌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建議如下:
一、6-11歲兒童COVID-19疫苗接種建議:
(一) 建議推動6-11歲兒童族群接種Moderna COVID-19疫苗,以降低疾病防治措施(如停課)對於兒童受教權及生理、心理發育之影響,並減少疫情傳播。
(二) 接種劑數為2劑,間隔12週,接種劑量為成人劑量之一半(50微克)。
(三) 接種作業可視家長與幼童接種意願,由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COVID-19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及安排校園接種。
二、青少年族群(12-17歲)建議完成基礎劑接種且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於最後1劑基礎劑接種後5個月,接種追加劑。
三、依目前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結果及各國接種政策,建議接種第2次追加劑對象:
(一) 65歲以上長者(即第4劑)
(二) 長照機構住民(即第4劑)
(三) 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即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之對象),包含:
1. 目前正進行或1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之癌症患者
2. 器官移植患者/幹細胞移植患者
3. 中度/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
4. 洗腎患者
5. HIV陽性患者
6. 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
7. 過去6個月內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者
8. 其他經醫師評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可接種基礎加強劑者
(四) 接種時間建議與第1次追加劑間隔5個月後接種,且不論前面劑次接種廠牌,第2次追加劑可接種Moderna COVID-19 疫苗半劑量(50微克)、BioNTech COVID-19 疫苗全劑量或蛋白質次單元(如高端、Novavax) COVID-19 疫苗全劑量。
指揮中心強調,疫苗接種為防疫工作重要一環,接種疫苗後可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保全防疫量能,後續將依專家建議,規劃相關接種作業,保障國人健康。
4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2,48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386例本土個案及95例境外移入(82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386例本土病例,為1,232例男性、1,15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3月19日至4月20日,其中包含1,267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佈為新北市(822例)、臺北市(471例)、桃園市(387例)、基隆市(191例)、高雄市(97例)、宜蘭縣(89例)、花蓮縣(86例)、臺中市(76例)、屏東縣(31例)、臺南市(24例)、新竹縣(23例)、彰化縣及南投縣(各17例)、苗栗縣(16例)、雲林縣(14例)、新竹市(11例)、臺東縣(5例)、嘉義市及連江縣(各3例)、嘉義縣(2例)、澎湖縣(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54例男性、4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分別自越南(4例)、英國及泰國(各1例)移入,另89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21日至4月19日。
指揮中心指出,今年4月19日公布之案36770美國境外移入病例,經疫調後改判為本土病例;另今年4月14日公布之案29861、4月18日公布之案34722及案34723、4月19日公布之案37192,經疫調後分別改判為印尼、帛琉及法國境外移入病例。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831,69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791,199例排除),其中40,186例確診,分別為9,985例境外移入,30,147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5例空號病例(原本土病例案34027、案36192及案37406;原境外病例案35327及案37537經疫調後為重複或陰性個案,改列空號),累計203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4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5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30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4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對於近期有居家隔離民眾反映,社區管理委員會禁止外送員進入社區送餐的情形,為兼顧居家隔離、檢疫或居家照護民眾必要生活需求及降低社區傳播風險,指揮中心將研議相關措施及裁處規定。
指揮中心說明,目前已有公布「COVID-19因應指引:社區管理維護」,供社區強化相關服務人員之管理措施依循,對於外送或其他進入社區人員,社區管理單位可運用實聯制落實登記作業,以及強化手部消毒等措施做好風險控管;若限制供餐或其他生活必需品人員進入,以致居家隔離、檢疫或居家照護對象需外出取餐或領取物品,對於社區其他住戶造成的風險更高。
指揮中心另指出,針對居家照護確診個案如需藥師送藥到府服務部分,應先與選定之送藥到府藥局聯繫,確認用藥需求、領取方式、領取時間以及送藥地點等相關資訊,如因社區/大樓管理委員會相關規定不得送至確診個案家門口,居家照護確診個案得委由管理人員代為領收並轉交放置確診者家門口,後續再與藥師以通訊方式核對領取藥品以及進行用藥衛教諮詢,以確保用藥安全。
指揮中心強調,近期國內疫情已進入社區流行,居家隔離、檢疫或居家照護民眾係配合防疫措施,請社區管理人員務必給予相關協助,以免違反相關規定受罰。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