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RT Logo

  • Home
  • York Region News
  • 即時新聞
  • 專題報導
  • 中港澳台新聞
  • 社區消息
  • 旅遊黃頁
  • 葉左肇專欄

YRT

11 May2024

安大略省歷史之 安省的地理、歷史與移民 葉左肇

 

安大略省歷史

安大略地區最早已知的居民包括南部說易洛魁語的農業休倫族、蒂奧農塔蒂族和伊利族,以及北部說阿爾岡昆語的狩獵族阿爾岡昆族、奧吉布瓦族和克里族。

法國探險家艾蒂安·布呂勒(Étienne Brûlé) 於1610至1611 年對渥太華河進行了探險,他是已知的第一個在這些地區旅行的歐洲人。很快,塞繆爾·德·尚普蘭和其他法國探險家、毛皮商人和傳教士緊隨其後。1648至1649 年,南部部落被豪德諾索尼聯盟(易洛魁聯盟)成員驅散,該聯盟也由講易洛魁語的民族組成。1673 年,法國建立了芳特納克堡(今京士頓),開始對其向西擴張的毛皮帝國進行軍事保護。然而,當1763 年新法蘭西的大部分地區割讓給英國時,除了現在的底特律地區的一個小型農業定居點外,安大略地區並沒有發生法國殖民活動。

 

1774 年的《魁北克法案》將安大略省確立為魁北克統治的擴展殖民地的一部分,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該地區是效忠派和印第安人襲擊美國邊境的基地,1784 年,大約10,000 名效忠派和為英國作戰的易洛魁部落定居於此。1791 年《憲法法案》(即《加拿大法案》)立即將魁北克殖民地劃分為法國人佔多數的省份,稱為下加拿大省(未來的魁北克省)和效忠派的省份,稱為上加拿大省(未來的安大略省)。上加拿大獲得代議制政府;透過稱為皇家和神職人員儲備的大量土地捐贈,為殖民政府和既定教會的支持做出了規定。

 

精力充沛的上加拿大第一副總督約翰·格雷夫斯·西姆科(John Graves Simcoe)監督引進英國法律和地方政府慣例,制定土地授予模式,支持修建主幹道路,並將首都定在約克(現多倫多)。他歡迎來自美國的大規模移民的政策是新移民與老牌反美派之間關係緊張的根源。效忠派之間的裂痕在1812 年戰爭期間進一步加深。

 

從1815 年到1840 年,該省由被稱為「家庭契約」的保守寡頭統治,據稱是透過家庭關係聯繫在一起的精英。即使該集團在選舉產生的立法議會中失去多數席位(發生過兩次),它仍然控制著立法委員會(任命的上議院)和副州長執行委員會(管理機構)。寡頭集團青睞英國聖公會、皇室和神職人員儲備,但也青睞快速的經濟成長。它承諾將在英國借來的公共資金用於私人基礎設施項目,例如建造韋蘭運河(繞過尼加拉瀑布),但隨著成本上升,反對聲音越來越大。改革者要求“負責任的政府”,他們的意思是政府應該得到民選議會大多數成員的信任。此外,有些人希望將選舉原則擴大到立法會和公共服務部門。然而,當地寡頭集團和英國政府抵制重大變革,1837 年,由記者威廉·里昂·麥肯齊(William Lyon Mackenzie) 領導的激進少數派在下加拿大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起義,同時還發動了一場更大規模(但也不成功)的起義。

 

1841 年,上加拿大省和下加拿大省合併,上加拿大省被稱為加拿大西部。責任內閣政府在1840 年代實現。1848 年,第二任羅伯特·鮑德溫-路易斯·伊波利特·拉方丹內閣成立,導致備受爭議的《叛亂損失法案》(1849 年) 獲得通過,該法案旨在補償1837 年叛亂期間遭受損失的人。這也標誌著保守黨影響力的喪失。當英屬北美總督埃爾金勳爵將其簽署成為法律時,憤怒的暴民燒毀了當時在蒙特利爾的議會大廈。(這使得該市失去了殖民首府的地位,最終落腳渥太華,這便造成今天渥太華成為加拿大首府的原因。)這一事件表明,殖民地責任政府現在已成為事實:議會支持了該法案,埃爾金勳爵儘管心存疑慮,還是表示同意以及英國政府的那些。目前的市政府系統和省級教育系統是在1850年代,也帶來了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工業化的開始以及多倫多成為蒙特婁的商業競爭對手。

 

加拿大西部經濟的快速成長引發了向西北部哈德遜灣公司廣闊土地擴張的需求。 這種擴張的願望,加上殖民防禦的需要、改善殖民地間貿易的願望,以及1860 年代初期困擾該省的政治僵局,促成了新的憲法解決方案的運動,英屬北美政治聯盟在加拿大的名字。 加拿大聯邦於 1867 年建立,很大程度上是由約翰·麥克唐納 (John Macdonald) 和喬治·布朗 (George Brown) 等加拿大西部的政治家促成的。

 

隨著聯邦的建立,加拿大西部成為安大略省,首府位於多倫多,而渥太華則成為聯邦首都。 在一代人的時間裡,安大略省政府由自由黨總理奧利弗·莫瓦特(Oliver Mowat)領導,他贏得了與曼尼托巴省和聯邦政府的邊界爭端,使安大略省的面積擴大了一倍,並幫助確認了各省政府在憲法賦予的權力範圍內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隨著1882 年尼加拉瀑布的開發,安大略省進入了一場能源革命,最終涵蓋了該省北部和聖勞倫斯河的水力發電潛力,以及煤電和核火力發電。 1900年後,在安大略省北部修建鐵路的帶動下,銀、金等礦產也出現了重大發現。 此外,隨著紙漿和紙張成為主要出口產品,森林工業也隨之擴張。 20世紀初,政府施加了“製造條件”,旨在迫使公司在出口前在安大略省加工林產品和鎳礦石。

 

多倫多商界參與開發北部豐富的資源,為其最終成功打造加拿大領先的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礎。20 世紀 30 年代,多倫多超越蒙特婁達到這一地位。

 

1905 年,長期的自由黨霸權隨著保守黨(正式名稱為自由保守黨,直到 1942 年更名為進步保守黨)在詹姆斯·普林尼·惠特尼 (James Pliny Whitney) 的領導下上台而結束。 促進經濟成長仍然是政府的主要關注點,但惠特尼政府比自由黨前任更傾向於幹預經濟。 他的政府成立了公有的安大略省水力發電委員會,並引入了工人賠償制度。 它還採取措施改革多倫多大學,使其不受直接政治控制。

 

安大略省是加拿大的一個省,西鄰曼尼托巴省,北接哈德遜灣,東接魁北克省,南接紐約州、五大湖區、密西根州和明尼蘇達州。 該省是在奧吉布瓦、奧達瓦、波塔瓦托米、阿爾岡昆、密西沙加、豪德諾索尼、中立、溫達特、克里、奧吉-克里和梅蒂斯等傳統領土的部分領土上建立的。 這片土地目前受46 項條約管轄,包括上加拿大條約、威廉斯條約和羅賓遜條約,以及條約3、5 和9。或地區。 1867 年,安大略省與新不倫瑞克省、新斯科細亞省和魁北克省一起成為聯邦的創始成員之一。 道格·福特是該省現任省長,領導進步保守黨佔多數的政府。

地理區域

安大略省被加拿大七個自然地理區域中的三個劃分。這三個地區分別是哈德遜灣低地、加拿大地盾和聖勞倫斯低地。 農業以及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部。

 

安大略省擁有加拿大各省中景觀最多樣化的省份,安省三分之二的面積位於加拿大地盾之下,加拿大地盾涵蓋了哈德遜灣低地以外的大部分北部地區。東部是安大略省東部平原,位於渥太華河和聖勞倫斯河之間。向西,從金斯敦開始,有起伏的丘陵和平原。安大略省西南部地區相對平坦。 尼加拉懸崖從尼加拉北部延伸至托伯莫里,並穿過喬治亞灣的馬尼圖林島。

 

安大略省有超過25 萬個湖泊,約佔全球淡水供應量的五分之一。除密西根湖外,安大略省包括所有五大湖的一部分(即蘇必利爾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其他主要湖泊包括尼皮貢湖(4,848 平方公里)、伍茲湖(3,150 平方公里,橫跨明尼蘇達州和馬尼托巴省邊界)和拉克蘇爾湖(1,657 平方公里)。

 

原住民

早期的原住民包括奧吉布瓦、阿岡昆、豪德諾索尼、溫達特和克里人的傳統領土。(由Native Land Digital / Native-Land.ca 提供資料),現今安大略省的第一批居民是在大約 11,000 年前的最後一個冰河時期抵達的。隨著冰層消退,古美洲居民遷入該省北部地區。 多年來,原住民可能以捕魚和狩獵為生。 南部有鹿、麋鹿、熊和海狸,北部有馴鹿。 到公元前 1000 年,陶器已經傳入,考古遺址顯示了一個廣泛的貿易系統,其進口遠至墨西哥灣。 到西元 800 年,居住在加拿大地盾以南的某些部落,包括溫達特部落和豪德諾索尼部落,已經成為成熟的農民,主要種植玉米、豆類和南瓜。

 

當歐洲人在1600 年代初抵達時,克里人居住在現在的安大略省北部,奧吉布瓦人、奧達瓦人和阿爾岡昆人居住在他們的南部,沿著蘇必利爾湖北岸一直延伸到今天的魁北克省。 再往南,喬治亞灣周圍是溫達特人,在今天的省份最南端是波塔瓦托米人和被稱為中立者的人。 組成豪德諾索尼聯盟的國家(莫霍克族、奧農達加族、奧奈達族、卡尤加族和塞內卡族)居住在安大略湖南部,即今紐約州的芬格湖地區。

 

勘探和毛皮貿易

目前已知的第一批到達安大略省邊境的歐洲人是亨利·哈德森(Henry Hudson),他探索了詹姆斯灣(James Bay) 海岸;艾蒂安·布勒(Étienne Brûlé) 和塞繆爾·德·尚普蘭(Samuel de Champlain) 於1613 年沿著渥太華河航行,並於1615 年到達該省中部。 法國人與溫達特人、因努人和阿爾岡昆人結盟,利用已經建立的原住民貿易網絡在整個地區運輸毛皮。 同樣,荷蘭人和英國人也與豪德諾索尼結盟。雙方都用槍武裝自己的原住民夥伴,由於溫達特位於加拿大地盾豐富的毛皮和南部之間,因此在歐洲毛皮貿易的最初幾十年中蓬勃發展。

 

為了自己獲得這項貿易的機會,豪德諾索尼人在整個17 世紀對溫達特村莊進行了一系列襲擊(參見易洛魁戰爭)。 1642 年至 1649 年間,這些攻擊導致溫達特人被驅散。 有些人逃到魁北克,有些人則南下加入被稱為中立派的人。 然而,豪德諾索尼人在 1650至1651 年對中立村莊的襲擊意味著他們也被分散,被吸收到更西部和南部的其他土著社區。同時,儘管豪德諾索尼人懷有敵意,法國人仍繼續向五大湖地區滲透,利用渥太華-法國河-休倫湖向西的路線和聖勞倫斯-五大湖的路線。

 

法國探險家勒內-羅伯特·卡維利爾·德拉薩爾建造了獅鷲號並在五大湖上航行,安大略地區成為法國在魁北克的定居點與其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毛皮貿易站之間的重要紐帶。 18世紀,法國在五大湖地區的主要哨所是弗龍特納克堡(京士頓)、尼加拉堡、底特律堡和米奇利麥基納克堡。

 

法國的競爭對手英國直到1758-59 年燒毀弗龍特納克堡並佔領尼亞加拉堡後才控制了該地區。 直到法國的原住民盟友在 1763-64 年的起義中被擊敗後,英國的佔領才得以穩固。 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五大湖地區也是英國軍隊的行動基地。 一系列血腥的戰役和襲擊並沒有動搖英國人對其五大湖堡壘的控制,但確實導致保皇派和豪德諾索尼難民從美國邊境流離失所。 《巴黎條約》(1783 年)將五大湖從中間一分為二,劃定了現在安大略省的南部邊界。

 

美國革命與殖民地

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和之後,約6,000 至 10,000 名效忠派來到安大略省,開始了現代定居點。 在他們之後,其他美國人也被廉價土地所吸引。 王室土地的價格為每英畝六便士,加上調查費用和效忠宣誓。 根據 1791 年憲法,舊魁北克省被分割,上加拿大成立。

 

建立了一個正規的殖民政府,設有副總督、選舉產生的立法議會以及任命的立法和行政委員會。 第一任副總督是約翰·格雷夫斯·西姆科(John Graves Simcoe),他是一位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的英國老兵,他的目標是將上加拿大變成英國王室在非洲大陸中心的堡壘。

 

1812 年戰爭

上加拿大仍然是美國邊境的北部邊緣,但到1812 年,南安大略省估計有 10 萬名定居者,其中約 80% 是美國血統。 1812 年與美國的戰爭爆發時,該省部分居民的態度非常矛盾,一些上加拿大人實際上站在入侵者一邊並與他們並肩作戰。

 

英國軍隊在原住民和當地民兵的協助下,成功保衛了該省的大部分地區,擊退了美國於1812 年(昆斯頓高地)和1813 年(海狸水壩和斯托尼溪)沿尼亞加拉邊境的入侵(另見原住民和梅蒂斯人) 1812 年戰爭中的人民)。 1813年,美國軍隊挺進安大略省西南部,襲擊了省會約克(多倫多),政府大樓被燒毀。 1814年,經過幾場血戰後,戰爭結束了。 結束戰爭的和平條約規定,美國和英國各自歸還其征服的土地,邊界保持不變。

 

安大略省的條約(資料由Native Land Digital / Native-Land.ca 提供)

到1830年代中期,殖民政府簽署的條約涵蓋了上加拿大(現為安大略省五大湖地區)的大部分耕地。 對政府來說,條約意味著原住民交出土地以換取貨物和其他承諾。 逐漸地,條約開始包括建立保護區,或為原住民居住而留出的土地。 這些保護區代表了每個國家傳統領土的一部分。 這些被稱為「上加拿大條約」的協議構成了 1764 年至 1862 年間簽署的一系列協議,其中許多協議向原住民提供一次性付款,但不設立儲備金。 該省的其他條約包括:《羅賓遜-休倫條約》和《羅賓遜-蘇必利爾條約》(1850 年)、《威廉斯條約》(1923 年)、《條約3》(1873-75 年)和《條約9》(從1905 年開始於1900 年代初分階段簽署)。

 

 

移民

1825 年至 1842 年間,上加拿大人口增加了兩倍,達到 45 萬,到 1851 年又增加了一倍。 大多數移民來自不列顛群島,其中約 20% 是英國移民,20% 是蘇格蘭移民,60% 是愛爾蘭移民。 定居點通常從南向北擴展,隨著湖泊沿岸的土地被定居,定居點逐漸遠離湖泊。 通往遠離湖泊的土地取決於道路,通常質量很差,其中許多是由定居者自己建造的。

 

1837 年的叛亂

猖獗的土地投機行為加劇了早期定居模式的不規則性。到1850 年代中期,安大略省南部的肥沃土地已被大量佔用,此時政府形式再次發生變化。 1837 年,多倫多「煽動者」威廉·里昂·麥肯齊 (William Lyon Mackenzie) 在上加拿大發動叛亂後,英國政府將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合併為加拿大省。

 

負責任的政府和聯合會

又一個十年的暴躁政治導致了1848-49 年負責任的政府的出現,到那時,移民加上高出生率,使上加拿大的人口比其合作夥伴下加拿大多了約 60,000 人。喬治·布朗領導了爭取人口代表權的運動。人口代表權意味著上加拿大將在立法機構中獲得更多代表權,而這項運動導致該省政治體係日益癱瘓。 1864 年,一場尋求英屬北美殖民地聯合的聯合政黨政權(見「大聯盟」)的成立最終解決了這場危機。 1867 年,這個聯邦成立,安大略省成為新加拿大自治領的一個省。

 

發展

1850 年代,安大略省的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重點是小麥種植,隨著時間的推移,平衡轉向乳製品、水果和蔬菜種植。 同時,隨著移民到美國、加拿大西部或城市的人數增加,人們也逐漸遠離農業地區。 從 1850 年代到 1860 年代,隨著紡織和金屬加工、農具和機械的發展,城市和工業成長加快。 尤其是多倫多作為鐵路和製造中心以及省會的發展。

 

此後,安大略省歷屆政府開始開發該省的天然資源—木材、礦場以及後來的水力發電。 與聯邦政府在贊助、水力和該省北部邊界等問題上發生了一系列長期爭吵,這一問題於1889 年通過確認伍茲湖為安大略省西部邊界而得到解決,犧牲了馬尼托巴省的利益,最終邊界於 1912 年劃定。

 

人口統計 - 語言和種族

根據2021 年人口普查,安大略省大多數人口 (65.1%) 將英語視為母語,其次是法語 (3.3%)。 多倫多的非英語或法語母語人數最多,42.1% 的人口以非官方語言為母語。 講法語比例最高的城市中心是薩德伯里(33.1%)和渥太華(37.8%)。

 

安大略省擁有多元化的人口。 根據2021 年人口普查,該省 62.2% 的人口是歐洲裔。 在這個群體中,聲稱擁有不列顛群島血統的人最多,其次是德國人、法國人和義大利人。 原住民(包括原住民、梅蒂斯人和因紐特人)佔 2.9%。 有色少數族裔佔該省人口的 34.3%,其中南亞人、華人和黑人構成了最大的有形少數族裔社區。

 

宗教

根據2021 年人口普查,安大略省的大多數人口是基督徒,其中 52.2% 的人口認同基督教派。 繼基督教之後,信徒最多的宗教是伊斯蘭教(6.7%)、印度教(4.1%)和猶太教(1.4%)。 自稱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佔 31.6%。

 

Towns, Cities and Reserves  -  List of Ontario’s 10 Largest Cities 安大略省10 個最大城市列表

 

Name  城市

Population 人口

Toronto 多倫多

2,794,356

Ottawa 渥太華

1,017,449

Mississauga 密西沙加

717,961

Brampton 賓頓

656,480

Hamilton 咸美頓

569,353

London 倫敦

422,324

Markham 萬錦

338,503

Vaughan 旺市

323,103

Kitchener 基秦拿

256,885

Windsor 溫莎

229,660

Source: Statistics Canada, 2021 census. 202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數據

2016年,安大略省8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相較之下,160 年前的 1851 年,這一數字正好相反:安大略省 86% 的人口是農村人口。 這些數字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安大略省不僅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城市化程度最高的省份。

 

這種城市模式最突出的特點是安大略湖西端周圍連續不斷的社區網絡(稱為金馬蹄),從東部的彼得伯勒一直延伸到西南部的聖凱瑟琳斯-尼亞加拉。 超過 64% 的安大略省人口居住在該地區。 多倫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在安大略省的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

 

安大略省西南部的城市中心位於基奇納-劍橋-滑鐵盧和倫敦周圍。溫莎是汽車工業的長期發源地,在地理上是底特律城市綜合體的一部分。 除了安大略湖東端最大的城市京士頓和渥太華外,安大略省東部並沒有實質的城市集中。

 

安大略省 歷年人口增長列表

 

Ontario  安省

Year 年份

Pop. 人口

 ±% 增減

1851

952,004

—    

1861

1,396,091

+46.6%

1871

1,620,851

+16.1%

1881

1,926,922

+18.9%

1891

2,114,321

+9.7%

1901

2,182,947

+3.2%

1911

2,527,292

+15.8%

1921

2,933,662

+16.1%

1931

3,431,683

+17.0%

1941

3,787,655

+10.4%

1951

4,597,542

+21.4%

1961

6,236,092

+35.6%

1971

7,703,105

+23.5%

1981

8,625,107

+12.0%

1991

10,084,885

+16.9%

2001

11,410,046

+13.1%

2011

12,851,821

+12.6%

Source: Statistics Canada website Censuses of Canada 1851 to 2011.

資料來源:加拿大統計局,2021 年人口普查。

 

2016年,安大略省8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相較之下,160 年前的 1851 年,這一數字正好相反:安大略省 86% 的人口是農村人口。 這些數字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安大略省不僅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城市化程度最高的省份。

 

這種城市模式最突出的特點是安大略湖西端周圍連續不斷的社區網絡(稱為金馬蹄),從東部的彼得伯勒一直延伸到西南部的聖凱瑟琳斯-尼亞加拉。 超過 64% 的安大略省人口居住在該地區。 多倫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在安大略省的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

 

安大略省西南部的城市中心位於基奇納-劍橋-滑鐵盧和倫敦周圍。溫莎是汽車工業的長期發源地,在地理上是底特律城市綜合體的一部分。 除了安大略湖東端最大的城市金斯敦和渥太華外,安大略省東部並沒有實質的城市集中。

 

安大略省北部的城市沿著鐵路線排列,其中大部分城市都起源於鐵路線。 薩德伯里位於加拿大最大礦區的中心; 蘇聖。 瑪麗是一名鋼鐵生產商; 而雷霆灣是主要的轉運港。

 

安大略省還有207 個保護區,由 123 個原住民擁有。 2019年,有218,451名登記印地安人居住在安大略省,其中44%居住在保留區。 安大略省的保護區由阿尼什納貝族、克里族、奧吉-克里族、豪德諾索尼族、德拉瓦族和阿爾岡昆族持有。 安大略省還有少數原住民因各種原因沒有保留土地。 (另請參閱安大略省的儲備。)

 

經濟

安大略省的經濟始於狩獵和誘捕。 隨著定居者的到來,它不斷擴張,直到19 世紀下半葉,它仍然主要以農村和農業為基礎。 到 20 世紀初,橫跨安大略省北部地區的鐵路線在鈷和蒂明斯等地開闢了豐富的礦產資源。

 

21世紀安大略省

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安大略省接收了其歷史上最多的移民。 其中許多移民集中在多倫多和布蘭普頓。

 

相關文章資料來自《安大略歷史》,這是一份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由安大略歷史學會每兩年出版一次。安大略省首屈一指的歷史期刊,它討論了與我們省的過去有關的各種主題。

 

1899 年,安大略歷史學會(OHS) 出版了第一期《安大略歷史》,當時的標題為《論文與記錄》。最初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重要的文獻資料,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它已經發展成為今天的學術同行期刊,發表與安大略省多元化遺產各個方面相關的主題的新研究和學術成果。

 

圖片:1868年的國王街

 

圖片:馬塔加米原住民

  • Prev
  • Next
  • 約克時報簡介
  • 聯絡我們
  • •

Latest Articles

  • 1 岳影江湖 之風雪金牌夜 葉左肇
  • 《岳影江湖》
  • 香港經貿辦於多倫多大型金融科技活動展示香港優勢
  • 9 汨羅江畔 之 汨羅夢歸圖 葉左肇
  • 8 汨羅江畔 之 無字碑 葉左肇
  • Home
  • York Region News
  • 即時新聞
  • 專題報導
  • 中港澳台新聞
  • 社區消息
  • 旅遊黃頁
  • 葉左肇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