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與旅遊黃頁 之 香港在三萬多年前已有人居住
2003年一名商人首先發現,在黃地峒海灘檢拾的石頭,發現有明顯人為加工的痕跡,經 專家鑑證,證實它們是史前人類的石器,遂於2004年展開考古挖掘。這項發現,使香港 的人類歷史推30,000多年前。
有人認為香港史前文化是受到華北或東南亞地區文化入侵演變而成的。不過,愈來愈多學者相信,華南地區的史前文化在本土逐漸形成,並沒有受到外來文化重大影響。另一方面,研究公元前四千年以後的最早期文化,無疑要顧及環境轉變的因素。其間海平由低於目前水平100米之處不斷上升,淹沒沿岸的廣闊平原,形成今天的海岸線和環境生態。在該地區生湩的人必須適應環境,否則便會遭湮沒。
對研究香港早期居民生活十分重要的石器、陶器和其他文物,大部分是在沿岸堆積層中發現的。這種沿岸聚居的生活模式,說明了香港最早期的居民主要靠海洋為生,經濟發展也在於開發海洋資源。不過,過分強調這一點並不恰當,因為考古發現受種種因素所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決定了考古遺蹟能否得以保存。例如高地受到嚴重侵蝕,先民在該區的生活遺蹟,可以保存下來的也就少得多了。
近年的考古發掘主要發現兩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從年代較遠的底層出土的是繩紋粗陶和精細易碎的軟陶,後者多飾以通花、貫孔,甚至彩繪。同時還有打製和磨製的石器出土。
在年代較晚的上層,則有繩紋陶器和打製石器出土,一種新的幾何印紋陶器也同時出現。這個階段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開始,當時的磨製石器,手工較精緻,種類繁多,有些更有段和肩,這大概與裝柄技術進步有關。
這時期也有用石英和其他石料製成的飾物,例如大小不一的石環和石玦,其中有些手工非常精細。
青銅器約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出現,這是香港史前最後一個階段。雖然當時沒有廣泛使用青銅器,但香港考古遺址曾有刀、箭鏃和戈等精巧青銅兵器出土,也發掘到魚鈎和空銎斧等青銅工具。在赤鱲角過路灣、大嶼山東灣和沙螺灣,以及南丫島大灣和沙埔村出土的青銅器石範,足可證明青銅器在香港鑄造。
青銅器時代的陶器,除了保留早期繩紋和幾何印紋的傳統外,還有一種經高火燒製而接近結晶的硬陶。這些硬陶的幾何印紋與新石器時代晚期陶器的幾何圖案一脈相承,但其中的“ 雙F ”夔紋則是這時期區內特有的紋飾。
考古學並沒有對香港先民的種族和語言淵源提供證據。幸而古代中國文獻對這些問題也有提及,並稱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居民為“ 越人”。因此,香港史前的先民有部分很可能是“ 百越人”( 各類越人的統稱)。
一九九七年馬灣東灣仔北遺址發現的一處史前墓地,為研究香港史前人類的族屬提供了新資料。該處共發現20座史前墓葬,15 座有人類骸骨,當中七座的人骨保存得較完整。研究顯示,這些史前先民屬亞洲蒙古人種,並有熱帶地區種族的特徵。
一九九九年年中在西貢蠔涌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石器加工場,是香港另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該處佔地約200平方米,四周遍布百多件石環心、石片、打製石器如蠔鋤、雕刻工具,以及錛、環及玦等磨製器物。這些發現為研究香港新石器時代先民的石器製造技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二零零一年十月至二零零二年九月期間,古物古蹟辦事處聯同內地陝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和廣東省廣州市的考古研究所,組成香港歷來最龐大的考古隊伍,對西貢沙下遺址進行搶救發掘,避免公路建設工程破壞考古遺產。是次發掘取得重要收穫,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唐宋時期和明清時期豐富的文物,出土大量的遺物和遺蹟,不單進一步完善了香港考古學文化的編年,還提供了追溯珠江三角洲史前社會與聚落形態的重要線索。
在大嶼山石壁、滘西洲、蒲台島、長洲、東龍洲、港島大浪灣和黃竹坑等地區發現的石刻,相信也是這些先民刻成的。石刻主要是幾何圖案,是有趣的考古發現。
秦( 公元前二二一至二零七年) 漢( 公元前二零六年至公元二二零年) 時期,朝廷揮軍南征,平定嶺南,南遷的漢人不斷增加,對原居民產生種種影響。這段動盪的歷史可從香港出土的漢代錢幣得到證明。不過,最重要的遺蹟,當然是一九五五年在深水埗李鄭屋發現的完整磚墓。這座古墓陳放着典型的漢代冥器,可推定為東漢初期至中期的古蹟。
最近在大嶼山白芒、滘西洲、馬灣東灣仔及屯門掃管笏進行的搶救發掘工作,均發現大量層次整齊的漢代遺物,包括各類陶瓷器皿、鐵器和大量銅錢。這些器物對於了解該時期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漢代以後的考古遺蹟至今所知甚少,最近有關香港各海灘常見的圓拱型灰窰的研究工作,正好幫助了解唐代( 公元六一八至九零七年) 香港居民生活的一面。石灰是當時很有價值的商品,可用來填塞木罅、保護木船免受海洋微生物蛀蝕,又可使容器防漏、中和農田的酸性土壤,以及用於建屋、製鹽等,在當時顯然佔有重要的經濟地位。
公元十三世紀,元兵南下,結束宋室統治。香港與這段歷史淵源深厚。已遷往九龍舊香港國際機場入口附近的宋王臺石刻,大廟灣天后廟的宋代刻石,石壁、米埔和奇力島出土的宋代窖藏錢幣,以及在大嶼山稔樹灣、石壁和粉嶺皇后山等多處發掘到的宋代青瓷,都是這個時期的文物。
近期的考古工作有助研究明代( 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和清代( 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 期間的香港歷史。研究工作包括分析近年在大嶼山竹篙灣出土的大量明代青花瓷器。研究結果顯示,這類瓷器製作非常精巧,是輸往東南亞和西方國家宮廷的外銷瓷器,在公元十六世紀初期製成。二零零一年竹篙灣遺址出土了更多明代的遺蹟,其中包括具特色的明代建築和居住遺蹟。從大埔碗窰遺址的考古調查中,發現窰工可能早至明代初期已開始製造青花瓷器。瓷器工業一直維持至二十世紀初,共有五百年之久。二零零零年在掃管笏遺址進行搶救發掘時,發現了一個明代墓葬區,共有墓葬三十多座,陪葬品包括陶瓷器、銅錢和鐵器等,對研究明代香港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新資料。
東龍洲清代砲台的發掘,使市民可以了解砲台的內部結構,以及清末屯兵香港的軍人使用的日常用品。最近在九龍寨城勘查時,發現寨城的城牆遺蹟和南門上兩塊刻有“ 南門”和“ 九龍寨城”字樣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