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區的法定古蹟 之 六 元朗橫洲二聖宮
香港有很多圍村,其中位於元朗橫洲便有數個,元朗橫洲是一個雜姓村,村有有間二聖宮,廟內供奉的“二聖”,乃是洪聖和車公,這兩位神祇都赫赫有名。洪聖爺是南海的守護神,香港全境遍布大小不等的洪聖爺廟,至於車公元帥則傳為驅除瘟疫之神,獨祀車公的廟宇就有沙田大圍車公廟和西貢蠔湧車公廟兩處,都頗具規模。
橫洲二聖宮位於居民密集的元朗平原上,乃由區內的西頭圍、東頭圍、林屋村、中心圍、福慶村及楊屋村六個村落的居民共建。據說此地對保護海上運輸及祛瘟保健的需求特別殷切,索性把兩神合祀,共建一廟而省卻分別拜祭的麻煩。
廟宇大約於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由村民合資建成,以供奉洪聖和車公及發揮守望相助之精神。建築物為一所兩進式青磚建築,內有一天井。建築物雖曾於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進行修葺工程,但大部分原有特色仍保持完好。二聖宮於1996年被列為法定古蹟,並進行全面維修,費用由香港賽馬會資助。
廟為古樸建築,廟聯有:橫沾聖德,洲感神恩。含嵌土名「橫洲」二字。廟內有古鐘一口,標明康熙戊戌年鑄造。
二聖宮
二聖宮由屏山橫洲六村的村民共祀,包括西頭圍、東頭圍、林屋村、忠心圍、福慶村及楊屋村。
二聖宮原是一所小型廟宇,供奉洪聖及車公兩位神祇,經過數次重修後,才擴展至現在的規模。古鐘是廟內歷史最悠久的文物,據鐘上銘文記載,該廟可能建於清朝康熙五十七年(即一七一八年)。
二聖宮除了是作善信參神祈福的廟宇,以往亦是橫洲村民商議事務的地方。此外,二聖宮亦是橫洲每八年一屆太平清醮其中一個重要的儀式場所。
二聖宮是一座兩進式青磚建築,內有天井,兩旁是廂房,左邊廂房曾用作廚房烹煮醀會盤菜。廟宇曾於一九七○和八○年代進行小規模修葺。其後於一九九六年在建築署監督下進行全面修復工程。二聖宮於一九九六年列為古蹟。
鄧伯裘故居
鄧伯裘故居約建於二十世紀初。商人鄧伯裘(一八七六至一九五〇年)是錦田鄧族的顯赫人物,對錦田、元朗以至新界的發展貢獻良多,尤其在教育和醫療服務方面。鄧伯裘曾在故居內開設私塾,為鄧族子弟提供教育。其故居為單層長方形青磚建築,並附有三層高更樓。故居的建築結構和裝飾融合中西風格,大部分原有建築構件、飾面和裝飾皆保存下來。故居見證元朗錦田的發展和鄧伯裘的成就。鄧伯裘故居於二〇二四年列為古蹟。
馬禮遜樓
位於屯門何福堂會所內的馬禮遜樓建於一九三六年,是抗日名將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1892-1968)別墅一部分。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間,該別墅被用作達德學院的校舍。達德學院是在周恩來和董必武指示下創辦,多位當時著名的中國學者均曾在此講學。學院培育了不少年青知識份子。建築物見証了香港在近代中國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中所扮演的獨特角色。
馬禮遜樓以裝飾派藝術建築風格建成,選用上海批盪,廡殿式的屋頂以青釉中式瓦片砌築,四角飾以瑞龍,反映了中西相容的獨特建築風格。馬禮遜樓於二〇〇四年列為古蹟。
西貢大廟灣刻石
此刻石刻於南宋咸淳甲戌年間,即一二七四年,為香港最早有紀年的刻石,記載鹽官與友到南北佛堂門遊覽的事蹟,以及這處兩所廟宇的歷史。大廟灣刻石於一九七九年列為古蹟。
西貢佛頭洲稅關遺址
鑑於香港開埠後鴉片走私活動猖獗,兩廣總督於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下令,於佛頭洲、長洲及汲水門(馬灣)設置稅關,對鴉片貿易抽取厘金。當新界租借予英國後,這些稅關於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九年)停止運作。
遺址於一九六二年發現。因遺址內先後發現由四闕斷碑組成的一通石碑,上刻︰「德懷交趾國貢賦遙通」,下刻︰「稅廠值理重修」,故被認為是一稅關遺址。稅關遺址於一九八三年列為古蹟。有關遺址的考古文物現於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香港歷史博物館保存。
西貢東龍洲炮台
東龍洲炮台位於東龍洲東北面,俯瞰佛堂門海峽。據《新安縣志》記載,東龍洲炮台是為了防禦海盜而於康熙年間(一六六二至一七二二年)興建。但亦有資料記載,炮台為兩廣總督楊琳於任內(一七一九至一七二四年)下令建造。
炮台呈長方形,外牆長33.5米,闊22.5米,圍牆高度約為三米,入口設於北牆。炮台有營房十五所及大炮八門。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而炮台位於孤島上,補給和支援困難,遂在一八一O年被九龍炮台取代。
炮台修繕工程於一九七九至八二年期間進行。當進行修繕工程時,古物古蹟辦事處在義工協助下,在炮台內部進行有系統的考古發掘工作,出土器物數量甚豐。東龍洲炮台於一九八〇年列為古蹟。
西貢滘西洲洪聖古廟
西貢滘西洲洪聖古廟是典型的傳統廟宇建築。由於滘西村居民以捕魚為生,故集資籌建廟宇供奉海神洪聖以保平安。根據地方傳說及從古廟的碑記推測,洪聖古廟在一八八九年以前便已建成,一直以來是滘西洲的地區廟宇,不僅供漁民祈福求安,也有團結地方族群的社會功能。西貢居民在每年洪聖誕均會在滘西洲洪聖古廟及其鄰近空地舉行大型的慶祝活動。
洪聖古廟為兩進三開間建築,門廳置有擋中。正殿神壇供奉洪聖、財帛星君及水仙爺。
該廟最近一次的修復工程於一九九九年進行,獲香港賽馬會資助。工程以恢復古廟原貌為原則,由古物古蹟辦事處監督,於二〇〇〇年竣工。在當地村民全力支持及積極參與下,是項修復工程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二千年文物古蹟保護獎」傑出項目獎。洪聖古廟(又稱洪聖廟)於二〇〇二年列為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