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東坡夢長安 之 詞仙蘇東坡

蘇軾《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一生的心靈轉折與創作歷程為軸,呈現文人如何在政治壓迫與人生悲歡中,仍堅持詩酒風骨,笑看浮沉。蘇洵帶兄弟入京應試,三蘇父子同登科第,後與王安石初識,與歐陽修忘年交,展現「文章豪氣貫長虹」,初入仕途,才氣橫溢,寫《赤壁賦》草本原稿。

因政見與王安石不合,被貶杭州、密州等地,亦因詩言志,遭烏台詩案入獄,幾陷死地,出獄後心境大變,轉而崇尚莊禪之學。再被貶黃州,築雪堂,寫《前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人生創作高峰。

政敵復起,遠謫嶺南,被迫攜妻朝雲遷徙,朝雲病逝,悲傷至極,晚年體衰,但依舊寫詩、教學、釀酒。赦歸途中病重,未抵長安先卒於常州,臨終夢中遊赤壁、見王弗、朝雲與親人,回望一生,無悔文章,心歸山水。正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書成未盡千秋事,一枕東風夢長安。」

 

東坡一生政途不順,寄情詩詞,成就一代詞仙,心懷家國,奈何時不與我,雖有說:「此心安處是吾鄉,風雨天涯仍作客。」

 

寫蘇軾的微小說,因為實在太喜歡他的作品,希望歡大家也喜歡,許是試問文章誰第一?少年筆底欲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