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治專訪 和非洲合作
近日,在中國北京召開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中國與非洲53個國家的領導人聚在一起,商議開展經濟合作,中國同非洲搞這麼大個論壇,到底代表著什麼?
陳國治表示,全世界的陸地被分成五大板塊,就像奧運會上的五環,包括了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但是在很多人眼中,非洲是經常被忽略的大陸,而中國對非洲的投資和關注相當高,多年來一直支持非洲的建設,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非洲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相互之間開展「南南合作」互動頗多。
他表示,眾所周知。非洲大陸很多地方的經濟發展很落後,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歷史發展的因素、教育缺乏、氣候嚴酷等等,時常受到飢荒、貧困、自然災害的影響。然而近年來非洲部分地區經濟有所進展,尼日利亞和南非是非洲經濟的主要推動力,而中國企業是非洲大陸的最大投資者,與隨後的阿聯酋和意大利位居投資非洲前三名。
中國與非洲的貿易,近年來出現指數型增長。據報導,1992年中非之間的貿易總額是8億美元,2017年是1700億美元,到了2020年有望達到4000億美元。這樣的規模相當可觀,與當前中美之間的貿易在同一個數量級。由此可見,只要有意願分散貿易市場,努力在國際上開拓市場,即使是像非洲這樣如此遙遠、如此被人忽略、如此具有挑戰性的地區,其實也有很大的潛力。在國際貿易如此緊張的形勢下,同非洲交往可以分散化貿易,最重要的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
談到和非洲國家做生意,陳國治認為,目前中國最有條件,任何一個國家需要發展,都需要交通,需要提升基礎設施。而全世界各國中,基建是中國的特長。因為中國多年來的發展,開展和壯大了一批基礎設施方面的儲備,積累了架橋、修路、架設高速鐵路的產能技術和經驗。一帶一路實施五年,中國基建方面的能力更進一步增強。在幫助非洲打造新一代基礎設施的同時,也令中國繼續發揮了其相關產業的產能作用。
尋求共贏,勝過固步自封
當然,幫助非洲發展,困難的是資金和承受的風險。投資方將大筆錢投放到非洲,自然都會擔心是否能有回報,但也會有可能幫助非洲國家,幫助他們實現經濟發展,從而收回投資。
去非洲做生意,去發展中國家做生意,當然是有風險,同時也有機遇。全球化的經濟在哪裡都有競爭,不論去哪一個國家或地區,「走出去」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都需要從長計議,了解當地的情況,並且從地球村經濟的角度進行考慮。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營造開放、多元化的經濟,才能在全球化經濟中爭取長遠的發展。
陳國治表示,和非洲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體現了有關各國具有長期夥伴的機會,是打造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重視中遠期的效益,以合作共贏的方式,相互尊重,相互提攜,互相幫助,對有關各方都帶來正面的促進。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這與當前世界上的保護主義、處處對抗、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