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每日資訊 – 8月10日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跟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防護中心2021年8月10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共222個,確診人數約203225524宗,死亡病例約4299480人,過去14天新增確診個案數目約8616097宗,以下是新冠疫情相關資訊:
加拿大
8月9日,根據加拿大衛生部門資料,截至2021年8月9日下午7時,加拿大累積確診人數共有1442087宗,新增病例3344宗,比前日增加2820宗,其中安省增加325宗,卑斯省增加1079宗,魁省增加759宗,阿省增加1017宗,沙省增加56宗,緬省增加96宗,紐芬蘭省沒有增加,新省增加7宗,紐賓仕域省增加5宗,愛德華王子島沒有增加,育康地區沒有增加,西北地區沒有增加,努納地區沒有增加。至於死亡個案方面,累計合共26678名患者死亡,其中安省沒有增加,合共9407名,卑斯省增加5名,合共1777名, 魁省增加1名,合共11242名,阿省增加3名,合共2328名, 沙省沒有增加,合共582名,緬省沒有增加,合共11834名,新省沒有增加,合共93名, 紐芬蘭省沒有增加,合共7名,紐賓士域省沒有增加,合共46名,育康地區沒有增加,合共8名,努納地區沒有增加,合共4名。治癒人數全國合共1403357名。
中國
8月10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8月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35例(雲南11例,上海9例,廣東8例,福建3例,四川3例,陝西1例),本土病例108例(江蘇50例,河南37例,湖北15例,湖南6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福建)。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4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488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720例(其中重症病例14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確診病例7709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6989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8月9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02例(其中重症病例5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8763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3969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1131521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9980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38例,其中境外輸入18例,本土20例(湖北18例,河南2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44例(境外輸入7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25例(均為境外輸入);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501例(境外輸入387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27868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2015例(出院11725例,死亡212例),澳門特別行政區63例(出院57例),台灣地區15790例(出院13096例,死亡813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8月10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八月十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四宗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2 020宗(包括12 019宗確診個案和一宗疑似個案)。
新增個案均為輸入個案。
過去十四天(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九日)累計報告37宗個案,包括一宗源頭不明本地個案,其餘為輸入個案。
鑑於近期不少輸入個案俱在完成疫苗接種後,隨即參與非必要的外遊,中心發言人強調:「全球疫情仍然非常嚴峻,涉及傳染性更高的變異病毒株個案不斷上升,並有一些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受感染的報告。中心強烈呼籲市民應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遊計劃,尤其是《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第599H章)下的極高和甚高風險指明地區。」
發言人提醒,市民若必須外遊,中心強烈建議他們於出發前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並於外遊期間繼續佩戴口罩,時刻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家長亦應盡量避免攜帶未能接種疫苗的年幼子女外遊。
衞生防護中心正繼續跟進確診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的工作。就個案詳情及接觸者追蹤資料,請參閱附件或「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上的「過去14天內曾有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的大廈名單」和「2019冠狀病毒病的本地最新情況」。
政府已展開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並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市民可於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獲取更多詳情。一般而言,疫苗可以減少已接種者傳播病毒的機會,市民接種新冠疫苗更可產生群體免疫。此外,市民即使感染了2019冠狀病毒病,接種疫苗也可保護他們免於併發重症。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注意身體狀況,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立即求醫,即時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市民亦應時刻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預防個人受感染和防止病毒在社區擴散。
個人層面上,市民外出時應佩戴外科口罩。正確佩戴口罩十分重要,包括在佩戴口罩前及脫下口罩後保持手部衞生。市民亦應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在家居環境衞生方面,市民應妥善保養排水渠管和定期(約每星期一次)把約半公升的清水注入每一排水口(U型隔氣口)。如廁時亦要注重衞生,先將廁板蓋上才沖廁水,以免散播病菌。
8月10日,
截至今日(八月十日)上午九時,過去24小時共有三名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個案編號:11980、11985、11993)出院,至今共有11 728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康復出院。
目前公立醫院已啟用580間負壓病房,合共1 038張負壓病床,現時共有40名確診病人分別於九間公立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留醫,其中一人(個案編號:9907)情況嚴重,其餘39人情況穩定。
醫院管理局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監察最新的發展,並適時向公眾及醫護人員提供最新資訊。
8月10日,政府今日(八月十日)公布延長《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599章)下多項規例的有效期至二○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全球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仍然嚴峻,本地疫情目前雖然尚算受控,但考慮到未來一段日子仍然需要繼續因應海內外及本地疫情實施各項防疫措施,政府有必要延長第599章下相關緊急規例的有效期,以確保政府能在相關法律框架下實施相應措施,迅速應對疫情。
政府將刊憲修訂下列規例,將其有效期延長至二○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1)《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C章)
(2)《預防及控制疾病(披露資料)規例》(第599D章)
(3)《外國地區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E章)
(4)《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
(5)《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組聚集)規例》(第599G章)
(6)《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第599H章)
(7)《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第599I章)
(8)《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規例》)(第599J章)
(上列第(1)至(7)項現行有效期至二○二一年九月三十日,第(8)項現行有效期至二○二一年八月十四日)
發言人指出,延長有關規例的有效期,旨在繼續保持實施相關防疫措施的法律框架,但並不代表該等規例下現行施加的限制會持續不變直至有效期完結。相關法律框架已加入彈性條款,容許政府視乎疫情發展,收緊、放寬或取消個別限制和條件。
發言人表示:「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發展,不時檢討已實施的相關措施,以在考慮到所有相關因素後作出適當調節。」
澳門特別行政區
8月10日,7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因應個別澳門居民於全民核酸檢測期間不在澳門,故未能進行全民核酸檢測而健康碼變為黃色。
應變協調中心呼籲,這類人士應透過電郵作出通知,衛生當局會把相關人士的澳門健康碼先轉回綠色,這些人士入境時需提交紙本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
8月10日,新型冠狀病毒應變協調中心表示,來自北京的20萬劑國藥滅活疫苗已於今天發貨,預計將於本月12日運抵澳門,屆時本澳將有充足的疫苗供應。
就此,協調中心已於今日中午全線開放預約,每日可提供1萬個接種名額,呼籲市民儘快接種,共同建立免疫屏障。
台灣地區
8月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例本土病例(其中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8月2日至8月7日。個案分布均在新北市;其中2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13568),為50多歲女性,有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個案接觸史,6月14日出現發燒、呼吸喘等症狀至醫院採檢,6月15日檢驗陽性並住院,6月17日確診,8月6日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8日累計公布14,583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3,103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9.9%。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法國(案15899)、美國(案15900、案15901)、印尼(案15904)及瑞士(案15906)入境,入境日介於6月28日至8月8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243,54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2,226,482例排除),其中15,798例確診,分別為1,299例境外移入,14,446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8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1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0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01例、臺北市309例、基隆市28例、桃園市24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2例、臺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臺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大事紀要
8月9日,(中新社)多國現“拉姆達”變異株感染病例 病毒傳染性如何?如何防範?
8月6日,日本發現第一例感染“拉姆達”(Lambda)變異毒株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據NHK電視台報導,一名7月20日從秘魯抵達日本的女性在東京羽田機場的檢疫站被發現感染一種新型毒株。8月6 日,被證實感染的是“拉姆達”變異毒株,這是首次在日本確診該變異毒株感染病例。
據全球最大的流感及新型冠狀病毒數據平台“流感數據共享全球倡議”的數據顯示,美國目前已有1060例由“拉姆達”毒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病例。此前,英國也報告了多例“拉姆達”病例,均與海外旅行有關。
2020年,“拉姆達”變異毒株(C.37)首次出現在秘魯,此後一直主導該國疫情,佔秘魯新增確診病例的大約1/3,還蔓延到了智利、阿根廷、厄瓜多爾等南美其他國家。
世衛組織此前稱,已在29個國家發現“拉姆達”變異毒株,包含許多突變,可以增加傳染性和風險。
美國傳染病學會專家馬拉尼表示,目前還很難確定這種“拉姆達”毒株的傳染性如何。
瑞典媒體稱,拉姆達變異株已被列入歐洲疾控中心“監控變異毒株”的列表中。
不過,日本東京大學和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稱,“拉姆達”變種的刺突蛋白具有高度傳染性,而導致這種高傳染性的“罪魁禍首”,是病毒上的T61、L452Q兩個突變,它們改變了該變種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細胞受體結合的性質。可以確定,“拉姆達”變種感染細胞的活躍程度,不亞於“德爾塔”變種。
目前,世衛組織將拉姆達變異株列為“待觀察變種(VOI)”,等級上低於德爾塔所屬的“關注變種(Variant of Concern)”。
拉姆達變異毒株的感染症狀,與新冠病毒的感染症狀似乎並無不同,包括咳嗽、發燒、味覺喪失、嗅覺喪失、身體疼痛、氣促等。
專家建議,民眾需密切監測這些症狀,並根據需要諮詢醫生。
巴西伯南布哥聯邦大學教授若內斯·阿爾布開克表示,戰胜新冠病毒及變異毒株的希望在於大規模接種疫苗。此外,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手段仍是必要的。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曾強調,在持續監測病毒基因變化情況的同時,重點要降低病毒傳播速度。
病毒傳播越多,發生變異的機會就越大。不能讓病毒在人群中失控地傳播,這樣才能降低基因突變的發生率。
此外,針對變異病毒,駐烏拉圭大使館、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大使館、駐約堡總領館均發布提醒,呼籲中國公民防範變異病毒,堅持戴口罩、勤消毒、不聚集、減少非必要外出等個人防護措施,“非必要,非緊急,不旅行”!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