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每日資訊 – 10月4日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跟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防護中心2021年10月4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共222個,確診人數約234602094宗,死亡病例約4794236人,過去14天新增確診個案數目約6500955宗,以下是新冠疫情相關資訊:
加拿大
10月4日,根據加拿大衛生部門資料,截至2021年10月4日下午7時,加拿大累積確診人數共有1640606宗,新增病例11464宗,比前日增加2459宗,其中安省增加1795宗,卑斯省增加1986宗,魁省增加1541宗,阿省增加4037宗,沙省增加1279宗,緬省增加315宗,紐芬蘭省增加31宗,新省增加85宗,紐賓仕域省增加308宗,愛德華王子島沒有增加,育康地區增加84宗,西北地區增加3宗,努納地區沒有增加。至於死亡個案方面,累計合共28001名患者死亡,其中安省增加11名,合共9754名,卑斯省增加10名,合共1983名, 魁省增加12名,合共11389名,阿省增加21名,合共2752名, 沙省增加16名,合共716名,緬省增加2名,合共1213名,新省沒有增加,合共97名, 紐芬蘭省沒有增加,合共10名,紐賓士域省增加8名,合共68名,育康地區沒有增加,合共9名,努納地區沒有增加,合共4名,西北地區沒有增加,合共6名。治癒人數全國合共1568285名。
中國
10月4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10月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6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6例,雲南5例,山東4例,廣東4例,陝西3例,福建2例,吉林1例,黑龍江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7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710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減少1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522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確診病例9166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8644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0月4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856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90792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6284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1202843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7526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5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0例(均為境外輸入);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348例(境外輸入335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28559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2230例(出院11926例,死亡213例),澳門特別行政區74例(出院64例),台灣地區16255例(出院13742例,死亡844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10月4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十月四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四宗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2 231宗(包括12 230宗確診個案和一宗疑似個案)。
新增個案均為輸入個案。
過去十四天(九月二十日至十月三日)累計報告66宗個案,全屬輸入個案。
鑑於近期不少輸入個案俱在完成疫苗接種後,隨即參與非必要的外遊,中心發言人強調:「全球疫情仍然非常嚴峻,涉及傳染性更高的變異病毒株個案不斷上升,並有一些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受感染的報告。中心強烈呼籲市民應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遊計劃,尤其是《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第599H章)下的高風險指明地區。」
發言人提醒,市民若必須外遊,中心強烈建議他們於出發前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亦應避免在外地參與非必要的大型聚會或活動,並於外遊期間繼續佩戴口罩,時刻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家長亦應盡量避免攜帶未能接種疫苗的年幼子女外遊。
另外,因應涉及變異病毒株確診本地個案的檢測及檢疫安排,中心提醒與相關個案於同一大廈居住或於相關個案居住大廈內工作的人士,須於衞生署公布有關確診個案後的第三、七、12及19日進行強制檢測。他們須自我監察直至21日屆滿。相關指明地方涉及的強制檢測限期載列於政府網頁www.coronavirus.gov.hk/pdf/CTN_Specified_premises_and_Dates_of_Testing.pdf。
中心亦提醒與下列指明地方相關的指明人士,須於明日(十月五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進行檢測:
· 半山區地利根德里12號譽皇居
· 半山區列堤頓道7號
· 北角丹拿道55號港運城二座(不包括港運城二座地下及L2至L4樓層)
· 元朗裕景坊8號同益大廈
· 元朗潭尾幸福花園20座
衞生防護中心正繼續跟進確診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的工作。就個案詳情及接觸者追蹤資料,請參閱附件或「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上的「過去14天內曾有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的大廈名單」和「2019冠狀病毒病的本地最新情況」。衞生署亦一直密切監察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變異株的情況,就值得關切的變異病毒株和值得關注的變異病毒株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的相關數據,已上載於衞生防護中心網頁(www.chp.gov.hk/tc/statistics/data/10/641/100135/6973.html),並會定期更新。
政府已展開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並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市民可於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獲取更多詳情。一般而言,接種新冠疫苗能預防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已接種疫苗的人士即使染病,病重和死亡風險會降低。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注意身體狀況,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立即求醫,即時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市民亦應時刻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預防個人受感染和防止病毒在社區擴散。
個人層面上,市民外出時應佩戴外科口罩。正確佩戴口罩十分重要,包括在佩戴口罩前及脫下口罩後保持手部衞生。市民亦應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在家居環境衞生方面,市民應妥善保養排水渠管和定期(約每星期一次)把約半公升的清水注入每一排水口(U型隔氣口)。如廁時亦要注重衞生,先將廁板蓋上才沖廁水,以免散播病菌。
10月4日,截至今日(十月四日)上午九時,過去24小時有六名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個案編號:12186、12187、12188、12189、12190、12191)出院,至今共有11 926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康復出院。
目前公立醫院已啓用569間負壓病房,合共1 054張負壓病床,現時共有52名確診病人分別於八間公立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留醫,全部情況穩定。
澳門特別行政區
10月4日,衛生局宣佈,於10月4日至10月7日第三次全民核酸檢測期間,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包括離島急診站)、血液腫瘤科日間醫院(包括此兩科就診者的抽血服務)、專科門診藥房、住院及血液透析服務如常提供服務;而腹膜透析服務、院內疫苗接種、綜藝館疫苗接種站、非急症擇期手術、專科門診服務(包括專科門診、影像科、臨床病理科及、內科內窺鏡室及泌尿科日間診療室、門診康復治療服務)將於10月5日起暫停服務,並於10月8日起如常提供服務。
預約時段受影響未能前來就診或接受治療服務的人士,將於7個工作天內獲專科門診各科室電話通知新的覆診日期;至於臨床病理科抽血化驗受影響人士,可於全民核酸後第一個星期六到檢驗及血液收集室按籌號接受抽血,如因病情需作緊急檢查,於全民核酸後第一個工作天接受抽血,如有查詢請致電8390 6000。
仁伯爵綜合醫院維持停止所有探病時間,直至另行通知為止,有特殊情況將按實際需要處理,如有查詢可致電熱線8390 6000或8390 3600。
而所有衛生中心/站於10月5日(星期二)至10月7日(星期四)的門診服務、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接種服務、公務員體檢中心服務暫停,原預約了10月5日至10月7日門診的市民,將另行通知新的門診安排;另外,所有衛生中心/站於早上9時至中午1時只提供緊急護理和胰島素注射服務。
衛生局再次提醒市民,在此期間,本澳所有18個疫苗接種站均暫停接種服務,敬請留意。
10月4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曾與第72例確診患者入住酒店的另一位人士是患者的友人,當局已掌握到其資料,並已將其送至特別急診進行檢測。而患者入住的英皇酒店及維多利亞酒店已被列作紅碼區,期間入住人士的健康碼已被轉為紅碼。
雖然有些同時間入住的客人已離澳,但當局根據酒店提供的名單,正跟進這些人士的情況,按照不同風險評估他們的防疫需要,包括考慮是否需要列作密切接觸者或共同軌跡人士等。
台灣地區
10月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宣布,自10月5日起,鬆綁部分防疫措施,內政部表示,將適度調整宗教場所及宗教集會活動防疫管制,開放全程搭乘車輛的進香團及餐會型活動,但繞境、遊行、徒步進香活動等仍不開放;另外國家公園部分,單日往返登山承載量恢復正常,山屋住宿量由原數量1/3調整至1/2。
指揮中心表示,考量目前疫情日漸穩定,宗教活動及集會部分,取消須梅花座及固定座位的限制,另在符合宗教場所空間容留人數規定的室內外活動也將適度鬆綁,開放可辦理餐會類型活動,但仍須依「餐飲業防疫指引」做好防疫措施。
指揮中心說明,宗教團體提供住宿時,除同住家人外,每室可居住人數由1人放寬至最多4人。另外,開放得辦理全程搭乘車輛的進香團類型活動,進入寺廟時仍須遵守室內外容留人數規定;至於繞境、遊行或徒步進香活動,因風險較高,待疫情更進一步穩定後再行開放。
指揮中心表示,殯葬設施方面,維持開放公祭,各地方殯儀館管理單位依場所空間容留人數,訂定設施人數管制總量,並按各廳室大小公告容留人數上限,室內至少以每人2.25平方公尺計算,如於室外開放空間辦理者,容留人數以每人1平方公尺計算。骨灰(骸)存放設施部分亦依場所容留人數訂定管制總量。
指揮中心表示,國家公園部分,對於在指定營地搭營的多日登山路線以及單日往返登山路線,將恢復至原有承載量進行人流總量管制;另考量山屋通鋪密閉以及無法設置床位隔板等特性,將調整山屋住宿量由原數量1/3調整至1/2。相關防疫管制措施將視指揮中心最新防疫指引,宣導維持社交距離及佩戴口罩等防疫作為,若於通風良好且無人潮聚集之戶外場所,在能與其他人保持社交距離之情形下,暫免佩戴口罩。另配合各國家公園環境特性,採因地制宜方式滾動檢討。
指揮中心說明,團體召開會議部分,同步放寬場所容留人數為室內至少每人2.25平方公尺、室外每人1平方公尺,也提醒團體應依「公眾集會因應指引」做好相關防疫措施。
指揮中心表示,如能澈底落實管理且遵守娛樂場所防疫指引,里民或社區活動中心亦開放使用卡拉OK設備,但各地方政府可視疫情決定是否開放。
指揮中心強調,雖然疫情漸緩,防疫千萬不能鬆懈,務必遵守指揮中心及各部會發布之防疫指引,並落實實聯制,維持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維護自身及民眾的安全,齊心防疫。
10月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表示,「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https://1922.gov.tw/ ,以下簡稱預約平臺)第11期規劃提供AZ疫苗第二劑及BNT疫苗第一劑接種,相關說明如下:
一、符合資格對象:
1. 7月22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之55歲至18歲民眾[即1966/1/1(含)-2003/10/15(含)前出生],預約接種第二劑AZ疫苗。
2. 7月30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之56歲以上民眾[即1965/12/31(含)前出生],預約接種第二劑AZ疫苗。
3.於10月6日前意願登記選擇BNT疫苗民眾之下列對象,接種第一劑:
(1) 47歲以上民眾[即1974/12/31(含)前出生]。
(2) 22-12歲民眾[即1999/1/1(含)-2009/10/15(含)間出生]。
(3) 18歲以上第9類對象[即2003/12/31(含)前出生]。
二、意願登記截止時間:即日起至10月6日中午12時止。
三、預約時間:10月11日上午10時至10月13日中午12時止。
四、施打期間:10月15日至10月21日。
指揮中心說明,針對滿12歲至17歲(含)學生/青少年,請家長(監護人或關係人)於預約接種當日陪同學生/青少年至選擇之合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於現場簽署接種評估及意願書,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此外,符合上述資格如為已經意願登記過且無取消者(不需區分第一劑或第二劑),則不用再登記意願;但如為未曾於預約平臺意願登記對象,請於10月6日中午12時前登入預約平臺完成登記意願,並於開放預約期間進行預約。後續將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
指揮中心提醒,10月1日起亦開始接種流感疫苗,依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應與COVID-19疫苗間隔至少7天,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第二劑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
10月4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表示,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第五批BNT疫苗27萬劑,已於今日上午順利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並在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
指揮中心說明,由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BNT疫苗1,500萬劑,目前共計到貨332萬劑,分別為首批於9月2日93萬劑、第二批9月9日91萬劑、第三批9月30日54萬劑、第四批10月1日67萬劑,以及本批27萬劑。本批疫苗效期至2022年2月10日,將由指揮中心統籌運用,儘速提供民眾接種。
對於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三間企業和民間團體積極協助,提供更多的疫苗讓民眾接種,加速提升臺灣疫苗覆蓋率,指揮中心再次表達由衷的謝意。
10月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4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分別自印尼(3例,案16361、案16362、案16363)、貝里斯(案16364)及美國(案16365)入境,入境日介於今(2021)年9月20日至10月2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15920),為70多歲男性,具慢性病史,無相關活動接觸史,8月10日因其他原因就醫採檢並住院治療,8月11日確診,9月4日解除隔離,10月2日因其他原因死亡。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460,24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3,442,726例排除),其中16,255例確診,分別為1,620例境外移入,14,58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4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臺北市319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6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臺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10月4日,考量國內疫情已趨緩並且穩定控制,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宣布,自今(2021)年10月5日至10月18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調整相關規定及原則說明如下:
一、符合主管機關防疫管理規定得開放,請遵循相關規範或指引:
1.電子遊戲場所、資訊休閒場所、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自助式KTV及電話亭式KTV)、桌遊、麻將休閒館營業場所。
2.宗教祭祀:
(1)有條件開放進香團、餐會活動。
(2)宗教祭祀場所入座,不限梅花座。
3.餐飲:內用不限隔板或1.5公尺間距;宴席開放離桌進行敬酒(茶)等社交互動;放寬桌菜、自助式餐廳取菜方式。
4.超商:茶葉蛋、關東煮等熟食不限由工作人員服務方式販售。
5.電視主播製播新聞如能與其他工作人員均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得於正式拍攝時不戴口罩。
二、10月5日起,開放以下情形者,得於戶外免戴口罩:
1.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無須戴口罩,惟應隨身攜帶口罩,並應與他人均保持社交距離。
2.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無須戴口罩,惟應隨身攜帶口罩,並應與他人均保持社交距離。
3.上述情形如有人潮聚集或與他人共同工作、活動等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之場合,仍應戴口罩。
4.主管機關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辦理。
三、仍須關閉之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
指揮中心提醒,除上述例外情形外,外出仍應全程佩戴口罩、實聯制、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仍應執行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集會活動人數上限亦維持原有規定。
指揮中心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適度放寬管制措施,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以兼顧防疫與生活品質。
10月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因應COVID-19 Delta變異株於全球日益擴散且傳播力強,為強化國際港埠入境人員於檢疫期滿後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健康監測,以降低社區傳播風險,自今(2021)年10月4日零時(航機抵臺時間)起,原於「檢疫期間第10至12天」以家用快篩採檢一次之措施,調整至「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第6至7天」執行,並請民眾透過雙向簡訊自主回報檢測結果。
指揮中心表示,有關今年10月3日(含)以前入境者,仍維持於檢疫期間第10至12天進行快篩,並由其關懷人員持續追蹤快篩結果至10月15日,請民眾持續配合。
指揮中心再次強調,邊境管制為防範COVID-19疫情的重要關鍵,入境旅客抵臺時應主動配合邊境加強監測措施,並依指揮中心規定的交通方式前往檢疫地點及配合後續防疫相關措施,落實全民共同抗疫,將疫情阻絕於境外,齊力守護國內防疫安全。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