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每日資訊 –2022年 7月20日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跟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防護中心2022年7月20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共222個,確診人數約562684276宗,死亡病例約6371378人,過去14天新增確診個案數目約12976323以下是新冠疫情相關資訊:
加拿大
7月20日,中新網多倫多(記者 余瑞冬)自7月19日起,加拿大政府在溫哥華、卡爾加里、蒙特利爾和多倫多4個國際機場對入境航空旅客重啟強制隨機病毒抽檢。
入境旅客須在抵加前至少14天完成疫苗充分接種。抽檢結果呈陽性的旅客須隔離10天。未完成疫苗充分接種的入境旅客則須進行14天強制隔離,並在此期間接受兩次病毒檢測。
在此之前,加拿大政府自6月11日暫停在所有機場實施入境旅客強制抽檢,以圖減輕在一些機場已持續一段時日的大面積延誤和滯留情況。但目前加拿大各地正出現第七波新冠疫情。
此外,從7月1日起,針對入境旅客的所有病毒測試都在機場外圍進行。
加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近日表示,最近幾週,新冠病毒感染及嚴重程度的指標均有所上升。她同時指出,近來的證據顯示,大多數曾染疫者仍然面臨再次感染的風險。
奧密克戎BA.5變種毒株被認為是推動疫情再度抬頭的主因。同時,該國最近已檢測發現奧密克戎新變種BA.2.75。
另一方面,有的省份仍在進一步放寬原有的防疫措施。譬如,阿爾伯塔省取消了對醫療衛生部門從業者需至少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要求。
隨著近期疫情重新有所抬頭,加拿大多地醫療機構再次面臨人手緊缺的局面,一些醫院的急診室已不得不暫時關閉。
中國
7月20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7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0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2例(福建12例,廣東11例,雲南6例,內蒙古5例,江西4例,四川4例,北京2例,上海2例,廣西2例,天津1例,江蘇1例,山東1例,陝西1例),含3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均在廣東);本土病例148例(廣西52例,甘肅49例,廣東18例,四川16例,安徽7例,上海3例,江西2例,內蒙古1例),含75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西39例,甘肅29例,四川5例,安徽1例,廣東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69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3例,本土病例46例(廣東13例,安徽12例,甘肅5例,上海4例,江蘇4例,內蒙古3例,河南2例,浙江1例,江西1例,山東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4007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510例(無重症病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確診病例20213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9703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7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615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21339例,累計死亡病例522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28180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4498609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6088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743例,其中境外輸入65例,本土678例(甘肅314例,廣西135例,安徽77例,河南76例,四川28例,天津14例,上海14例,吉林7例,廣東6例,江西5例,重慶2例)。
當日解除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233例,其中境外輸入33例,本土200例(山東49例,安徽48例,上海34例,江蘇27例,河南14例,甘肅10例,福建8例,廣東5例,江西2例,遼寧1例,廣西1例,海南1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78例(境外輸入3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5043例(境外輸入418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4685660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347812例(出院66051例,死亡9445例),澳門特別行政區772例(出院304例,死亡5例),台灣地區4337076例(出院13742例,死亡8318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7月20日 , 一名46歲女子因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第599A章)(《規例》),今日(七月二十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處罰款5,000元。
該名女子早前獲發醫學監察通知書,訂明她必須按照規定的條件進行醫學監察。在醫學監察期尚未屆滿前,她沒有遵守指明的條件,分別於二○二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和十三日離開住所。她被控兩項違反《規例》第15(1)、15(2)及15(3)條的罪名,今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合共被判處罰款5,000元。
根據《規例》,任何人沒有遵守醫學監察所指明的條件,即屬刑事罪行。違者最高可處罰款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市民的合作是阻止新型冠狀病毒病在社區傳播的重要一環,有關違規行為不負責任,增加其他人蒙受感染的風險。發言人嚴正提醒公眾應遵守相關規例,並重申衞生署必定會對任何違反相關規例的人士作出嚴肅跟進。
7月20日, 截至今日(七月二十日)凌晨零時零分,共有1 207名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留醫治療,當中有146名新增確診病人。需要入住隔離設施的病人中,377名病人在隔離病房,24名病人在二線隔離病房,396名病人在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當中合共有120名是新增確診病人。新增呈報兩名危殆病人及六名嚴重病人,現時合共有17名危殆及32名嚴重病人,當中五名危殆病人正接受深切治療。另外,126名病人康復,當中110名病人出院。另外,過去一日有一名確診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
第五波疫情至今共有53 935名病人康復,其中包括53 671名病人已出院。自二○二○年初起,本港共有66 315名病人康復,其中包括66 051名病人已出院。
醫院管理局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監察最新的發展,並適時向公眾及醫護人員提供最新資訊。
7月20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七月二十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截至七月二十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過去24小時新增3 625宗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的本地感染個案,當中包括1 515宗核酸檢測陽性個案(672宗確診、678宗無症狀感染及165宗狀況待定個案)以及2 110宗經核實的快速測試陽性個案。
此外,新增180宗檢測陽性輸入個案,當中包括151宗核酸檢測陽性(10宗確診、98宗無症狀感染及43宗狀況待定個案)及29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
至今本港累計核酸陽性檢測個案800 794宗及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504 039宗。
中心正繼續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更多資料可參閱「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
同時,根據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分析結果,香港截至昨日(七月十九日)共錄得19宗、1 378宗及1 097宗個案(包括懷疑個案)分別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BA.2.12.1及BA.4/BA.5亞系,當中本地個案分別佔零宗、1 149宗及403宗。
衞生防護中心一直密切監察涉及變異病毒株新亞系的本地個案以及其流行病學特性。中心檢視了錄得懷疑涉及Omicron變異病毒株新亞系,包括BA.2.12.1、BA.4和BA.5的本地個案,認為其特性,包括嚴重性和住院率等,與自第五波以來於本地流行的病毒株(即BA.2)相近。中心因應最新的風險評估,調整該等個案的管理,即日起相關個案的隔離及檢疫安排與感染BA.2個案相同,即懷疑涉及Omicron變異病毒株新亞系的本地感染陽性個案及其密切接觸者,如符合相關條件而且家居環境合適,可選擇進行家居隔離和檢疫。
此外,截至七月二十日零時零分,於第五波疫情(由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期間共錄得9 232宗死亡個案曾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當中由醫院管理局及公眾殮房報告的個案分別為9 154宗及75宗,以及三宗由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報告的個案。至今本港累計死亡個案共有9 445宗。
另外,就早前報告的核酸陽性檢測個案(包括狀況待定的個案),有部分轉為確診、無症狀感染或復陽個案。截至昨日,本港累計確診個案347 130宗,由一月一日起計的無症狀感染個案、復陽個案及待定/未能分類的個案分別為218 869宗、24宗和233 105宗。
中心發言人強調,本地疫情仍然非常嚴峻,中心強烈呼籲市民繼續遵守社交距離措施,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參加人多擠迫或不必要的活動或聚會,以減低患上新型冠狀病毒病的機會,並避免病毒在社區傳播。
發言人提醒,新冠疫苗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能為接種人士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盡快接種以保護自己,並減低一旦感染後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7月20日, 醫院管理局今日(七月二十日)公布2019冠狀病毒病院內病人經入院篩查或檢測呈陽性以致有病人或職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及院內感染個案︰
以下為公立醫院病人經入院篩查或檢測呈陽性以致有病人或職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個案統計:
醫院/診所 |
檢測呈陽性病人數目 |
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病人數目 |
未有佩戴合適個人防護裝備而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職員數目 |
伊利沙伯醫院 |
1 |
2 |
- |
律敦治醫院 |
1 |
1 |
- |
以下為公立醫院院內感染組群個案的統計:
醫院/診所 |
檢測呈陽性病人數目 |
檢測呈陽性職員數目 |
北區醫院 |
1 |
- |
另外,九龍醫院康復科男病房一名病人七月十七日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醫院展開接觸追蹤調查,發現兩名病人及一名員工確診。三名確診病人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其中兩人已轉送基督教聯合醫院接受治療。確診員工情況穩定。同房17名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
有關病房已暫停接收新症及探訪安排,並已進行徹底清潔消毒。醫院會繼續密切監察員工及病人的健康情況,並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溝通,跟進最新情況。
7月20日,截至七月十七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共接獲17宗(註1)涉及曾經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當中並沒有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呈報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截至七月十七日晚上八時,本港市民合共接種了約1 791萬劑新冠疫苗。已接種最少一劑疫苗的市民約676萬名,當中包括94.0%的12歲或以上人口。衞生署共接獲7 790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4 %)。就涉及接種疫苗人士的死亡個案,包括119宗(註2)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007%),沒有死亡個案顯示與接種疫苗有關聯。
至今,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已總結72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一宗個案未能確立與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1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其餘35宗個案仍待更多資料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認為至今並未發現不尋常的現象,會繼續密切監察有關情況並收集數據作評估。
根據醫管局資料,六月二十日至七月十七日期間,整體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43.8宗,而二○一八年至二○二○年同期平均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42.4宗。當中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2.1宗,而二○一八年至二○二○年同期同類死亡個案平均比率則為每十萬人有2.5宗。此外,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14.1宗,而二○一八年至二○二○年同期平均的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21.7宗。根據上述數字的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有關參考數據將會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頁。
至今接獲的非死亡異常事件個案大部分為較輕微的個案,有關詳情可參考《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doc/Safety_Monitoring_of_COVID-19_Vaccines_in_Hong_Kong.pdf)。
政府發言人說:「隨着近日人流及社交活動頻繁,每日新增個案有上升趨勢,香港社會必須慎防疫情反彈的風險。在第五波疫情中,兒童和長者均錄得死亡和重症個案,他們是疫苗接種的重點保護對象。長者方面,現時本地80歲或以上長者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只有約69%,即該年齡層中有約31%的長者正處於高風險狀態,這是相當危險的信號。」
「根據初步數據分析,在第五波呈報個案中,超過95%死亡個案為60歲或以上長者,當中80歲或以上組別的死亡和住院個案數目比例最高,大部分死亡個案均是未接種疫苗的人士。與香港整體人口比較,已接種三劑疫苗的人士佔呈報個案的比例顯著較低,在住院危殆/嚴重及死亡個案中的佔比更是極低,反映接種三劑疫苗能有效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重症及死亡。即使只接種首劑疫苗,死亡風險也會顯著減少。香港大學最新的研究數據亦顯示,接種三劑復必泰或克爾來福疫苗對於預防死亡和重症均高度有效,保護力逾九成,合資格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市民應盡早接種。」
「此外,因應專家最新建議,我們已開始為已接種三劑復必泰或克爾來福疫苗的60歲或以上人士,在接種最後一劑疫苗至少三個月後,接種第四劑疫苗。對新冠病毒有較高暴露風險,或在工作環境有較高暴露風險和較易傳播新冠病毒的18至59歲人士,可選擇在完成接種第三劑疫苗後相距最少六個月接種第四劑。市民亦可因個人需要(例如海外升學或旅遊)接種第四劑疫苗。另一方面,接種克爾來福疫苗的最低年齡已降至三歲,接種復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齡則為五歲。我們呼籲各位家長盡早安排為子女接種疫苗,讓他們得到有效保護。」
「另外,政府再次提醒市民,曾經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康復人士亦應適時接種疫苗。就『疫苗通行證』而言,康復紀錄二維碼在康復日期起計的180天(即六個月)內有效。因此,在本年年初康復的市民的康復紀錄二維碼將會陸續失效。屆時,康復人士或需接種多一劑新冠疫苗以符合『疫苗通行證』,或需更新其疫苗接種紀錄。具體來説,未曾接種或只接種了一劑疫苗的康復人士,需要在其康復紀錄二維碼失效前接種多一劑(第一劑或第二劑)疫苗,方能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至於感染前已接種兩劑或以上疫苗的康復人士應在其康復紀錄二維碼失效前,透過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系統(www.evt.gov.hk)、『智方便』或『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下載更新的疫苗接種紀錄,以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
註1:臨時統計數字。截至七月十七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沒有接獲涉及三至15歲青少年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懷疑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報告。
註2:截至七月十七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接獲兩宗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新冠疫苗的死亡報告,個案涉及兩名分别62歲及98歲男子,沒有臨床證據顯示個案由疫苗引起。
7月20日,政府今日(七月二十日)宣布第七十二輪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員工的強制檢測詳情。
醫務衞生局局長昨日(七月十九日)按《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規例》)(第599J章)第10(1)條向由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護養院以及附設於安老院或殘疾人士院舍的處所的日間服務單位僱用並於二○二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二日期間值勤,或透過與院舍或上述單位訂立的外聘服務合約在該期間向住客或使用者提供服務的人士(包括全職、兼職及替假員工)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規定當中尚未按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疫苗通行證)規例》(第599L章)發出的疫苗通行證指示(疫苗通行證指示)附表一的指明方式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士,須於二○二二年七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六日,按照公告指明的規定及程序,進行一次關於2019冠狀病毒病的聚合酶連鎖反應核酸檢測(指明檢測),而有關檢測樣本必須是非自行採集的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
對一般人士而言,疫苗通行證指示附表一所指明的新冠疫苗接種方式包括 (i)已接種三劑疫苗;或(ii)接種第二劑疫苗六個月內。對康復人士而言,疫苗通行證指示附表一所指明的新冠疫苗接種方式則包括(i)已接種三劑或兩劑疫苗;(ii)康復後六個月內無需額外接種;(iii)康復後接種第一劑疫苗六個月內;或(iv)12至17歲已接種一劑復星醫藥╱德國藥廠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復必泰疫苗)。
在香港以外地區接種被包括在政府的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就指明用途認可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列表」(列表)上(www.coronavirus.gov.hk/pdf/list_of_recognised_covid19_vaccines.pdf)的新冠疫苗,並在接種列表上的所需針數後額外接種一針列表上的疫苗,可被視作符合第三針的要求。任何完成或部分接種了非列表上疫苗的人士則須根據本地的建議時間表重新接種在香港提供的疫苗。
院舍員工如在二○二二年六月二十日或之後取得2019冠狀病毒病的聚合酶連鎖反應核酸檢測或快速抗原測試的陽性檢測結果,並可出示相關載有陽性檢測結果的電話短訊通知,或在政府「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作出申報後獲發的電話短訊通知或隔離令,則無須按公告的規定進行檢測。
須接受指明檢測的院舍員工可選擇以下檢測途徑:
(1)於社區檢測中心(名單見www.communitytest.gov.hk/zh-HK)、臨時檢測中心(如有)(名單見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supportser/sub_ttc)或流動採樣站(如有)(名單見www.coronavirus.gov.hk/chi/early-testing.html)按社區檢測中心/臨時檢測中心/流動採樣站職員的指引進行指明檢測;
(2)透過院舍經營者/營辦人自行安排由醫護人員或受過訓練的人員採集樣本,並於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頁上所刊登的認可化驗所進行檢測(名單見www.coronavirus.gov.hk/pdf/List_of_recognised_laboratories_RTPCR.pdf);或
(3)由員工自費自行安排於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頁上所刊登的認可化驗所進行檢測(名單見www.coronavirus.gov.hk/pdf/List_of_recognised_laboratories_RTPCR.pdf),而有關檢測樣本必須是非自行採集的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
任何相關人士如未有遵從檢測公告即屬犯罪,可處定額罰款10,000元,並會收到強制檢測令,要求該人士於指明期間內接受檢測。不遵從強制檢測令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第五級罰款(50,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社會福利署(社署)發言人指出,社署及衞生署會發信通知各院舍有關安排及要求。發言人提醒,院舍員工如在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必須先透過「社區檢測中心預約系統」(www.communitytest.gov.hk)預約,方可接受免費檢測服務。此外,院舍亦應提醒員工必須妥為保存載有檢測結果證明的電話短訊通知或檢測結果報告。
院舍經營者/營辦人必須備存有關員工在政府指明的時段內接受指明檢測的紀錄及結果,以及備存已根據疫苗通行證指示附表一指明方式接種新冠疫苗的院舍員工名單,以配合社署核查主任(強制檢測)於院舍內執行《規例》的相關工作。
社署發言人指出,由第二十六輪強制檢測起,若不是獲醫生書面證明因健康理由而沒有接種新冠疫苗的院舍員工,需要自費接受強制病毒檢測。政府會繼續視乎疫情的發展,以及因應各項防疫措施的配合而就上述有關檢測政策作出調整。
7月20日,政府今日(七月二十日)表示,為應對新冠疫情,環境保護署與渠務署正在各區採集污水樣本進行冠狀病毒檢測,並在一些地區檢測到污水呈陽性的結果,顯示該地區的處所可能有隱性患者存在。
快速測試
因應以下各區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及當區的民政事務處將會陸續向以下地點的居民、在地工作清潔員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三十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以輔助識別感染者:
· 大埔區 — 富亨邨、運頭塘邨、天鑽、大埔寶馬山、悠然山莊、盈峰翠邸、龍成堡、御峰豪園、御峰苑、承峰及富蝶邨
· 黃大仙區 — 天宏苑、天馬苑、翠竹花園、竹園聯合村及黃大仙上邨
· 沙田區 — 星漣海、泓碧、迎海、迎海‧御峰、迎海‧星灣、迎海‧星灣御、迎海‧駿岸、銀湖‧天峰、雲海(包括雲海別墅)、顯徑邨及顯耀邨
公眾如就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有疑問,可瀏覽以下網頁連結(www.coronavirus.gov.hk/rat/chi/rat.html)。
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時,應留意和跟從製造商的指示,正確進行測試和讀取結果,並宜在讀取結果後立即拍照以作紀錄。進行測試前後須潔淨雙手,盡量減少在採集樣本區域內放置非必要用品。進行測試後,需要小心包裹和密封測試套件的所有組件,並妥善棄置。若家居環境在採集樣本的過程中受污染,應以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或70%酒精進行消毒。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www.chp.gov.hk/ratp)。若市民使用網上平台有困難,可致電183 6119自動系統登記身分證明文件及電話號碼。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於稍後聯絡有關人士,以完成申報程序。
澳門特別行政區
7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因應疫情防控需要,為方便居民在需要時出示最新的核酸檢測情況,澳門健康碼頁面將會於7月21日零時作出以下改動:
- 為優化澳門健康碼頁面顯示之資訊,原本於澳門健康碼的“核酸檢測結果”下方,會列出用於通關往來廣東、香港等地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有效期,現更改為“核酸檢測(通關用)”下方點擊“請按此查閱往來各地通關有效期”,相關資訊改以彈窗方式顯示;
- 增加“核酸檢測(非通關用)”資訊,在澳門健康碼頁面顯示居民7天內最近1次的核酸檢測採樣日期及時間、最近1次核酸檢測報告日期、時間及檢測結果,包括居民於澳門進行檢測或中國內地進行且經澳門健康碼轉碼的核酸檢測採樣及結果的紀錄;
- 配合上述澳門健康碼頁面優化的推出,早前於全民核酸檢測計劃期間推出的核酸檢測採樣及結果查詢系統將同步關閉,市民可更便捷地使用澳門健康碼查詢核酸檢測採樣及結果紀錄。
須指出的是,最近1次採樣時間跟最近1次報告時間並無時序關係,例如昨天已進行1次核酸檢測並已出結果,而今天早上再進行核酸檢測採樣,這樣最近採樣紀錄便會顯示今天早上的採樣日期及時間,而最近報告日期則顯示昨天的檢測結果日期及時間。
7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自6月18日累計的1,783例陽性個案,至今已有569人出院,佔總數的相當部份。
陽性個案中約38.5%為確診病例,其他均為無症狀感染者;總數中僅約10%出現肺炎,其他人大多是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如咳嗽、喉嚨痛等,通過中、西醫治療後,短時間內都能舒解有關症狀。
重症及死亡病例,佔病例總數不到1%。
7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鞏固期”內,全澳市民每天都需要進行自我快速抗原檢測,並進行網上申報。
關於7月30日至31日進行的全民核檢,只有3歲以下的幼童才可獲豁免參與,至於在第11輪至13輪全民核檢中可申請豁免的符合條件高齡長者和殘疾人士,由於他們至7月30日已有一段較長時間沒有接受過核檢,基於防疫和保障個人健康的考量,所以仍須於7月30日或31日參與全民核檢,希望上述的高齡長者、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諒解。
台灣地區
7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27,19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6,943例本土個案及25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7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6,943例本土病例,為12,577例男性、14,350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614例)、臺中市(3,415例)、桃園市(3,004例)、臺北市(2,751例)、高雄市(2,703例)、臺南市(1,979例)、彰化縣(1,236例)、屏東縣(833例)、苗栗縣(761例)、新竹縣(756例)、雲林縣(681例)、宜蘭縣(665例)、新竹市(643例)、花蓮縣(536例)、嘉義縣(519例)、南投縣(428例)、基隆市(411例)、臺東縣(352例)、嘉義市(295例)、金門縣(185例)、澎湖縣(141例)、連江縣(35例)。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4例具慢性病史、37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7月17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23日至7月18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5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50例男性、10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8例)、英國(3例)、土耳其及越南(各2例)、新加坡、泰國、香港及菲律賓(各1例)移入,另23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1日至7月19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363,62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020,309例排除),其中4,337,076例確診,分別為17,389例境外移入、4,319,63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31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0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879例、臺北市984例、臺中市799例、高雄市754例、桃園市632例、臺南市624例、彰化縣476例、屏東縣344例、雲林縣243例、南投縣236例、基隆市198例、嘉義縣及苗栗縣各171例、宜蘭縣167例、花蓮縣144例、嘉義市133例、新竹縣130例、臺東縣113例、新竹市79例、澎湖縣15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7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之莫德納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預計於今(2022)年7月21日起實施,本次提供接種之疫苗包裝濃度為0.10 mg/mL,每劑接種0.25mL (含25 mcg mRNA),每瓶可提供10名嬰幼兒接種,與以往該廠牌包裝濃度(0.20 mg/mL)不同。
指揮中心說明,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於今年6月27日專家會議決議,「目前國內處於社區流行階段,建議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接種莫德納COVID-19疫苗,以降低染疫後重症及死亡之風險,經參考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及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建議接種兩劑基礎劑,兩劑間隔4-8週以上」。另,接種途徑為肌肉注射,2歲以下之嬰幼兒建議接種於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兒接種於非慣用手之上臂三角肌,經醫師評估後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今年截至7月18日止,累計103名兒童本土COVID-19重症病例(其中22例死亡),年齡中位數4歲,以3歲以下50例為多,其次7-12歲為28例。因此,為加速提升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免疫保護力,指揮中心將與各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相關接種作業,請各地方政府妥為安排/指定具專業團隊之合約醫療院所,及擇定執行成效優良之院所設立接種站,以提供周全的接種服務。
指揮中心表示,提供接種服務之場地除考量家長上班時間,彈性於夜間或假日開設,應著重舒適、通風,及具適當動線、距離,同時防曬、防雨,等候時間不宜過長,以提供家長和幼兒安心之妥善接種環境;亦可視所轄量能,安排至幼兒園或托嬰中心接種,提升可近性。
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依各縣市回報作業情形,合約醫療院所將陸續於7月21、22日提供接種,另計13縣市設立接種站將陸續於22、23日起開設,接種地點位於學校、活動中心、體育館、圖書館,民眾可至各縣市衛生局網站查詢。
此外,指揮中心提醒,莫德納COVID-19疫苗為首次於國內提供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接種,基於兒童及青少年於接種mRNA疫苗後可能的反應及罕見發生輕微之心肌炎及心包膜炎,請家長於接種前詳閱接種單位提供的接種須知,以瞭解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並於醫師評估後接種。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海報或須知上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ucz02Kh3_q28Jena2Z3AoA),藉由家長關注子女接種後狀況,提醒就醫並瞭解接種後常見不適。
指揮中心同時呼籲,由於幼兒,尤其嬰幼兒尚未能表達自身感受,請家長於接種後持續留意,常見副作用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其中發燒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 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活動力持續不佳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另接種疫苗後28 天內若發生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例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 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亦務必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
7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目前國際疫情仍持續嚴峻,社區亦陸續檢出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本土個案,為因應邊境逐步開放後,COVID-19新型變異株對於國內防疫可能之衝擊,經諮詢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專家(ACIP)意見,參酌各國接種政策並綜合評估國內疫苗供應現況後,將自今(2022)年7月22日起,擴大提供50歲以上成人接種COVID-19疫苗第二次追加劑。
指揮中心指出,目前國境邊境政策逐漸開放,為確保國內防疫安全,經ACIP專家書面審查,雖然目前健康年輕族群接種COVID-19疫苗第二次追加劑尚無實證研究支持,爰無法評估接種之益處與風險,惟基於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後所誘發之免疫保護力將隨確診日或疫苗接種日逐漸衰退,且國際疫情仍處於上升趨勢,經參考各國接種政策,開放50歲以上成人於第一次追加劑接種5個月(即150天)後,接種第二次追加劑,維持社區群體免疫。
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國內疫苗庫存充足,符合接種間隔的民眾可透過「COVID-19疫苗防治一網通」或地方政府衛生局公告,查詢鄰近合約醫療院所提供施打之疫苗廠牌及接種時間。指揮中心呼籲,疫苗接種為防疫工作重要一環,接種疫苗後可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尚未完成基礎劑及追加劑接種的民眾應盡速施打,符合第二次追加劑開放對象可依自身風險及意願評估接種,並持續做好個人防護及配合防疫/檢疫規範,以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大事紀要
7月20日,中新社北京綜合消息: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9日19時15分,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561156416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6365510例。
另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北京時間20日11時20分發布的數據,全球累計確診病例565162468例,累計死亡病例6374247例。
美洲:22個美洲國家已發現奧密克戎毒株亞型BA.5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北京時間20日11時20分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近28天新增確診逾324萬例,累計確診已超8983萬例;近28天新增死亡10467例,累計死亡1024858例。上述4項數據仍均為全球最高。
泛美衛生組織日前通報,美洲地區至少22個國家已發現奧密克戎毒株亞型BA.5,預計BA.5毒株將會在未來數周成為美洲地區流行的主要毒株。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19日發布的數據,在截至16日的一周內,全美新增病例總數中約77.9%感染了BA.5毒株。
巴西一家研究所近期統計該國15萬份核酸檢測結果後發現,在6月15日至6月30日期間,新冠檢測陽性率從45.3%下降到40.3%,但BA.5和BA.4兩種毒株引起的確診病例佔比從79.3%增至93.2%。
委內瑞拉副總統羅德里格斯16日指出,BA.5毒株是該國近兩週疫情大幅反彈的主要原因。委政府將繼續推進第四針疫苗接種工作,並要求民眾繼續保持必要的防疫措施。
另據報導,自當地時間19日起,加拿大政府在溫哥華、卡爾加里、蒙特利爾和多倫多4個國際機場對入境航空旅客重啟強制隨機病毒抽檢。此前為減輕部分機場出現的大面積延誤和滯留情況,加拿大政府自6月11日起暫停在所有機場實施入境旅客強制抽檢。但目前加拿大各地正出現第七波新冠疫情。
歐洲:俄羅斯境內首現“半人馬”毒株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漢斯·克魯格19日稱,奧密克戎毒株亞型已在歐洲地區引起新一波疫情。過去六週內,歐洲地區的新冠確診數增加了兩倍,僅上週就新增約300萬確診病例,幾乎佔全球所有新增確診數的一半。克魯格同時呼籲歐洲各國加緊接種新冠疫苗,並堅持各類防疫措施。
俄衛星通訊社19日援引俄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消息報導稱,俄羅斯已發現5名新冠確診者感染了被稱為“半人馬”的奧密克戎毒株亞型BA.2.75,系俄羅斯首次在境內發現該毒株。所有患者症狀輕微,均未住院治療。
據外媒此前報導,今年5月“半人馬”毒株首次在印度被發現後,加拿大、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多國也發現了該毒株。據科學家觀察,該毒株可能擁有迄今最強的傳染性,其更容易躲避人體通過疫苗和先前感染經歷獲得的免疫力。不過,世衛組織稱,尚無證據表明其會比原始的奧密克戎毒株變種導致更嚴重的症狀。
塞浦路斯政府發言人佩萊卡諾斯19日說,塞總統阿納斯塔夏季斯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塞浦路斯因疫情反彈從本月8日起恢復室內強制戴口罩規定。12歲以上民眾在進入密閉空間時必須戴口罩,違者將處以300歐元罰款。
亞洲與非洲:南非衛生部長確診新冠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官網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日0時,韓國單日新增確診76402例,創80多天以來新高,累計確診已達18937971例。
據南非媒體報導,南非衛生部19日證實,該國衛生部長法赫拉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他正在家中自我隔離並繼續遠程工作。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world/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跟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防護中心2022年7月20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共222個,確診人數約562684276宗,死亡病例約6371378人,過去14天新增確診個案數目約12976323以下是新冠疫情相關資訊:
加拿大
7月20日,中新網多倫多(記者 余瑞冬)自7月19日起,加拿大政府在溫哥華、卡爾加里、蒙特利爾和多倫多4個國際機場對入境航空旅客重啟強制隨機病毒抽檢。
入境旅客須在抵加前至少14天完成疫苗充分接種。抽檢結果呈陽性的旅客須隔離10天。未完成疫苗充分接種的入境旅客則須進行14天強制隔離,並在此期間接受兩次病毒檢測。
在此之前,加拿大政府自6月11日暫停在所有機場實施入境旅客強制抽檢,以圖減輕在一些機場已持續一段時日的大面積延誤和滯留情況。但目前加拿大各地正出現第七波新冠疫情。
此外,從7月1日起,針對入境旅客的所有病毒測試都在機場外圍進行。
加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近日表示,最近幾週,新冠病毒感染及嚴重程度的指標均有所上升。她同時指出,近來的證據顯示,大多數曾染疫者仍然面臨再次感染的風險。
奧密克戎BA.5變種毒株被認為是推動疫情再度抬頭的主因。同時,該國最近已檢測發現奧密克戎新變種BA.2.75。
另一方面,有的省份仍在進一步放寬原有的防疫措施。譬如,阿爾伯塔省取消了對醫療衛生部門從業者需至少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要求。
隨著近期疫情重新有所抬頭,加拿大多地醫療機構再次面臨人手緊缺的局面,一些醫院的急診室已不得不暫時關閉。
中國
7月20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7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0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2例(福建12例,廣東11例,雲南6例,內蒙古5例,江西4例,四川4例,北京2例,上海2例,廣西2例,天津1例,江蘇1例,山東1例,陝西1例),含3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均在廣東);本土病例148例(廣西52例,甘肅49例,廣東18例,四川16例,安徽7例,上海3例,江西2例,內蒙古1例),含75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西39例,甘肅29例,四川5例,安徽1例,廣東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69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3例,本土病例46例(廣東13例,安徽12例,甘肅5例,上海4例,江蘇4例,內蒙古3例,河南2例,浙江1例,江西1例,山東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4007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510例(無重症病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確診病例20213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9703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7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615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21339例,累計死亡病例522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28180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4498609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6088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743例,其中境外輸入65例,本土678例(甘肅314例,廣西135例,安徽77例,河南76例,四川28例,天津14例,上海14例,吉林7例,廣東6例,江西5例,重慶2例)。
當日解除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233例,其中境外輸入33例,本土200例(山東49例,安徽48例,上海34例,江蘇27例,河南14例,甘肅10例,福建8例,廣東5例,江西2例,遼寧1例,廣西1例,海南1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78例(境外輸入3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5043例(境外輸入418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4685660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347812例(出院66051例,死亡9445例),澳門特別行政區772例(出院304例,死亡5例),台灣地區4337076例(出院13742例,死亡8318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7月20日 , 一名46歲女子因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第599A章)(《規例》),今日(七月二十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處罰款5,000元。
該名女子早前獲發醫學監察通知書,訂明她必須按照規定的條件進行醫學監察。在醫學監察期尚未屆滿前,她沒有遵守指明的條件,分別於二○二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和十三日離開住所。她被控兩項違反《規例》第15(1)、15(2)及15(3)條的罪名,今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合共被判處罰款5,000元。
根據《規例》,任何人沒有遵守醫學監察所指明的條件,即屬刑事罪行。違者最高可處罰款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市民的合作是阻止新型冠狀病毒病在社區傳播的重要一環,有關違規行為不負責任,增加其他人蒙受感染的風險。發言人嚴正提醒公眾應遵守相關規例,並重申衞生署必定會對任何違反相關規例的人士作出嚴肅跟進。
7月20日, 截至今日(七月二十日)凌晨零時零分,共有1 207名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留醫治療,當中有146名新增確診病人。需要入住隔離設施的病人中,377名病人在隔離病房,24名病人在二線隔離病房,396名病人在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當中合共有120名是新增確診病人。新增呈報兩名危殆病人及六名嚴重病人,現時合共有17名危殆及32名嚴重病人,當中五名危殆病人正接受深切治療。另外,126名病人康復,當中110名病人出院。另外,過去一日有一名確診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
第五波疫情至今共有53 935名病人康復,其中包括53 671名病人已出院。自二○二○年初起,本港共有66 315名病人康復,其中包括66 051名病人已出院。
醫院管理局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監察最新的發展,並適時向公眾及醫護人員提供最新資訊。
7月20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七月二十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截至七月二十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過去24小時新增3 625宗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的本地感染個案,當中包括1 515宗核酸檢測陽性個案(672宗確診、678宗無症狀感染及165宗狀況待定個案)以及2 110宗經核實的快速測試陽性個案。
此外,新增180宗檢測陽性輸入個案,當中包括151宗核酸檢測陽性(10宗確診、98宗無症狀感染及43宗狀況待定個案)及29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
至今本港累計核酸陽性檢測個案800 794宗及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504 039宗。
中心正繼續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更多資料可參閱「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
同時,根據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分析結果,香港截至昨日(七月十九日)共錄得19宗、1 378宗及1 097宗個案(包括懷疑個案)分別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BA.2.12.1及BA.4/BA.5亞系,當中本地個案分別佔零宗、1 149宗及403宗。
衞生防護中心一直密切監察涉及變異病毒株新亞系的本地個案以及其流行病學特性。中心檢視了錄得懷疑涉及Omicron變異病毒株新亞系,包括BA.2.12.1、BA.4和BA.5的本地個案,認為其特性,包括嚴重性和住院率等,與自第五波以來於本地流行的病毒株(即BA.2)相近。中心因應最新的風險評估,調整該等個案的管理,即日起相關個案的隔離及檢疫安排與感染BA.2個案相同,即懷疑涉及Omicron變異病毒株新亞系的本地感染陽性個案及其密切接觸者,如符合相關條件而且家居環境合適,可選擇進行家居隔離和檢疫。
此外,截至七月二十日零時零分,於第五波疫情(由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期間共錄得9 232宗死亡個案曾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當中由醫院管理局及公眾殮房報告的個案分別為9 154宗及75宗,以及三宗由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報告的個案。至今本港累計死亡個案共有9 445宗。
另外,就早前報告的核酸陽性檢測個案(包括狀況待定的個案),有部分轉為確診、無症狀感染或復陽個案。截至昨日,本港累計確診個案347 130宗,由一月一日起計的無症狀感染個案、復陽個案及待定/未能分類的個案分別為218 869宗、24宗和233 105宗。
中心發言人強調,本地疫情仍然非常嚴峻,中心強烈呼籲市民繼續遵守社交距離措施,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參加人多擠迫或不必要的活動或聚會,以減低患上新型冠狀病毒病的機會,並避免病毒在社區傳播。
發言人提醒,新冠疫苗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能為接種人士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盡快接種以保護自己,並減低一旦感染後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7月20日, 醫院管理局今日(七月二十日)公布2019冠狀病毒病院內病人經入院篩查或檢測呈陽性以致有病人或職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及院內感染個案︰
以下為公立醫院病人經入院篩查或檢測呈陽性以致有病人或職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個案統計:
醫院/診所 |
檢測呈陽性病人數目 |
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病人數目 |
未有佩戴合適個人防護裝備而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職員數目 |
伊利沙伯醫院 |
1 |
2 |
- |
律敦治醫院 |
1 |
1 |
- |
以下為公立醫院院內感染組群個案的統計:
醫院/診所 |
檢測呈陽性病人數目 |
檢測呈陽性職員數目 |
北區醫院 |
1 |
- |
另外,九龍醫院康復科男病房一名病人七月十七日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醫院展開接觸追蹤調查,發現兩名病人及一名員工確診。三名確診病人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其中兩人已轉送基督教聯合醫院接受治療。確診員工情況穩定。同房17名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
有關病房已暫停接收新症及探訪安排,並已進行徹底清潔消毒。醫院會繼續密切監察員工及病人的健康情況,並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溝通,跟進最新情況。
7月20日,截至七月十七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共接獲17宗(註1)涉及曾經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當中並沒有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呈報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截至七月十七日晚上八時,本港市民合共接種了約1 791萬劑新冠疫苗。已接種最少一劑疫苗的市民約676萬名,當中包括94.0%的12歲或以上人口。衞生署共接獲7 790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4 %)。就涉及接種疫苗人士的死亡個案,包括119宗(註2)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007%),沒有死亡個案顯示與接種疫苗有關聯。
至今,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已總結72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一宗個案未能確立與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1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其餘35宗個案仍待更多資料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認為至今並未發現不尋常的現象,會繼續密切監察有關情況並收集數據作評估。
根據醫管局資料,六月二十日至七月十七日期間,整體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43.8宗,而二○一八年至二○二○年同期平均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42.4宗。當中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2.1宗,而二○一八年至二○二○年同期同類死亡個案平均比率則為每十萬人有2.5宗。此外,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14.1宗,而二○一八年至二○二○年同期平均的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21.7宗。根據上述數字的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有關參考數據將會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頁。
至今接獲的非死亡異常事件個案大部分為較輕微的個案,有關詳情可參考《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doc/Safety_Monitoring_of_COVID-19_Vaccines_in_Hong_Kong.pdf)。
政府發言人說:「隨着近日人流及社交活動頻繁,每日新增個案有上升趨勢,香港社會必須慎防疫情反彈的風險。在第五波疫情中,兒童和長者均錄得死亡和重症個案,他們是疫苗接種的重點保護對象。長者方面,現時本地80歲或以上長者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只有約69%,即該年齡層中有約31%的長者正處於高風險狀態,這是相當危險的信號。」
「根據初步數據分析,在第五波呈報個案中,超過95%死亡個案為60歲或以上長者,當中80歲或以上組別的死亡和住院個案數目比例最高,大部分死亡個案均是未接種疫苗的人士。與香港整體人口比較,已接種三劑疫苗的人士佔呈報個案的比例顯著較低,在住院危殆/嚴重及死亡個案中的佔比更是極低,反映接種三劑疫苗能有效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重症及死亡。即使只接種首劑疫苗,死亡風險也會顯著減少。香港大學最新的研究數據亦顯示,接種三劑復必泰或克爾來福疫苗對於預防死亡和重症均高度有效,保護力逾九成,合資格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市民應盡早接種。」
「此外,因應專家最新建議,我們已開始為已接種三劑復必泰或克爾來福疫苗的60歲或以上人士,在接種最後一劑疫苗至少三個月後,接種第四劑疫苗。對新冠病毒有較高暴露風險,或在工作環境有較高暴露風險和較易傳播新冠病毒的18至59歲人士,可選擇在完成接種第三劑疫苗後相距最少六個月接種第四劑。市民亦可因個人需要(例如海外升學或旅遊)接種第四劑疫苗。另一方面,接種克爾來福疫苗的最低年齡已降至三歲,接種復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齡則為五歲。我們呼籲各位家長盡早安排為子女接種疫苗,讓他們得到有效保護。」
「另外,政府再次提醒市民,曾經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康復人士亦應適時接種疫苗。就『疫苗通行證』而言,康復紀錄二維碼在康復日期起計的180天(即六個月)內有效。因此,在本年年初康復的市民的康復紀錄二維碼將會陸續失效。屆時,康復人士或需接種多一劑新冠疫苗以符合『疫苗通行證』,或需更新其疫苗接種紀錄。具體來説,未曾接種或只接種了一劑疫苗的康復人士,需要在其康復紀錄二維碼失效前接種多一劑(第一劑或第二劑)疫苗,方能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至於感染前已接種兩劑或以上疫苗的康復人士應在其康復紀錄二維碼失效前,透過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系統(www.evt.gov.hk)、『智方便』或『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下載更新的疫苗接種紀錄,以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
註1:臨時統計數字。截至七月十七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沒有接獲涉及三至15歲青少年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懷疑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報告。
註2:截至七月十七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接獲兩宗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新冠疫苗的死亡報告,個案涉及兩名分别62歲及98歲男子,沒有臨床證據顯示個案由疫苗引起。
7月20日,政府今日(七月二十日)宣布第七十二輪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員工的強制檢測詳情。
醫務衞生局局長昨日(七月十九日)按《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規例》)(第599J章)第10(1)條向由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護養院以及附設於安老院或殘疾人士院舍的處所的日間服務單位僱用並於二○二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二日期間值勤,或透過與院舍或上述單位訂立的外聘服務合約在該期間向住客或使用者提供服務的人士(包括全職、兼職及替假員工)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規定當中尚未按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疫苗通行證)規例》(第599L章)發出的疫苗通行證指示(疫苗通行證指示)附表一的指明方式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士,須於二○二二年七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六日,按照公告指明的規定及程序,進行一次關於2019冠狀病毒病的聚合酶連鎖反應核酸檢測(指明檢測),而有關檢測樣本必須是非自行採集的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
對一般人士而言,疫苗通行證指示附表一所指明的新冠疫苗接種方式包括 (i)已接種三劑疫苗;或(ii)接種第二劑疫苗六個月內。對康復人士而言,疫苗通行證指示附表一所指明的新冠疫苗接種方式則包括(i)已接種三劑或兩劑疫苗;(ii)康復後六個月內無需額外接種;(iii)康復後接種第一劑疫苗六個月內;或(iv)12至17歲已接種一劑復星醫藥╱德國藥廠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復必泰疫苗)。
在香港以外地區接種被包括在政府的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就指明用途認可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列表」(列表)上(www.coronavirus.gov.hk/pdf/list_of_recognised_covid19_vaccines.pdf)的新冠疫苗,並在接種列表上的所需針數後額外接種一針列表上的疫苗,可被視作符合第三針的要求。任何完成或部分接種了非列表上疫苗的人士則須根據本地的建議時間表重新接種在香港提供的疫苗。
院舍員工如在二○二二年六月二十日或之後取得2019冠狀病毒病的聚合酶連鎖反應核酸檢測或快速抗原測試的陽性檢測結果,並可出示相關載有陽性檢測結果的電話短訊通知,或在政府「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作出申報後獲發的電話短訊通知或隔離令,則無須按公告的規定進行檢測。
須接受指明檢測的院舍員工可選擇以下檢測途徑:
(1)於社區檢測中心(名單見www.communitytest.gov.hk/zh-HK)、臨時檢測中心(如有)(名單見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supportser/sub_ttc)或流動採樣站(如有)(名單見www.coronavirus.gov.hk/chi/early-testing.html)按社區檢測中心/臨時檢測中心/流動採樣站職員的指引進行指明檢測;
(2)透過院舍經營者/營辦人自行安排由醫護人員或受過訓練的人員採集樣本,並於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頁上所刊登的認可化驗所進行檢測(名單見www.coronavirus.gov.hk/pdf/List_of_recognised_laboratories_RTPCR.pdf);或
(3)由員工自費自行安排於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頁上所刊登的認可化驗所進行檢測(名單見www.coronavirus.gov.hk/pdf/List_of_recognised_laboratories_RTPCR.pdf),而有關檢測樣本必須是非自行採集的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
任何相關人士如未有遵從檢測公告即屬犯罪,可處定額罰款10,000元,並會收到強制檢測令,要求該人士於指明期間內接受檢測。不遵從強制檢測令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第五級罰款(50,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社會福利署(社署)發言人指出,社署及衞生署會發信通知各院舍有關安排及要求。發言人提醒,院舍員工如在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必須先透過「社區檢測中心預約系統」(www.communitytest.gov.hk)預約,方可接受免費檢測服務。此外,院舍亦應提醒員工必須妥為保存載有檢測結果證明的電話短訊通知或檢測結果報告。
院舍經營者/營辦人必須備存有關員工在政府指明的時段內接受指明檢測的紀錄及結果,以及備存已根據疫苗通行證指示附表一指明方式接種新冠疫苗的院舍員工名單,以配合社署核查主任(強制檢測)於院舍內執行《規例》的相關工作。
社署發言人指出,由第二十六輪強制檢測起,若不是獲醫生書面證明因健康理由而沒有接種新冠疫苗的院舍員工,需要自費接受強制病毒檢測。政府會繼續視乎疫情的發展,以及因應各項防疫措施的配合而就上述有關檢測政策作出調整。
7月20日,政府今日(七月二十日)表示,為應對新冠疫情,環境保護署與渠務署正在各區採集污水樣本進行冠狀病毒檢測,並在一些地區檢測到污水呈陽性的結果,顯示該地區的處所可能有隱性患者存在。
快速測試
因應以下各區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及當區的民政事務處將會陸續向以下地點的居民、在地工作清潔員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三十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以輔助識別感染者:
· 大埔區 — 富亨邨、運頭塘邨、天鑽、大埔寶馬山、悠然山莊、盈峰翠邸、龍成堡、御峰豪園、御峰苑、承峰及富蝶邨
· 黃大仙區 — 天宏苑、天馬苑、翠竹花園、竹園聯合村及黃大仙上邨
· 沙田區 — 星漣海、泓碧、迎海、迎海‧御峰、迎海‧星灣、迎海‧星灣御、迎海‧駿岸、銀湖‧天峰、雲海(包括雲海別墅)、顯徑邨及顯耀邨
公眾如就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有疑問,可瀏覽以下網頁連結(www.coronavirus.gov.hk/rat/chi/rat.html)。
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時,應留意和跟從製造商的指示,正確進行測試和讀取結果,並宜在讀取結果後立即拍照以作紀錄。進行測試前後須潔淨雙手,盡量減少在採集樣本區域內放置非必要用品。進行測試後,需要小心包裹和密封測試套件的所有組件,並妥善棄置。若家居環境在採集樣本的過程中受污染,應以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或70%酒精進行消毒。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www.chp.gov.hk/ratp)。若市民使用網上平台有困難,可致電183 6119自動系統登記身分證明文件及電話號碼。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於稍後聯絡有關人士,以完成申報程序。
澳門特別行政區
7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因應疫情防控需要,為方便居民在需要時出示最新的核酸檢測情況,澳門健康碼頁面將會於7月21日零時作出以下改動:
- 為優化澳門健康碼頁面顯示之資訊,原本於澳門健康碼的“核酸檢測結果”下方,會列出用於通關往來廣東、香港等地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有效期,現更改為“核酸檢測(通關用)”下方點擊“請按此查閱往來各地通關有效期”,相關資訊改以彈窗方式顯示;
- 增加“核酸檢測(非通關用)”資訊,在澳門健康碼頁面顯示居民7天內最近1次的核酸檢測採樣日期及時間、最近1次核酸檢測報告日期、時間及檢測結果,包括居民於澳門進行檢測或中國內地進行且經澳門健康碼轉碼的核酸檢測採樣及結果的紀錄;
- 配合上述澳門健康碼頁面優化的推出,早前於全民核酸檢測計劃期間推出的核酸檢測採樣及結果查詢系統將同步關閉,市民可更便捷地使用澳門健康碼查詢核酸檢測採樣及結果紀錄。
須指出的是,最近1次採樣時間跟最近1次報告時間並無時序關係,例如昨天已進行1次核酸檢測並已出結果,而今天早上再進行核酸檢測採樣,這樣最近採樣紀錄便會顯示今天早上的採樣日期及時間,而最近報告日期則顯示昨天的檢測結果日期及時間。
7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自6月18日累計的1,783例陽性個案,至今已有569人出院,佔總數的相當部份。
陽性個案中約38.5%為確診病例,其他均為無症狀感染者;總數中僅約10%出現肺炎,其他人大多是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如咳嗽、喉嚨痛等,通過中、西醫治療後,短時間內都能舒解有關症狀。
重症及死亡病例,佔病例總數不到1%。
7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鞏固期”內,全澳市民每天都需要進行自我快速抗原檢測,並進行網上申報。
關於7月30日至31日進行的全民核檢,只有3歲以下的幼童才可獲豁免參與,至於在第11輪至13輪全民核檢中可申請豁免的符合條件高齡長者和殘疾人士,由於他們至7月30日已有一段較長時間沒有接受過核檢,基於防疫和保障個人健康的考量,所以仍須於7月30日或31日參與全民核檢,希望上述的高齡長者、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諒解。
台灣地區
7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27,19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6,943例本土個案及25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7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6,943例本土病例,為12,577例男性、14,350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614例)、臺中市(3,415例)、桃園市(3,004例)、臺北市(2,751例)、高雄市(2,703例)、臺南市(1,979例)、彰化縣(1,236例)、屏東縣(833例)、苗栗縣(761例)、新竹縣(756例)、雲林縣(681例)、宜蘭縣(665例)、新竹市(643例)、花蓮縣(536例)、嘉義縣(519例)、南投縣(428例)、基隆市(411例)、臺東縣(352例)、嘉義市(295例)、金門縣(185例)、澎湖縣(141例)、連江縣(35例)。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4例具慢性病史、37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7月17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23日至7月18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5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50例男性、10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8例)、英國(3例)、土耳其及越南(各2例)、新加坡、泰國、香港及菲律賓(各1例)移入,另23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1日至7月19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363,62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020,309例排除),其中4,337,076例確診,分別為17,389例境外移入、4,319,63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31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0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879例、臺北市984例、臺中市799例、高雄市754例、桃園市632例、臺南市624例、彰化縣476例、屏東縣344例、雲林縣243例、南投縣236例、基隆市198例、嘉義縣及苗栗縣各171例、宜蘭縣167例、花蓮縣144例、嘉義市133例、新竹縣130例、臺東縣113例、新竹市79例、澎湖縣15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7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之莫德納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預計於今(2022)年7月21日起實施,本次提供接種之疫苗包裝濃度為0.10 mg/mL,每劑接種0.25mL (含25 mcg mRNA),每瓶可提供10名嬰幼兒接種,與以往該廠牌包裝濃度(0.20 mg/mL)不同。
指揮中心說明,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於今年6月27日專家會議決議,「目前國內處於社區流行階段,建議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接種莫德納COVID-19疫苗,以降低染疫後重症及死亡之風險,經參考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及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建議接種兩劑基礎劑,兩劑間隔4-8週以上」。另,接種途徑為肌肉注射,2歲以下之嬰幼兒建議接種於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兒接種於非慣用手之上臂三角肌,經醫師評估後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今年截至7月18日止,累計103名兒童本土COVID-19重症病例(其中22例死亡),年齡中位數4歲,以3歲以下50例為多,其次7-12歲為28例。因此,為加速提升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免疫保護力,指揮中心將與各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相關接種作業,請各地方政府妥為安排/指定具專業團隊之合約醫療院所,及擇定執行成效優良之院所設立接種站,以提供周全的接種服務。
指揮中心表示,提供接種服務之場地除考量家長上班時間,彈性於夜間或假日開設,應著重舒適、通風,及具適當動線、距離,同時防曬、防雨,等候時間不宜過長,以提供家長和幼兒安心之妥善接種環境;亦可視所轄量能,安排至幼兒園或托嬰中心接種,提升可近性。
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依各縣市回報作業情形,合約醫療院所將陸續於7月21、22日提供接種,另計13縣市設立接種站將陸續於22、23日起開設,接種地點位於學校、活動中心、體育館、圖書館,民眾可至各縣市衛生局網站查詢。
此外,指揮中心提醒,莫德納COVID-19疫苗為首次於國內提供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接種,基於兒童及青少年於接種mRNA疫苗後可能的反應及罕見發生輕微之心肌炎及心包膜炎,請家長於接種前詳閱接種單位提供的接種須知,以瞭解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並於醫師評估後接種。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海報或須知上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ucz02Kh3_q28Jena2Z3AoA),藉由家長關注子女接種後狀況,提醒就醫並瞭解接種後常見不適。
指揮中心同時呼籲,由於幼兒,尤其嬰幼兒尚未能表達自身感受,請家長於接種後持續留意,常見副作用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其中發燒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 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活動力持續不佳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另接種疫苗後28 天內若發生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例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 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亦務必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
7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目前國際疫情仍持續嚴峻,社區亦陸續檢出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本土個案,為因應邊境逐步開放後,COVID-19新型變異株對於國內防疫可能之衝擊,經諮詢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專家(ACIP)意見,參酌各國接種政策並綜合評估國內疫苗供應現況後,將自今(2022)年7月22日起,擴大提供50歲以上成人接種COVID-19疫苗第二次追加劑。
指揮中心指出,目前國境邊境政策逐漸開放,為確保國內防疫安全,經ACIP專家書面審查,雖然目前健康年輕族群接種COVID-19疫苗第二次追加劑尚無實證研究支持,爰無法評估接種之益處與風險,惟基於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後所誘發之免疫保護力將隨確診日或疫苗接種日逐漸衰退,且國際疫情仍處於上升趨勢,經參考各國接種政策,開放50歲以上成人於第一次追加劑接種5個月(即150天)後,接種第二次追加劑,維持社區群體免疫。
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國內疫苗庫存充足,符合接種間隔的民眾可透過「COVID-19疫苗防治一網通」或地方政府衛生局公告,查詢鄰近合約醫療院所提供施打之疫苗廠牌及接種時間。指揮中心呼籲,疫苗接種為防疫工作重要一環,接種疫苗後可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尚未完成基礎劑及追加劑接種的民眾應盡速施打,符合第二次追加劑開放對象可依自身風險及意願評估接種,並持續做好個人防護及配合防疫/檢疫規範,以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大事紀要
7月20日,中新社北京綜合消息: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9日19時15分,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561156416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6365510例。
另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北京時間20日11時20分發布的數據,全球累計確診病例565162468例,累計死亡病例6374247例。
美洲:22個美洲國家已發現奧密克戎毒株亞型BA.5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北京時間20日11時20分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近28天新增確診逾324萬例,累計確診已超8983萬例;近28天新增死亡10467例,累計死亡1024858例。上述4項數據仍均為全球最高。
泛美衛生組織日前通報,美洲地區至少22個國家已發現奧密克戎毒株亞型BA.5,預計BA.5毒株將會在未來數周成為美洲地區流行的主要毒株。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19日發布的數據,在截至16日的一周內,全美新增病例總數中約77.9%感染了BA.5毒株。
巴西一家研究所近期統計該國15萬份核酸檢測結果後發現,在6月15日至6月30日期間,新冠檢測陽性率從45.3%下降到40.3%,但BA.5和BA.4兩種毒株引起的確診病例佔比從79.3%增至93.2%。
委內瑞拉副總統羅德里格斯16日指出,BA.5毒株是該國近兩週疫情大幅反彈的主要原因。委政府將繼續推進第四針疫苗接種工作,並要求民眾繼續保持必要的防疫措施。
另據報導,自當地時間19日起,加拿大政府在溫哥華、卡爾加里、蒙特利爾和多倫多4個國際機場對入境航空旅客重啟強制隨機病毒抽檢。此前為減輕部分機場出現的大面積延誤和滯留情況,加拿大政府自6月11日起暫停在所有機場實施入境旅客強制抽檢。但目前加拿大各地正出現第七波新冠疫情。
歐洲:俄羅斯境內首現“半人馬”毒株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漢斯·克魯格19日稱,奧密克戎毒株亞型已在歐洲地區引起新一波疫情。過去六週內,歐洲地區的新冠確診數增加了兩倍,僅上週就新增約300萬確診病例,幾乎佔全球所有新增確診數的一半。克魯格同時呼籲歐洲各國加緊接種新冠疫苗,並堅持各類防疫措施。
俄衛星通訊社19日援引俄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消息報導稱,俄羅斯已發現5名新冠確診者感染了被稱為“半人馬”的奧密克戎毒株亞型BA.2.75,系俄羅斯首次在境內發現該毒株。所有患者症狀輕微,均未住院治療。
據外媒此前報導,今年5月“半人馬”毒株首次在印度被發現後,加拿大、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多國也發現了該毒株。據科學家觀察,該毒株可能擁有迄今最強的傳染性,其更容易躲避人體通過疫苗和先前感染經歷獲得的免疫力。不過,世衛組織稱,尚無證據表明其會比原始的奧密克戎毒株變種導致更嚴重的症狀。
塞浦路斯政府發言人佩萊卡諾斯19日說,塞總統阿納斯塔夏季斯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塞浦路斯因疫情反彈從本月8日起恢復室內強制戴口罩規定。12歲以上民眾在進入密閉空間時必須戴口罩,違者將處以300歐元罰款。
亞洲與非洲:南非衛生部長確診新冠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官網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日0時,韓國單日新增確診76402例,創80多天以來新高,累計確診已達18937971例。
據南非媒體報導,南非衛生部19日證實,該國衛生部長法赫拉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他正在家中自我隔離並繼續遠程工作。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world/